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館 | 我國艦載預警機怎麼樣了?會不會彎道超車,採用渦扇發動機?

2021-02-27 講武堂
怎樣天天看《踢館》?只要打開微信,進入添加朋友界面,在公眾號搜索裡輸入「講武堂」,就可以關注我們公號啦,第一個結果就是我們喲。印度人用運輸機後送加勒萬河谷衝突中死亡的印度士兵遺體,看機艙,這是一架美制C-17運輸機。堂主數了一下棺材數量,好像是38具,數字似乎又上升了,但現在印度官方也沒新的披露,沒法確認。FBI WARNING:歡迎大家關注騰訊軍事講武堂微信公眾號,更歡迎各位以留言的方式向我們提問題,只要是有關軍事領域的,在我們《講武堂》微信公眾號的最下面留言欄中先輸入 #踢館# 標籤,然後寫下您的問題,通過後臺篩選後(在不違背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前提下)講武堂就會解答您的疑惑,我們的口號是無所不知,歡迎踢館!問:堂主,我想問一下美國人為什麼用E-2作為預警機,中國也是走這個路子,為什麼不是S-3北歐海盜呢?相比S-3甚至A-6這兩種噴氣式飛機,E-2作為渦槳飛機航程卻是最短的,只有2708公裡,最大起飛重量26噸(E-2D型),S-3航程6085公裡,最大起飛重量23.8噸,A-6航程為5219公裡,最大起飛重量27.3噸,速度就更不用說了,為什麼E-2航程最短?空軍之翼上說,S-3也有潛力改裝為C-3艦載運輸機,為什麼不這麼做,我們為什麼要跟進?個人來說我很喜歡S-3和A-6,圓頭圓腦很可愛。因為本身渦槳的航程就不如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啊……在50年代雙轉子渦噴也已經超過了活塞式螺旋槳飛機。但螺旋槳飛機的優勢是起飛性能比噴氣式飛機要好,同時低速巡航的時候續航時間也可能做到更好。           圖:艦載預警機的任務不要求飛多遠,而是側重續航時間很長,在巡邏陣位長時間執勤,這樣渦槳就是很合適的。反潛機也是如此,4發的P-3C在巡邏時會關掉2臺發動機,以延長續航時間。至於E-2的航程短,得先看他頂上那個巨大的圓盤,那是全面性的阻力,航程不下降才見鬼了……而且E-2最早的時候,全部設備重量已經達到了四噸半,對於這個級別的飛機來說是非常重的載荷了,阻力又大載荷又重,那航程小就是必然了。s-3要加一個轉盤,航程也得打骨折才行。           圖:S-3反潛機改裝預警機的方案,這一看就是80年代以後用相控陣雷達的時代。E-2本身空重就十七、八噸,不掛副油箱最大起飛重量就是24噸多,載油係數比起S-3小了很多,而且他的發動機還是固定軸單轉子的老式渦槳發動機,本身就比s-3這樣的雙轉子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落後兩代,油耗就太高了。不過,對於我國來說,其實我們並沒有適合艦載預警機用的中小推力渦扇。所以堂主估計我國的艦載預警機還是渦槳動力的,大概率還是參照E-2C吧。           圖:S-3改裝為C-3艦載運輸機,是只保留機翼和發動機,整個機身全部換掉,這也就是在美國才能叫改裝,妥妥的體制問題。           圖:美國80年代研製的寶石眼艦載預警機開始採用渦扇動力,這是因為渦扇的油耗持續降低,已經足以滿足續航時間要求。