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70萬人死於超級細菌感染,芬蘭教授建議用噬菌體對付

2020-12-04 澎湃新聞

每年有70萬人死於超級細菌感染,芬蘭教授建議用噬菌體對付

因抗生素濫用等因素導致的「超級細菌」一直是困擾醫學界的難題。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細菌學教授米卡埃爾·斯庫爾尼克認為,噬菌體也許能用來對付「超級細菌」。

「超級細菌」是指那些對多種抗生素具有耐藥性的細菌。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有70萬人死於「超級細菌」感染,其中包括23萬新生兒。噬菌體是一種專門以細菌為宿主的病毒,它們可以侵入細菌體內並不斷複製自身基因,最終吞噬細菌,因而被認為是細菌的天敵。

斯庫爾尼克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每種噬菌體只攻擊非常有限的幾種細菌,並且幾乎是特異性地針對某一種細菌,因此對人體內的正常菌群可能不會產生不良影響。

據斯庫爾尼克介紹,人類在上世紀初就發現了噬菌體並對其進行研究,但隨著抗生素的出現,西方國家對噬菌體療法的興趣漸漸淡漠。但俄羅斯、波蘭、喬治亞等國仍一直在開展噬菌體研究。赫爾辛基大學近年來也開始建設自己的噬菌體研究中心。

目前,斯庫爾尼克的研究團隊已經收集到大約250種噬菌體。他認為,建立一個比較好的噬菌體庫需要有1000到2000種不同的噬菌體,「但收集這麼多種類的噬菌體需要耗費很長時間和很多資源」。

