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CEO邱慈雲:中國企業可以做好晶圓製造

2021-01-13 東北新聞網

  「中國Foundry企業在過去幾年中體現出的持續盈利能力,表明Foundry在中國無法存活的說法已不攻自破。我們歡迎新從業者的加入。但是,過度狂熱的資本投入並非產業健康發展之福,光伏、LED都是前車之鑑。希望中國集成電路業能夠理性投資,避免過熱。」中芯國際集成電路有限公司CEO邱慈雲表示。

  4月8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中國電子報社協辦的第四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CITE2016)主論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在論壇上,邱慈雲做了題為「中國晶片製造業發展契機」的報造。

  集成電路投入不要過熱

  邱慈雲結合當前國際集成電路的產業形勢指出,當前全球集成電路產業存在著一個重要的趨勢,即經營主體越來越集中。

  這是因為隨著工藝製程的不斷進步,高度技術密集、資本密集,使得有能力參與競爭的企業數量越來越少,經營主體更趨集中。比如28納米的研發經費大致上是9億到12億美元,14納米的研發經費估計在13億到15億美元。而建廠的費用則更為高昂。對於28納米而言,一座月產能35000片的晶圓工廠,就需要花費近50億美元。這種巨大的投入對每一個企業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而且大規模的投入也並不能保證一家集成電路企業一定會成功。除了強有力的持續投入,還要有好的經營、管理、技術團隊,必須要有正確管理和良好的市場環境。

  邱慈雲特別指出:「我們注意到現在國內有許多地方對集成電路產業熱情高漲。在這裡我想呼籲,對集成電路的投入太過熱,這會造成許多資源的浪費。」

  堅持投資先進工藝技術

  儘管國際上開發28納米、14納米的公司越來越少,可是中芯國際即使在體量較小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在先進工藝技術上的投資。現在,全球的集成電路產業重心正在向中國轉移,這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中國晶圓企業在過去幾年中體現出的持續盈利能力,表明晶圓企業在中國無法存活的說法已不攻自破。

  在技術布局上,首先中芯國際致力於先進技術的研發。其中28nm的PolySiON工藝已經實現量產,應用於高通驍龍410處理器的代工製造,產品已經成功加載在主流智慧型手機之中,標誌著28納米核心晶片在中國已經實現商業化應用。

  除了先進工藝,中芯國際在物聯網領域有大量應用的特色工藝上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嵌入式存儲器工藝平臺、CIS工藝平臺、低功耗、低漏電工藝技術的開發。這些成果都已經開始為用戶服務。2015年中芯國際國內客戶的銷售額到達10億美元以上,接近總營收50%的比例,可見,中芯國際對國內設計公司的支持是不遺餘力的。

  支持產業生態健康發展

  中芯國際成長並不能夠保證中國整個半導體產業的健康發展,因為我們只是整個產業鏈中的一個環節而已,中國半導體產業的騰飛需要一個獨立自主可控的半導體產業生態鏈。這包括設備、材料在內的所有環節。

  因此,中芯國際在發展中也全力支持提升與強化屬地化的半導體產業鏈生態系統。這些年以來,中芯國際持續與國產設備廠商展開合作,致力於提升國產份額。目前,中芯國際12英寸廠已經成功驗證10個設備種類,佔總的設備種類數的11%。

  在半導體材料方面,截止到目前,51個國產材料已經被成功驗證並使用,預計到2016年年底會增長到60個,在8英寸和12英寸廠都有驗證成功並上線使用,2016年預估總國產材料份額為13%。

