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腦轉移潛在分子機制被發現,有助於新藥研發

2020-11-02 醫師報腫瘤頻道

來源: iNature


腦轉移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其分子機制知之甚少。另外,關於m6A閱讀器YTHDF3在人類疾病中的作用還知之甚少。


2020年10月29日,維吉尼亞聯邦大學黃蘇雲及芝加哥大學何川共同通訊在Cancer Cell 在線發表題為「YTHDF3 Induces the Translation of m6A-Enriched Gene Transcripts to Promote Breast Cancer Brain Metastasi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顯示YTHDF3過表達在臨床上與乳腺癌患者的腦轉移相關。


YTHDF3促進癌細胞與腦內皮細胞和星形膠質細胞的相互作用,血腦屏障的外滲,血管生成和生長。從機制上講,YTHDF3增強了ST6GALNAC5,GJA1和EGFR的m6A富集轉錄物的翻譯,這些轉錄物均與腦轉移有關。此外,YTHDF3在腦轉移瘤中的過表達歸因於基因拷貝數的增加和YTHDF3帽非依賴性翻譯的自動調節,其方式是與其自身5'UTR中的m6A殘基結合。 該研究工作揭示了YTHDF3在控制癌細胞與腦微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誘導腦轉移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腦轉移發生在所有癌症患者中的20%以上,每年在美國大約發生20萬次。乳腺癌,肺癌和黑色素瘤是最常見的轉移到大腦的原發腫瘤類型。15%至30%的乳腺癌患者發生腦轉移,這種疾病的嚴重程度通過其極低的存活率來反映。腦轉移的高發生率及其對生存的影響提出了一個亟待滿足的需求,即需要進一步了解其機制和新療法。


癌細胞進行遺傳和表觀遺傳學改變以獲得轉移能力。這樣的變化之一是mRNA轉錄物的修飾。N6-甲基腺苷(m6A)是內部RNA修飾的最豐富形式。m6A-RNA修飾在多種細胞功能(如晝夜節律,熱休克反應,幹細胞維持和分化以及神經元功能)中的調節作用已開始顯現。識別,寫入或清除m6A的蛋白質發生改變可導致細胞過程發生變化,並在包括癌症在內的病理狀況中發揮關鍵作用。最近的研究報導了m6A-RNA甲基化在維持膠質母細胞瘤和其他癌症的腫瘤發生方面的因果作用。m6A RNA甲基化和調節這一過程的蛋白質在乳腺癌腦轉移中的作用尚待探索。


文章模式圖(圖源自Cancer Cell )


m6A甲基化RNA的命運和功能主要通過閱讀器介導,包括YTH域家族蛋白(YTHDF1,YTHDF2,YTHDF3和YTHDC1),它們可以直接結合併讀取mRNA上的m6A位點。這些識別蛋白會影響mRNA的穩定性和翻譯以及RNA剪接和輸出。多項研究報告稱YTHDF3可以提高其靶標的翻譯效率,並依賴於m6A甲基化。但是,目前關於YTHDF3的生物學功能和相關性知之甚少,關於YTHDF3在癌症發病機理中的確切功能和作用,實際上還一無所知。


在這裡,該研究報告YTHDF3表達增加與乳腺癌腦轉移形成和乳腺癌患者生存率下降直接相關。該研究結果表明,YTHDF3的敲低導致小鼠模型中腦轉移形成的明顯減少。從機制上講,確定了一組對乳腺癌腦轉移至關重要的YTHDF3靶基因。此外,YTHDF3介導的腦轉移形成取決於m6A甲基化狀態及其靶轉錄本的翻譯效率提高。此外,該研究確定了腦轉移中YTHDF3過表達的機制。


