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數恆等變換及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

2021-01-08 小朱與數學

上篇文章中,我以下面四個三角恆等變換公式為基礎,推導出了一般形式的積化和差、和差化積公式。

1.正切函數恆等變換

根據任意角的三角函數的定義,我們能夠得到正切函數與正餘弦函數的關係

那麼我們根據正餘弦函數的三角恆等變換,可以推出相應的正切函數的恆等變換

將上述等式中β替換成-β就得到正切函數兩角差的恆等變換公式

上述一系列等式為一般情況下兩角和差的變換,之後我們再根據上述等式來分析一些特殊的情況,看能否得到其他有用的結論。

2.三角函數倍角公式

我們假設β=α,將其帶入上述等式中,得到

等式(7)為我們熟知的三角函數平方和公式,(8)~(10)三個等式為倍角公式,將函數的角度減半,同時函數次數變高。

3.三角函數半角公式

觀察等式(7)、等式(8)的特點,分別進行(7)+(8)、(7)-(8)得

將上述三個等式角度縮小一半,就得到了三角函數半角公式

半角公式的特點是角度擴大一倍,同時函數次數降低。

本文由小朱與數學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三角恆等變換,學會了,三角學習就踏出了最關鍵的一環,期待吧!
    三角恆等變換,顧名思義就是運用三角公式來因勢利導,因地制宜進行等價變換,這期間需要我們對三角公式系統化的學習掌握,我們且看有哪些三角變換公式:第一、和角與差角公式第二、二倍角公式二倍角公式推導過程:第三、半角公式第四、輔助角公式
  • 三角函數恆等變形的拓展公式
    三角函數的變換就是積化和差的變身,在積化和差公式的拓展中有需要我們掌握的公式。這些公式是一切三角函數變化的基礎,下面的拓展中需要掌握的是積化和差公式變換的方法和形式。積化和差公式變化成二倍角公式積化和差公式中將兩個不同的角看成兩個相同角相加展開所得。
  • 系統化,輕快學習高中數學三角函數之三角恆等變換有關必備知識
    倍角、半角公式1) 2倍角(由兩角和與差公式推出)2) 3倍角(由兩角和與差公式推出) 3) 半角(由cos2α倍角公式逆推即得)>4) 升冪(升冪角減半,可由cos2α倍角公式逆推即得)5) 降冪(降冪角加倍,可由cos2α倍角公式逆推即得)提示:上述半角、升冪與降冪公式,均可由cos2α的二倍角公式變形(或逆推)得出。
  • 高中數學三角函數公式快速記: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輕鬆掌握有方法
    在掌握了三角函數兩角和差公式之後,我們可以根據兩角和差公式,輕易地掌握三角函數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如果還沒有掌握兩角和差公式,可以先參看相關的內容,待掌握後再進行下面的環節,否則效果不佳。在這些熟練掌握後,我們就能很輕易地掌握和運用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了。
  • 三角恆等變換方法、技巧與結論,助你攻克高中數學三角函數問題
    必備基礎(要點)1) 任意角、弧度制、任意角三角函數定義;2) 同角三角函數基本關係式、誘導公式以及和角、差角、半角、倍角、輔助角的有關公式;3) 三角函數圖像、圖像變換及其性質。1.但是,三角函數的多數問題,如求值問題、求角問題、參數問題等,一般都需要先進行三角恆等變換,也即三角恆等變換作為一個中間問題廣泛存在於各種三角函數題型中,以達成簡化式子、方便計算或變形/變換的目標。換句話說,三角恆等變換是求解很多三角函數有關題目的關鍵一環。
  • 三角恆等變換解題技巧
    三角恆等變換解題技巧(更多資料和更詳細的例題解答和解題技巧,請關注+評論!如果對大家有幫助,歡迎轉發幫助更多學子!!!)三角恆等變換是高考的一個重要考點,通常來說難度不大。三角恆等變換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和正切公式(包括二倍角公式)以及輔助角公式。下面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下三角恆等變換的解題技巧。
  • 22、簡單的三角恆等變換
    3.化簡、求值的主要技巧:(1)尋求角與角之間的關係,化非特殊角為特殊角;(2)正確靈活地運用公式,通過三角變換消去或約去一些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三角函數式的求值思考解決「給值求值」問題的關鍵是什麼?「給角求值」問題與「給值求值」問題有什麼聯繫?
  • 【考點41】兩角和與差的公式的應用
    【考綱解讀】三角恆等變換1.和與差的三角函數公式
  • 高中數學三角函數題型總結歸納,同角三角函數及誘導公式
    三角函數總共由28個考點需要掌握,分別是:專題一:象限角及終邊相同的角考點1:象限角的表示考點2:已知終邊求角度考點3:半角平分法確定象限專題二:扇形的相關公式考點4:扇形的相關公式專題三:三角函數的定義考點5:終邊過定點問題考點6:三角函數線法解三角不等式考點7:三角函數值的符號判定
  • 高中數學三角恆等變換
