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稱小米不做家裝
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外界紛紛傳聞小米可能會再度涉足新的領域,其中一項就是家裝。而就在前不久的兩會時期,雷軍明確向各媒體指出,「小米家裝」不存在,因為小米不會做家裝。
雷軍說,希望大家在報導「愛空間」時,一定不要用「小米家裝」幾個字,這個把小米「坑慘」。「大家覺得小米怎麼就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我自己看到報導我都不知道我在幹什麼。」雷軍表示,而之所以網上經常有類似傳聞,很重要的原因是,自己過去一直倡導用網際網路改造實體經濟,即網際網路+的想法。直到後來有個創業者跟其聊裝修:「我說裝修的問題很多,給了他一點建議,他覺得建議不錯,就創辦了一家公司『愛空間』,公司運營一段時間後,順為資本進行了一些投資,但『愛空間』跟小米沒有一點關係。」
愛空間牽強回應
在搜索欄輸入「愛空間」三個字,便能搜索出大量「小米家裝」的字樣。尤其是在2月之後,幾乎每家報導都會把愛空間和小米家裝聯繫在一起。
但是雷軍的答覆,分明是要清清楚楚地與愛空間「劃清界限」。對於雷軍的回答,愛空間創始人陳煒也給出了自己的說法,對二者的關係進行了自己的解讀。
陳煒說,「愛空間」商業行走模式執守「小米模式」,會將雷軍先生知名的「極致專注口碑快」的七字訣在家裝業發揮到極致。雷軍除了是小米科技創始人,同時也是順為資本創始合伙人兼董事長的身份。愛空間在去年8月,拿到了順為資本領投、總共超過6000萬元的A輪投資,「但硬要把順為資本的事說成小米的事,是不是有點牽強?」
雷軍.愛空間.被媒體顛來倒去,那麼「小米家裝」到底是神馬呢?
標配的極致是,衛浴櫃、水盆龍頭、座便器地漏、毛巾架浴霸都歸你
延續高性價比和物超所值的外觀,小米家裝設計費只收一元
小米粉兒和家裝同行們最關心的價格來了:
按照建築面積算,62平方米43000元,78平方米54000元,125平方米87000元,這是「愛空間」線下體驗店中的標價,在向其總經理陳煒仔細打探後發現,這個標價的配備等於精裝標準,簡單說,除了家具和配飾,其他全部裝修內容都包括在內。
價格的事兒就算說過去了,劃不划算您自己對比。此刻請回過神來,因為操盤小米家裝的「愛空間」陳煒還「吹了個牛」——20天完成2個月的活兒。
幫您問了,這個工期的承諾不限面積,62平方米20天完工,125平方米也20天完工。陳煒開玩笑地說,以後「愛空間」有可能做到,多一天完工賠一萬元錢。正在算怎麼出難題能拿到更多個一萬元賠償的人,請抬頭!小米雖然有錢,也不能讓你胡造,承諾20天完工的條件是:施工環節相對標準,如果您提出比較複雜的個性要求,需要在20天的基礎上加天數。
回想一下,筆者2009年炎夏裝修的時候,前前後後往工地跑了不下30趟,說實話,能坐在空調屋裡盯裝修,誰願意吐著舌頭奔工地。
嗯,用這個例子開頭,就是要說,小米式家裝已經實現「不用去工地也能盯施工」的夢了。有個叫大山的哥們兒,在「愛空間」內部招募裝修業主進行測驗的時候被選中,嘗了次先。整個裝修過程大山只去了兩次,一次是貼完磚以後,另一次是驗收階段,其餘時間都是在網上或微信群裡完成「監工」。把每日的施工計劃、施工人員姓名和工齡、開工收工時間、現場圖片通過網絡實時傳送給業主,業主提出問題30分鐘內回復並處理。
小米家裝也得搶
目前一個月只接30單
興衝衝的絮叨了這麼多小米式家裝的玩法兒,有些現實問題也不能不提。與小米許多高性價比產品一樣,小米家裝目前也並非無限量提供服務。「愛空間」陳煒告訴北青·家居,現在他們一個月最多能接30單,再多,產業工人忙不過來,20天完工也沒了保障。
「這真不是饑渴營銷,調消費者胃口。」陳煒實在地表示:「目前『愛空間』只能同時幫30個家庭裝修,因為花錢養產業工人成本不低,這也是傳統家裝行業十幾年都沒有解決的問題。隨著產業工人的增加與流程的順暢,未來「愛空間」一個月想接500單。」
誰說小米家裝不賺錢
「一王三後」遊戲慢慢玩
首先,請別想歪了,謝謝。
其次,繼續跟你聊天的,還是數學不咋地的我們,雖然沒嚴謹地算過帳,但62平方米43000元,78平方米54000元,125平方米87000元,除了家具和軟裝都包,這樣的價格真心不貴。那麼小米家裝怎麼掙錢?如果靠偷工減料賺差價,雷軍也太LOW了。
還是上面一直提到的陳煒,願意跟他聊天是因為這個看上去有些靦腆的哥們兒還特實在。說到小米家裝低價背後的盈利模式,陳煒不隱瞞,直接給出「一王三後」的答案。用標出成本價甚至低於成本價的「一王」吸引消費者,再靠擁有一定利潤的「三後」掙錢。這裡的「一王」就是指精裝套餐,「三後」則指家具和軟裝等配套產品。
當然,如果「精明」的你偏要只買「一王」,拒絕「三後」拋來的媚眼,也沒問題,誰讓雷軍敢這麼玩兒呢!