斯庫爾尼克希望能夠逐步豐富噬菌體庫,從而找到並培養那些能夠對抗「超級細菌」的噬菌體。他說,無論是治療人類還是動植物細菌感染,噬菌體療法都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原標題:芬蘭教授建議用噬菌體療法對付「超級細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每年70萬人死於超級細菌感染
    新不倫瑞克羅格斯大學工程學院土木與環境工程系助理教授、合著者王若謙(Roger Wang)說:抗藥性細菌的快速識別使醫療服務提供者能夠開出正確藥物,提高了救治的機會。抗藥性細菌(超級細菌)是一個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全球每年至少有70萬人死於耐藥感染,其中23萬人死於耐多藥結核病。根據2019年的一份報告,如果不採取行動,到2050年,這一數字可能會飆升至每年1000萬人。基於一種新的方法,這個微型的新設備可以從體液中快速分離、提取和濃縮目標細菌。
  • 超級耐藥菌感染如何破解?深圳首例應用噬菌體治療臨床試驗取得進展
    「深圳首例應用噬菌體治療耐藥菌感染在深圳市人民醫院臨床試驗獲得重要進展,該臨床研究表明應用噬菌體治療臨床超級耐藥菌的感染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治療團隊經過評估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並採取抗生素和針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的專一性噬菌體聯合霧化給藥的方式,經過連續兩個星期的治療,成功清除了患者肺部感染的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患者病情穩定。該臨床研究表明應用噬菌體治療臨床超級耐藥菌的感染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噬菌體研究也是未來深圳先進院合成生物所的重點研究領域。
  • 擊敗耐藥性細菌感染!噬菌體在組裝過程中會形成強韌的鏈甲 可靈活...
    擊敗耐藥性細菌感染!耐藥性細菌感染,是對全球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這項研究由莫納什生物醫學發現研究所的副教授法斯利·古裡巴利和特雷弗·利思戈教授領導,近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它概述了利用高解析度成像技術揭示了稱為噬菌體(phages)的病毒,是如何攻擊和殺死傷寒病原體傷寒沙門氏菌的,並為科學家提供了一種新的理解——即如何將它們用於正在進行的抗微生物耐藥性(AMR)的鬥爭中。
  • 噬菌體治療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美國加州大學Tom Patterson教授被「超級細菌」鮑曼不動桿菌感染, 他的妻子Steffanie Strathdee,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全球健康研究所所長兼傳染病流行病專家, 在學術和人脈資源都集聚的優勢條件下遍尋治療方法, 試遍所有有用的抗生素無效, 絕望中她想到了用細菌的「天敵」噬菌體來治療, 最終使用美國軍方研製的噬菌體挽救了Patterson教授的生命。該病例一時引起轟動。
  • 小小的蚊子,每年能「殺死」70萬人
    作為世界上傳播速度最快的蚊媒疾病,每年的6月-11月是登革熱流行期,8月-10月為高峰期。所以這份「蚊子地圖」,亦是登革熱的「高危地圖」。◎ 有研究指,每年有70萬人因為蚊子叮咬而死亡。/ 網絡視頻截圖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孫曉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目前蚊蟲密度還在不斷上升,高峰將出現在七八月份。
  • 薑還是老的辣:看噬菌體如何對抗超級細菌
    「超級細菌」這個字眼並不是第一次霸據螢屏,短短十幾年間它曾多次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KPBS Public Media(KPBS大眾傳媒)曾報導過加州大學教授Tom Patterson與病魔戰鬥的傳奇事跡。
  • 探究噬菌體的秘密,看看它們是如何殺死超級細菌的
    莫納什大學參與的一項合作研究最近取得了一項令人興奮的發現,這可能最終導致針對耐藥性細菌感染的靶向治療。耐藥性細菌感染是對全球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這項研究由莫納什生物醫學發現研究所的副教授法斯利·古裡巴利和特雷弗·利思戈教授領導
  • 研究發現噬菌體病毒可使超級細菌恢復對抗生素的敏感性
    據外媒報導,除了病毒,「超級細菌」也已經引起了全球關注。這些狡猾的細菌正在快速進化對抗生素的抗藥性,這意味著一些最好的藥物可能很快就會無法發揮效用。現在,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繞過這些所謂的「超級細菌」的抗藥性的方法--用捕食性病毒分散它們的注意力。
  • 噬菌體藥物行業:超30億合作,它能否從耐藥性細菌中解救人類?
    尤其是細菌間的耐藥基因傳遞導致了多重耐藥菌甚至超級細菌的出現,使人類面臨著無藥可用的不利局面,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 據2016年英國政府的一份報告顯示,目前每年因細菌耐藥造成約70萬死亡病例,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攀升至1000萬,與目前每年死於癌症的人數相當。
  • 廣西每年約5萬人死於癌症 肺癌死亡率快速上升
