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958年8月3日美國製造的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穿過北極
2013-08-16 11:40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歷史上的8月3日美國製造的第一艘核動力潛艇 「鸚鵡螺」號穿過北極。
1958年8月3日 "/>
鸚鵝螺號海軍中校。5月份,"鸚鵡螺"號又進行了90多個小時的水下遠航試驗,航程為1 3 8 l海裡,是當時常規動力潛艇水下最大航程的9倍。它還以20節的平均時速,完成了從佛羅裡達基韋斯特到新倫敦之間1397海裡的航行。
從l954年1月2 1日下水到1957年4月第一次更換燃料棒時為止,"鸚鵡螺"號總航程達62526海裡,僅消耗了幾公斤鈾。而常規潛艇要是以同樣速度航行同樣的距離,將會消耗大約8000噸燃油。"鸚鵡螺"號還以首次水下航行抵達北極點而聞名於世。"鸚鵡螺"號所展現的核潛艇的巨大魅力還不僅於此。據美國披露,自其服役後,美國用它多次進行了潛-艦對抗以及反潛演習。l955年7-8月份,在"鸚鵡螺"號首次進行的作戰演習中,它輕而易舉地戰勝了包括一艘反潛航母在內的反潛編隊,在這次對抗演習中,"鸚鵡螺"號共"擊沉"了7艘"敵艦"。隨後在北約所組織的名為"反擊"的演習中,受到"鸚鵡螺"號攻擊的水面艦艇數量達到l 6艘,其中包括航母2艘、重巡洋艦l艘以及驅逐艦9艘,其餘的4艘為油輪與貨輪。
據美國統計,"鸚鵡螺"號在歷次演習中共遭受了5000餘次攻擊。據保守估計,若是常規動力潛艇,它將被擊沉300次,而"鸚鵡螺"號僅為3次,"鸚鵡螺"號展示了核潛艇確實具有無堅不摧的作戰成力。
今天當我們回首冷戰可以看到,面對以航母編隊為核心的、強大的美國海軍,在自身經濟、技術實力不及美國,政治地緣環境不佳的情況下,蘇聯之所以大力發展核潛艇,就不能不提到"鸚鵡螺"號給對手的何益啟示,而這種啟示的意義,即使是現在看來仍不可低估。
"鸚鵡螺"號的問世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價值,它的政治與軍事意義是深遠的。但由於該艇主要供試驗之用,因此沒有建造後繼艇。該艇於l 980年退役,在其誕生地格羅頓作為紀念艇被永久保存。
鸚鵝螺號(Nautilus)核潛艇
點評:世界上第一艘蓄電池潛艇和第一艘核潛艇都被命名為鸚鵡螺號,可見鸚鵡螺是開啟潛艇構想的鑰匙。
實習編輯:張健
【山東初高中學生專屬】
山東高考近五年真題,高考複習資料,初中期末試卷,更多資料
掃碼即可獲取
6月13-7月5日
2020中高考主題活動陪伴考生備考、擇校
掃碼或微信打開連結長按關注二維碼
立即獲取
掃碼獲取2020年河南高考志願填報講座入場券
掃碼添加新東方廣州學校老師
發送「2020高考」
獲取更多資訊
成都學校二維碼展示
長沙學校二維碼展示
2020湖北高考解析直播
長按識別掃碼 進入直播群
交流高考心得,獲取更多內容
名稱名稱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