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2500多年前就通過佛法向世人揭示了宇宙萬物生老病死、成住壞空的事實,衰老就是其中老、病、壞的過程。儘管我們明知道這個過程不可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仍就希望青春永駐、長生不老、壽與天齊。好吧,作為普羅大眾,我們肯定沒有所謂的長生不老藥可服用,所以依靠運動健身來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看來是最可行的辦法。但同時也有人認為運動反而加速了衰老,果真如此嗎?
到底什麼是衰老?
如果讓人定義什麼是衰老,一時還真說不上來。生物學、病理學、社會學上,對於衰老都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和判斷。但如果從時間軸上來說,是不是可以說」衰老就是一個不斷接近死亡的過程「,從生理上就表現為體能的下降、臟器的退化、外表的滄桑。而運動就是為了直接延緩生理上這些衰退、老化的情況,當然生理上保持良好、健康的狀態同樣也會影響到心理狀態,所謂身心不二,兩者關係緊密、並不孤立。但這裡討論衰老,還是聚焦於運動和衰老的關係。
生理上衰老的直觀表現,包括脫髮、皮膚產生皺紋及彈性下降、色素沉著出現中老年斑、體能下降、發福、抵抗力下降、小毛小病多了、各項生理指標下降、罹患中老年疾病等。
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大多數常年堅持運動健身的人,往往比同齡人擁有更年輕的外表、更良好的體形和更充沛的體能。那麼,運動為什麼可以延緩衰老呢?
為什麼一線的體力工人會衰老得更快呢?體力活動不是科學運動,體力活動是對身體的使用,而科學運動是對身體的養護。科學運動的目標是獲得健康,因而其運動方式有內在的系統性和規律性,以達到維護身體健康的目標。而體力活動的目標是從事生產活動,儘管體力活的所有動作可能也存在「系統性和規律性」,但卻服務於生產目標,不是為了人的健康,因此沒有保持與提升健康水平方面的意義,更別說延緩衰老了。
1-出汗,更年輕的外貌來自由內而外的保養!
運動健身首先加速了血液循環,血液中的營養被帶到皮膚組織中,同時出汗又令各種汙垢和有害物質排出。通過流汗的過程,汗水可以帶走各種毒素,從而讓皮膚更光潔、細膩、保持彈性。所以,有人說汗水是最好的護膚品並不誇張。
另外德國有專門的研究指出,運動流汗也有助於排出體內各種有害的微量重金屬,比如汞、鉛等,而研究表明通過尿液排出重金屬的效率遠比不上出汗。以鉛為例,運動出汗每100克可帶走鉛84微克,而同樣的尿量只能排出4.9微克。該項研究認為,每天跑量30公裡以上的馬拉松運動員,由於經常性大量出汗排出各種重金屬,從而不易罹患癌症。
2-力量訓練增強了骨密度,令骨骼更健康!
2015年美國的一個統計數據是,美國約有200萬男性患有骨質疏鬆症,1600萬人骨量較低。中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2017年的數據是,中國有約7000萬人患有骨質疏鬆症,有2.1億人骨量低於正常標準。數據顯示的情況很驚人!而預防骨質疏鬆最好的辦法就是積極運動,特別是力量訓練和有跳躍動作的練習,對於保持骨骼健康非常有效。
《美國預防醫學期刊》發表的一項對力量訓練和老年人死亡率關係的研究報告指出,力量訓練與死亡率降低之間有著明顯的聯繫,即保持力量訓練的老人死亡率顯著降低。
3-始終保持足夠的肌肉量,擁有良好的體態和體能!
實際上這又和上條所說的力量訓練有關,通過力量訓練保持足夠的肌肉量或延緩肌肉的流失,對健康的意義不言而喻,是人維持生活能力的基礎保證。肌肉退化,骨骼必然承受更多壓力,日久則產生磨損、骨刺等各種問題。通過運動提高肌肉量,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對於保持體形體態的作用顯著。
男性約從35歲開始肌肉就以每年1%的速度流失,但如果養成運動健身的習慣,特別是參加力量訓練,即便到了中老年仍可以保持甚至提升肌肉含量。
4-健康的身體為心理或精神層面提供了正能量!
身心不二,健康的身體狀態必然影響到一個人的心理和精神狀態。日常生活中,長期保持運動和健身習慣的人,往往精力充沛,而且生活和工作壓力也可以通過鍛鍊得到很好的釋放,因而能做到張馳有度,令身心達到更好的協調狀態。研究指出,運動健身的過程儘管看似枯燥而艱苦,但卻令身體催生內啡肽這種物質,它能讓人從精神上感受到愉悅,從而與健身本身形成良性的循環。
以馬拉松為例,許多大眾跑者中不乏最初是大胖子和體弱多病者,但通過長期艱苦的訓練,最終實現了跑完馬拉松的夢想。衝過終點線那刻的成就感、滿足感、自我激勵、感動等種種複雜的正面心理情感,已經完全超越了身體健康的境界。
實際上運動能夠令人健康、延緩衰老的作用何止這四點,似乎也是一件不用證明的事情,因為現實生活中的例也太多了。運動反而讓人衰老,往往是運動者的鍛鍊方法出了問題,比如過量訓練,而非運動本身加速衰老。學會科學健身,或許是每個健身者都要長期實踐的功課,以實現青春常駐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