問:堂兄,您認為空軍的戰鬥力主要靠什麼決定,我們不討論戰機性能如殲-20或F-35,它和戰機出動頻率、進攻方法有關係吧?為什麼以色列在歷次戰爭中總是空軍大顯神威,什麼原因?以色列面積不大,如果阿拉伯用遠火、地地飛彈、遠程雷達加防空飛彈不難覆蓋其全境。中東戰爭最後一次那也是80年代初期了,那時候可沒有GPS啊,遠射程武器的精度大部分還是比較捉雞的,尤其是中東國家手裡也就是飛毛腿和蛙式,那散布都是一裡地開外了,真就只能是亂槍打鳥水平。           圖:當飛彈圓概率誤差為100米,攜帶40枚子彈頭,子彈頭對跑道的破壞半徑4米;機場跑道長2400米、寬50米,飛機最小起降窗口長400米、寬20米。當發射4枚飛彈對跑道進行攻擊時,封鎖效率為85.97%;5枚飛彈的封鎖效率為95.32%,7枚飛彈的封鎖效率為99.42%。           圖:清泉崗機場主跑道長3658米,主滑行道長約3300米,另有多條500米至2400米不等的滑行道和聯絡道。總共需要43枚彈道飛彈才能達成95%的封鎖率。再考慮假定彈道飛彈發射成功率為90%,突防率為90%,則需要的飛彈總數為53枚。所以說,在精確制飛彈道飛彈服役前,飛彈部隊真沒有壓製機場的實力。空軍戰鬥力,一個是裝備水平,二是戰術思想,三是訓練水平。不過三者都關聯很大,只有先進飛機,使用中才會產生先進的思想,從而產生先進的戰術;同時飛機質量好性能強,訓練時長和強度才上得去。像八爺這樣的飛行性能和出勤率,基本不可能訓練出來啥優秀飛行員,而用米格-21也不可能理解和產生超視距空戰和隱身空戰的戰術體系。           圖:比如說沒有隱身戰鬥機,那就只能鼓吹三代機對抗四代機、高空高速壓制F-22,然後一打就潰不成軍。以色列對阿拉伯國家的優勢是全方位的,先進的歐美飛機、先進的歐美戰術體系、大學生飛行員,對抗阿拉伯國家的蘇聯飛機、蘇聯戰術體系、半文盲飛行員,自然是無往而不利了。           圖:但是也得承認,人員學歷並不等於能力,甚至有的時候成反比。沒有F-22在阿拉斯加演習實踐,沒有殲-20在國內演習的壓倒性勝利,總有些人死抱著老觀念不放,這就是人才選拔的問題了。很早之前老革命就說過,路線確定了,幹部問題是決定一切的。人才選拔就是人事問題,這個就很複雜而且與技術無關了。問:鬼子二戰航母赤城、加賀比飛龍、蒼龍大很多,但載機數量沒有明顯優勢,是不是因為那兩貨是在戰巡底子上改的?飛龍級有哪些不足,為什麼鬼子接下來造的是翔鶴?飛龍哪兒都不足,核心就是他噸位太小了。條約時期的造艦,很多時候都必須卡著噸位限額來造,要在限額內斤斤計較,要麼拼命壓縮其他重量提高戰鬥力,要麼放棄部分戰鬥力實現均衡,基本都不可能實現正常的戰鬥力和可用性設計。           圖:飛龍號航空母艦由橫須賀海軍船廠建造,1936年7月8日開工,1939年7月5日完工,1942年6月被美國轟炸機群摧毀。1934年的「友鶴事件」及次年「第四艦隊事件」,使日本海軍意識到忽視艦船航海性及結構強度的巨大風險,於是飛龍提高幹舷高度。該艦標排1.79萬噸,載機58/64/71架。兩鶴算是突破條約限制的第一代航空母艦,跟條約型航母區別巨大,標排兩萬七、八千噸,滿排已經有三萬二千噸,跟埃塞克斯都沒啥區別,而飛龍只有18000噸標排,差了足足一萬啊……甲板尺寸從21.3米寬度增加到29米寬度,這增加了40%。