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王佔新團隊揭示表觀遺傳調控核心複合物 PRC2 招募到基因組...

2020-12-05 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2017 年 9 月 7 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Nature(《自然》)在線刊登了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細胞增殖及調控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王佔新教授課題組 發表 的題為「Polycomb-like proteins link the PRC2 complex to CpG islands」的文章,報導了該研究組關於 PCL 家族蛋白調控 PRC2 複合物在染色質上定位的機理研究上的突破性進展。

PCL 家族蛋白是 PRC2 複合物的結合蛋白,該研究首次發現 PCL 家族蛋白的 EH 結構域識別含有非甲基化 CpG 序列的 DNA 元件,並通過結構生物學的方法揭示了 PCL 蛋白家族成員 (PHF1 和 MTF2) 識別這種特定 DNA 元件以及識別含有 H3K36me3 修飾的組蛋白的分子機理。在體內,非甲基化 CpG 序列的 DNA 主要出現在基因組的 CpG 島上,王佔新實驗室通過與哈佛大學施揚教授實驗室合作,發現在小鼠胚胎幹細胞內 PCL 家族蛋白成員通過對基因組上非甲基化 CpG 序列的特異識別,幫助 PRC2 複合物招募到染色質的 CpG 島上。

該研究首次發現並證實了 PCL 家族蛋白是連接 PRC2 與 CpG 島的紐帶,該工作為 PRC2 複合物在染色質上 CpG 島特異的招募提供了直接的實驗證據,解決了困惑人們多年的關於 PRC2 在染色質上選擇性定位的這一重要問題,為進一步理解 PCL 家族蛋白在 PRC2 複合物中的生理功能,以及靶向與 PRC2 相關疾病開闢了一個全新的思路。

該研究由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青年千人王佔新教授領導的團隊經歷 4 年多的辛苦工作得以完成,參與合作的實驗室有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施揚教授實驗室、Martha Bulyk 教授實驗室和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的 Dinshaw J. Patel 教授實驗室。王佔新實驗室的博士生李豪傑和蔣君翊以及哈佛大學醫學院施揚教授實驗室的博士後 Robert Liefke 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王佔新教授為通訊作者,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細胞增殖及調控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為第一完成單位。

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師範大學自主科研基金以及「青年千人」啟動基金的資助,上海同步輻射光源(SSRF)和北京師範大學分析技術中心等為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

原文檢索:

