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春秋時代幾種典型的象形青銅器種類及其簡介

2020-12-05 壞蛋歷史

商、周青銅器從形象上說,大多是類似某些動物形象的雕塑品。當時富有藝術才智的奴隸們,正是從這一意識出發,由生活現實中攝取各種不同的動物形象,創作出既是一件實用器皿,又是一件雕塑藝術品的象形青銅器。這種精巧奇妙的青銅器,從雕刻的性質說,它應是屬於工藝裝飾雕塑一類的藝術製作。現能見到的這類最早的雖為殷商遺物,但其肇始應上溯到原始社會的象形陶器,這說明此類創作的傳統性。商代象形青銅器,多見的是象、犀、牛羊,鴟等形象的尊、益等。周代的象形器,更是多種多樣,僅酒尊一類,除多見的象的形象之外,更有虎駒、鷹、鳧等多種,現列舉幾件具有代表性的製作如下:

象尊 這是解放後出土於湖南醴陵的一件藝術性較強的商代青銅盛酒器。商代的奴隸主們對酒有特別嗜好,對酒器製作也非常考究。富有藝術才能的工匠奴隸們,把它設計為一個很有趣的長鼻大象,使飲者在品酒之餘,還可以悠然地欣賞這件雕刻藝術品。象尊的形象寫實而生動,為了加強其藝術性,作者不厭其煩地在象身各部雕飾出商代最多見的以雲雷細紋作地的夔紋、饕餮紋浮雕,並在象的頭額、鼻端,雕有小鳥作陪飾。鳥類停棲在大象的頭、背上,也是現實中常見的現象,由於這一小小點綴,不僅富有生活氣息,更增加了象的生動性。同時,象鼻高高捲起,在實用上,可防止尊中酒滿溢出,在造型上又突出了象的生理特徵,符合了既實用又美觀的要求。這件象尊,體高僅23釐米,可謂小巧玲瓏,如此精美的雕塑藝術珍便是出自三千多年前我國工奴奴隸之手的製作。

牛尊 另一件屬於商代的象形青銅器是1977年在湖南衡陽出土的牛尊,它是商代象形青銅器中又一珍品。尊身碧綠,在牛背注目蓋上,雕一立虎作為蓋柄,以牛口為流通體飾以細緻的雲雷紋和夔紋,雕刻精美,造型逼真,是我國古代一件美好的青銅器製作。

兕觥 西周時代的象形器,較為突出的製作,有出土於陝西的兕觥和牛尊駒尊等。觥也是盛酒器的一種名稱兕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瑞獸,形似牛,一角如犀。這件利用兕的形象製成的見觥盛酒器,為兕的伏臥形狀,四肢盤聯成為器身,雙目晶瑩,雙耳下垂,一角突起,巧妙地利用嘴部為器流。兕背開一注酒囗,有蓋可以開合。尤以利用兕尾作為器把,十分自然合理。器的周身雕飾有不同形象的螭龍紋,立體與浮雕手法並用,顯得特別富麗燦爛。這件兕觥高約20釐米,出土於西周發祥地的陝西省岐山縣,是西周前期較為典型的製作。

牛尊 牛尊(亦稱犧尊)也是出土於陝西岐山,與兕觥同是西周前期遺物。試與衡陽出土的商代牛尊相比,周代牛尊在形象上更趨寫實。在牛背的注口蓋上,塑造了一頭小犢作為把手,在牛嘴流口處,特別加制一個壺嘴式的出槽。除牛頭兩側和腿蹄外,其他各處,包括兩隻彎曲的牛角以及小牛全身,都滿飾西周青銅器上多見的夔龍和餐餮紋。從整體造型看,它較之商代同一題材的作品更顯得生動和具備神態。

駒尊 值得特別提到的是駒尊,因為在象形青銅器中極少見有用騾馬形象的,這件在陝西省郡縣出土的西周時代的駒尊,就成為「物以稀為貴」的珍品了,這件騾狗形象的青銅器,看去很像一件獨立的動物雕塑品。駒身光素無紋,僅在腹部兩側雕有葵形紋飾,顯得簡潔樸素,這正反映了西周晚期的風尚和社會經濟情況。

犧尊 屬於東周春秋時代的象形青銅器,較有代表性的是出土於安徽壽縣的一件楚國器犧尊,所謂犧尊,原是商、周青銅器中用牛羊等動物形象以作盛酒器的統稱。這裡的一件是用的羊的形象,但把兩隻彎角變化為腹部的紋JMZL:飾。從整體的造型來看,它是從圓鼎的形象演化出來的更加以動物形象化,就完全改變了氣質。

區和犧尊 在上海博物館的青銅器藏品中,有一件用為取水的畫和一件牛形犧尊,時代一是春秋,一是春秋晚期或戰國初期,從這兩件器物的形象上,可以看出古代工奴們在器形演變上的匠心。

