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958年8月3日美國製造的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

2020-12-08 新東方網

歷史上的今天1958年8月3日美國製造的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穿過北極

2013-08-16 11:40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新東方網
  • 高考微信

      歷史上的8月3日美國製造的第一艘核動力潛艇 「鸚鵡螺」號穿過北極。

      1958年8月3日 "/>

鸚鵝螺號海軍中校。5月份,"鸚鵡螺"號又進行了90多個小時的水下遠航試驗,航程為1 3 8 l海裡,是當時常規動力潛艇水下最大航程的9倍。它還以20節的平均時速,完成了從佛羅裡達基韋斯特到新倫敦之間1397海裡的航行。

      從l954年1月2 1日下水到1957年4月第一次更換燃料棒時為止,"鸚鵡螺"號總航程達62526海裡,僅消耗了幾公斤鈾。而常規潛艇要是以同樣速度航行同樣的距離,將會消耗大約8000噸燃油。"鸚鵡螺"號還以首次水下航行抵達北極點而聞名於世。"鸚鵡螺"號所展現的核潛艇的巨大魅力還不僅於此。據美國披露,自其服役後,美國用它多次進行了潛-艦對抗以及反潛演習。l955年7-8月份,在"鸚鵡螺"號首次進行的作戰演習中,它輕而易舉地戰勝了包括一艘反潛航母在內的反潛編隊,在這次對抗演習中,"鸚鵡螺"號共"擊沉"了7艘"敵艦"。隨後在北約所組織的名為"反擊"的演習中,受到"鸚鵡螺"號攻擊的水面艦艇數量達到l 6艘,其中包括航母2艘、重巡洋艦l艘以及驅逐艦9艘,其餘的4艘為油輪與貨輪。

      據美國統計,"鸚鵡螺"號在歷次演習中共遭受了5000餘次攻擊。據保守估計,若是常規動力潛艇,它將被擊沉300次,而"鸚鵡螺"號僅為3次,"鸚鵡螺"號展示了核潛艇確實具有無堅不摧的作戰成力。

      今天當我們回首冷戰可以看到,面對以航母編隊為核心的、強大的美國海軍,在自身經濟、技術實力不及美國,政治地緣環境不佳的情況下,蘇聯之所以大力發展核潛艇,就不能不提到"鸚鵡螺"號給對手的何益啟示,而這種啟示的意義,即使是現在看來仍不可低估。

      "鸚鵡螺"號的問世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價值,它的政治與軍事意義是深遠的。但由於該艇主要供試驗之用,因此沒有建造後繼艇。該艇於l 980年退役,在其誕生地格羅頓作為紀念艇被永久保存。

