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的爆發伴隨莊園經濟的解體,農奴的主體權利如何得到發展?

2020-12-06 楊太師

引言

黑死病是歐洲乃至全世界的一個災難,在這場災難當中,無數人因此喪命,世界陷入了絕對的恐慌當中。1348年,黑死病進入英國,在這片土地上橫行霸道一個世紀,英國當時的人口大量衰減,同時這種病也對英國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無論從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醫療等各個方面都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疾病發生著改變。尤其是在黑死病以後,英國農奴的主體權利格局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是逐漸產生的,也是黑死病帶來的產物。

侯建新在《社會轉型時期的西歐與中國》一書中提到:

「主體權利的實質是一種身份權利或等級權利,或者稱之為原始的個人權利。」

因為黑死病打破了原有的格局,所以這種改變才會逐步產生。

一、黑死病給歐洲帶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加速了莊園制度和農奴制度的瓦解。由於黑死病,大量勞動力消失,在另一方面,黑死病反而提高了還活著的那部分農奴的主體權利的享有程度。

在中世紀的英國,封建莊園是最基本的經濟組成部分。封建莊園都是領主們的自營地,他們會僱傭很多佃戶去幫他們耕種,收取大量高額的利潤,但是黑死病加速了莊園制度和農奴制度的瓦解進程。

由於大量的人口在短時間內消亡,而且這種病毒在歐洲大地上肆虐一百多年,長時間的人口減少,病毒潛伏,讓勞動力已經變成稀缺的資源,所以領主們的自營地已經很難再繼續下去,只能突破原有的自營地管理模式,尋求一些新的,更為理性和科學的方法去管理這些土地。

約翰·克拉潘在《簡明不列顛經濟史——從最早時期到1750年》中提到

「(在黑死病之前)的確有一些採用折租辦法的莊園,並且還很多,可是沒有一處是有系統地或者全部地採用這種折租辦法。」

封建領主們想到的出路有兩條,一條是改變農場的經營方式。不種地了,改成放牧。農場改為牧場。第二條是改變土地的管理方法。就是把以前的自營地出租,租給其他人管理,自己收租金。事實證明,第二種方法更為有效。所以在後來,越來越多的領主選擇將土地租出去,領主的自營地經濟基本已經走下了歷史舞臺。

由於黑死病帶來的人口稀缺,所以很多領主甚至為了能更好的把地租出去,還是想盡辦法,去吸引勞動力。首先,他們制定長期租約,代替短租方式。長期租約可以讓農奴穩定的在土地上耕作收益,所以對於農奴來說更加有利。

其次,他們會在合同的籤訂方面,開始更為規範化,上升到書面協議,有法律的效力,這樣讓農奴對土地權利發生了本質的變化。這些地,農奴可以襲承,也可以轉租。所以隨著農奴對土地權利的發展,開始會出現中農化的趨勢。

隨著黑死病不斷爆發,英國人口一直沒有得到恢復,長時間出現地多人少,事多人少的情況。僱工有足夠的資本跟領導討價還價,要到更好的待遇。當時的僱工,非新鮮麵包不吃,非鮮肉不吃,非好酒不喝,他們的待遇相當高,工資程度也很高。黑死病改變了封建領主與農奴之間的格局,農奴的主體權利不斷擴大。

二、黑死病的出現,讓農奴的主體權利提高了,同時,還改變了農奴主體權利的保障體制,農奴的權利在法律上也得到了認可,土地權利從非自有保有轉向自由保有,再到依法佔有。

中世紀的英國,農民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由農民,一種是農奴。這兩種農民的身份差異很大,也決定了其保有土地的形制,保有土地的形制分為自由保有和不自由保有。

一般來說,自由農民的身份地位高很多,他們的各種權利都是受到法律保護的,自由農民的主體權利受到國家認可。但是農奴的身份地位就很低,是不受法律保護的,而他只能聽命於領主的控制。

在黑死病爆發後,農奴的自由化趨勢已經勢不可擋了,他們獲得了相對自由的身份,有了自己的主體權利,而當時的普通法和往事法庭和把保護農奴納入了其工作範圍,領主對農奴的管理和控制也變得越來越淡漠。公簿持有弄取代農奴身份,是最大的變化特徵,也是最直接的體現。

《不動產法的歷史與原始權威導論》一書中寫道:

「除了特殊的習慣外,公簿持有人在土地上的權益無論在其延續的時間、享有的時間、傳承的方式,以及共同保有權等方面,都效仿自由保有權。」

隨著普通法對農奴權利的逐漸認可,普通法已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可行的保護公簿持有地權利的一套法律規則,而對於農奴來說,他們的主體權利得到了鞏固和法律的認可,普通法為他們的權利做了補充和認可。

