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多糖化學家創始人團隊 海普瑞致力為全球患者帶來福音

2020-12-04 手機鳳凰網

正如我們所知道的是,一個可被投資的主體,首先要求其創始人具備充分的自我認知且知行合一的素質。創始人具備了全方位的綜合能力,才是一個團隊成功的核心基石。

回顧深圳市海普瑞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普瑞」)在全球肝素產業取得的可觀成績,這無不得益於海普瑞的資深多糖化學家創始人以及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有戰略性的眼光引領公司有策略地走向成功。

據了解,海普瑞的創始人均為有著深厚科學素養以及戰略性眼光的資深生物化學家,如創始人兼董事長李先生在生物行業有著27年的經驗,他領導研發的肝素和依諾肝素產品,在公司的研發過程以及整體業務增長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自公司於1998年成立起,創始人團隊始終如一地為實現共同願景,致力於提供高質量的創新藥以治療高死亡率疾病,從而使全球患者受益。

在公司創始人的領導下,海普瑞在二十餘年的發展中逐步組建了穩定的高級管理團隊。團隊成員擁有豐富的行業知識,獨創性眼光以及強大的執行能力,並且在生物藥領域平均擁有將近20年的行業經驗。同時,團隊中的許多人員都曾經在全球知名的生物藥公司效力工作過,他們也為海普瑞帶來了豐富的行業經驗以及生物藥公司管理相關的深層次知識等。

