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話民俗之正月初十捏老鼠嘴之來歷

2020-12-05 老李新鮮事

今年這個鼠年註定是鬧騰的一年,最近有在網上發表關於豬鼠交接的不和諧一說看似有些道理,古代易經所傳下來的學問實在深奧,是我們中華民族留下來的瑰寶,雖然不乏迷信說但是好些巧合是我們無法解釋的.所以網上說國家有易經學問方面的高人,所以在武漢建立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關於這些傳言我不加解釋,因為我不懂這方面的學術,今天就關於我們老家的一些民俗傳說分享給大家.

最近由於疫情的肆虐,好些人發了不少段子說在家不能出門已經連續六七天了,國難在即我們責無旁貸,既然不能為武漢分擔那就老老實實在家少給國家添麻煩.時間過得真快雖然上班時間還未確定但是這個假期就這樣結束了,或許大家最近都要開始對新的一年做一個合理的規劃了,假期即將結束但是在農村春節並沒過完,剛剛過完初五迎接財神接下來還有一個重要的日子就是初十,在我們老家這天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

在河北這一帶正月初十家家戶戶包餃子俗稱"捏老鼠嘴"關於這些傳說來歷我就老家流傳下來的傳說分享給大家.相傳在很久以前在古漳河流域的一個村莊裡出現一隻碩大的老鼠,臨近過年的時候這隻大老鼠帶領自己的部隊把老百姓家裡折騰得夠嗆,馬上年三十了這群老鼠把全村幾百口的糧食都吃光了,鬧騰的百姓無法過年.正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村裡輩分最高的老者高奶奶來了,就和大家商量如何把這隻老鼠精除掉的計劃,經過思考籌劃於是找村中鐵匠定製一個大號的老鼠夾子,並在老鼠夾子上放置美食引誘老鼠上鉤.

經過一夜的漫長等待結果發現沒有抓住這隻大老鼠,只是夾斷了老鼠的一隻尾巴,高奶奶看見大老鼠受傷於是就順著老鼠的血跡去找那隻大老鼠了,結果在河堤旁邊發現了這隻大老鼠,這隻老鼠正在盜洞準備把河堤挖個大窟窿淹死村民,高奶奶來不及多想伸手就抓住這隻大老鼠死死地將大老鼠按住,並把這隻大老鼠的嘴巴給捏碎了,雖然經過搏鬥高奶奶將大老鼠趕跑了但是還是被這隻鼠精給咬傷了,回到家後高奶奶就中毒病倒了,直到正月初十這天高奶奶病死了,村中百姓為了紀念這位善良的老奶奶於是每年正月初十家家戶戶包餃子放鞭炮,把正月初十這天包餃子俗稱捏老鼠嘴.

所以有了這個節日,每逢正月初十大早起家家戶戶會拿一棍子在犄角旮旯處敲打,預示著將家中老鼠趕走,上午包餃子中午吃餃子放鞭炮預示著把老鼠嘴捏碎嚇跑,這一天家裡不許使用剪刀,因為剪刀剪東西的時候會咔嚓咔嚓地響,因為這個聲音像老鼠咬東西的聲音,關於這些民俗是在河北一帶最為盛行的,起源於何時已無從考察,但是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民世代一糧食為根本糧食就是命,然而老鼠恰恰是糧食的剋星,所以演化出這樣一個節日也是為了祈求一個平安,在新的一年裡不受鼠害.

我查閱了好些資料都不曾有記載老鼠節起源於何時,但是最有可能的就是起源於上古時期,有十二生肖的時候產生的這個節日,因為上古時期先祖是靠狩獵為生的,每逢臘月也是集中大量狩獵的日子,先祖會在冬春交接的時候把這一年狩獵最多的一種動物拿來祭祀逐漸演化出的十二生肖,也是在那個時候有的春節,所以這個節日起源應該是在上古時期.