相關焦點

  • 中芯國際聯手國家隊斥500億投建12吋晶圓製造 什麼信號?
    12月4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公司全資附屬公司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已訂立合資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資企業中芯京城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總投資額為76億美元(約500億人民幣),業務範圍包括生產12吋集成電路晶圓及集成電路封裝系列等。
  • 川普考慮將中芯國際列入黑名單 製造設備是關鍵
    而更著名的荷蘭ASML公司的最大股東是資本國際集團,第二大股東是美國貝萊德集團,而且這兩大集團背後都是美國華爾街資本。如果川普考慮將中芯國際列入黑名單得以實現,那意味著全球主要的關鍵晶片製造設備企業都將對中國實施斷供可能。川普考慮將中芯國際列入黑名單,對中國的半導體行業發展將是不小的挑戰。報導稱,中芯國際也是華為的晶片供貨商之一。
  • 2019年全球晶圓代工企業動向:中芯國際(00981)12nm工藝開發進入...
    要聞 2019年全球晶圓代工企業動向:中芯國際(00981)12nm工藝開發進入客戶導入階段 2020年1月20日 10:15:40 智通財經網本文來自 「晶片思想」。7LPP工藝終極版4LPE工藝2019年第四季度完成開發,在2020年完成首批晶片製造,大規模生產應該會在2021年。二、產能擴張篇1、中芯國際1.1中芯南方(12英寸14納米) 2019年中芯南方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12英寸14納米生產線正式投產,標誌著中國大陸集成電路生產工藝向前推進一步,順利完成《推進綱要》的目標。
  • 中芯國際缺少EUV光刻機,拿什麼生產7nm工藝?此人是關鍵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信息化的時代走進人們的生活,人們越來越依賴電子產品,甚至可以說是生活的必需品,而構成這些電子產品的核心就是晶片。目前5nm晶片生產工藝,臺積電和三星今年就要開始量產,中國的晶片製造工藝還一直處於追趕的狀態。
  • 中芯對比臺積電:中芯8寸晶圓產能全球最高,臺積電12寸最高
    眾所周知,臺積電是全球最強的晶片代工廠,目前拿下了全球55%+的晶片代工訂單,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晶片企業,目前的掌握的製造技術是5nm。而中芯國際則是中國大陸最強的晶片代工企業,在全球範圍內雖然只有5%左右的份額,但也排名全球第5名,目前掌握的製造技術是14nm。
  • 華海清科CMP設備在中芯國際生產晶圓突破百萬片
    摘要:根據華海清科官方公眾號消息,7月30日,華海清科CMP國產設備在單一客戶中芯國際生產晶圓突破百萬片。 根據華海清科官方公眾號發布的消息,7月30日,華海清科CMP國產設備在單一客戶中芯國際生產晶圓突破百萬片
  • 【產業分析】#04 晶圓代工企業的生產工藝流程(以中芯國際為例)
    中芯國際公司主要以晶圓代工模式從事集成電路製造業務,主要工藝流程如下
  • 一片晶圓可以切多少個晶片及晶圓製造流程
    晶圓製造的流程一顆集成電路晶片的生命歷程就是點沙成金的過程:晶片公司設計晶片——晶片代工廠生產晶片——封測廠進行封裝測試——整機商採購晶片用於整機生產晶片供應商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叫IDM,通俗理解就是集晶片設計、製造、封裝和測試等多個產業鏈環節於一身的企業。有些甚至有自己的下遊整機環節,如Intel、三星、IBM就是典型的IDM企業。另一類叫Fabless,就是沒有晶片加工廠的晶片供應商,Fabless自己設計開發和推廣銷售晶片,與生產相關的業務外包給專業生產製造廠商,如高通、博通、聯發科、展訊等等。
  • 斷供後的中芯國際
    根據TrendForce統計,目前晶圓代工市場以臺廠以65%市佔居冠,其次為韓國的16%及中國的6%。中芯在全球晶圓代工市佔率約為4%,全球排名第五,在中國地區位列第一,也是中國目前唯一在14納米以下先進位程發展藍圖較為明確的晶圓製造商,作為中國半導體製程領頭羊,面臨上遊設備及原物料斷炊危機,將對其先進位程的發展以及中國半導體設備自製之路造成嚴重的衝擊。
  • 中芯國際、臺積電、聯電、華虹密集擴產,「晶圓荒」釋放蝴蝶效應
    近期,我國半導體材料領域傳來佳音:聞泰科技12英寸車用級半導體晶圓製造中心項目日前開工,據悉,該項目預計年產晶圓40萬片;同日,新昇半導體公司新增30萬片/月300mm(12英寸)高端矽片研發與製造項目也開工了,預計實現100萬片/月的大矽片產能,事實上,新昇半導體一期項目已經建設完成,可實現
  • 意義重大:中國芯再次取得新突破 12英寸大矽片國產化率不再是零