「以核心公寓為戶型標準,搭建一個框架以後,按一定尺寸完全約定好,到了現場,大部分只需要組裝。』這不就是我們的裝配式家裝嗎?」在藏不住秘密的朋友圈裡,筆者發現某主流家裝公司相關負責人的這句牢騷。回想半個月前與另一家主流家裝公司老闆的閒聊,他也曾指出「20天完工」的說法有抄襲同行之嫌。
從博洛尼精裝事業部殺出來的陳煒(上圖右)創辦了網際網路家裝品牌「愛空間」,2014年因緣際會之下被小米創始人雷軍(上圖左)看中,於是早就有入侵智能家居領域野心的雷軍,指揮旗下順為基金領投,將超6000萬元人民幣砸在「愛空間」身上。於是,2015年伊始,699元/平方米,保證20天完工,實現網上盯工地,還可能提供設計師上門服務的小米式家裝來了。
面對「小米家裝」新概念強勢衝擊,我們特邀請廣水市藝邦裝飾設計總監應總給我們講解「小米家裝」
小米家裝:699元/平方米,20天完工,手機監工
在雷軍「七字訣」(專注 極致 口碑 快)的點撥下,小米家裝實現「699元/平方米,20天完工,手機監工,不用去工地,有需要的話,設計師上門服務。
當然有人會問道:「手機監工,不用去工地,你放心嘛?」
「解放一代年輕人」這句口號的靈感來自於雷軍。試問,現在誰家裝修,不是來來回回跑個幾十趟,到最後還可能不是特別滿意。現在小米家裝告訴你,你不需要去功底,用手機監控就可以了,你是不是滿意地都不敢相信了?第一個被解放的年輕人叫劉大山。在「愛空間」(雷軍5000萬投資,小米家裝先行公司)內部招募裝修業主進行測驗的時候被選中,嘗了次先。在劉大山家裝修過程中,愛空間派出產業工人85人次,20天一共發送微信溝通消息263條,處理了3次應急問題,配合劉大山調整了1次工期安排。但整個裝修過程大山只去了兩次,一次是貼完磚以後,另一次是驗收階段,其餘時間都是在網上或微信群裡完成「監工」。眼下,手機就是監工,可以隨時幫你掌握施工進度和質量,還不會騙人。
成本價銷售,高性價比之王
49元的移動電源、699元的手機、899元的空氣淨化器、1299元的平板電腦、3399元的49寸電視,如果將硬體、性能和價格做個「狗血排行榜」,小米當仁不讓獲得高性價比之王。
按照建築面積算,62平方米43000元,78平方米54000元,125平方米87000元,這個標價的配備等於精裝標準,簡單說,除了家具和配飾,其他全部裝修內容都包括在內。仔細點說,如果你家建築面積62平方米,拍給「愛空間」43000元人民幣,他們在幫你搞定所有基礎裝修之外,地板、門窗、櫥櫃(不限延米數)、煙機灶具、水盆龍頭和花灑浴霸也一併送上了,隨時可以入住。按照標配的產品內容和品牌來看,這個價格與目前市場上的同行比,的確「夠低」。應總說,要保證成本價,就要靠渠道優勢。他要做的就是把家裝的渾水變清,讓所有環節都透明。
20天完成2個月的活兒
其實,我們看到的20天完工僅僅是表現,想完成這個承諾,背後必須要向無數行業弊端挑戰。實際上,為了20天的承諾我們得向傳統家裝行業發出了以下挑戰:
其一,將工隊分包製改成產業工人制。粗俗點說就是,去你家幹活兒的都是我們自己養的工人,享受著每月近萬元的工資、正規保險和優質住宿條件的他們,很聽話不敢蠻幹;
其二,將所有非標產品標準化。櫥櫃、衛浴櫃和木門等木作產品的待產時間最長,研發出幾十種尺寸的標準櫃體提前生產備用,隨時上門組合,木門也是提前生產標準尺寸,再由工人現場調整門框遷就木門。
幾十個櫃體自由組合,解決所有儲納問題
小米家裝有幾十個尺寸不同的櫃體,你家櫥櫃和衛浴櫃長成什麼樣兒,兼具哪些功能,都將由它們說了算。這算是「小米家裝」的殺手鐧之一,首先解決了標準化問題,沒有了不規則的定製,業主和設計師對後期效果更有掌控力;其次解決了工期問題,早已提前生產出來的櫃體,隨時可以上門組裝,無需等待。
「設計師跑酷」遊戲醞釀中
