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差點引進F14戰機,如引進可能就沒殲15什麼事了

2021-02-19 軍武次位面

曾幾何時殲11的編號差點就是你的了

眾所周知,殲-11戰鬥機是俄羅斯蘇-27戰鬥機的中國改進版本,這也是中國第一種第三代重型制空戰鬥機,可以說讓中國空軍和中國航空工業都得益匪淺。

蘇-27項目是在蘇聯最後的時光中敲定的,但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還看中過一種更加經典的第三代重型制空戰鬥機——F-14「雄貓」戰鬥機!如果在當年中美蜜月的背景下引進F-14戰鬥機,那麼說不好殲-11的編號就是F-14啦(當時殲-9項目已經夭折,而殲-10項目已經在開展,剩下的編號就是殲-11),而由於F-14是艦載戰鬥機,那麼基本上就沒殲-15什麼事情了,直接一步到位空海軍同一機型!

屠基達同志回憶錄中參觀F-14的留影

在他身旁是F-14總師佩萊哈克


上世紀80年代,中國面臨北方蘇聯的強大壓力,特別是圖-22M「逆火」超音速轟炸機的強大突防能力對當時的中國空軍來說基本上是無解的,當時準備的最強戰機是殲-8戰鬥機,這種巨大的火箭戰機僅僅裝備近程格鬥飛彈,面對蘇聯的蘇-27、米格-29、米格-23等戰鬥機本身就沒有一點勝算,更不要說攔截「逆火」了!

起飛中的圖-22M「逆火」


於是中國求助於美國,美國最開始只同意出口F-16/79,這是在F-16戰鬥機基礎上研製的一種閹割版,作為國際戰機向世界各國推廣,但是包括中國在內都沒有人選擇。這時候在競爭日本航空自衛隊戰鬥機項目中敗北的格魯門公司找到中國,希望能夠將最先進的F-14A「雄貓」戰鬥機提供給中國。當時日本選擇了F-15,格魯門希望在中國能夠打翻身仗。

F-14「雄貓」戰鬥機,該機一直

作為三代機中顏值最高者存在


中國對這種當時的「可變式後掠翼」超級戰機非常感興趣,「雄貓」上的AN/AWG-9雷達和AIM-54「不死鳥」遠程飛彈成為中國攔截「逆火」轟炸機最有效的組合!而6枚「不死鳥」飛彈同時打擊6個目標成為當年神一樣的存在!

F-14可以攜帶6枚遠程空空飛彈,

是打擊「逆火」超音速轟炸機的不二選擇


中國和格魯門公司可謂一拍即合,到了1984年,格魯門公司表達了可以向中國提供第一批24架F-14+戰鬥機,這是A型的升級版,換裝了F110-GE-400發動機,性能大幅提升。隨後雙方就該項目進行了系統的談判。

▲掛載於F-14戰機上的AIM-54不死鳥遠程空空飛彈


有意思的是,當時成飛和美國格魯門公司一起為巴基斯坦空軍搞佩刀II戰鬥機項目,這個所謂的佩刀II後來發展為超-7戰鬥機,也就是現在著名的FC-1/JF-17「梟龍」戰鬥機的前身。

殲-7M、佩刀II和超-7,注意

這張圖右下側的「格魯門」標示

由於有F-14戰鬥機的項目在身,格魯門公司對佩刀II項目也非常熱情,充分發揮航空巨頭的典範,從設計到包裝都有了一攬子想法。隨後邀請中國同行到美國共同商議佩刀II戰鬥機的設計。

當時去美國的是成飛著名的設計師屠基達院士(已故),格魯門公司將他們一行送到了紐約長島上的卡爾文登工廠,這是格魯門公司的總裝和試飛廠。而陪同中國設計師的是格魯門F-14「雄貓」戰鬥機的總設計師佩萊哈克,時任格魯曼公司執行長的約諾·布萊恩還向中方人員贈送了繡著"紅色雄貓"的T恤和臂章。