    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半導體矽片製造企業之一,4月20日,滬矽產業成功登陸科創板。一天之內,滬矽產業股價由發行價格3.89元,一路飆升至10.91元,暴漲超180%,最新市值271億元。滬矽產業於2015年12月成立,主要從事半導體矽片研發、生產和銷售,被行業稱為中國第一大矽晶圓廠,在12英寸和SOI半導體矽片的技術居於領先水平。
  • 中芯國際又有大動作:斥資500億投建12吋晶圓...
    對於美國新的制裁名單,中芯國際昨天回應稱,對本公司運營沒有重大影響。本公司重申,本公司是獨立營運的國際性企業,投資人、客戶等利益相關方遍及全球,而目前公司營運和採購如常。隨後,科創板中芯國際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第一代FinFET14納米已於2019年四季度量產;第二代FinFETN+1已進入客戶導入階段,可望於2020年底小批量試產。
  • 晶片教父內鬥往事:臺積電師徒反目,來中芯CEO剛烈辭職
    5nm 和 3nm 的最關鍵、也是最艱巨的 8 大項技術也已經有序展開,只待 EUV 光刻機的到來,就可以進入全面開發階段。但「內鬥」是中芯國際身上由來已久的問題,這甚至成為了外界貼在中芯國際身上的標籤,而中芯國際在過去的數年間因為內鬥被耽誤掉的機會,在圈內也幾乎是家喻戶曉。2011年時任COO楊士寧與CEO王寧國爆發內鬥,最後以兩人都離開中芯國際結束風波。
  • ChipEstimate.com和中芯國際推出 SMIC 專屬兼容內核 IP 門戶網站
    緊密合作增強中芯國際 IP 供應,簡化 IP 選擇與整合 加利福尼亞州聖荷塞市和上海2011年11月30日電 /美通社亞洲/ -- ChipEstimate.com,全球較大的在線 IP 庫,與中國內地較大先進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
  • 大手筆收購樂此不疲,中芯國際去年淨賺11.6億美元
    3月29日,國內晶圓代工龍頭企業中芯國際發布了2018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全年合計營收創歷史新高,約33.6億美元,同比增長8.3%;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11.6億美元,同比增長約4.2%。
  • 從0.35微米到28納米 中芯國際未來都有哪些布局?
    西南財經發布有關中芯國際(00981)的研究報告,報告認為中芯國際(00981)是中國大陸晶圓代工龍頭,產能利用率高企。
  • 10nm以下晶片被「卡脖子」,技術突圍或成中芯國際戰略重點
    被列入「實體清單」,中芯國際早有預期。今年9月份起,就有媒體爆料稱,美國正計劃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據中芯國際公告顯示,該公司一直與美國商務部溝通,以期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但現在的結果顯示,美國政府延續了無端打壓中國科技企業的行徑。這也意味著,在中芯國際,乃至中國晶片的研發上,一道壁壘已擋在了10nm的節點上。
  • 中芯的8英寸晶圓產能是世界最高的而臺積電的12英寸產能是最高的
    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晶片企業,目前製造技術5nm。另一方面,中芯是中國大陸最強的晶片代工企業,全球份額只有5%左右,但也是世界第五,製造技術14nm。臺積電和中芯在網上有很多比較,比如市值、營收、利潤、技術等等。其實一句籠統的話就可以概括兩者的區別,就是臺積電主要靠先進技術賺錢。目前,7納米、16納米和5納米技術是中芯賺錢的三駕馬車,佔其收入的60%以上。
  • 中芯國際收購歐洲LFoundry 殺入全球汽車電子市場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簡稱「中芯國際」),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片代工企業之一,中國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片製造企業,LFoundry Europe GmbH (簡稱「LFE」)與 Marsica Innovation S.p.A.
  • 中芯國際(00981)購買6.2億美元生產晶圓的應用材料產品
    公告 中芯國際(00981)購買6.2億美元生產晶圓的應用材料產品 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訊,中芯國際(00981)發布公告,公司已根據商業條款協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