航空操作能力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飛機數量差距不大,不是搭載能力不足,而是日本本身飛機數量不足,根本塞不滿兩鶴的機庫。           圖:翔鶴號於1937年12月12日開工,1941年8月8日服役,艦載機72架,另有備用機12架。           圖:翔鶴號是理想航母,加強了裝甲防護,尤其提高了防魚雷能力,這就必然大大增加噸位。飛龍吃了4枚炸彈後只能自沉,翔鶴號42年吃了4枚炸彈只是重傷,44年吃了4條潛射魚雷才完蛋,這防護明顯好得多。赤城、加賀的機庫相對狹長,比飛龍、蒼龍限制大,所以飛機數量沒有壓倒性的優勢,但是後勤支援能力、防空能力、航程都是不能比的。           圖:赤城號原為天城級戰巡,早期配備10門200毫米主炮,後期減少到6門,艦載機僅60架。美國列剋星敦級滿排4.3萬噸,比埃塞克斯級還大,但艦載機只有81架,可見改裝貨就是不如原裝。問:堂主你好!俄羅斯電子設備差,導致側衛系列只能扔鐵炸彈和無制導火箭彈,2015年俄軍介入敘利亞戰事仍然扔鐵炸彈,總感覺俄軍擁有第三代武器平臺,但作戰水平只相當於加強版的越南戰爭,而不是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這種信息化戰爭,實際是這樣嗎?         圖:蘇-34的光電瞄準系統,堂主不評價俄國人這種設計方案是不是好,只說一個事實,蘇-57已經放棄這種結構,改用西方式的偵察吊艙。           圖:在敘利亞的蘇-34投擲高阻炸彈,美軍早已普及低阻炸彈,目前已基本實現炸彈制導化。實際上戰術體系、戰術思想的發展,跟武器的發展是緊密相隨的,沒有大威力的速射炮和爆炸彈就不會有塹壕戰,沒有蒸汽輪機和火控計算機就不會有無畏艦時代。空軍作為當代技術前沿更新換代最快的軍種(不考慮非對抗性的太空軍),新戰術體系都是在新武器發展上搞出來的,不存在超越裝備體系的所謂先進戰術體系。越戰後期到80年代中期,主要就是鐵炸彈和少量的雷射制導炸彈,部分小牛飛彈和數據鏈控制的白星眼防區外飛彈,靠百舌鳥和標準反輻射壓制防空。越戰後期可以下視的預警機還沒開始鋪量,俄羅斯的A-50下視能力也不靠譜。           圖:美軍空襲打擊流程。依靠先進裝備和高效指揮能力,美軍已經穩妥實現72小時打擊流程,每天不斷滾動更新,從而實現大規模進攻性空中戰役的有效進行。俄軍空襲能力至少在敘利亞表現不佳,也就是個作秀水準。甚至整體來說,俄軍現在的體系還不如70年代中後期的美軍,畢竟他的反輻射作戰還是依賴於攻擊發起前的標定,往往只能打固定目標,KH-31飛彈還要換導引頭才能覆蓋頻段,而標準反輻射飛彈已經不需要了。           圖:2019年國內演習中俄軍武直誤擊記者,導致多人遇難。這種導航、通信、地圖水平,著實不符合現代信息社會的標準。           圖:敘利亞俄軍蘇-25與美軍捕食者無人機。俄軍缺乏長航時無人機,這體現出其通信、電子、無人機等領域的嚴重不足,導致俄軍缺乏低對抗環境中的長時間監視、敵我識別能力,這在反遊擊戰中尤為不利。問:堂主,再問一個蘇德戰爭的問題。莫斯科戰役前,蘇聯紅軍中能打的、會打的,除遠東地區外基本都被殲滅了,而且己方幾十萬幾十萬的成建制團滅,對繼續戰爭的毅力和贏得戰爭的信心幾乎是摧毀性打擊。在這種情形下,蘇聯依靠什麼鼓舞人心士氣繼續戰爭?