    一、公式:和角公式、差角公式、倍角公式、降冪公式、輔助角公式、萬能公式、積化和差公式、和差化積公式。二、常見的拆角技巧。三、常數代換:用某些三角函數值代替某些常數,使之代換後能運用相關的公式。四、例題分析:1、給角求值*1三角恆等變換的關鍵是找到角與角之間的聯繫,什麼情況下角度有關係呢?
  • 3、和差角公式與簡單三角恆等變換——高中數學笑著學系列(必修四)
    學好數學一定要遵循規律,從記憶知識到掌握方法再到鍛鍊能力,需要循序漸進;本系列,我將按照人教版教材順序,依次介紹每節所講知識重點,結合課本習題和高考真題1、兩角差公式的推導  利用向量的坐標形式以及數量積公式進行推導,是記憶的關鍵;2、其他和差角公式的推導  熟練應用誘導公式,進行適當轉化;3、二倍角公式的推導  兩角相同是為二倍角;4、簡單三角恆等變換  不簡單,技巧性強,核心在於公式的變換
  • 高一數學2020年寒假習題練習之三角函數恆等變換
    2020年寒假作業之三角恆等變換習題練習,看看你能全做出來嗎嗨,大家好,這裡是每天在為大家免費更新各類考點的尖子生數理化教育,這個寒假可能有點長,你不能出去玩耍,還是把大把的時間花在學習上吧,我們會在後續課程給出大家更多的考點哦,希望大家加入咱們一起學習吧。本次課程留給大家的是三角恆等變換相關的習題,看看你能不能全部做出來。
  • 高中三角函數萬能公式 高中數學特殊公式
    高中三角函數萬能公式 高中數學特殊公式三角及其御用函數無疑是高中數學舉足輕重的戲份之一,對於一個至少盤踞著兩本必修而且還攜帶著為數眾多公式招搖過市的傢伙,這難道不足以引起重視嗎?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中三角函數萬能公式 高中數學特殊公式》,僅供參考!
  • 三角恆等變換、角度範圍確定,高中數學三角函數求值問題的關鍵點
    2) 同角三角函數基本關係式、誘導公式以及和角、差角、半角、倍角、輔助角的有關公式。3) 三角函數圖像、圖像變換及其性質。4) 三角恆等變換問題的求解一般方法與技巧。1.1) 已知角度值,求其三角函數值(知角求值)一般利用三角函數誘導公式、三角恆等式等,通過三角恆等變換,先化簡等式,再求解。
  • 2021初中數學三角函數公式:三角函數半角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數學三角函數公式:三角函數半角公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三角函數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
  • 高中數學答疑 01三角函數 誘導公式 和 二倍角公式 應用
    不斷有同學問問題,想到同學們的問題可能對其他同學有幫助,所以新建了#高中數學答疑#模塊,今天先上第1題,主要是三角函數誘導公式和二倍角公式應用,希望通過這題可以幫助同學們複習相關的公式和方法.先上題目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試試看,注意:——三角函數恆等變換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先角後名」,就是先研究「角」的特點,然後再解題,這題的關鍵是想辦法用前面給的角,把後面的角表示出來。
  • 想學好三角函數恆等變形,這幾個類型題必會,高考常考,模板在這
    圖一上述五道題屬於三角函數恆等變換的五大類型題,想學好這一塊,這五個類型題要會,且要掌握其準確的步驟這樣的題型就是將給出的已知角和要求的角進行變換,建立起一定的關係,通過誘導公式和二倍角等直接由已知的三角函數值轉化成要求的三角函數值。第一步,根據二倍角去掉半角。
  • 高中數學,三角恆等變形證明題,熟記公式特點,加倍解題速度
    在三角恆等變形這一章中,眾多的公式及其變形公式,都需要熟記於心,只有這樣才能在做題中,特別是在面對綜合證明題時,做到遊刃有餘;除了公式及其變形公式,還要對一些基本題型和解題思維有深入的了解,例如,切化弦、弦化切、使用餘弦二倍角公式消去常數1、使用同角三角函數之間的關係消去常數1、同角正弦和餘弦的和與他們的積之間的關係
  • 高中數學三角函數公式大全(重要知識點梳理)
    高中數學三角函數公式大全(重要知識點梳理)教學目標1、了解任意角三角函數的概念,弧度制與角度制互化。2、能推導三角函數誘導公式、 能畫出三角函數圖像、理解其性質,並進行平移變換。3、掌握兩角和的正弦、餘弦、公式,及其二倍角、半角公式,掌握並運用正弦定理、餘弦定理解決問題。
  • 2021初中數學三角函數公式:三角函數五倍角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數學三角函數公式:三角函數五倍角公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五倍角公式   sin5A=16sinA^5-20sinA^3+5sinA cos5A=16cosA^5-20cosA^3+5cosA tan5A=tanA*(5-10*tanA^2+tanA^4)/(1-10*tanA^2+5*tanA^4)   相關推薦:   2021年全國各省市中考報名時間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