黑死病爆發以前,英國的人口不斷增長,速度很快,勞動力供給呈現井噴的狀態,人多活少,很多農村剩餘勞動力不能被市場消化,這也就導致了大家都是低工資高付出。黑死病讓農村勞動力人數迅速減少,以至於勞動力出現嚴重短缺的情況,所以黑死病依賴,農民的工資提高的非常迅速。

在黑死病後,農業僱工的工資提高了50%——70%。而黑死病之後,勞動力驟減的第二個後果,就是人們不願意在一個地方固定的勞動。他們更希望去其他地方流動的工作沒因為這樣可以獲得更高的勞動收益。黑死病以後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農村人口開始大量的流動,因為他們可以找到工資最高的工作,通過流動能讓人們獲得更高的工資。

三、在黑死病以前,農奴們對自己的權利沒有任何的要求,也沒有權利意識。當黑死病之後,他們開始逐漸擁有了主體權利意識,莊園制度和農奴制度逐漸瓦解。

在中世紀的莊園內部,好像一個獨立王國,領主們就是這裡的主宰,而農奴的權利完全依靠領主們的維持。在黑死病之前,領主就是農奴們的主導,領主無論在經濟還是行動上,都對農奴有絕對的控制作用。但是黑死病加速了莊園制度和農奴制度的瓦解,農奴主體權利日益擴大,主導權利逐漸由領主向農奴轉變。

馬克思曾經說過:

「一般來說,社會改革永遠是也不會以強者的軟弱為前提;它們應當是而且也將是弱者的強大所引起的。」

領主的自營地逐漸走向出租,而貨幣的地租也逐漸代替了用勞役制服的地租,公簿持有制度逐漸代替了維蘭保有制,普通法對農奴主體權利的認可也成為了農奴權利形成的一個決定性因素,所以其實隨著莊園制度對農奴控制力減弱,農奴基本上已經成為了自由人,他們有很多自由的人身權利。

而教會這時候開始介入了維護社會秩序的行列。教會對農奴的思想和精神加以控制,同時也給社會做出了很好的標準啊,在黑死病期間教師的死亡率比其他人都高很多,這就是教士在穩定社會做出貢獻的證明,他們深入黑死病高發地,去安撫群眾。

當時在一本《黑死病全史》書曾經提到過,教士當時的死亡率在46%以上。但是當時人們的思想過於愚昧,他們認為黑死病就是與教士的行為偏差有關。

因為教士就算再身先士卒,也無法挽救黑死病人的生命,再加上當時也有很多教士擅離職守,背棄使命,所以當時人們對教會的和信仰的懷疑日益加深,黑死病重創了人們對於信仰的虔誠,教會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搖搖欲墜。當時反教會的運動不斷興起,人們嚮往及時行樂,整個社會對於教會和宗教都不再完全依賴。

黑死病也加速了農奴制度走向衰落,領主喪失對農奴的物質控制,教會喪失對農奴的精神控制,這兩方面的控制都失去了,就導致對農奴自由程度的增加。

在侯建新的著作《法律限定負擔與英國農奴身份地位的變動》中,提到:

「當上至國王,下至最普通民眾,都共同認為自由應當是所有人的自然狀態的時候,那麼,任何一種形式的奴役制度都不可避免地陷入末路。」

結語

黑死病肆虐前,農奴制度依然是禁錮農民的主要制度,當封建領主對自己莊園具有絕對的控制力,當勞動力過剩導致剩餘勞動力無法被市場消化,這時候農奴的地位非常低微,他們無法獲得自己應有的個體權利,更沒辦法通過合法手保障自己的權利不受侵害。

而黑死病以後,勞動力人數銳減,農場主不得不開始出租自己的土地,中世紀以來根深蒂固的莊園制度和農奴制度,開始逐漸瓦解,農奴的地位逐漸提高,他們的主體權利也逐漸得到保護。黑死病的出現,打破了原有的舊的格局,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局面,更有利於農奴自身利益得到保證的新局面。農奴的主體權利得到改善,農奴的主體權利意識也從壓抑轉變為釋放,從而讓自己的地位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參考文獻:

《不動產法的歷史與原始權威導論

《法律限定負擔與英國農奴身份地位的變動》

《簡明不列顛經濟史——從最早時期到1750年》

相關焦點

  • 黑死病對當時社會經濟發展有哪些影響
    黑死病對當時社會的經濟發展還是有很大的影響早期診斷尤其是首例的及時發現對鼠疫的防治至關重要。在流行區,流行初期或散發性不典型病例尤應特別注意。根據流行病學資料及典型臨床表現,一般即可作出診斷。原來的農奴基本成了從地主租地的自耕農。一部分敏銳的自耕農發現地多人少,種地忙不過來,把種莊稼改成養羊,收益更高。於是,養羊業逐漸興起。很多人因此暴富。據說不少原來的農奴,就是在這個時期發家致富而成了大莊園主。
  • 歐洲史:中世紀晚期農業制度,莊園制度瓦解和租佃制度的發展
    百家原創作者:小櫻桃說史歡迎來到百家號小櫻桃說史,小編今天和大家說說中世紀歐洲的農業制度,小編了解到,在中世紀晚期發生的另一種變化是市場的發展,它破壞了農村的自給自足的經濟,發展起了商品經濟。中世紀晚期農業制度最大的變化是莊園制度瓦解和租佃制度的發展。莊園制度向租地制度的轉變,在黑死病災變之前就已存在。在貨幣經濟的影響下,部分領主認為變莊園制的直接經營為租地制的間接經營是有利可圖的。領主可以得到兩項收益:一是把農奴的勞役折合為貨幣,從中獲利。二是將土地出租,獲得地租。
  • 14世紀席捲亞歐大陸的黑死病,對英國社會經濟轉型的影響
    黑死病對英國社會經濟的影響1、疫情對於英國人口和社會發展的影響黑死病的大肆入侵必然導致英國人口急速下滑,也有人專門研究了死亡下限,就是教士,通過判斷教士的死亡率,來大致推算英國人口的死亡率,因為教士相對於平民來說,生活環境,社會地位,經濟條件,居住環境、醫療條件相對於普通平民來說都要好很多,他們也不容易接觸瘟疫患者,並且會得到很好的照顧。
  • 黑死病如何改變歐洲社會
    黑死病如何改變歐洲社會 文/黃嚴忠 進入14世紀,歐洲社會邁入中世紀後期的門檻。隨著小冰河期的到來,氣溫下降,植物生長季節變短,糧食產量受到影響。
  • 黑死病對社會經濟發展有哪些影響?
    答|百度派 @諾亞方舟黑死病帶來的死亡和恐懼,超過了人類史上任何一場戰爭。除了當世的死亡和恐懼,對後世的影響也是極大的。以英國為例,當時的英國是個典型的農業國。因為人口大量減少,導致勞動力短缺。原來的農奴基本成了從地主租地的自耕農。一部分敏銳的自耕農發現地多人少,種地忙不過來,把種莊稼改成養羊,收益更高。於是,養羊業逐漸興起。很多人因此暴富。據說不少原來的農奴,就是在這個時期發家致富而成了大莊園主。後面的故事學過歷史的人多少都知道一點,英國領先世界是從工業革命開始的,而工業革命就是從羊毛紡織業開始的。當然,黑死病的影響不止於此。
  • 歐洲莊園制的三大典型特徵:土地剝削、經濟壟斷與司法獨立
    農奴制我們很好理解,那是西歐的封建領主通過控制土地,從而實現對農奴的殘酷剝削制度;然而對於歐洲的莊園制度,很多學者對它的定義眾說紛紜,有些人認為所謂的莊園制度就是一塊土地地產,應該當做社會經濟生產方式來研究;也有學者認為,歐洲的莊園事實上是半獨立的政治實體,每個中世紀的歐洲莊園通過土地來控制農民的經濟生產,擁有實際上的經濟壟斷和司法獨立。
  • 瘟疫成為文藝復興催化劑,黑死病席捲歐洲後,人們的思想開始轉變
    天主教會權威地位動搖發生在公元14世紀中期的黑死病,在爆發之初迅速席捲了整個西歐大陸,但是這場疾病災難的爆發,卻頗具戲劇性。公元1346年,早在中國北方草原地帶崛起的蒙古人,開啟了他們轟轟烈烈的徵服運動。蒙古騎兵在廣闊的亞歐大陸上踏平一切,一切軍事力量的抵抗在蒙古騎士面前都不堪一擊,就這樣蒙古大軍徑直達到了歐洲多瑙河附近。
  • 曾在歐洲肆虐的黑死病,對歐洲造成了哪些影響?推動歐洲如何發展
    瘟疫爆發是一場社會災難。最直觀的一點是,財產集中在少數人手中,這導致社會中貧富差距日益擴大。貧富之間日益擴大的差距反過來會傷害底層人民,使他們的生活更加困難。富人為了變得更富有,會用金錢來換取權力,並牢牢控制社會。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利,人類最原始的方式就是保暖以增強自身的力量。因此,社會根據不同的利益分為不同的群體,如乞丐、窮人、難民、富人和貴族。
  • 2021年中考歷史知識點:世界經濟文明與可持續發展
    二、中古歐洲莊園與城市的興起   中古歐洲莊園是構成中世紀西歐社會的基礎。每一個莊園都是封建領主統治下的相對封閉的經濟體,同時也是一個由領主統治下的相對獨立的政治體。在莊園裡,領主擁有土地、農奴,農業是莊園經濟的主體,與此同時,莊園也相應存在手工業。
