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青銅器從形象上說,大多是類似某些動物形象的雕塑品。當時富有藝術才智的奴隸們,正是從這一意識出發,由生活現實中攝取各種不同的動物形象,創作出既是一件實用器皿,又是一件雕塑藝術品的象形青銅器。這種精巧奇妙的青銅器,從雕刻的性質說,它應是屬於工藝裝飾雕塑一類的藝術製作。現能見到的這類最早的雖為殷商遺物,但其肇始應上溯到原始社會的象形陶器,這說明此類創作的傳統性。商代象形青銅器,多見的是象、犀、牛羊,鴟等形象的尊、益等。周代的象形器,更是多種多樣,僅酒尊一類,除多見的象的形象之外,更有虎駒、鷹、鳧等多種,現列舉幾件具有代表性的製作如下:
象尊 這是解放後出土於湖南醴陵的一件藝術性較強的商代青銅盛酒器。商代的奴隸主們對酒有特別嗜好,對酒器製作也非常考究。富有藝術才能的工匠奴隸們,把它設計為一個很有趣的長鼻大象,使飲者在品酒之餘,還可以悠然地欣賞這件雕刻藝術品。象尊的形象寫實而生動,為了加強其藝術性,作者不厭其煩地在象身各部雕飾出商代最多見的以雲雷細紋作地的夔紋、饕餮紋浮雕,並在象的頭額、鼻端,雕有小鳥作陪飾。鳥類停棲在大象的頭、背上,也是現實中常見的現象,由於這一小小點綴,不僅富有生活氣息,更增加了象的生動性。同時,象鼻高高捲起,在實用上,可防止尊中酒滿溢出,在造型上又突出了象的生理特徵,符合了既實用又美觀的要求。這件象尊,體高僅23釐米,可謂小巧玲瓏,如此精美的雕塑藝術珍便是出自三千多年前我國工奴奴隸之手的製作。
牛尊 另一件屬於商代的象形青銅器是1977年在湖南衡陽出土的牛尊,它是商代象形青銅器中又一珍品。尊身碧綠,在牛背注目蓋上,雕一立虎作為蓋柄,以牛口為流通體飾以細緻的雲雷紋和夔紋,雕刻精美,造型逼真,是我國古代一件美好的青銅器製作。
兕觥 西周時代的象形器,較為突出的製作,有出土於陝西的兕觥和牛尊駒尊等。觥也是盛酒器的一種名稱兕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瑞獸,形似牛,一角如犀。這件利用兕的形象製成的見觥盛酒器,為兕的伏臥形狀,四肢盤聯成為器身,雙目晶瑩,雙耳下垂,一角突起,巧妙地利用嘴部為器流。兕背開一注酒囗,有蓋可以開合。尤以利用兕尾作為器把,十分自然合理。器的周身雕飾有不同形象的螭龍紋,立體與浮雕手法並用,顯得特別富麗燦爛。這件兕觥高約20釐米,出土於西周發祥地的陝西省岐山縣,是西周前期較為典型的製作。
牛尊 牛尊(亦稱犧尊)也是出土於陝西岐山,與兕觥同是西周前期遺物。試與衡陽出土的商代牛尊相比,周代牛尊在形象上更趨寫實。在牛背的注口蓋上,塑造了一頭小犢作為把手,在牛嘴流口處,特別加制一個壺嘴式的出槽。除牛頭兩側和腿蹄外,其他各處,包括兩隻彎曲的牛角以及小牛全身,都滿飾西周青銅器上多見的夔龍和餐餮紋。從整體造型看,它較之商代同一題材的作品更顯得生動和具備神態。
駒尊 值得特別提到的是駒尊,因為在象形青銅器中極少見有用騾馬形象的,這件在陝西省郡縣出土的西周時代的駒尊,就成為「物以稀為貴」的珍品了,這件騾狗形象的青銅器,看去很像一件獨立的動物雕塑品。駒身光素無紋,僅在腹部兩側雕有葵形紋飾,顯得簡潔樸素,這正反映了西周晚期的風尚和社會經濟情況。
犧尊 屬於東周春秋時代的象形青銅器,較有代表性的是出土於安徽壽縣的一件楚國器犧尊,所謂犧尊,原是商、周青銅器中用牛羊等動物形象以作盛酒器的統稱。這裡的一件是用的羊的形象,但把兩隻彎角變化為腹部的紋JMZL:飾。從整體的造型來看,它是從圓鼎的形象演化出來的更加以動物形象化,就完全改變了氣質。
區和犧尊 在上海博物館的青銅器藏品中,有一件用為取水的畫和一件牛形犧尊,時代一是春秋,一是春秋晚期或戰國初期,從這兩件器物的形象上,可以看出古代工奴們在器形演變上的匠心。
商、周,春秋時代的象形青銅器為數尚多,以上僅是例舉幾件比較典型的製作品。
文章由《你是個大壞蛋》原創撰寫,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