▲格魯門公司製作的「紅色雄貓」臂章,

繡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很具有時代特點


成飛的設計師們第一次走進美國人的飛機車間,看到總裝線上同時在組裝15~16架飛機,其中包括F-14戰鬥機、A-6重型攻擊機和E-2C預警機,這些飛機都為中國設計師敞開了看。

而中國設計師最感興趣的還是佩萊哈克的得意之作F-14「雄貓」戰鬥機,這是一種艦載重型戰鬥機,這對於只接觸過輕型戰鬥機的中國設計師來說是非常震撼的。當時格魯門公司非常開放,還帶著中國設計師去了微波暗室,一架F-14可以用吊車懸空吊入室內進行電磁測量,後來一行人又參觀了試飛站。

▲點擊上方即可查看商品詳情

——只要你不怕熱

一部阿湯哥的神作《壯志凌雲》

使得F-14成為當年軍迷夢寐以求的戰機


格魯門公司對中國佩刀II項目的熱心,其實是希望以此獲得中國的好感,並最終達成更大批量的F-14戰鬥機出口。但是由於美國政府一直不同意F-14戰鬥機的技術出口,只同意賣整機,這和中國希望以F-14來提升自身航空設計能力和航空製造能力是不相符的!

最後漫長的談判終於在那一年停止了!F-14也從此失去了進入中國的機會,而將這個機會讓給了蘇-27!

罕見的蘇-27和F-14同飛照片


中國對這兩種飛機的追求表達了希望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的迫切心理。如果我們假設中國引進F-14,那麼很可能其中方合作方是與格魯門已經有著深入合作的成飛,那麼成飛可能就會得到更大的財力和人員支持,F-14的技術引進甚至會對正在設計的殲-10造成影響。而沈飛或許會因為失去重型戰鬥機項目而走向另一個發展方向!

同時,當我們的遼寧艦和新航母入列的時候,在上面起飛的殲-15或者就不再是蘇-33的國產版,而是F-14的魔改了....

-作者簡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虹攝庫爾斯克軍事資訊(ID:asef15)只為每天給大家提供更多精彩的知識與內容,但不代表軍武完全認同此觀點。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購買軍武優選商品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821120490