    廣西每年約5萬人死於癌症 肺癌死亡率快速上升 2008年04月16日 11:00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 發表評論   廣西每年約5萬人死於癌症  黃天壬,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書記,此次流行病學調查的主要負責人。他告訴記者,在上世紀90年代,廣西曾作過同樣的調查,當時,腫瘤的死亡率為80/10萬左右,而此次調查顯示,腫瘤死亡率大幅上升,已經到113/10萬,癌症已超過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一躍成為疾病死亡的首位。而按照這個比率,廣西每年死於腫瘤的病人約有5萬人。
  • 釋新聞|每年210萬兒童死於豪華裝修?專家:數據或有誇大
    「90%白血病患兒家中曾進行過豪華裝修,每年210萬兒童死於豪華裝修。」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鍾南山在演講中所引用的一組數據,引發公眾對室內汙染問題的關注。不過,不少人也對「每年210萬兒童死於豪華裝修」的數據準確性有所質疑。
  • 女孩感染超級耐藥菌 醫生選擇給她注射病毒……
    這種病能夠導致氣道表面脫水,全身黏膜增厚,從而使肺內形成粘稠的液體,這也是危險性細菌感染的溫床。膿腫分枝桿菌是一種非結核分枝桿菌,有多重耐藥性,在環境中普遍存在且增長迅速。感染這種細菌可導致廣泛的感染(如肺、皮膚和軟組織、中樞神經系統和菌血症)。
  • 「撕碎」細菌細胞壁 裂解酶噬菌體輕鬆「吃掉」超級細菌
    近年來研究發現,由於新型抗生素的研製速度遠遠趕不上耐藥菌的進化速度,部分糞腸球菌耐藥性嚴重,逐漸演變成「超級細菌」。俗話說「一物降一物」,「超級細菌」的天敵又會是誰呢?來自福建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南方生物醫學研究中心歐陽松應教授認為,噬菌體或能做到。
  • 用AI抵禦隱形殺手「超級病菌」!莫納什大學研製人工智慧診斷系統
    編譯 | 林卓瑋編輯 | 江心白智東西11月24日消息,據外媒ZDNet報導,莫納什大學和澳洲阿爾弗萊德醫學院(The Alfred)在共同開發一個基於人工智慧的診斷系統,以改善超級病菌的診斷據莫納什大學數字健康專業的教授Christopher Bain的說法,每年有70萬人因感染超級病菌而死亡,到2050年,全球每年可能有1000萬人死於以前可治癒的疾病。什麼是超級病菌?超級病菌其實不是一個病菌的名稱,而是泛指那些對多種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細菌。普通微生物或細菌受到對應藥物刺激後,可以進化成為超級病菌,並產生強大的抗藥性。
  • 對付超級細菌感染有解了?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化合成分能殺死綠膿桿菌
    對付超級細菌感染有解了?這種頑強的細菌和真菌每年使280多萬人患病,並導致美國3.5萬多人死亡。一個國際研究人員小組發現,由辛辛那提大學科學家開發的一種混合成分(酸化的亞硝酸鹽和乙二胺四乙酸),稱為AB569,可以殺死一種細菌(銅綠假單胞菌,又稱綠膿桿菌),這是一種表現出多藥耐藥性和毒力的最嚴重的病原體。他們的發現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在線學術期刊上。
  • 全世界每年有550萬人死於中風,幹細胞成為治療中風新選擇
    每年有550萬人死於中風根據世界中風組織的數據,全世界每年有550萬人死於中風,腦中風t-PAs也有其自身的風險,特別是對於那些有出血病史、高血壓、最近有過手術或創傷的患者不適用。還有一種尿激酶溶栓治療,也可使中風發作之後腦組織再灌注,恢復血液流動,但溶栓治療本身可導致腦損傷,即腦缺血/再灌注(I/R)損傷。I/R損傷是世界範圍內致殘、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 神奇的噬菌體——生命的暗物質
    印度恆河事件二、2016年有一位美國人不幸感染被稱之為世界上六大超級細菌的伊拉克細菌,據說是他在去過埃及金字塔後感染上的超級細菌一、噬菌體的概述噬菌體是感染真菌噬菌體裂解酶治療,在裂解性噬菌體感染細菌的過程中,共有2種裂解酶即病毒相關肽聚糖水解酶和噬菌體內溶素,目前臨床研究應用的裂解酶多為內溶素,部分製劑已經在臨床上使用,不良反應輕度。5. 噬菌體與抗生素聯用,噬菌體殺菌機制與傳統抗生素完全不同,這也意味著噬菌體與抗生素聯合應用理論上可能存在協同效應。
  • 蚊子成人類頂級掠食者,每年殺死70萬人
    據報導蚊子每年殺死70萬人是真的嗎?蚊子是如何殺人的?紐時近日盤點蚊子的掠食史。蚊子以每年殺死約70萬人位居最致命動物榜首,成為人類在地球上面臨的最致命掠食者。攜帶病菌的蚊子通過叮咬人類來傳播瘧疾、登革熱、黃熱病和腦炎等疾病。蚊子傳播的瘧疾每年都會造成上百萬人死亡,蚊子也是當前世界上每年殺人數量最多的動物。
  • 蚊子:人類的頂級掠食者,每年殺死70萬人
    比爾蓋茨基金會曾經統計過最致命動物排行榜,蚊子、人分別奪得冠亞軍:人每年殺死475,000人,蚊子殺死75,000人,無情碾壓了瘋狗、老虎和鯊魚等這些恐怖的生物。(也有說蚊子每年致死100萬人)蚊子之所以恐怖,就在於它是許多病原體的中間寄主,能傳播瘧疾、寨卡病、登革熱、黃熱病、絲蟲病、日本腦炎等八十多種疾病。
  • 這種新型合成抗生素 可對抗「超級細菌」
    臨床抗生素的濫用導致並加速了超級細菌的蔓延,使針對超級細菌的新型抗生素的研發顯得迫在眉睫。近日,林肯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合成的teixobactin藥物並成功治療了小鼠的細菌感染,推動了將teixobactin藥物作為臨床抗超級細菌藥物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