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關中地區淺層地熱能資源豐富適宜開發

2020-12-05 西部網

2月24日,記者從省國土資源廳獲悉,經過3年時間,陝西省完成了總面積3030平方公裡的11個大中城市遠期規劃區200米以上淺層地熱能調查評價工作。

此次調查工作查明了淺層地熱場特徵,劃分了開發利用適宜性分區,評價了地熱能資源量及經濟環境效益,並編制了各市區的開發利用規劃,為淺層地熱能的開發利用提供了可靠的地質資料和科學依據。據調查數據測算,11個大中型城市淺層地熱能的熱容量為1560萬億千焦/℃,冬季換熱功率為4430萬千瓦(相當於每年冬季的120天節約用電1276億度),供暖面積為6億平方米;夏季換熱功率為7090萬千瓦(相當於每年夏季的90天節約用電1531億度),製冷面積6.9億平方米。如採用淺層地熱能供暖/製冷,每年可節省標準煤164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919萬噸、節省環境治理費用74億元,同時可大量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等主要汙染物排放。特別是關中地區淺層地熱能資源豐富,優勢突出,適宜開發利用。 (記者 喬佳妮 通訊員 杜鵬飛)

編輯: 王瑜

相關焦點

  • 國土資源部:關中盆地地熱資源家底摸清
    國土資源部:關中盆地地熱資源家底摸清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14 11:37 來源: 國土資源部網站     由陝西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陝西省地質調查中心聯合完成的《關中盆地地熱資源賦存規律及開發利用關鍵技術》研究發現,關中盆地地熱資源總量達3.23×1018千卡,相當於4610億噸標準煤,為陝西全省探明煤炭資源總量的3.34倍。
  • 開發早資源多品質優 地熱是個寶陝西要用好
    資源多品質優       地下有個「大火爐」       地熱資源,是在當前經濟技術條件下,地殼內可供開發利用的地熱能、地熱流體及其有用組分,是一種清潔能源。與煤炭、石油等傳統的化石能源相比,地熱資源具備數量大、可再生和不汙染環境、就地取用等優勢。       陝西省的地熱資源主要分布於關中盆地。
  • 王登記:陝地熱資源亟待規範
    近日,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對新上任不久的陝西省國土資源廳廳長王登記進行了專訪,他從能源開發和保護的角度談了陝西關中地熱資源的現狀:「在能源緊缺的今天,儲量豐富、品質優良的地熱資源,很有可能成為陝西省未來能源開發的一個重要來源。」     陝西省地跨黃土高原、關中盆地和秦巴山地,蘊藏著豐富的地熱資源。
  • 西安城市地質調查助力新型地熱資源綠色開發
    通過對陝西地區地熱地質構造及中深層地熱熱儲特徵研究,項目組評價得出新型地熱開發模式的資源儲量,推導出中深層地埋管地熱能取熱式,為提高地熱資源利用率提供了技術支撐。主要任務是圍繞「取熱不取水」新型地熱開發模式中存在的地熱地質條件不清、井群設計缺乏地學理論支撐等關鍵問題開展研究,編制陝西省中深層地熱地埋管供熱系統應用技術規程中地熱地質調查評價部分;進行陝西地區地熱地質構造及中深層地熱熱儲特徵研究,為中深層地熱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提出地學建議。 一是查明西安周邊關中盆地中深層地熱熱儲特徵。
  • 湖南: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試點啟動
    省住建廳等四部門聯合發文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試點啟動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9月1日聯合印發《關於大力推進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稱,從今年起,在全省開展為期三年的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試點,每年明確
  • 魯北院莘縣新城深層地熱及淺層地熱能資源調查項目野外驗收穫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波 通訊員 李東亮11月12日,省地礦局魯北地質工程勘察院實施的「莘縣新城深層地熱及淺層地熱能資源調查項目」順利通過莘縣發展和改革局組織的野外驗收,並被評為優秀。審查組對深層地熱採、灌井及抽水、回灌試驗進行了仔細查看詢問,該項目先後完成1:5萬野外深層及淺層地溫能地質調查,利用大地電磁測深、物探電測深、抽水、回灌試驗,巖土、水質樣品分析測試、水位、水溫動態監測等地質技術手段開展工作,最終實施完成1901米深層地熱開採井1眼、1903米定向造斜回灌井1眼、526.4m淺層地溫能地質勘查孔5孔、120m水文地質孔1眼。
  • 湖南四部門聯合發文推動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試點
    不用再嫉妒北方的冬天供暖氣了 湖南四部門聯合發文推動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試點 資料圖片 長沙晚報9月7日訊(全媒體記者 陳煥明)淺層地熱能是指蘊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範圍內巖土體、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熱能 是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資源。省住建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日前聯合印發《關於大力推進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
  • 上海市採用淺層地熱能每平方米補貼55元
    上海市鼓勵利用太陽能、淺層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與建築一體化的居住建築或公共建築。對於符合可再生能源與建築一體化示範的項目,採用太陽能光熱的,每平方米受益面積補貼45元;採用淺層地熱能的,每平方米受益面積補貼55 元。
  • 淺層地溫能:等待深度開發的綠色能源