特別是將連槍都端不穩的新兵組織起來,給予他們足夠的勇氣直面德國人,而不是一開打就崩潰?打到莫斯科的時候,實際上德軍自己也已經不行了,雖然他的總損失人數不算特別多,但是這個原因是在於41年下半年,戰鬥大部分都是摩託化部隊衝衝衝圍圍圍,步兵部隊基本都是跟在後面喊666,還有幫忙處理包圍圈的任務,本身戰鬥強度和烈度都不高。           圖:41年下半年只有列寧格勒打成了城市保衛戰,其它地方都是一鼓而下。而承擔了絕大部分DPS的機械化部隊,在一連串的進攻裡面基本上已經逐漸衰竭,十幾個裝甲師只有六、七百坦克,戰鬥力只有開打時候的五、六分之一了。蘇聯人損失再慘,剩下的戰鬥力也不止開打前的五、六分之一嘛,好歹開戰前五百多萬軍隊,到莫斯科戰役前也就損失四百多萬。           圖:莫斯科戰役中的3號突擊炮。41年11月底時,德軍有1170輛坦克,蘇軍有774輛坦克,這是蘇軍反擊階段的開始。雖然德軍坦克多,但是蘇軍掌握主動權,可以集中使用坦克部隊。矛頭鈍了,就沒法破開蘇軍的防線,只能讓步兵慢慢的一天一兩公裡甚至幾百米速度推進,甚至根本就推不動。而莫斯科前沿離後勤基地太遠,實際上也沒足夠的彈藥支持作戰,這樣打起來只能慢慢消耗,根本不存在什麼攻擊力。           圖:戰爭形勢不利並不可怕,有深厚底蘊和濃厚精神的偉大民族哪個不曾瀕臨絕境,只要這個國家、這個民族中多數人願意為保衛自己而奮鬥,那戰爭就總有轉機。莫斯科戰役時,蘇軍316師中尉政治指導員克洛奇科夫·季耶夫動員戰士們:俄羅斯雖大,但已無路可退,身後就是莫斯科!隨後他與敵坦克同歸於盡。            圖:人都有求生本能,有改善生活狀況的本能。你是一個蘇軍戰士,看到德國人燒殺搶掠的場面,想想你自己的父母妻子會不會遭遇同樣的場景,然後還不敢去戰鬥?那好,不就是貪生怕死嗎,軍事法庭和督戰隊等著你。等死,死國可乎!問:感謝堂主老師連續幾期介紹戰列艦、巡洋艦等,能否再詳細說說護衛艦、驅逐艦、巡洋艦、戰列艦等的起源歷史沿革?驅逐艦當初就是幹雜活的,趕魚雷艇這些蒼蠅,護衛艦起源似乎比較高檔,怎麼現在不如驅逐艦了?護衛艦這個詞FRIGATE,在風帆時代就是低於BATTLESHIP OF LINE的下一級船,看名字就知道,BATTLESHIP OF LINE就是能上戰列線也就是LINE的船,就是後世我們說的戰列艦,屬於重火力軍艦。戰列艦集中起來上戰列線,FRIGATE則是部署在需要分散使用的場合,要求比較好的航海性能、續航力,對火力要求比較低一點,比如說搜索、通信、私掠、反海盜還有欺負非歐洲國家之類的行動。這些船我們一般翻譯叫巡航艦,現在臺灣地區也還是叫拉法葉級巡航艦。           圖:巡航艦通常只有1-2層炮甲板,重量比戰列艦輕,於是速度更快一些,帶的補給品也更多。           圖:法國拉菲特級是純血frigate,美蘇中英護衛艦以反潛為主要任務,拉菲特不是,它沒有反潛裝備和武器,只有近程防空和反艦飛彈,再就是100毫米艦炮,只能做反艦和有限的對地打擊任務。進入蒸汽時代後,代替這些FRIGATE的其實是CRUISER也就是巡洋艦,美國人二戰時期執行護衛艦任務的是DE護航驅逐艦,而不是護衛艦,現代護衛艦這個詞主要還是英國人的影響。           圖:二戰美國坎農級護航驅逐艦共建造72艘,滿排1500噸,最高航速21節,3門76毫米艦炮、3個533魚雷發射管、3門雙聯40高炮、8/10門20高炮、深水炸彈投擲槽2座,深水炸彈投擲器8座,刺蝟彈發射炮1座。所有數據均顯著低於同期驅逐艦。