我們相信,基於海普瑞團隊二十餘年關於肝素的科技積累和行業經驗以及管理層具備的國內鮮有的全球運營和收購經驗,創始人及高級管理團隊將能夠帶領公司在其他業務上延續公司在肝素行業所取得的成功,繼續不斷深化競爭優勢和強化全球一體化業務,為公司成為全球領先的製藥企業而努力奮鬥。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海普瑞新藥研發提速 原發卵巢癌一線治療新藥Oregovomab獲臨床重大...
    日前,深圳市海普瑞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2399.SZ,以下簡稱「海普瑞」)控股子公司深圳昂瑞生物醫藥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昂瑞生物」)引進的核心產品,原發卵巢癌一線治療性疫苗Oregovomab的全球多中心IIb期臨床試驗終期結果在國際權威婦科腫瘤學術期刊《Gynecologic Oncology》上發表,文章表明:Oregovomab的全球多中心IIb臨床試驗Front
  • MIT 研究團隊研發了自動化的化學合成系統,為化學家帶來福音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個自動化的化學合成系統,可承擔很多單調冗長的工作,為化學家空出時間,更多地去從事分析性和創造性的研究工作。Jamison,同時也是該項研究的團隊負責人之一,他表示「我們的目標就是創造一個簡單易用的系統,讓科學家們可以找出製備目標分子的最優化條件,給他們提供一個普適的、儘可能靈活的化學合成平臺。」研究人員表示,該系統能夠極大地縮短優化新反應所需要的時間,可從幾周或幾個月的時間縮短到一天。
  • 李文輝:為B肝患者帶來福音
    他就是李文輝,北生所資深研究員。  學成歸來投身北生所  甘肅長大,蘭州求學,協和讀博,哈佛博後,情定北生所。這是李文輝四十多年來的軌跡。  李文輝生長於一個生物醫學世家,「我父母是學生物和醫學的,我小時候家住在鄉村衛生院的後院。」李文輝說,在這樣的地方長大,他目睹許多飽受病痛折磨的病人。
  • 乳腺癌國產新藥上市, 為Her-2陽性患者帶來福音
    2015年,中國乳腺癌新發患者數量增至28萬,相較過去而言,這個數字一直在持續攀升。據流行病學統計,我國2014年乳腺癌的新發患者數高達27.9萬,高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的榜首,同年有6.6萬乳腺癌患者死亡,佔女性惡性腫瘤死亡率的第5位,這些數字令我們心驚和心痛!
  • 璧醫「追光者」為患者帶來福音
    傳統的治療手段不適合高齡患者,手術創傷大,對高齡老人而言風險也更大;化療副作用大,老人的身體不一定能耐受;放療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對其他細胞組織也有損傷。  璧山區人民醫院肝膽外科結合患者體徵特點,與患者家屬充分溝通後,在1月12日為患者進行了內鏡下光動力手術治療。
  • 派特CT(PET-CT)落戶上饒五院為患者帶來福音
    3月28日,贛東北地區閩浙皖贛四省交界區域第一臺全球先進的醫學影像診斷設備派特CT(PET-CT)正式落戶上饒五院。為周邊地區群眾的健康事業帶來了福音。如今,8個多月過去了,派特CT的應用情況如何呢?帶著這份關注我們採訪了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派特CT中心主任段早輝教授。
  • 北大葉新山團隊在多糖人工合成領域獲重大突破—新聞—科學網
    北京大學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葉新山教授研究團隊經過多年的研究積累,在多糖人工合成的難題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其研究結果「由92個單糖單元組成的分枝桿菌阿拉伯半乳聚糖的全合成
  • 無創且療效顯著 OPT雷射療法為我省乾眼患者帶來福音
    15日,我省首臺OPT強脈衝光瞼板腺治療儀落戶武漢艾格眼科醫院,為我省乾眼患者帶來福音。當天上午,國際知名眼科專家、OPT雷射治療乾眼發現之父RolandoToyos抵漢,在該院乾眼症治療室現場演示了OPT雷射治療乾眼的操作流程。
  • 骨再生為疑難缺牙帶來「福音」
    同時聯合福州市口腔醫學會種植專業委員會、福建醫科大學口腔顱頜面種植研究中心連續舉辦「2015口腔種植新技術交流會」、「2016數位化口腔種植新技術交流會」等高端學術會議,並被德國BEGO、德國ICX,美國3I,瑞士ITI,瑞典NOBEL,士卓曼種植系統等指定為臨床培訓基地。
  • 鴨嘴獸毒液: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研究團隊發現,鴨嘴獸的消化系統所產生的一種調節血糖的激素同樣出現在它們的毒液裡。因此,當II型糖尿病患者由於GLP-1刺激分泌胰島素時,並不足以確保血糖水平。這就需要藥物延續胰島素的釋放。  「我們的研究團隊已經發現,單孔目動物——我們國寶級動物鴨嘴獸和針鼴鼠已經進化超常的能力,它們的GLP-1可以抵禦快速降解。」研究合著者,阿德萊德大學生物科學院教授Frank Grutzner補充說。「我們發現GLP-1在這類單孔目動物身上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機制降解。
  • 低溫等離子消融術給頸腰椎病患者帶來福音