還有一種更體貼的可能性,預約小米家裝的業主無需再花時間多次往返體驗館,設計師做好效果圖後會提供上門服務,時間、地點您說了算,午休間隙花30分鐘或者晚飯後花一小時,大家就能把裝修大事定下來。
前期不去體驗館怎麼知道「美圖」之前的建材長什麼樣,質感好壞呢?別急,設計師上門的時候會帶個行李箱,各種主材的小樣兒你都能看到、摸到。
小米家裝也得搶,目前一個月只接30單
據藝邦裝飾應總監介紹道,「小米家裝」和小米手機一樣,也不是想買就有的,據稱現在一個月最多接30單,再多工人就忙不過來。以後隨著工人的增加與流程的順暢,預計一個月能接500單。
「這真不是饑渴營銷,調消費者胃口。」據了解:「目前小米家裝只能同時幫30個家庭裝修,因為花錢養產業工人成本不低,這也是傳統家裝行業十幾年都沒有解決的問題。
小米生態鏈
雷軍眼下正在布局的小米智能家居,將來會不會通過You+公寓和愛空間的裝修,進入千家萬戶?所以說,租房是入口,裝修也是入口,明修棧道之後,智能家居才是未來「小米帝國」暗渡的陳倉……
「小米家裝即使一時半會來不了廣水,但也會給廣水所有家裝公司敲上警鐘,促使他們給裝修人帶來更好的服務更實惠的價格。」應總說。「在我們這種小城市去複製」小米家裝」模式可能不太現實,我們應該對家裝市場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從中學習好的經營和管理模式,更好的服務廣大業主朋友。」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描述傳統家裝行業的業態:報價混亂,不透明、結算超出合同款、工程缺項漏項、工程質量不盡人意,等層出不窮的問題已是常態。
對於客戶而言,這當然是一個大麻煩;另一面,它對應的卻是一個容量足夠大的剛需市場。誰能創新性、有效地解決掉這些問題,並形成用戶口碑、規模效應,這意味機遇和一個可加以想像的空間。換句話說,哪個領域問題最多,就在哪裡可以找到勝算較大的創業與投資機會。
合力投資合伙人李論為此以天使投資人的身份,出手投下了來自上海的家裝創業團隊「小米裝」。刺激這個創業團隊與打動投資人的是:行業到了有人跳出來改觀、革新的時候了。
——公開透明的價格與信息披露、標準化的可複製的產品、強調用戶(客戶)體驗等一套具有網際網路精神與理念的打發,他們覺得在這個行業將會發揮出巨大的威力。
「小米裝幹的事就是去顛覆這個需要創新、需要來一場革命的行業。」李論為此告訴記者。
與此同時他直言不諱,小米裝就是對雷軍「小米精神」的致敬,是他作為早期投資人有興奮點的探索。他說,手機品牌五花八門、價格也五花八門,小米手機一面世便走網際網路路線:把價格做到統一、透明;然後用高性價比形成用戶的口碑效應,不以單個的硬體產品作為盈利點,而是延伸產業鏈兌現商業價值——這些打法、理念,他認為在傳統家裝行業其實可平移、複製過來:就像小米對手機業發動了一場革命一樣,家裝業同樣要人來大幹一場。
小米裝創立兩個月後,其團隊主創者第一時間向《創業邦》記者闡述了其所做之事:
在價格上動「刀子」。一如本文開篇所表述的一個現象,業內存在客戶籤訂完了合同,卻往往按實結算的規則,客戶為此要支付超出原來預算的費用,而所加費用的額度「誇張到有可能高達100%」;這位主創者稱,如果沒有加價,那麼也要小心了,可能存在另一個問題——裝修公司本身給出的報價就高,使用的材料卻質量很低,或有缺項漏項等種種現象。「這意味,用戶付出的還是一個高昂的成本(卻沒有獲得與此匹配的產品、服務)。」
就此詬病,作為一家殺進這個行業的初創公司,小米裝攪動這個市場奶諾的手法簡單、直接,首先對自己下狠招:
一是在網站上公開自己的報價,承諾不在後期增加任何費用,為此他們宣稱按合同上簽訂的金額結算,「就算是自己貼錢,我們也不會向用戶增加1分錢的費用。」
