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癌靶向治療與免疫治療的現狀與未來
食管癌是世界上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一種惡性腫瘤,目前主要的治療手段是手術、化療與放療。隨著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興起,食管癌的治療也邁向了精準醫學的康莊大道,今天這篇文章將系統梳理食管癌的研究進展。圖1 晚期食管癌主要的轉移部位食管癌發病隱匿,很多患者在確診為食管癌時已經是晚期了。
-
父親確診食管癌IV期,治療四個月後腫瘤消失
食管癌主要有兩種病理類型:鱗癌和腺癌,鱗癌主要分布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食管鱗癌佔中國食管癌的90%以上。早期食管鱗癌的症狀一般比較隱匿,在臨床上首次確診的食管鱗癌患者中,90%以上的都是中晚期患者,中晚期食管鱗癌自然生存期是7-8個月。儘管外科技術和理念不斷進步,但食管鱗癌經手術治療後的預後還是較差,5年生存率為4%-40%。術後的預後受腫瘤的位置、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和分化程度等的影響。
-
科學家揭示TGFβ2在食管癌轉移中的重要角色以及靶向幹預策略
腫瘤轉移是癌症的十大特徵之一,據統計,超過90%的癌症致死都與腫瘤轉移密切相關【1,2】。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腫瘤微環境尤其是各種細胞因子,也在腫瘤惡性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3,4】。因此,運用國際國內醫學生物學的最新進展,結合各學科的最新科學技術,發展有效的、毒副作用小的預防和治療腫瘤轉移的生物製劑,是攻克腫瘤的關鍵問題之一。
-
全球一半的食管癌在中國,免疫治療將加速治療突破
根據2018 GLOBOCAN數據預估,中國食管癌發病及死亡均佔到全球的一半以上。北京癌症防治學會輪值理事長、消化道腫瘤防治工作委員會主委、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沈琳教授表示,對於中國食管癌的治療現狀,沈琳教授表示,目前,我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甚至不足20%,在食管癌免疫治療問世之前,可以說在治療手段和生存改善上,數十年來均未取得突破性進展。
-
放射治療食管癌後,對身體帶來哪些副作用?
食管癌是近些年來,發病率不斷升高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這種腫瘤癌症給所有的患者的身心都帶來了很大的痛苦。患者想要恢復健康,就需要通過醫院和醫生的治療。治療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理化治療,一種是放射治療(以下簡稱為放療)。
-
天然藥物人參皂苷Rh2食管癌患者服用實例
食管癌係指由食管鱗狀上皮或腺上皮的異常增生所形成的惡性病變。食管癌近年發病有所增長,復發率高,生存期短,且對放化療並不敏感。天然藥物人參皂苷Rh2對食管癌病人是比較敏感的,在臨床上也有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們可以看下下面這位食管癌患者在服用以人參皂苷Rh2為主要成分的健康產品以後的改善情況。
-
機器人輔助食管癌根治手術的應用|達文西機器人|食管癌|機器人|...
結論 機器人輔助 McKeown 和 Ivor-Lewis 食管癌根治手術均安全可行,短期治療效果良好。食管癌居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 5 位,病死率居第 4 位[1],手術切除是早期和局部進展期食管癌最有效的治療手段[2]。
-
最新衛健委《食管癌診療規範(2018年版)》,這些要點你必須知道!
治療 食管癌分期綜合治療模式 目前食管癌的治療仍是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對食管癌的治療應在分期後由外科、放射治療科、化療科和內鏡科等多學科聯合討論會診後提出個體化綜合治療方案。 Ⅰ期(T1N0M0):Ⅰa期病變如果病變適合內鏡治療,首選內鏡下黏膜切除或黏膜剝離術。
-
安醫大二附院開展食管癌內鏡下光動力治療
近日,來自肥西八十歲高齡的李老,在安醫大二附院消化內科接受了食管癌光動力治療後,終於可以順利進食了。 據了解,老人兩年前發現食管癌後輾轉各地醫院,接受了多次治療,但療效一般,最近一兩個月已無法順利進食、十分痛苦,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安醫大二附院就診。
-
這三種指標升高,很有可能是食管癌?醫生:腫瘤標誌物很關鍵
食管癌是一種很常見的上消化道惡性腫瘤,每年新發的食管癌患者可以達到180萬,而因食管癌死亡的患者每年有46萬人之多。在我國,食管癌可謂是高發,每年新發病例有70萬人,佔全球新發患者的39%。這個階段患者往往並不重視,只有當中晚期食管癌的時候才會更加重視,因為那個時候患者往往會出現進行性吞咽困難。很多時候甚至是半流質的食物甚至液體的食物都很難咽下。而這個時候再去診斷食管癌,貌似就已經錯過了治療的最佳階段。
-
食管癌一線免疫治療!默沙東Keytrud+化療方案獲美國FDA優先審查:將...