    如頸椎間盤突出者可以表現為頭痛、頸椎疼痛、肩背部疼痛、雙上肢麻木及疼痛等,部分患者被診斷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腦供血不足、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冠心病)等。而腰椎間盤突出者可以表現為腰痛、臀部疼痛、下肢(大腿、小腿及足部)疼痛,部分病人可伴隨麻木、無力、活動不利等功能障礙表現。以前像這樣的椎間盤突出患者都需要手術治療,以達到神經根減壓和椎管減壓、解除神經壓迫、消除疼痛、麻木等症狀的目的。
  • 醫藥研發動態|口服胰島素為糖尿病患者帶來福音
    文|界面醫藥本周醫藥研發資訊如下:君實生物宣布全球首個BTLA單抗在美國申請臨床試驗獲受理;Avanir公司阿茲海默病新藥Ⅲ期結果積極;Jazz製藥公司針對白天嗜睡成人患者的新藥已獲美FDA批准;合肥天麥生物的口服胰島素膠囊獲中國藥監局批准,即將在國內展開臨床試驗。
  • 天津大學探索新型納米藥物 有望成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福音
    日前,天津大學常津教授團隊探索研發新型納米藥物,有望成為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新思路。相關成果已發表於工程技術國際權威期刊《先進科學》。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它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是「老年痴呆症」。全球有將近 4000 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 3D列印,給眾多需要器官的患者福音!不要放棄!
    3D列印心臟3D列印心臟就是其中一種,全球每年都有幾千萬人忍受因心臟病帶來的痛苦。但是現在一個好消息來了,瑞士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學院,成功研發出世界上首款3D列印的心臟,該心臟採用矽膠材料。但是該產品的缺點就是無法長時間運轉,大約跳動3000次就會開始產生衰弱,因此無法應用到臨床上,該研究團隊表示,他們的研究不是為了心臟植入做準備,而是為了人工心臟創造一個新的發展方向,但是不可否認該研究對未來人工心臟的發展帶來了可行性,給患有心臟病的患者帶來福音。
  • 空氣負離子機成為癌症患者福音 有效抑制擴散
    癌症帶給人們更多的是恐懼,大多癌症患者最終是因絕望而終。    面對這一人類的最大災難,現代醫學則顯的束手無策。當今現代醫學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隨著科技的進步,醫療技術也在飛速發展,隨著醫療科技水平的提高,患者應該越來越少,但是現實情況不是這樣的,隨著醫療技術的提高患者不是越來越少而是越來越多,醫院越開越大,藥店越開越多,這不能不說是現代醫學的一種悲哀。
  • 上海交大竇紅靜教授團隊開發了一種基於多糖螢光納米顆粒的腫瘤...
    但自其應用至今,化療的耐藥性一直是科學家們致力解決的關鍵問題。究其原因,由於腫瘤細胞的異質性和可塑性,部分腫瘤細胞在給藥一段時間後,通過耐藥基因的過表達而對治療藥物產生耐藥性,使得治療效果變差乃至完全無效。
  • 美華人科學家納米研究新成果為癌症病患帶來福音
    中新社舊金山6月22日電 題:美華人科學家戴宏傑納米研究新成果為癌症病患帶來生命希望  中新社記者 劉丹  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學系戴宏傑教授的辦公室裡,有一張外表平實卻不同尋常的木製椅子,椅背上方刻著戴宏傑名字的漢語拼音。戴宏傑對這把椅子的解釋是「一種榮譽吧。」
  • ADC藥物TDM1為患者帶來福音
    ,指導患者輔助治療的藥物選擇,改善長期預後。新對於新輔助治療而言,而即使有了PH雙靶,乳腺癌患者抗HER2新輔助治療後,仍有40%-60%的患者被評估為有殘存病灶。這部分非病理學完全緩解(non-pCR)患者的復發風險要比病理學完全緩解(pCR)患者要高。因此,如何通過強化輔助治療的方案幫助新輔助治療後non-pCR的患者實現治癒目標成為臨床研究的熱點。
  • AI算法可快速診斷新冠肺炎患者 準確度與資深胸放射科醫生相當
    該人工智慧系統的AUC(曲線下面積,一個用于衡量機器學習準確度的指標)為0.92,展現出與一名資深胸放射科醫生相當的靈敏度。這項機器學習領域最新成果19日發表於英國《自然·醫學》雜誌。提高檢測新冠病毒的速度與準確度,是當前迫切所需的。目前多採用的方法是新冠病毒特異性逆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
  • 重視過敏性哮喘,創新靶向藥為患者帶來福音
    5月5日是全球第22個世界防治哮喘日,今年疾病日的主題是「控制哮喘、珍愛生命」,以提醒全球提高對中重度哮喘患者生存現狀的重視,加強對中重度哮喘病的治療改善。過敏性哮喘發病率高及時就診不容忽視哮喘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以打噴嚏、咳嗽、氣喘、氣閉為主要症狀表現,如未及時有效控制,過敏性哮喘可能會發展為重症,會引起氣胸、心律失常、甚至呼吸衰竭等一系列併發症,嚴重可危及生命。數據顯示,在我國20歲以上成年人哮喘發病率達4.2%,其中60%的成人患者是由過敏因素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