相關焦點

  • 差點被引進中國?「最後的截擊機」——米格-31
    ,「米格」幾乎成了蘇式戰機的代名詞,在引進蘇-27之前,中國曾經的主力噴氣式戰鬥機也全是仿自米格系。米高揚在世時參與設計的最後一款戰機就是創造了諸多紀錄的「鋼製飛機」米格-25,米高揚於1970年去世,沒能看到最終的作品,格列維奇在米高揚病重後接手完成了後續部分,這也是他們最後一次合作了。
  • 全球最便宜的戰機,波蘭花1歐元引進23架,我國也曾險些買進
    最典型的例子是印度,印度不具備自主生產四代機的能力,只能以80億美元的高價從法國引進36架「陣風」戰機。但凡事都有例外,波蘭曾以1歐元的價格引進23架米格-29戰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便宜的戰機。米格-29是蘇聯米高揚設計局在上世紀70年代末研發的一款中型四代機,也是蘇聯第一種從設計思想上定義為四代機的機型。
  • 中國引進蘇27戰機始末:購買前空軍不堪一擊!
    中蘇關係正常化使得中蘇軍事合作重啟1988年5月15日,蘇聯開始從阿富汗撤軍,被阿富汗戰爭搞的焦頭爛額的蘇聯已不可能繼續單獨對抗美國,莫斯科迫切希望改善與北京的關係。但是在蘇聯人看來,以米格-15開始,從亞音速的殲-5(米格-17)到超音速的殲-6(米格-19)直至兩倍音速時代的殲-7(米格-21),中國空軍所裝備的幾千多架戰鬥機一直都是米格系列。
  • 殲11戰機鎖定F16,巴基斯坦終於醒悟,引進殲16是當務之急
    戰機對F16進行了驅逐,在纏鬥過程中,殲11戰機開啟火控雷達鎖定了F16,不過雙方並未發射實彈。為轟6K護航的殲11B據悉與F16遭遇的是殲11B戰機,殲11B是殲11A戰機的深度改進型,由於殲11A採用了原裝蘇27
  • 中國引進蘇27,印度卻選擇了蘇30MKI,兩架戰機到底差在哪兒?
    更是在技術基礎上,延伸出了蘇30、蘇34等戰機。經過不懈的談判,我國於上世紀90年代開始陸續購入蘇27戰機。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在引進時選擇了蘇30MKI,所以,今天我就來對比一下兩架戰機究竟有何不同。中國希望借著蘇聯的力量改變當時落後的空軍局,於是直接表達想引進蘇27的想法。於是兩國達成約定。中國在陸續引進蘇27戰鬥機的同時,還拿到了獨立生產蘇27的生產線。隨著我國國力的穩步上升,工業水平明顯提升,在了解蘇27戰機原理和技術後,藉此研發出 屬於我們自己的殲11和殲16系列戰鬥機,開啟了我們自己三代戰機時代。
  • 殲10的風頭被搶了?霹靂15飛彈成為演習明星,巴基斯坦決定優先引進
    巴基斯坦空軍空軍參謀長穆賈希德親自前往博拉利基地,詳細了解了霹靂-15飛彈的性能,並盛讚使用霹靂-15飛彈的殲-10C、殲-11戰機能「完全能夠適應現代戰場上的所有挑戰」,印度媒體認為巴基斯坦已經準備優先引進霹靂-15飛彈,裝備在自己的JF-17戰鬥機上。
  • 中國空軍引進米格31?別逗了,殲20比它先進兩代
    對於這個說法,實在讓人感覺有些海外媒體想像能力過高,中國空軍已經裝備殲-20戰鬥機,比米格-31BM先進二代,實在沒有理由引進已經過時的米格-31BM截擊機。前蘇聯已經意識到米格-31潛力有限,解體之前就曾經設想發展新一代截擊機-米格701實際上這並不是海外媒體第一次報導中國空軍引進米格-31截擊機,上一次應該是在90年代初,航空知識等國內刊物曾經轉載俄羅斯方面說法,中國有可能從俄羅斯引進米格
  • 中國引進S400飛彈暗藏玄機 俄:如今才明白
    S400,那麼中國引進S400究竟暗藏了什麼玄機呢?最近俄羅斯披露了更多細節,俄方表示:中國正在對S400的技術進行相關測試,看來中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借S400提升中國自身的防空飛彈技術,如今才算看明白,得知真相後,中國軍迷紛紛表示,中國軍隊取人長處彌補自己短處的舉動,令人稱讚。就像是中國已有殲-20戰機,卻採購了俄羅斯的蘇-35一樣。很多人都認為這筆生意是不划算的。
  • 殲-10戰機,它改變了中國
    而在老生常談的發動機方面,殲10原本沒打算安裝AL-31FN,而是想從渦扇6改、渦噴15和太行發動機中選一款。成飛也曾透露,該廠已建立了至少兩條以上殲-10系列戰機生產線,年產量可達30餘架,即每年可裝備中國空軍一個航空兵旅。
  • 殲11不是蘇27仿製品,中國引進蘇-27,回報價值比航母還高
    並且日本裝備200多架的F-15戰機,還有一定數量的F-2戰機,加上美國駐軍的戰機,我國周邊的三代機有上千架,而我們自己也急需一款先進的三代機。那時候,南海經常告急,我們自身的殲-7和殲-8戰機沒有空中加油能力,戰機的航程很難覆蓋南海所有地區,而海軍的先進戰艦很少,轟-6轟炸機在航程上勉強夠用。所以急需一款先進的三代重型戰鬥機。
