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8年夏天,也就是Ye Olde Fighting Cocks(英國最經典酒吧,據說可以追溯到1100年)開業後的幾百年後,黑死病就出現在英格蘭南部海岸。1349年底,黑死病已經造成英國數百萬人喪生,中世紀歷史學家諾曼·坎託爾在《瘟疫的喚醒》一書中堅定地將黑死病定性為「歐洲乃至世界歷史上最大的生物醫學災難」
康託爾在書中寫道,中世紀的社會對黑死病無能為力,只能是「努力祈禱,隔離病人,逃跑,或者找一個替罪羊。」 貴族和財富不能防禦黑死病,英格蘭公主瓊(Joan)在前往西班牙結婚的路上病死了,而坎特伯雷大主教在被教皇任命後不久就染病死了。瘟疫甚至阻止了法國和英國之間永久的衝突。
這種瘟疫最可怕的在於反覆出現。坎託寫道:「在1350年之後的一個世紀裡,至少有三波赫死病席捲英格蘭。」據《英國及其歷史》一書的歷史學家羅伯特·唐伯斯稱,當鼠疫在1348年到達時,喝啤酒已經是英國社會的基本組成部分,在1215年的《大憲章》中都規定了飲酒,「要求統一啤酒標準」。
到1370年代,黑死病導致嚴重的勞動力短缺,這是約50%的人口在瘟疫中喪生的嚴重後果。諷刺的是這對英格蘭的農民來說是一個福音,他們可以為自己的工作爭取更高的工資並實現更高的生活水平。結果導致業餘酒吧酒館商業化的,產業化,並大量建立永久性的場所,並提供更好的食物。
黑死病的倖存者優先考慮了食品,衣物,燃料和家用器具的支出,」東英吉利大學的馬克·貝利教授寫道,大難不死的幸福感促使英國人喝了更多質量更好的啤酒;吃了更多更好質量的麵包;並消費了更多的肉和奶製品。除了增加可支配收入外,他們還有更多的閒暇時間。」
農民有時間和金錢來改善食物,飲料和休閒時間。「所以消費了更多的啤酒,低地國家引進了啤酒(啤酒花)。釀酒變得更加商業化了,酒吧和酒館可以喝酒和玩遊戲,」英語中也誕生了酒吧一詞。」
隨著時間的流逝,英國政府當局產生了監管的概念,因為酒吧已經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公眾場所。當時英國國王理察二世要求所有酒吧必須強制豎立標牌,而不是簡單的在大門口畫一個啤酒瓶。逐漸得,酒吧老闆開始建造更大的房子,這些房子變成了繁忙的聚會場所。
對於英國人來說,酒吧不僅是出售啤酒的地方,英國人表示酒吧已經超越了傳統,已深入到我們社會的核心。 對於英國人來說酒吧本身定義了這個國家,即使在非飲酒者中,也是我們社會生活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