商、周,春秋時代的象形青銅器為數尚多,以上僅是例舉幾件比較典型的製作品。

文章由《你是個大壞蛋》原創撰寫,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開啟青銅器時代的第一個歷史王朝——商或殷
    如果人們有權把商王朝的開始(無疑也是青銅器時代的開始)時間斷於公元前17世紀中葉或未葉,那麼為了描述該朝代的文明,則只能主要參照在安陽的考古發掘。商朝(或者是根據在最後一個時代使用的名稱而稱之為殷王朝)最後一個京師大商或大邑商的遺址,曾在該王朝最後11位國王執政期間被佔據,而該王朝可能共有約三十名國王。
  • 那些精美絕倫的中國古代青銅器都是怎麼流落到海外的?
    中國古代青銅器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幾千年。無數獨具中華民族特色和風格的青銅器,蘊藏著濃厚的文化氣息,對中國及世界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海外很多藝術機構都收藏有中國古代青銅器。翁萬戈先生在世界各大博物館所拍攝到的青銅器,囊括商、周、春秋、戰國、漢、唐等時代,有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雜器等種類,這些器物大部分都是近代從國內流落到海外的。
  • 中國古代青銅器,你知道哪些?
    青銅器則是由青銅製成的器具,誕生於人類文明時期的青銅時代,是一種世界性文明的象徵。 傳統觀點認為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6000年前的古巴比倫兩河流域。蘇美爾文明時期雕有獅子形象的大型銅刀是早期青銅器的代表, 中國在公元前3000年龍山文化遺址中已少量出現青銅製品,一般認為在公元前2000年的夏朝,中國便進入了青銅時代。
  • 學習金文不可不知的青銅器知識之一
    青銅器的種類分為炊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和雜器。與我們書法相關的主要是炊食器、酒器、水器和樂器,因為這幾種銅器上面一般刻有銘文。炊食器。主要有鼎、鬲(lì)、甗(yǎn)、簋(guǐ)、盨(xǔ)、簠(fǔ)、敦(duì)、豆、鋪、盂。
  • 戰國青銅器青銅鼎簡介
    罍的造型有方形和圓形兩種,方形罍多為商代製造。此圓形罍具有明顯的西周時期特點,闊口、大腹、兩耳,頸部及腹部飾竊曲紋。竊曲紋,又稱窮則曲,是周代的一種重要裝飾紋樣。其名稱是據《呂氏春秋》中所戴「周鼎有竊曲,狀甚長,上下皆曲,以見極之敗也」而命名。這種紋飾是一種適應裝飾部位要求而變形的動物紋樣,是動物形象的簡化和抽象化。
  • 極具歷史價值的西周青銅器
    不同時段的西周青銅器設計是不一樣的,如夏代西周青銅器以花紋簡單為主,而商代西周青銅器則是主張繁華美,所以在西周青銅器身上會有很多花紋,西周青銅則是趨於平凡樸實,春秋戰國時期的西周青銅器則是百花爭豔般,非常清新脫俗。
  • 中國古代青銅器簡述
    一般認為,中國的青銅時代結束於戰國中晚期。]然而這一時代的結束並不意味著中國青銅器鑄造和使用的停止。在冶鐵技術發展的影響下,青銅鑄造業出現了新的技術和工藝,青銅器的鑄造和使用一直到漢代才逐漸衰弱,銅鏡和錢幣的鑄造作為專門的工藝還繼續存在。
  • 中國青銅器的分類
    中國青銅器數量多,種類複雜。據不完全統計,在近幾十年來,中國光正規出土的青銅器,已經超過了十萬件。若加上無銘文的青銅器,而且黑市上,還有更多的青銅器在流傳,所以在數量上之多就可想而知了,正因為數量大,中國青銅器的品種也極其豐富。
  • 「曾國寶藏」亮相廣州,再現先秦精湛青銅器鑄造神工
    此次展覽為曾國青銅器首次到訪廣州,展出的曾國青銅器精品不僅為楚文化以及曾楚關係等相關論題提供了廣闊視野和豐富材料,還再現了兩周之際諸侯國的群雄爭鹿,讓觀眾得以見證漢水之濱豐富多元的先秦青銅文化。這一時期以葉家山墓葬群為典型代表,出土青銅器顯示該時期共有三位曾國國君——曾侯諫、曾侯白生和曾侯犺,此次展出了3位曾侯及其夫人墓葬所出青銅器,囊括鼎、簋、盉、爵、鬲等,其中不乏曾侯諫圓鼎、曾侯帶蓋簋、曾侯犺銅壘等精品。
  • 春秋時期的青銅器出土較多,種類不同,規格與音樂性能皆不同
    春秋時期的青銅器出土較多,種類不同,規格與音樂性能皆不同今天小編要帶給大家的文章是有關於春秋時期的青銅器,話不多說,快點和我一起看看今天的內容吧!春秋時期的青銅鐃甚少。1974年在廣東曲江縣馬壩馬鞍山出土鍾式鐃1件。該鐃有一銑角鏽蝕,但無殘損,其餘部位保存完好。
  • 青銅器經典館藏鑑賞
    商中期,青銅器品種已很豐富,並出現了銘文和精細的花紋。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器型多種多樣,渾厚凝重,銘文逐漸加長,花紋繁縟富麗。隨後,青銅器胎體開始變薄,紋飾逐漸簡化。春秋晚期至戰國,由於鐵器的推廣使用,銅製工具越來越少。秦漢時期,隨著陶器和漆器進入日常生活,銅製容器品種減少,裝飾簡單,多為素麵,胎體也更為輕薄。