  • 中國殲系戰機大全,從殲1到殲31!
    「殲」系戰機一直是中國空軍的主力戰機,為中國捍衛主權和領土安全立下了汗馬功勞。自建國以來,我國共引進、仿製、自主研製和生產了幾十種殲系戰機。其中不少戰機如今戰鬥在國防一線,也有一些已經功成身退,順利的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還有很多戰機只是存在於生產線甚至圖紙上。
  • 繼陣風之後,F-15也將成為中國空軍的對手?美媒:殲20的頭號威脅
    但是他們並沒有為此而得到滿足,目前,美現任三軍統帥拜登已批准波音公司可以將F-15戰機賣給印度,這意味著,繼陣風之後,殲-20的頭號威脅F-15也將成為中國空軍的對手?  其實這一結果也算不出所料,畢竟印度空軍老早之前就要求波音公司開放F-15戰機的出口權。
  • 從殲-1到殲-20:中國戰機蓽路藍縷70載……
    如今中國的「殲」字頭戰鬥機的聲譽已不亞於美國的「F」字頭戰鬥機,從殲-7在世界範圍內大賣開始,後續跟進的殲-10/11/15/16,以及世界上第二款入役的五代機殲-20,每一款戰機的問世都代表著我國軍用航空領域的進步,
  • 20種,中國蘇27原來這麼多,殲11殲15殲16就有14型
    自從上世紀90年代初,我們用方便麵、狗皮大衣和現金換回大批蘇27以來,這種俄羅斯戰機就在中國落地生根、繁衍生息,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側衛」家族。包括蘇27、蘇30、蘇35、殲11、殲15、殲16,各種子型號加起來竟然有20種之多,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
  • 殲11、15、16外觀相似,三者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那麼這三種飛機的主要區別是什麼呢?首先,殲-11B戰鬥機是我國根據上世紀90年代引進的蘇-27戰鬥機研製的深度改進型號,是一款傳統雙發重型空優戰機。殲-15是我國在烏克蘭T-10K-3原型機的技術上研製的一款艦載機,算是俄羅斯蘇-33艦載機的中國表兄弟,主要裝備在我國的遼寧號航母上,而殲-16戰機是我國在蘇-30MKI的基礎上研製的一款戰機,相比殲-11B戰鬥機,殲-16的載彈量更大,掛載能力更豐富,能夠掛載更多的精確制飛彈藥,吊艙和反艦飛彈等執行多種任務,這就是這三種戰機的區別。
  • R79的技術引進: 中國版F35B的開拓之路
    後來的98年亞洲金融危機中,俄羅斯的經濟進一步下滑,萬般無奈之下才最終把這項最關鍵的技術轉讓給我國,可以說引進R79項目的對我國意義重大,它幾乎是渦扇15的唯一參考依據。在雅克141上,R79發動機的「推進/升力」功能可以切換但這並不代表渦扇15就是R79仿製而來。
  • 當年中國為什麼不引進米格31?
    可以說,在這場空中戰爭中PLA空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從作為對手的最強大的空軍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其中最明顯的那條應該就是戰鬥機的機動性(包含加速性)對於制空權而言是舉足輕重的。這一條的份量即便在今天看來也沒有減弱多少。更不必說在朝鮮之後發生的中東空戰、越南空戰。
  • 中國殲10C戰機性能如何?美媒毫不吝嗇讚美之詞,潛在買家很多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近日美國雜誌《軍事觀察》發布了一篇有關中國殲-10C戰機的文章,內容大概是講中國殲-10C戰機不僅性能優異,而且機載武器也非常先進。理論上目前有很多國家會對其感興趣,而這其中就主要包括一些中東和亞非買家。
  • 俄羅斯空軍王牌威力堪比B-2,如今曝光重大缺陷,得虧我國沒引進
    近些年來,隨著中俄兩國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密,我國也從俄羅斯購買到了一大批先進武器,如S400防空反導系統、蘇35雙發重型戰鬥機等。除此之外,俄羅斯的圖-160轟炸機也是一款非常先進的戰機,但令不少人感到疑惑的是,我國為何沒有將圖-160引進?有軍事專家分析稱,蘇聯解體之後,雖然白白損失了大批武器裝備,但俄羅斯還是在空軍方面繼承了很大一部分家底。
  • 中國空軍的主力戰機,殲-11為何沒空中受油管,也從不帶副油箱?
    而中國空軍當中卻只有一些比較落後的殲六、殲七等二代機,雖然在當時我國也有建造先進戰機的計劃,加上與美國等國家關係破裂,因此我國先進戰機的計劃就不得不停了下來。為了獲得先進的戰機,我國費勁功夫從俄羅斯引進了蘇-27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