今天這篇小文就分享這麼多了,老李祝大家春節快樂,疫情肆虐咱們就眾志成城積極配合國家堅決打贏這場仗,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溫馨提示:文章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2018春節年初十祝福語吉祥話大全 大年初十習俗及禁忌有哪些
    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之舉。這一天,民間忌動石器,不搬石頭,習慣祭祀碾神、磨神、碓臼神、泰山石敢當神等等。過去在除夕於這些石器上貼春聯後,正月初十日以前,是禁止使用的。過了正月初十日,則可以開封使用,無所講究了。2、賀老鼠嫁女老鼠嫁女舊時民間俗信。在正月舉行的祀鼠活動,亦稱「老鼠嫁女」「老鼠娶親」。
  • 農曆一月為什麼叫正月?春節五問考考你 | 年俗⑨
    今天,小編出5道題考考您:農曆一月為啥叫「正月」?「年關」有何來歷?福字能不能倒著貼?……答案在文中,看看您答對了嗎?「破五」的來歷至今眾口不一。據《封神榜》所說,姜子牙封神,把背叛他的妻子封為「窮神」,令她「逢破即歸」。神話傳說中,姜子牙的妻子是很讓人討厭的背夫之婦,所以人們就在正月初五這一天「破」她,讓她馬上回去。舊時,初一到初五民間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飯、婦女不能動針線、不能打掃衛生、不能打碎東西等。在過了初五之後,這些禁忌即告解除,所以把這一天稱為「破五」。
  • 「鼠兆豐年——新春民俗文化展」, 傳承春節習俗,寄望美好生活
    展覽選取了50件寓意美好的展品,以「春節溯源」、「生肖趣話」、「年俗大觀」等三個篇章,介紹了「春節」這一中華傳統節日文化,在巴渝大地上的傳承與新變。我館通過展覽,營造吉慶祥和的節日氛圍;與您一起,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 2020鼠年,今天是老鼠過生日,民間習俗:嚼老鼠眼、燒老鼠洞……
    2020年為鼠年,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二,民間傳說,這天是老鼠娶親娶媳婦兒的日子,也有的說是老鼠的生日。在老鼠節這天,老百姓們都針對老鼠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比如有「捏老鼠嘴、嚼老鼠眼、燒老鼠洞、吵老鼠耳、藏剪刀、收舊鞋、搭燈棚」等。當然,也是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
  • 春節假期延長到正月初九,正月初十正常上班
    2020/1/27 農曆正月初三 星期一 你們脫下隔離服的模樣,讓人心疼春節假期延長到正月初九,正月初十正常上班 國務院辦公廳27日發布關於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
  •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手抄報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手抄報2017-01-28 00:20:0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春節,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手抄報有哪些?  春節的來歷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 春節各日習俗與禁忌大全,值得收藏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最近大街上的年味也越來越濃,還有十來天就到了我們盼望已久的春節了,想想是不是還有點小激動呢。那麼你知道我國春節都有哪些習俗呢?
  • 文化:春節習俗之正月為什麼不能剃頭?
    導讀我國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文化,古人敬天地鬼神,所以在民間有很多流傳的禁忌,春節期間特別出名的一句話就是「正月剃頭死舅舅」,那到底是什麼原因才有了這樣的說法呢?關於正月剃頭那點事兒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死舅」其實是「思舊」的諧音。
  • 中國傳統佳節春節的來歷
    春節,也就是每年的正月初一,意味著一年的開始。先秦前稱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稱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稱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唐宋元明清都稱元旦;辛亥革命後為了與國際接軌,把陽曆元月1號稱元旦,中國的傳統佳節元旦改稱春節。而春節的來歷據說在三皇五帝時代的顓頊。距今已有五千年歷史了。還有種說法,是在四千年前,遠古的堯、舜時期。
  • 閩南正月初九熱鬧又講究的「天公生」民俗
    閩南地區有許多閩南民俗,其中正月初九又稱為天公生,在這一天,人們會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又俗稱"敬天公"。敬天公是閩南地區最盛行的閩南民俗之一。今年的天公生陽曆在2020年2月2日,原本正月是閩南人一年中拜拜最濃重的時候,但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來襲,疫情嚴重,所有的廟會活動都取消了,泉州祭拜天公大型活動也不例外,一般都是在家裡自己舉行了,廟會就沒有參與了,但是在家拜天公的氛圍一點都不減,熱鬧又講究!
  • 正月初五迎財神!接財神爺的正確姿勢原來是...
    不過,整個春節期間休閒活動都比較少,大規模的娛樂活動要等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才會有。捏小人嘴大年初五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有的地方稱為「捏小人嘴」:包餃子時,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著餃子邊捏。據說,這樣可以規避新一年的讒言。
  • 春節的來歷
    春節的來歷(一)     傳說,很多很多年以前,在山青水秀的定陽山下,有個不太大的村莊。村頭山坡上,有間小石屋,住著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他家境貧寒,以打柴挖藥為生。那時節令很亂,弄得莊稼人無法種田。萬年是個有心計的青年,想把節令定準,可是,不知從哪裡下手。
  • 春節手抄報內容春節來歷2019簡單春節手抄報製作方法步驟
    春節手抄報內容春節來歷2019簡單春節手抄報製作方法步驟  春節快到了,學生在寒假期間,可以做一張關於春節的手抄報,那麼春節的手抄報應該怎樣製作呢?下面介紹幾種方法吧!  醒目的標題,可以讓人一眼就知道手抄報的整體內容,大標題可以寫在手抄報的中間,也可以寫在手抄報的一側,左側或者上面。
  • 春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中國春節過年傳統習俗介紹
    [小年大年是什麼意思]春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幾種較具代表性的說法,如春節源於臘祭,春節源於巫術儀式說,春節源於鬼節說等,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 農曆春節的來歷和習俗,你知道麼?
    ,在民間舊時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號,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農曆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結束。交有相聚之意,又有更歲交子的意思。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
  • 盤扣畫《老鼠娶親》栩栩如生
    「老鼠要成親了,老鼠要成親了。婚禮開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 《老鼠娶親》這幅盤扣畫源於「老鼠娶親」民俗,它是舊時民間的一種過年民俗,是在除夕和正月舉行的祭鼠活動,也稱「老鼠嫁女」。
  • 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過年春節的傳統民俗簡單介紹
    每每節日降臨,全國各地甚至海外華人區總會踐行一些春節習俗來傳遞過年的紅火意味與熱鬧氛圍。這些年俗,大多傳統且歷久彌新,在今日仍被廣泛使用。那麼春節有什麼風俗習俗呢?傳戒的傳統民俗介紹。  2、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300字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300字2017-01-28 00:18:1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春節,即農曆新年,俗稱過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春節歷史悠久,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鬱的民族特色。
  • 知識分享:「元旦」的來歷以及「春節」源於何時
    001■"元旦"的來歷  每年陽曆的一月一日,是我國傳統的新年-元旦。元旦年年要過,可又有幾人知道元旦這個節日是怎麼定下來的呢?  "元旦"是個合成詞,按單個字來講,"元"是開始、第一之意;"旦"字在《說文解字》裡解釋為"從日見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是個象形字,也就是早晨的意思。那麼"元旦"合在一起就表示新年的第一個早晨了。  據說"元旦"這一名稱,最早出自顓頊時期,顓頊以農曆正月為元,初一為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