  • 辨別青銅器真偽有五招
    從銅器的重量上來說,一般商前期器輕薄,商後期器重質厚,莊重雄偉。西周器有銘而渾厚,春秋戰國之器輕薄精細。到了漢代銅器重拙粗矮。宋代以後仿、偽器大增,比真器重。二是看皮殼、辨鏽色。真鏽是經數千年自然形成的,有綠、藍、紅、黑等多種顏色,深沉緻密,有金屬光澤。銅鏽一般可分幾層,在貼骨處是黑鏽,其上層是紅鏽,再之上是藍或綠鏽。
  • 3分鐘讀懂青銅器紋飾:跨過玄妙的花紋,跟古人來場精神對話吧!
    在大大小小的博物館中,可能最吸引人的當屬大大小小的青銅器。尤其是各種大型的青銅器,不論是從價值還是「體重」上,都是當之無愧的「國之重器」。而看青銅器,除了器型、銘文這些之外,青銅器的紋飾相信也是很多朋友感興趣的。這些玄妙的花紋,到底都表達了些什麼呢?  青銅器的紋飾發展是隨著時代而變化的。
  • 最大春秋周系墓葬 你知道遍盜春秋戰國諸侯墓是誰嗎?
    其中,收繳的春秋晚期倪公戈,填補了魯南地區春秋晚期青銅器實物考究的空白。  繳獲文物後,鑑定文物的歷史價值成了滕州市公安局黨委最  最為關心的事。此戈的成功收繳,填補了山東省實物考究春秋晚期青銅器的空白。
  • 為何青銅器如此珍貴?回顧青銅器發展史,了解青銅器背後的智慧
    接下來就是我國的青銅器的發展時期了,這就需要把商代分開來看了。在商代早中期就是我國青銅器的高速發展時期了,這個時候的青銅器種類和數量明顯的增多了,而且在紋飾方面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原來的幾何圖案變成了獸面紋,就是動物的紋飾。還有連珠紋,渦紋,單層條帶狀紋飾等等。
  • 紋飾之美︱青銅器
    中國的青銅時代從公元前2000年左右形成,經夏、商、西周和春秋時代,大約經歷了十五個世紀。在商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銅的冶鑄業作為生產力發展的標誌而達到高峰。商周時期是青銅器大發展的時期,商周時代青銅器紋飾,大致可分為八大類:獸面紋類、龍紋類、鳳鳥紋類、各種動物紋類、火紋類、各種獸體變形紋類、幾何紋類和人物畫像類等。 獸面紋類 獸面紋舊稱饕餮紋。饕餮之名出自《呂氏春秋·先識覽》:「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
  • 青銅器鑑定和作偽手段大全你想看的都在這裡
    青銅器具有文化價值、觀賞價值和歷史價值。每一件青銅器都是獨一無二的。青銅器的發明和盛行,使人類進入了青銅時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但是古代青銅器究竟是如何發展的?各時代青銅器具有什麼樣的特徵?青銅器都有哪些鑑定方法和作偽手段?諸如此類的問題一定困撓著廣大青銅器收藏愛好者。
  • 文化的瑰寶,文明的象徵,最鼎盛的青銅器時代
    經考古學家研究,我國發現的最早的青銅器就在夏朝時期。有看過一些史書上記載,夏朝的時候,青銅器的鑄造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屬於青銅器的時代也從此開始,直到商朝時期一直都處於非常鼎盛的時期。夏朝的銅器種類不多,主要都是比較的工具,還有就是以鑄造兵器為主,不過,考古學家曾在夏的文化遺址中發現了一種青銅禮器,禮器主要是在古代繁文縟節中使用,一般多用於宴會或者廟堂之上。
  • 青銅器中「青銅」的含義是什麼?青銅器又是如何鑄造出來的?
    我國遠古的石器時代結束以後,就進入了「青銅時代」,也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一個標誌。我國的青銅時代,基本包括夏、商、西周、春秋這四大時期,從現有的出土文物來看,自春秋末年起,鐵器開始產生,到了戰國時期,青銅器逐漸被鐵器所取代,從而進入「鐵器時代」。
  • 中國青銅器文化,重要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不朽的中華文化瑰寶
    【青銅器的用途】中國青銅器向以造型優美、紋飾華麗、種類繁多、製造精巧著稱,並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青銅器種類繁多。【青銅器的造型和紋飾】青銅器的造型,反映了匠師們具有極高的藝術造詣。商中期至西周早期的風格,端莊厚重,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氣質。模仿鳥、獸等動物形態的器物和高浮雕的紋飾,更是生動活潑。周中期以後的器物,偏重於實用,比較樸素。春秋以後又出現了一些玲瓏剔透、體態優美的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