二是在一些項目裡涉及到的硬體產品公開標示不限量,「客戶需要多少他們就配置多少,打個比方說客戶要求滿牆都裝滿插座,我們也會無條件滿足他並且不加價。」
此外據稱,他們在報價上做到了約低於市場價的25%左右。當然,這是在其它裝修公司與其項目一致、不缺項,漏項;是否同樣使用一線品牌材料、是不是一口價等條件對等的前提之下的一個價格定位。
小米裝從公司創辦至今兩個月的時間,已有上百單的籤約量,籤約金額過500萬。一開始,他們便以月裝修5000套的業務量作為指標核算成本。在硬裝修這塊業務裡,他們一開始就想好了只要能保本就行,其訴求點不難理解:用一個接近成本的價格,做優質的產品、服務,以此快速形成用戶的口碑、及用戶規模效應,然後延伸產業鏈。
硬裝產品標準化。
李論說,除了標準化的價格外,產品標準化也是他們的核心點之一。比如說裝修內容裡涉及到的工藝、工程量、材料等等,他們會給用戶一個詳盡的清單並在網站上予以公布。在丈量完房子面積後,用戶能很清楚自己需要支付的費用是多少。這很像在超市採購物品:一個物品的單價是多少,買多少該支付多少錢,一目了然。
為了能將工程的質量、服務做到極致,小米裝與150來家裝修隊建立了合作。李論說這相當於一個平臺,先是聚攏用戶再按照用戶的需求把活分配給裝修隊。而他們對這些裝修隊的制約力是,服務如果令人不滿意,「它完全可以再換一家裝修隊來做這件事。」此外,在未來他們還有一個構想:建立一個面向施工隊伍的培訓學校,「把這個行業的施工人員從工人變為技術人員,把服務變得更規範與標準化。」
小米裝團隊成員說,在這個行業把產品做成標準化,「其實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之所以沒有人去動手實踐這個理念,問題依然來自於這個行業的混亂:一味追求短期利益,使得價格變得不公開、透明,沒有人會為此跳出來革自己的命,「90%的裝修公司存在缺項、漏項的問題。」
網際網路化:以標準化的硬裝產品構築平臺,以個性化的軟裝作為商業回報點。小米裝在公司創立之初便有用網際網路的精神去改變、顛覆這個傳統行業的念頭。
除了把價格、工程項目等信息在網站上公開與透明化外,在服務上他們還推出了一個管理工程的APP。用戶通過它可以直接明了地看到工程的整個進度,同時還能在線與設計師、施工隊、監理進行一對一的溝通。
李論說,小米裝幹的事並不是一錘子買賣:一旦形成了用戶規模,售前、售中、售後等一系列的服務他們都會深入做下去。在鏈條的延伸上,除了現有的硬裝外,軟裝會成為一個有吸引力的商業回報點。
他及小米裝團隊的興奮點是:首先他們打造出一個標準化、極致的硬裝產品並形成平臺。然後,在這個平臺上接入優秀的設計師,再切下個性化軟裝領域這塊有誘惑力的蛋糕。
如何個性化?團隊成員說,設計師將會為用戶提供一套軟裝的解決方案,比如選擇什麼樣的燈具、窗簾、布藝、地毯、花瓶它們呈現出來的效果會是什麼,等等用戶會一目了然。在這個發力點上,他們已籤下了奢侈品品牌阿瑪尼的設計師,在未來,他們希望在這塊的用戶體驗上,「能夠做到七星級酒店的感覺」。當然,這裡的一個前提是,用戶的成本付出本依然是相對最低的。此外,在硬裝業務領域,他們正計劃在自己的客戶中推出5至6套,「標準達5星級酒店的模板工程(通過這些模板、口碑傳播品牌的影響力)。」
「而作為平臺,小米裝的威力是在軟裝這個領域形成流量的入口,可以介入各類與之相關的電商的合作,也可以涉足金融服務等等。這後面有一系列的事兒可以去嘗試、挖掘。」李論說,在這個階段資本的推動力當然是關鍵點。早期在硬裝上盡力讓利給用戶、並且要提供一個優質的產品,服務很重要,「用戶一旦規模化,在它後面便存在一個極大的想像空間。」
來源:財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