Polycomb-like proteins link the PRC2 complex to CpG islands

相關焦點

  • ...和梁興群團隊等揭示Isl1在心肌細胞凋亡表觀遺傳控制中的關鍵作用
    同濟大學心律失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孫雲甫團隊和梁興群團隊等揭示Isl1在心肌細胞凋亡表觀遺傳控制中的關鍵作用 來源:醫學院   時間:2019
  • 某複合物在心肌細胞表觀遺傳控制中起關鍵作用
    2019年4月25號,同濟大學心律失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課題組長孫雲甫教授、梁興群教授團隊等在Cell Research上在線發表了題為Pioneering function of Isl1 in the epigenetic control of cardiomyocyte cell fate的研究論文。
  • 植物所在光周期調控開花的表觀遺傳機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長日照下,FT被光周期輸出因子CO在韌皮部於黃昏時(dusk)特異激活,CO-FT調控單元是光周期途徑的核心調控模式,CO結合在FT靠近轉錄起始位點的近端啟動子區從而激活其表達。  從植物到人類的多細胞真核生物中,PcG因子在關鍵發育基因的轉錄抑制中發揮重要作用。PcG複合物本身並不與DNA特異性結合,而是通過Polycomb響應元件(PREs)的募集等方式到達靶基因的染色質。
  • 又一篇Nature!中國科研人員首次揭示癌症致病機理,獲國際關注!
    NSD家族蛋白調控染色質結構,是重要的表觀遺傳調控因子,在高等動物細胞中發揮重要的生理功能,其成員的異常表達或者突變與人類多種癌症相關,比如NSD3與急性白血病和頭頸癌等相關,NSD2與人類的多發性骨髓瘤以及Wolf-Hirschhorn症候群等疾病相關,目前還沒有針對該家族蛋白的特效藥。
  • 光周期調控開花的表觀遺傳機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長日照下,FT被光周期輸出因子CO在韌皮部於黃昏時(dusk)特異激活,CO-FT調控單元是光周期途徑的核心調控模式,CO結合在FT靠近轉錄起始位點的近端啟動子區從而激活其表達。從植物到人類的多細胞真核生物中,PcG因子在關鍵發育基因的轉錄抑制中發揮重要作用。
  • 揭示先鋒轉錄因子在細胞凋亡表觀遺傳中的關鍵作用 | Cell Research
    fate 期刊:Cell Research 作者:Rui Gao, Xingqun Liang, Sirisha Cheedipudi, Julio Cordero, Xue Jiang, Qingquan Zhang, Luca Caputo, Stefan Günther, Carsten Kuenne, Yonggang
  • 揭示細胞表觀信息穩定遺傳的相關分子機制—新聞—科學網
    北京時間3月24日凌晨,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國紅課題組在
  • ...科學家揭示表觀遺傳因子CENP-A周期性招募CENP-N蛋白介導著絲粒...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科學家李國紅、許瑞明等人在著名雜誌Genes & Development上在線發表了題為「Structural transitions of centromeric chromatin regulate the cell cycle-dependent recruitment of CENP-N」的文章報告了他們在研究著絲粒區染色質高級結構和功能的最新研究成果,為揭示表觀遺傳因子
  • 生物物理所揭示表觀遺傳因子CENP-A介導著絲粒功能的機制
    CENP-A是組蛋白H3在著絲粒區的變體,是著絲粒區建立和發揮功能的關鍵性的表觀遺傳因子。CENP-A通過招募下遊CCAN蛋白家族發揮其功能。CENP-N是CCAN蛋白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員之一,處在CCAN蛋白家族中的核心位置,被CENP-A直接招募並且進一步招募下遊其他CCAN蛋白。
  • 綜述:水稻的表觀遺傳調控和表觀基因組圖譜
    表觀遺傳調控是生物體調節基因表達及染色體行為的重要機制之一,對基因表達調控、轉座子沉默、基因組穩定性以及生物體生長發育有著重要的調控作用。在植物中,表觀遺傳調控廣泛存在,在植物響應外界環境、調控生長發育可塑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近年來隨著高通量測序技術及其相關技術手段的發展,一幅表觀基因組學「畫卷」也漸漸展現在人們面前。
  • 新技術揭示影響CRISPR-Cas9全基因組活性的遺傳和表觀遺傳因素
    新技術揭示影響CRISPR-Cas9全基因組活性的遺傳和表觀遺傳因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7 22:27:49 美國聖猶大兒童研究醫院Shengdar Q.
  • Nature子刊 | 華中科技大學馬聰團隊揭示SNARE複合物組裝的調控機制
    -2調控,但其機制尚不清楚。2019年1月8日,華中科技大學馬聰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題為「Munc18and Munc13 serve as a functional template to orchestrate neuronal SNARE complexassembly」的文章,該文章揭示了Munc18-1和Munc13-1可以作為功能模板來調節
  • 大型人類基因組甲基化分析研究揭示表觀遺傳變異普遍存在
    但關於人類基因組中罕見的表觀遺傳變異存在和分布的相關研究仍較少。為了解相關問題,西奈山伊坎醫學院遺傳與基因組科學副教授Andrew Sharp領導進行了一項大規模表觀遺傳研究。研究團隊共分析了超過23000人的DNA甲基化譜,首次對人類基因組中的罕見表觀遺傳變異進行了大規模人群調查。
  • 同濟高紹榮教授實驗室《Nature》發文揭示表觀遺傳學研究重大突破
    首次從全基因組水平上揭示了小鼠植入前胚胎發育過程中的組蛋白H3K4me3和HK27me3修飾建立過程,並發現寬的(broad)H3K4me3修飾在植入前胚胎發育過程中對基因表達調控發揮重要作用。       隨著精卵結合的發生,兩種終末分化的生殖細胞的結合形成具有全能性的受精卵。隨後,父源和母源的基因組要進行廣泛的表觀遺傳重塑以適應胚胎發育的需要。
  • 人類早期胚胎發育表觀遺傳調控規律解密
    近些年,以小鼠為模式生物的研究表明:胚胎染色體的重編程過程中,來源父本、母本染色體的開放狀態、高級結構,以及其攜帶的表觀遺傳信息都發生了劇烈的改變。這些改變能夠幫助介導胚胎基因組轉錄的啟動,重塑嶄新的全能性胚胎,並為後期胚胎發育和細胞分化奠定基礎。之前的研究發現,基因轉錄的關鍵調控元件通常坐落在染色質開放區域。這些調控元件與細胞特異的轉錄因子共同調控了細胞命運決定和個體的發育。
  • 廣州生物院首次揭示KDM2B-PRC1在重編程中的功能
    研究首次揭示KDM2B-PRC1複合物在iPS誘導重編程過程中的促進功能,發現BMP信號通過削弱KDM2B-PRC1複合物在染色質上的結合併激活中內胚層基因的調節機制。這項表觀遺傳方向的基礎研究成果闡述了一個參與細胞潛能調控的重要蛋白質機器的功能,並發現通過細胞環境調控該機器的機制,為未來誘導特定功能細胞提供了理論依據。
  • 研究發現PANDAS複合物在piRNA調控異染色質形成的分子機制
    轉座子又被稱為「跳躍基因」,類似於內源性病毒,能夠在宿主基因組中「複製和粘貼」自己的DNA,以達到其自我「繁殖」的目的。轉座子的「跳躍」可能會產生基因組不穩定性,並導致動物不孕不育。有多種調控機制沉默轉座元件並維持基因組完整性,例如組蛋白修飾和DNA的甲基化等。
  • 南農多倍體團隊揭示表觀遺傳在小麥「愛恨情仇」故事中的作用
    表觀遺傳調控參與植物的器官發育和環境應答,但是人們對於表觀遺傳在小麥「結婚」、「離婚」和「復婚」中的作用了解較少。polyploid wheat和Histone H3K27 dimethylation landscapes contribute to genome stability and genetic recombination during wheat polyploidization的研究論文,分別從DNA甲基化和組蛋白修飾的角度解析了表觀遺傳調控在小麥物種進化中的作用
  • Science:遺傳因素推動下的表觀遺傳學調控
    本期期刊中的三篇文章(第750頁由Kasowski等人撰寫的文章,第744頁由Kilpinen等人撰寫的文章,第747頁由McVicker等人撰寫的文章)向我們提供了一個研究框架,以便於研究者們探索人群中遺傳變異與性狀差異之間關聯性的潛在機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發現DNA變異可通過序列特異性的轉錄因子活性,影響一種名為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的基因調控機制。
  • 研究揭示m6A RNA表觀遺傳修飾對成年小鼠造血幹細胞靜息狀態的調控...
    研究揭示m6A RNA表觀遺傳修飾對成年小鼠造血幹細胞靜息狀態的調控作用 2018-07-20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該工作首次揭示了m6A RNA表觀遺傳修飾在成體造血幹細胞(HSC)自我更新中的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