圖:二戰時護衛艦有2種:一是護航驅逐艦,歐洲國家稱護衛艦Frigate FF,美國稱護航驅逐艦Destroyer Escort DE;二是近海巡邏的護衛艦或海防艦。二戰後北約將排水量3000噸以下的護衛艦和護航驅逐艦統一稱護衛艦,從這開始它就比驅逐艦低一級了。迪利級護衛艦是美國二戰後設計的第一代護衛艦,共13艘,於1974年全部退役。標排1280噸,滿排1892噸,最高航速27節,有2座MK-33型雙聯76艦炮,兩座MK-11「刺蝟」彈發射器和兩座MK-32三管324魚雷發射器。1962年在美軍FRAM計劃中,迪利級被拆去了後主炮,騰出空間裝備DASH遙控無人反潛直升機。

至於驅逐艦就是用來驅逐魚雷艇的,所以叫魚雷艇驅逐艦。問:昨天文章介紹了北方工業公司的「班組任務支援無人機動平臺」(CTSUMP),提到了「該車體採用6X6無懸架全地形車身」,是不是說明它和「山貓」一樣,是個跑不快的拖拉機呢,這樣對它遂行任務有什麼影響?這類軍事設備現在是否成熟,能夠裝備部隊嗎?它不一定適合所有的軍事任務吧,是不是只適合小分隊行動或者邊境巡邏?如果對速度要求不高,能否採用全電推動,六個輪胎輪轂內裝電機,這樣還能節省傳動結構和重量。電池現在環境適應性,還有本身的儲能能力還是不夠的,現在你看東北電動車多麼?沒法用啊。問:驅逐艦的全稱不是魚雷驅逐艦?是用來對付那些魚雷艇、小型炮艇、潛艇等小型艦船的?是的,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驅逐艦是英國人在19世紀末搞出來的,當時英法關係緊張,英國人怕法俄聯軍的魚雷艇跑去滅家,於是搞出相比魚雷艇航速快、噸位大、火力猛的驅逐艦來欺負魚雷艇。早期驅逐艦是不能像巡洋艦一樣出遠海的,後來的雷擊驅逐艦是驅逐艦大型化以後的產物(一戰及以後),雷擊指的是武器,和現在的飛彈驅逐艦是一個意思。           圖:1894年的英國「哈沃克」號驅逐艦,因為魚雷艇不抗打,所以驅逐艦也不需要什麼重武器,便宜才最重要。問:帥氣堂主,如今遠射程制導武器橫行,能否用履帶式底盤的FM3000替換紅旗17,提高防空能力?當然可以了,實際上紅旗17現在也在想辦法裝中遠距離的防空飛彈。問:最近珠海號飛彈驅逐艦等一批主戰裝備退役,某堂說蒸汽輪機生活設施不好,賣不了又落後了只能這樣,崽賣爺田不心庝啊!此艦服役時間剛二十多年,經過現代化改裝後實力明顯提升,把它們派到南西沙充當門神逛悠,配以053、22艇、基洛級潛艇等二線艦艇,島上的蘇-30提供掩護,也足以威攝越軍,保衛我國的海洋經濟利益,守門員它不香嗎?053在南海就是作這個用的啊,拿去對峙也是,基洛可不算二線裝備。珠海、湛江兩艦作為老旅大,最大的問題是艦體太老了,老051的艦體鋼材太老,到服役末期鏽蝕漏水很嚴重,這一點在《軍工記憶》講052驅逐艦那期有提到,之前退役的051平均一年也就出海一個月,南海艦隊在出海這塊壓力只會更大。而且051那個蒸汽動力不光在低緯度運行會相對短壽,輪機艙那溫度再加上南海的氣溫,艙裡的艦員是很痛苦的。           圖:珠海號。不要對這些老裝備有什麼幻想,他們能用這麼久全靠出海時間短,不然早就報廢了。問:堂主,地鐵站安檢機邊常見一個防爆桶,一般用布裹起來,這玩意兒就是一個鋼罐麻?