鸚鵝螺號(Nautilus)核潛艇

      點評:世界上第一艘蓄電池潛艇和第一艘核潛艇都被命名為鸚鵡螺號,可見鸚鵡螺是開啟潛艇構想的鑰匙。

實習編輯:張健

【山東初高中學生專屬】

山東高考近五年真題,高考複習資料,初中期末試卷,更多資料

掃碼即可獲取

6月13-7月5日

2020中高考主題活動陪伴考生備考、擇校

掃碼或微信打開連結長按關注二維碼

立即獲取


掃碼獲取2020年河南高考志願填報講座入場券

掃碼添加新東方廣州學校老師

發送「2020高考」

獲取更多資訊

成都學校二維碼展示

長沙學校二維碼展示

2020湖北高考解析直播

長按識別掃碼 進入直播群

交流高考心得,獲取更多內容

名稱名稱

300次下載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由美國建造的「鸚鵡螺」號
    作為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在1958年7月22日至8月5日完成了橫渡北極海的歷史壯舉,該艇自白令海出發,經北極冰蓋穿越北極點,最終安全抵達格陵蘭水域。服役記錄1954年1月21日下水,同年9月30日入役。1955年1月進行首次戰術巡航。1957年8月首度穿越北極冰蓋。1958年8月首度成功抵達北極點。
  • 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水艇—「鸚鵡螺」號(圖)
    圖紙上的「鸚鵡螺」  1949年秋季,美國第一艘潛挺反應堆的主要參數已經確定。  1950年8月,美國總統杜魯門籤署了決定建造第一艘核潛艇的文件。該艇被命名為SSN一571「鸚鵡螺」號(Nau-tilus)。1951年8月20日,電船分公司與美國海軍籤訂了「鸚鵡螺」號核潛艇的建造合同。
  • 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65年前...
    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65年前下水服役  Winnie Lee • 2019-09-30 15:07:21 來源:前瞻網
  • 最初和最好的:細說美國海軍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
    在美國海軍歷史上,這是一艘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核潛艇。它就是「鸚鵡螺」號,這個名稱就是像儒勒·凡爾納著名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中那艘神奇的潛艇「鸚鵡螺」號致敬。該潛艇最初定位為試驗核技術在潛艇方面的應用,因此也沒有建造後續艇。
  • 促使美國海軍放棄常規動力潛艇 凡爾納海底兩萬裡中的「鸚鵡螺」
    介紹完了蘇聯的潛艇,那接下來介紹的自然就是蘇聯的老對手美國的潛艇。在潛艇發展道路上,美國比蘇聯要乾脆得多,在擁有了核潛艇之後,直接就放棄了相比之下性能平平的常規潛艇。而這個讓美國直接放棄了常規潛艇的核潛艇,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它的出現無疑使世界潛艇的發展邁入了全新的紀元,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鸚鵡螺號核潛艇。
  • 美國的「長尾鯊」級核潛艇,是世界上第一艘沉沒的核潛艇
    在二戰期間,美國嘗到了「核」的甜頭,不僅大力發展核武器,還研製出核動力的裝備,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潛艇就是來自美國,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第一艘沉沒的核潛艇也是來自美國。第一艘沉沒的核潛艇是美國的「長尾鯊」級攻擊核潛艇,在1963年4月10日在滅國的波士頓以東220海裡處進行大深度潛航實驗時沉沒,這也是世界海軍史上第一艘沉沒的核潛艇。「長尾鯊」級核潛艇,又被稱為大鯵魚級攻擊核潛艇, 是美國的第三代攻擊攻擊核潛艇。
  • 可以永遠水下作戰的科幻武器:1954年1月21日核潛艇鸚鵡螺號下水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薩沙歷史上的今天。可以永遠在水下作戰的科幻武器:1954年1月21日核潛艇鸚鵡螺號下水1954年1月21日: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在康乃狄克州新倫敦縣下水。鸚鵡螺號潛艇的名氣很大。它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所著小說《海底兩萬裡》中的著名潛艇。
  • 全球歷史上8月科技大事真多,新中國的第一,厲害了我的國!
    1956年,國家成立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籌備委員會,國營738廠用時8個月,完成了第一部國產計算機103機的製造工作。此計算機佔地40平方米,由近四千個半導體鍺二極體和八百個電子管組成。1958年8月1日,這部計算機完成四條測試指令的運行,正式宣告第一部國產電子計算機的正式誕生。
  • 美國傳奇潛艇鸚鵡螺號戰記:給擊沉艦艇拍照,運送八路軍式突擊隊