具體而言,YTHDF3促進癌細胞與腦內皮細胞和星形膠質細胞的相互作用,血腦屏障的外滲,血管生成和生長。 從機制上講,YTHDF3增強了ST6GALNAC5,GJA1和EGFR的m6A富集轉錄物的翻譯,這些轉錄物均與腦轉移有關。 此外,YTHDF3在腦轉移瘤中的過表達歸因於基因拷貝數的增加和YTHDF3帽非依賴性翻譯的自動調節,其方式是與其自身5'UTR中的m6A殘基結合。 該研究工作揭示了YTHDF3在控制癌細胞與腦微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誘導腦轉移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參考消息:

https://doi.org/10.1016/j.ccell.2020.10.004



相關焦點

  • YTHDF3通過引發m6A豐富轉錄本的翻譯來促進乳腺癌腦轉移
    YTHDF3通過引發m6A豐富轉錄本的翻譯來促進乳腺癌腦轉移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1 21:39:37 近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Suyun Huang、芝加哥大學何川等研究人合作發現,
  • 【科研】尚永豐院士團隊Cancer Cell揭示GATA3功能喪失促進乳腺癌轉移的機制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資料顯示,發病率佔各種惡性腫瘤的7-10%,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而大多數乳腺癌相關死亡都是由於癌症轉移。轉錄因子GATA3是促進和維持乳腺腺腔上皮細胞分化狀態所必須的,GATA3的表達經常會隨著乳腺腺腔細胞癌症的發展而丟失,但是GATA3的丟失是如何影響乳腺癌進程的機制目前尚不清楚。
  • HER2陽性乳腺癌新藥!西雅圖遺傳學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ucatinib III...
    HER2CLIMB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陽性藥物對照試驗,在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性或轉移性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中開展,將tucatinib與曲妥珠單抗和卡培他濱聯合用藥方案與曲妥珠單抗和卡培他濱聯合用藥方案進行了對比。該試驗入組的患者先前接受過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和T-DM1(ado-trastuzumab emtansine)治療,47%的患者在入組研究時存在腦轉移。
  • 上海藥物所揭示組蛋白甲基轉移酶G9a促進乳腺癌發展機制
    研究發現,在人類多種器官來源的腫瘤細胞中均有G9a表達的上調,而相應抑制G9a則可抑制腫瘤的生長和轉移,由此G9a抑制劑的研發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但目前關於G9a在腫瘤生長與轉移中的作用具體機制遠未得以闡明,阻礙了該類抑制劑的開發。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丁健課題組、耿美玉課題組近年來一直在探索G9a在腫瘤發生發展中的作用。
  • 骨轉移、肝轉移、三陰性乳腺癌,範蕾教授、王磊蘋教授、李綱教授為...
    乳腺癌骨轉移治療的基本原則是以分子分型為導向的全身抗腫瘤治療,根據腫瘤是HR陽性、HER2陽性還是三陰性乳腺癌,可採取內分泌治療、分子靶向治療、化療等不同的治療選擇。結合患者的骨轉移部位,採取局部治療也有助於改善症狀,比如放療有助於快速緩解骨疼痛,增進骨質的修復;骨轉移部位的外科治療往往起到輔助固定作用,改善骨骼承重。
  • 原發灶「陰」而腦轉移「陽」:乳腺癌HER2表達的時空異質性
    近期,發表在JAMA Oncology雜誌的一項小型臨床研究顯示,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陰性乳腺癌患者的腦轉移病灶可能出現HER2陽性基因改變,值得臨床密切關注。該研究同期在2016聖安東尼奧乳腺癌會議上進行了報告。一直以來,乳腺癌腦轉移都是臨床的棘手問題。
  • 一種能促進肺部健康的新型化合物被發現 或有助於肺癌新藥研發
    一種能促進肺部健康的新型化合物被發現 或有助於肺癌新藥研發  Emma Chou • 2020-02-20 20:00:39
