法國達索公司對軍迷來說不算陌生,達索公司研製的「幻影」系列戰機,從幻影Ⅲ開始出現過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變化,而且幾乎都採用了雷同的無尾三角翼布局所以在辨識上有點難以下手,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看一看這個龐大的「幻影」家族的主要型號,以及幻影和殲10之間那點不得不說的故事。
「幻影」III是法國達索公司研製的第一型投入法國空軍使用的戰鬥機,於1958年5月12日首飛進行了首飛,開創了無尾三角翼這一經典布局。
「幻影」III的正式投產型號是「幻影」IIIC,機身按照跨音速面積律設計,中段蜂腰機身;起落架為可收放前三點式,兩側進氣,進氣道裝有進氣調節錐,可以在高速飛行中前移以防止氣流出現紊亂。值得注意的一點,在「幻影2000」出現之前,所有的幻影戰機均採用三片式風擋,可作為快速識別是否是幻影2000的一個標誌。另外機尾是否增加了單腹翼,這也是識別「幻影」IIIC早期型和後期型的主要特徵。
「幻影」IIIE是由「幻影」IIIC發展而來的戰鬥轟炸機,前機身加長了30釐米以加裝機載航電設備,在座艙下機身還增加了一個電子設備艙,形成了一個鼓包,這也是識別「幻影」III和「幻影」IIIE的主要特徵。
「幻影」IIIB是在「幻影」IIIA基礎上研製的教練機,採用了雙座布局,識別容易。
「幻影」IIIR則是在「幻影」IIIE基礎上研製的戰術偵察機,其取消了機頭雷達,加裝了5具OMERA31自動相機,空速管移至機頭錐上部。
幻影 III在以色列空軍取得輝煌勝利之後,以色列又向達索公司提出新的要求,於是法國達索公司根據以色列需要而在幻影ⅢE基礎上研製了出口型戰鬥轟炸機:幻影-5,主要用於對地攻擊,也可執行截擊任務。
「幻影」5繼承了幻影 IIIE的機體和發動機,簡化電子設備,增加470升燃油,外掛點增加到7個,可在簡易機場起落。早期「幻影」5 的空速管為於機頭錐下方,後期「幻影」5的改進型「幻影」50將空速管移至機頭錐前方。
「幻影」3NG是法國在「幻影」5的基礎上研製的戰鬥機,外形區別主要是在進氣道前部加裝了兩片固定式鴨翼。
「幻影」F.1是「幻影」家族中唯一一型採用常規氣動布局的戰鬥機,也是最容易識別的一個型號。採用常規懸臂式後掠上單翼,後機身下兩側有兩片腹鰭,仍採用了三片式風擋,機頭右側可裝固定式空中受油探管,其前機身下側裝兩門30毫米法制德發機炮。
「幻影」IV是「幻影」家族中唯一的戰略轟炸型號,也是法國三位一體戰略核打擊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幻影」IV可掛載16顆454千克炸彈或以半埋式在機腹下的一枚五萬噸TNT當量的戰術核彈,正常載彈量為6400千克。其最大速度可達2.2馬赫,實用升限 20000 米,作戰半徑1600公裡。
「幻影」2000可以說是「幻影」家族中最成功的型號,也是我們最為熟知的「幻影」型號之一。
雖然「幻影」2000同樣採用了經典的無尾三角翼氣動布局,保留了前緣58度後掠角的大型三角形下單翼,兩側進氣口呈半圓形並帶中心半錐體,但是與前輩們有所不同的是,在進氣口後的兩側機身上裝有一片小翼刀。而且一改老舊的三片式風擋,以圓弧型整體風擋和水泡形座艙蓋取而代之,右前方裝有空中受油管。中國空軍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派優秀飛行員試駕剛剛服役的幻影2000戰機,給出的結論就是,機動一流,自動化和智能化一流,比如在飛行機動過程中,如果飛行員失去知覺,飛機可自動改平,對於國土防空任務來說,幻影2000十分適合取代殲-7和殲-8戰機,但最終因為法國人獅子大開口而未能採購。
「幻影」4000是「幻影」2000的雙發放大型,採用了雙發雙座布局,將幻影2000的進氣道前部的板型小翼改為一對固定式鴨翼,共有7個武器外掛點,最大外掛武器攜載量超過8噸。
「幼獅」是以色列在「幻影」III和幻影5的基礎上研製的戰鬥機。在進氣道兩側各加裝了一片固定式鴨翼,並將兩側進氣改為F-16那樣的腹部進氣道。
以今天的眼光來審視以色列這款劃時代的戰機,我們能找到幻影 III的機翼,幻影3NG的鴨翼,幻影-5的機身,F16的進氣道和垂尾,然後以色列人用自己研發的複合材料將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就是幼獅戰鬥機。在機動性為王的第三代戰機時代,絕對是上佳之作,中國殲-10戰機能選中該機作為技術參考,也是十分合理的。最大的區別是,中國的殲-10成功了,而以色列的幼獅只能停在博物館供遊人瞻仰。
達索設計師恐怕做夢都想不到幻影戰機的變化會如此多樣,更想不到會兜兜轉轉一大圈,為中國戰機的研製提供絕好的技術參考。
來源:頭條號大閱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