  • 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翻天覆地60年
    這個家族擁有33個類似帕拉莊園的農牧業莊園,還有10000多畝農田,7000多頭牲畜、役使農奴3000多人。當年帕拉莊園所在的班覺倫布村有40多戶人家,200多人口,其中70%是帕拉莊園的農奴。帕拉莊園有大大小小的房間82間,總面積5000多平米,高樓的對面就是朗生的院子。
  • 爆發於中世紀的歐洲黑死病,曾奪走2500萬人命
    歷史資料顯示,歐洲中世紀(1347年—1353年)曾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黑死病,2500萬歐洲人因這場瘟疫而喪生,慘烈程度堪比二戰。這種黑死病便是從老鼠身上傳播出來的。黑死病爆發的第一站便是如今的義大利,隨後席捲到了法國英國等整個歐洲地區。黑死病爆發的時候,蒙古大軍開始了第二次西徵。
  • 莊園制度和莊園經濟,魏晉南北朝,民族矛盾和社會主要矛盾問題
    今天我來給大家講一講關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莊園經濟和制度問題,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問題。在漢以後經魏晉南北朝、隋唐到宋代的史籍中,的確經常出現「園」、「莊」等名稱,後來逐漸出現了莊與田連稱,謂之「莊田」;莊與宅連稱,謂之「莊宅」;主管莊宅的官吏,叫做「莊宅使」;甚至莊與園連稱,叫做「莊園」,正式出現於南北朝後期的史籍。
  • 黑死病:14世紀那一場席捲歐洲的恐怖浩劫
    1349年3月在英國東部爆發,5月傳播到英國北部,並由此向北歐諸國傳播,挪威、瑞典、丹麥、普魯士北部都被傳染,1350年當英國人遭受瘟疫時,蘇格蘭人認為這是發動對英格蘭人戰爭的好機會,遂越過邊界向英格蘭進攻,結果也被感染了黑死病,接著愛爾蘭也被感染了。1351年傳播到波蘭北部,1352年到1353年傳播到俄國。以上就是黑死病在歐洲大致的傳播時間和路線。
  • 14世紀黑死病,專殺這三種人,這是魔鬼的肆虐,更是上帝的恩賜
    仔細分析14世紀的歐洲黑死病,你會發現,這個瘟疫非常巧妙地殺死了三種人,改變了歐洲社會結構,最終成了歐洲中世紀結束、大航海時代開始的先聲。必須看到,歐洲黑死病是非常可怕的傳染病。黑死病,指的是性淋巴腺鼠疫。主要集中從147年第一次爆發,後來又多次引起,一直延續了40多年。
  • 「有錢能使鬼推磨」,磨坊是如何影響中世紀英格蘭莊園經濟的?
    而在14世紀後期,英格蘭面臨的大饑荒造成了大面積的穀物跌價,莊園的勞動力也大半死於黑死病。這些也都迫使莊園領主們放棄原先所有的大量磨坊。當磨坊的所有權與經營方式發生更替時,隨之而來的便是租賃方式的轉變,而在中世紀的英格蘭主要的表現特徵則更加的自由化。一方面,領主通過固有的法律條款,將磨坊承包給佃戶。
  • 探源山西生態莊園經濟
    各種身份的人積極參與進來,莊園經濟湧現出了獨資、股份制、合夥等多種開發主體,特別是資金雄厚的民營企業家逐漸成為莊園經濟的主角,莊園經濟出現了規模種植、特色養殖、農副產品加工和綜合經營等多種形式。在左權這樣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到2010年底,生態莊園就達到了221處,累計完成投資1.85億元。
  • 14世紀中期的「黑死病」:一支促進歐洲歷史發展的「催化劑」
    迄今為止,沒有人真正清楚這場瘟疫到底殺死了多少人,也沒有人真正了解這場瘟疫給當時的經濟發展造成了怎樣的逆推作用,我們今天有幸所看到的數據僅僅是後世學者通過種種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論反覆驗算後而得出的。儘管如此,但凡事有其弊必有其利,當人們沉浸在這場「人為」的天災給人類所帶來的巨額損失而感到悲慟的時候,有部分學者卻考慮到了它給當時的歐洲歷史發展所帶來的積極作用,如:這場「大病」讓當時人們的目光由虛擬的來世投向現世,從而間接加速了歐洲「文藝復興」的發展等等。
  • 中世紀歐洲黑死病是如何爆發的?死了多少人?最後給世界什麼影響
    14世紀的歐洲註定很不平常,不但爆發了令人聞風喪膽的黑死病,還有十字軍東徵,英法百年大戰,教權和王權的較量以及外族的入侵。大概很多人看過權力的遊戲這部精彩美劇,那時的歐洲就是如此。而且搞笑的是,除了龍是假的,像小王子這樣的人物在歷史上都是真實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