萬一檢出意思爆炸物,就扔桶裡撤離,等待專業排爆警力抵達,是這意思?那個是硬扛爆炸物的,堂主有次去外地坐地鐵,明確看見桶的外面寫著能扛幾公斤TNT。問:帥氣的堂主,以前看你提到過,漢斯的88炮炮管是拼接的,有結構圖或者照片嗎,如何保證氣密性、強度、整體精度?採用這種結構的原因是什麼呢?中間加粗的部分就是雙方交接了,就相當於你裝架子之類的,一頭插一頭進去擰螺絲。分段結構可以用比較差的深孔鑽,而且良品率也更高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便宜適合大批量生產。問:堂主,這次液化天然氣爆炸威力如此之大,請問與軍用雲爆彈相比哪種破壞效果強一些?其實差不多,就看擴散後的點火時機,點火時機好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如果點火時機水平差不多,畢竟燃料數量大得多,那威力肯定是罐車更大。不要老覺得軍用的東西就猛,實際上,核電站出重大事故,導致的放射性汙染,堪比幾千顆原子彈,例如車諾比。問:帥堂,介紹一下法國人仔搖擺炮塔的AMX-13輕型坦克唄,不懂啥叫搖擺炮塔,給個迷你啦。//堂總,坦克炮塔有幾種連接方式?法國人輕坦為什麼用搖擺炮塔 有什麼優勢,現在怎麼沒聽說有哪個坦克再用搖擺炮塔了?搖擺炮塔就是一個炮塔分為上下兩部分,下部負責水平指向,上部負責垂直俯仰,動起來就像搖擺的一樣。這個設計主要是當年有了反坦克飛彈,在大家都放棄防禦的那幾天走的歪路,這麼搞沒法布置厚重裝甲,接縫處也漏氣,沒法在核生化條件下作戰,所以很快就被證明是一條死路。           圖:上部炮塔主要負責安裝火炮耳軸控制俯仰。           圖:遊戲裡的彈夾炮打著雖爽,但這小身板,一看就像巴黎一樣弱不禁風。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軍事微信公眾號《講武堂》獨家稿件,禁止商業轉載,歡迎朋友圈分享。

相關焦點

  • 這國主動購買中國先進武器, 真正彎道超車, 看國外評價
    【女神說軍事第1054期】眾所周知,雖然我國這些年在空軍戰機上面得到了巨大的發展,高新戰機頻頻服役到解放軍空軍部隊,但是我國在發動機上面的技術是非常落後的,我國多種戰機都是引進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先進發動機,由此可見發動機正是我國的軟肋所在。
  • 中國艦載固定翼預警機何日亮相?著急,美國海軍已開始測試E-2D空中加油
    其實,近幾年我國的殲-15艦載機也進行過「夥伴加油」訓練,由於我國現役的兩艘航母都採用的是滑躍起飛方式,相比美國航母的彈射起飛方式,最大的弱點就是不能滿油滿彈起飛。因此,殲-15具備夥伴加油能力就得得更加重要。通過夥伴加油,可以讓殲-15以多載彈少載油的方式起飛,起飛後再為飛機加滿油,提高其單次攻擊效率。有了夥伴加油機,就能充分發揮殲-15重型艦載戰鬥機的載油量和載彈量優勢。
  • 成飛, 彎道超車, 成就中國最強戰機!
    圖為殲20無須贅述,中國當前最強戰機非殲20莫屬,而說起殲20難免會讓我們想到它的製造公司,成都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 踢館 EA-18G究竟能否在我國領空「如入無人之境」?