    鸚鵡螺在中途島號大戰後,利用自己的遠洋優勢直接到日本近海攻擊日軍船隻,擊沉數艘商船後還偷襲擊沉了日本白露級驅逐艦「山風」號,在確定命中魚雷後上浮給山風號拍照,這張照片送回國內後成為戰爭債券的宣傳素材,也成為了美軍潛艇部隊的象徵。
  • 百年潛艇1——烏龜入海,鰻魚初遊,早期潛艇的300年爬行史
    他對伯恩的理論很感興趣,於是在1620年設計出歷史上第一艘潛艇,獲得了「潛艇之父」的頭銜。因此各國都積極的將潛艇運用到戰爭中。1652年英荷戰爭中,法國人路易斯·索恩製造了一艘24米長的潛艇,聲稱可以悄悄接近敵艦並在船舷上打洞。但他的潛艇由鐘擺、齒輪驅動,下水後根本無法移動,只能鎩羽而歸。1692年,法國物理學家丹尼斯·帕平製造了2艘潛艇,取得一些成功。
  • 「脫胎換骨」促成的質變,鸚鵡螺號核潛艇創下三個世界第一
    核燃料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是一種不為人知的神秘的存在,而在大洋深處默默無聞工作的的潛艇也是一種令人充滿想像的武器,當這兩者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更是出現了一種腦洞大開的武器,這就是核潛艇。鸚鵡螺號核潛艇是美國海軍隸下的一艘核潛艇,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更是是第一艘從水下穿越北極的潛艇,這三個第一奠定了它「鼻祖」的地位,並且將被人們載入史冊永不忘記。
  • 歷史| 蘇聯1958年提出在我國海南島建「長波電臺」,為何被拒絕?
    任何一本書上介紹中蘇關係的時候都繞不開「長波電臺」和「聯合艦隊」事件,很多人都認為這個事件是中蘇關係走向破裂的導火索。 事情緣由是1958年1月,蘇聯的第一艘核動力潛艇試航成功。外出潛艇與基地的通訊和聯絡問題便提上了議事日程。在此之前,蘇聯海軍已經研究了建立長波電臺的問題。
  • 世界核潛艇的首次折戟 美國第二代攻擊型核潛艇——「長尾鯊」級
    1963年4月10日9時17分,科德角以東200海裡威爾金松海溝,美國海軍SSN-593「長尾鯊」號攻擊型核潛艇沉沒,全艇129名官兵隨這艘核潛艇長眠於2560米深的海底,成為世界上第一艘沉沒的核潛艇,此時距離它交付美國海軍只有1年6個月。
  • 潛艇誕生史話(圖)
    人類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對潛艇進行研究的是義大利人倫納德,他於1500年提出了「水下航行船體結構」的理論,給後人很大的啟發。半個多世紀後的1578年,英國人威廉·伯恩出版了一本關於潛艇理論的著作——《發明》。他在書中提出,要建造一支能夠潛入水中並能隨意浮出水面的潛艇。  1620年,荷蘭物理學家德雷爾成功製造出了一艘潛水船。
  • 人類史上最大潛艇,排水量和航母相當,殺傷力相當於6枚原子彈
    上世紀50年代,美國的鸚鵡螺號核潛艇首次試航,這是全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核潛艇一問世便驚豔全球,各國都紛紛研製,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人類史上最大的潛艇,當然也是最大的核潛艇,它就是941型,也就是鼎鼎大名的「颱風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 核動力汽車:科幻還是現實
    1941年,加州理工大學著名物理學家蘭特博士提出了用鈾235作為動力源驅動汽車的設想。1945年,著名汽車設計師威廉·斯託特也提出了用原子能驅動汽車的設想。20世紀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隨著核動力潛艇和艦船的大力研發,業界掀起了一波開發核動力汽車的熱潮,美國、歐洲和俄羅斯都開始研究這類「永動機」式的交通工具。
  • 8月30日軍情速遞
    8月27日,美軍「馬斯廷」號飛彈驅逐艦擅自闖入中國西沙領海,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全程對其跟蹤監視、查證識別,並予以警告驅離。事實上,這已經不是「馬斯廷」號第一次被中方點名。8月18日,「馬斯廷」號驅逐艦就自北向南穿航臺灣海峽。「馬斯廷」號是美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滿載排水量9200多噸。
  • 在核動力艦艇服役遭受輻射危險很大?防護設計足以保證人員安全
    綠色部分為其堆艙屏蔽結構(局部)目前,全球範圍內裝備核動力艦艇的國家只有聯合國「五常」以及印度六個國家,包括12艘核動力航母、1艘核動力巡洋艦以及140艘左右的核動力潛艇。核動力裝置需要有效的屏蔽手段從公開的報導來說,自從1954年全球首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服役以來,發生過多起核動力艦艇事故
  • 法國全球最小核動力潛艇下水,比中國同類型潛艇還小900噸
    如中國裝備的元級潛艇水下排水量就超過了3600噸。很難想像法國的技術人員是如何大膽到把反應堆塞進這麼小的艇體中。近日,法國國防部宣布新一代核動力攻擊型潛艇首艦絮弗倫號已經於4月28日下潛成功。說起絮弗倫這個名字,很多人都不熟悉,但說起梭魚級潛艇就很熟悉了。法國的梭魚級核潛艇計劃從21世紀初就開始了,只是因為資金不足,威脅降低,而不斷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