    2007年年末的一天,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淺層地溫能資源開發利用高級研修班暨學術研討會呈現出極其熱烈的場面:原本預計40人參加的會議,最終來了100多人,會務組不得不臨時增加了很多座位。用淺層地溫能來取暖製冷,在全國範圍內剛剛興起,但是研討會的火爆,充分體現了全國各地對於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的渴望。
  • 全面了解地熱能
    比較適合應用地下水地源熱泵系統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東部平原盆地及富水性較好的地區。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普遍具有較好的適宜性。綜合考慮,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的影響因素,我國適宜開發淺層地熱能的地區主要分布在中東部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遼寧、上海、湖北、湖南、江蘇、浙江、江西、安徽等13個省(市)。
  • 地熱資源開發潛力大 有望成新能源又一「巨頭」
    我國地熱資源豐富且潛力巨大,287個地級市淺層地熱能資源量每年相當於95億噸標準煤。    地熱資源開發潛力大 有望成新能源又一「巨頭」    你真的了解「地熱」嗎?我國地熱資源如何?究竟怎樣利用地熱?讓我們先來一起學習一下。    「地熱」是什麼?
  • 望城獲批湖南省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試點 實施多能互補能源站方案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記者5月7日從望城區住建局獲悉,該區已獲批列入全省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試點,將發揮淺層地熱能資源富集和長沙市河西經濟發展火車頭的優勢,通過創建淺層地熱能建築示範區,實現淺層地熱能建築領域集中連片發展,建設「
  • 地熱資源豐富,土壤環境優良!雄安新區地質調查亮出「家底」
    「雄安新區地熱資源豐富,土壤環境質量優良,地下水質量總體良好且穩定。」近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公布了雄安新區綜合地質調查系列成果。經過將近四年的努力,雄安新區地下地質結構、地下水流系統以及地熱資源分布已基本查清。
  • 雄安新區綜合地質調查:淺層地熱能供1億平建築物供暖、製冷
    雄安新區綜合地質調查:淺層地熱能供1億平建築物供暖、製冷 澎湃新聞記者 趙實 2020-11-21 21:29 來源:
  • 2020年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行業發展 直接利用快速發展,地熱發電有...
    但要在地熱發電、地熱製冷技術上取得突破,首先要加大地熱資源的勘探力度,充分挖掘地熱資源貧乏地區所蘊藏的地熱資源,儘可能的均衡我國地熱資源分布情況。    地熱資源分布廣泛,乾熱巖資源儲量豐富  根據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2015年調查評價結果,分類型來看,全國336個地級以上城市淺層地熱能年可開採資源量折合7億噸標準煤
  • 供暖能源新觀察:發展淺層地熱能供暖 減少採暖地區燃煤消耗
    近年來,一些地區發展淺層地熱能供暖,在減少燃煤消耗、提高區域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取得成效。  什麼是淺層地熱能?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部主任郝愛兵介紹,淺層地熱能指的是地下200米以淺,儲存在巖石、土壤中或地下水裡的熱能。可供暖,也可製冷,「這個熱能是怎麼產生的呢?就是地球內部的熱和太陽輻射的熱兩相平衡的結果。
  • 地熱資源豐富、土壤質量優良 雄安新區部分地質「家底」公布
    一是雄安新區地熱資源豐富,儲量大、溫度高、水質好、易回灌,技術、經濟、環境可行條件下適宜規模化開發利用,可為打造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提供穩定安全的清潔能源供給。  調查成果顯示,雄安新區淺層地熱能廣泛分布於地下0-200米,適合地埋管地源熱泵的利用,可利用資源量折合標準煤400萬噸/年,能滿足約1億平方米建築物供暖、製冷需要。
  • 2020年中國地熱紀要
    3月10日 陝西省住建廳發布文件促進地熱發展為貫徹落實陝西省政府辦公廳《關中城鎮地區清潔取暖專項行動方案》和省廳《關於發展地熱能供熱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規範和加強地熱能建築供熱系統建設管理工作,促進地熱能供熱健康發展,陝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關於規範和加強地熱能建築供熱系統建設管理工作的通知》。
  • 淺層地熱能建築應用啟動項目申報 每年在湖南確定4至5個試點地區
    淺層地熱能建築應用啟動項目申報每年在全省確定4至5個試點地區(項目)華聲在線11月16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淦璋)記者15日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為推動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落地生效,省住建廳和省財政廳已經啟動試點申報,提出從今年至2022年,每年按照「一個連片地區、一個特色園區、一個特色村鎮、一至兩個重大單體項目」的思路確定4至5個試點地區(項目)。
  • 安徽省地熱能領域首次獲得省級科技獎
    由安徽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主持申報的「夏熱冬冷環境淺層地熱能開發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獲得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根據《安徽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規定,經安徽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安徽省委、省政府批准,大會授予「夏熱冬冷環境淺層地熱能開發關鍵技術與應用」成果為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據悉,該項目也是安徽省地熱能領域首次獲得省級科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