    FBI WARNING:歡迎大家關注騰訊軍事講武堂微信公眾號,更歡迎各位以留言的方式向我們提問題,只要是有關軍事領域的,在我們《講武堂》微信公眾號的最下面留言欄中先輸入 #踢館# 標籤,然後寫下您的問題,通過後臺篩選後(在不違背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前提下)講武堂就會解答您的疑惑,我們的口號是無所不知,歡迎踢館
  • 轟20還沒飛都怪發動機?渦扇20推力大且省油,卻不是最佳選擇
    D30-KP-2需要從俄羅斯進口,雖然一直貨源充足,但作為我國空軍未來的戰略重器,在動力系統上隨時可能被俄羅斯卡脖子,是不可想像的,而且俄羅斯也不會為中國的戰略轟炸機提供動力支持,這是基本的常識。WS-20發動機則是我國獨立開發了一款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WS-20的推力在16噸左右,而且油耗比WS-18又降低了大約10%,可見WS-20的性能要明顯優於WS-18。
  • 無人機彎道超車?兩棲艦大受追捧,075必要時可以充當航母使用
    從整體的噸位和尺寸方面進行對比,發現戴高樂號航母基本就是一艘甲板外標設計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所以我們不僅要想像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一旦在戰時會不會變成真正的航空母艦呢?那麼說到這裡,其實也就說到了黃蜂級的關鍵所在,也就是相比於前型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的改進之處。
  • 法媒說中國軍備彎道超車太驚豔,寫成劇本就是超級大劇
    法國《世界報》曾刊文稱,中國軍備突破重重技術封鎖,實現彎道超車逆襲並開始逐步實施技術反封鎖的過程,絕對驚豔,寫成劇本也絕對是無人能比的精彩大劇
  • 踢館 | 我國東風26反艦彈道飛彈實射了,航母會不會喪失海戰核心地位?
    戰略忽悠局提示:歡迎大家關注騰訊軍事講武堂微信公眾號,更歡迎各位以留言的方式向我們提問題,只要是有關軍事領域的,在我們《講武堂》微信公眾號的最下面留言欄中先輸入 #踢館# 標籤,然後寫下您的問題,通過後臺篩選後(在不違背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前提下)講武堂就會解答您的疑惑,我們的口號是
  • 成飛,彎道超車,成就中國最強戰機!
    這家公司先後為我國製造出了殲7系列、殲10系列、梟龍系列戰機,以及目前最著名的五代戰機——殲20。除此之外,這家公司在高科技領域也碩果纍纍,全世界第一款採用聯翼(又叫鑽石翼)的高空高速半隱身無人機——翔龍大型無人機,也是由成飛研製出來的。
  • 踢館 我國那個世界最強雷射,能不能做成雷射武器來用?
    對了,距離過年只剩下一周了哦,各位軍宅可以談談過年怎麼消遣呀,不會只看春晚吧?,歡迎踢館!自身的問題就是AN70使用的D27槳扇,採用的是對轉螺旋槳,就是兩個螺旋槳疊在一起,朝相反的方向旋轉。普通螺旋槳就一個槳一個方向,只需要一個軸系,而槳扇等於要兩套軸系,還是得在原來螺旋槳發動機相當的空間和重量內做到,這就要了親命了,AN70試飛的時候這套傳動系統出毛病就不少,嚴重影響了市場信心。
  • 兩小時飛遍全球 — 我國測試新概念爆轟衝壓發動機,轟-20已過時?
    長期以來,我國發動機工業多被人詬病,但隨著渦扇-15、渦扇-20的成熟,我國實現了「彎道超車」,而如今,又有重大突破,我國在新概念發動機領域的突破,實現了對美國的超越
  • 未來的航母海軍:艦載預警機的中國式選擇
    其很可能採用運7作為飛行平臺,但換裝了功率更大的渦槳-6C發動機,尾部有著艦鉤。考慮到中國目前服役的所有預警機均採用有源相控陣雷達,因此「空警」600應該不會例外,這意味著其探測目標的精度、響應速度、多目標探測能力、可靠性等核心指標很可能超越仍使用脈衝都卜勒雷達的E-2C,可與最新型號E-2D媲美。
  • 好消息,國產空警600艦載預警機首飛成功!山東遼寧兩航母能用嗎?
    艦載預警機首飛成功,這款預警機的具體性能怎麼樣?又會對我國海軍帶來怎樣的變化呢?儘管我國目前已經服役了兩艘航空母艦,但是對於遼寧號和山東號航母來說,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艦載預警機的問題。固定翼艦載預警機對於航空母艦來說甚至比艦載機還要重要,預警機的作用說白了就是開視野,有了預警機提供的各種空情信息航母艦載機才能有完整的作戰能力,目前山東艦與遼寧艦目前使用的還是艦載預警直升機。
  • 踢館 我軍炮兵射擊時為何總愛把炮密密麻麻擺成一排?