該sBLA尋求批准Keytruda聯合鉑和氟尿嘧啶為基礎的化療,一線治療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性或轉移性食管癌和胃食管交界部(GEJ)癌患者。目前,Keytruda在美國、中國、日本被批准,作為一種單藥療法,二線治療腫瘤表達PD-L1(合併陽性評分[CPS]≥10)的復發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患者。
-
信迪利單抗有望衝破鐵三角 或躋身食管癌免疫第四大藥物
文丨葉楓紅食管癌發病率在世界範圍為第7位,死亡率則位於第6位。中國是食管癌高發國家,發病率與死亡率均佔世界的一半以上。與歐洲及北美的食管癌病理類型多為腺癌不同,超過90%的中國食管癌為鱗癌。目前臨床治療主要包括手術、化療、放療和靶向治療。大約一半患者在臨床診斷時即有遠處轉移,因此放化療已成為晚期食管癌的標準治療。
-
機器人微創 Ivor Lewis 食管癌根治術的應用
機器人微創 Ivor Lewis 食管癌根治術的應用.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 2018, 25(9): 735-741. doi: 10.7507/1007-4848.201804080中國是世界上食管癌發病率最高的地區之一[1]。外科手術是目前治療食管癌的最主要手段,也是多學科綜合治療的基礎[2]。傳統開放手術創傷大,圍手術期併發症發生率高,術後恢復時間長[3]。
-
全球一半食管癌是中國人!醫生:都是三個習慣「害的」,要早點改
食管癌是常見的一種上消化道癌症,是指發生於食管黏膜層、黏膜下層、肌層、外膜的惡性腫瘤。食管癌被列為全球第九大惡性疾病,在我國發病率極高。而以下這些有可能增加食管癌風險的元兇,你不能不了解!
-
32 歲,直腸癌肝肺轉移 :每一個疤痕,都是我的小紅花
,肝右後葉及尾狀葉轉移,右肺上葉前段轉移。 確診的那天,醫生說我是直腸癌肝肺轉移,我竟然絲毫沒有排斥這個結果的到來,就像很自然地聽到一個平淡的消息那樣:哦,我知道了。下午 5 點,在中山醫院已經冷清的門診大廳,我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椅子上,覺得屁股有點涼,低著頭,流下了生病後屈指可數的幾滴眼淚。怎麼說也是癌症,幾滴熱淚,聊表敬意吧。 0 2 「戰鬥」開始了,我準備好了嗎?
-
術前紅細胞分布寬度與食管癌患者預後關係的系統評價與 Meta
儘管近年來我們在食管癌的手術和放化療等方面有了較大的研究進展,其預後仍然較差,患者 5 年生存率不到 20%[3]。因此,如何早期診斷和預測患者預後狀況、制定最適宜的治療策略依然是目前我們亟需解決的問題。近年來,大量的研究表明全身炎症反應在多種腫瘤的發生、發展和轉移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4-5]。
-
喜熱燙飲食 六旬老人患食管癌
近日來到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消化內科進行胃鏡檢查,報告提示食管惡性腫瘤,收入胸外科進行手術治療。但張先生日常生活規律,不抽菸不喝酒不熬夜,怎麼就患了食管惡性腫瘤?接診醫師張柱仔細詢問病史,了解到張先生有一個習慣——喜歡進食熱燙的食物。恰恰就是吃燙食的習慣,增加了張先生患食管癌的可能性。
-
帕博利珠單抗重磅公布首個食管癌中國人群數據
食管癌作為「中國特色」腫瘤之一,長期以來面臨治療方案缺乏、預後差的問題。在剛剛成功舉辦的2019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ESMO)上,帕博利珠單抗公布首個食管癌免疫治療中國患者數據。其中,腫瘤治療療效最重要的判定標準之一——一年生存率,翻了兩倍左右。該高級別證據說明了中國食管癌患者對免疫治療的應答更佳,獲益更多。
-
基因拷貝數可預測食管癌發病的可能性
基因拷貝數可預測食管癌發病的可能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9 17:15:10 英國劍橋大學Rebecca C.
-
合肥研究院發明食管癌篩查呼氣質譜檢測新方法
在全球範圍內,食管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排在惡性腫瘤的第八和第六位;令人關注的是,我國食管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食管癌預估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排在惡性腫瘤的第三和第四位,年發病人數預計47萬、死亡人數約37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