    FBI WARNING:歡迎大家關注騰訊軍事講武堂微信公眾號,更歡迎各位以留言的方式向我們提問題,只要是有關軍事領域的,在我們《講武堂》微信公眾號的最下面留言欄中先輸入 #踢館# 標籤,然後寫下您的問題,通過後臺篩選後(在不違背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前提下)講武堂就會解答您的疑惑,我們的口號是無所不知,歡迎踢館
  • 韓國五代隱身機首臺F414航發交付,和我國渦扇20對比性能怎麼樣?
    那麼這款美制的F414發動機和我國國產渦扇20對比性能怎麼樣?運20目前用的是俄制D60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現在看來已經非常落後和破敗了,推力也不怎麼夠。渦扇20從性能數據上來看,能完美解決運20目前的問題。最近有消息稱運-20已換裝疑似渦扇-20的四臺新型號發動機進行測試,如果該項目進展順利,渦扇-20也許很快就會定型投產,我國國產五代機殲20將會使用小涵道比的渦扇15。
  • 踢館 我國翔龍無人機為何會選擇獨特的菱形翼設計?
    FBI WARNING:歡迎大家關注騰訊軍事講武堂微信公眾號,更歡迎各位以留言的方式向我們提問題,只要是有關軍事領域的,在我們《講武堂》微信公眾號的最下面留言欄中先輸入 #踢館# 標籤,然後寫下您的問題,通過後臺篩選後(在不違背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前提下)講武堂就會解答您的疑惑,我們的口號是無所不知,歡迎踢館
  • 國產太行發動機終於行了!裝上新批次殲10C開始量產,振奮人心
    在這部片中最後,一架灰色塗裝的新交付殲-10C從試飛站停機坪滑出進行試飛,然而戰機的發動機噴口卻和以往大不一樣,從長度較短、塗成暗銀色的發動機噴口來看,這顯然不是一臺俄制AL-31FN發動機,而是國產太行發動機。圖片:裝有太行的殲-10C,截圖來自成飛官微這意味著,新一批次的殲-10C,將首次採用國產太行發動機。
  • 踢館 日本的複合材料技術比美國還要牛X,這是真的嗎?
    堂主有私貨當然也不會忘記關注講武堂、熱衷踢館的各位軍迷,據說這是運20交付時水門慶典的壯觀場景。我國空警2000預警機,採用三角形陣面,有著世界上最大的天線面積。基洛級是我國第一次接觸現代常規潛艇,引入基洛級對我國潛艇的降噪設計影響很大,作用不亞於引進蘇27。實際上哪怕沒引進蘇27,我國也有自己研製的殲10,只是需要蘇27的發動機,而基洛則對我國的宋、元級常規潛艇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這一點來說甚至比蘇27還重要。
  • 別總盯著渦扇15,渦扇19它不「香」嗎?
    由此可見,作為我國下一代艦載戰鬥機的標配航發,渦扇19的重要性甚至高於渦扇15! 一、缺少合適的先進中等推力發動機很可能是殲31沒有量產服役的主要原因。 殲31是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二款中型隱身戰鬥機,綜合性能比三代機更好,卻因發動機推力太小,嚴重製約其性能提升。
  • 踢館 | 發動機推力大小代表一切?警惕這些「數據陷阱」?
    >無所不知,歡迎踢館!堂主能否猜猜這款發動機的性能,技術水準,中俄開發的大客機可否用它的核心機搞民用版渦扇發動機?  打臉?產品30剛出來,性能到底如何,除了毛子自己誰知道?所以具體談如何很難講。圖:但要說明的是,涵道比越大,發動機的高速性能越差,所以只有客機會用這麼大涵道比的渦扇發動機,戰鬥機只能用小涵道比的。F-22強調高速性能,所以其F-119發動機的涵道比比F-100這些三代機的發動機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