  • Blood:揭示癌症腦轉移新機制!抑制凝血因子可以降低腦轉移
    癌細胞會主動促進血栓的形成,這有助於它們在腦部毛細血管中停滯,然後穿透血管壁。抑制凝血因子凝血酶的藥物能夠減少這種實驗模型中腦轉移的數量。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Blood期刊上,論文標題為「Local blood coagulation drives cancer cell arrest and brain metastasis in a mouse model」。
  • 昆明動物所揭示去泛素化酶BAP1促進乳腺癌生長和轉移的機制
    昆明動物所揭示去泛素化酶BAP1促進乳腺癌生長和轉移的機制 2015-10-09 昆明動物研究所 該研究團隊前期研究發現E3泛素連接酶WWP1和SCFFbw7促進KLF5泛素化降解,而能夠特異性去除KLF5蛋白的多聚泛素化修飾、維持KLF5蛋白穩定性的去泛素化酶分子還知之甚少,研究團隊最近研究發現去泛素化酶ATXN3L
  • Nat Commun:揭示蛋白AKAP8抑制乳腺癌轉移機制
    2020年1月29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人類腫瘤的動物模型中發現一種在體內天然產生的稱為AKAP8的蛋白抑制乳腺癌轉移。他們還發現高水平的AKAP8可預示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更高。
  • 靶向三陰性乳腺癌的藥物研發進展
    三陰性乳腺癌(TNBC)死亡人數佔所有乳腺癌死亡人數的80%,且內分泌藥物治療基本無效,目前亦無可利用的分子靶向藥。但免疫治療有望成為乳腺癌特別是TNBC治療新的趨勢。促TNBC轉移的基質細胞及信號因子,主要通過使TME內血管生成因子和髓源性抑制細胞(MSDCs)的增加來影響TNBC的侵襲和遷移能力。MDSCs可控制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腫瘤免疫逃逸機制的研究認為,MDSCs是治療TNBC的重要靶點,而某些植物中萃取的化學物質可能作為MDSCs的有效抑制劑。
  • 新研究揭示轉移相關巨噬細胞在乳腺癌骨轉移中的表型和作用機制
    然而,研究也指出,不同癌症不同器官中的轉移相關巨噬細胞具有不同的表型和作用機制[2, 3],這種異質性為設計靶向巨噬細胞的免疫治療方案帶來了嚴峻挑戰。在骨髓中,研究發現了不同類型的巨噬細胞亞群,這些亞群來源不同,並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例如,單核細胞來源的破骨細胞參與骨骼的吸收與重塑,胚胎來源的骨定居巨細胞對維持造血系統具有重要作用。
  • 外泌體蛋白——化療促乳腺癌轉移的真正「元兇」
    該研究通過外泌體蛋白質組學,揭示了紫杉醇和阿黴素在化療過程中利用腫瘤釋放的外泌體,改變肺部微環境,進而促進腫瘤轉移的科學問題。該研究為限制化療相關的轉移風險提供研究方向,有助於提高化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肺癌為何容易發生腦轉移?哪些檢查可以早發現肺癌腦轉移?
    ,原發性腫瘤的腦轉移是一個急迫的臨床問題。目前腦轉移瘤(BMs)的發病率在所有癌症患者中的9-17%不等。  腦轉移瘤會導致嚴重的症狀,如頭痛,偏癱,言語不清等神經功能受損和昏迷,導致生活質量急劇下降。腦轉移瘤也與預後不良相關,因為未經治療的腦轉移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不到兩個月。通常,BMs來自特定的原發性癌症,包括肺癌(39–56%)、乳腺癌(13–30%)、黑色素瘤(6–11%)和結直腸癌(3–8%)。
  • HER2陽性乳腺癌藥物Tucatinib獲FDA批准上市
    2019年曾被FDA授予突破性療法資格(BTD),與曲妥珠單抗和卡培他濱聯聯用,用於治療接受過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T-DM1(ado-trastuzumab emtansine)治療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性或轉移性(包括伴有腦轉移)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以往的研究證實,Tucatinib不論是作為單一療法還是與化療或其他HER2靶向藥物聯用,均具有較為優秀的抗癌活性。
  • 科學家發現誘發三陰性乳腺癌轉移的關鍵基因 並開發出阻斷癌症轉移...
    (乳腺癌轉移)的關鍵基因,同時還開發出了一種阻斷乳腺癌轉移的新方法。三陰性乳腺癌是一種惡性乳腺癌,其每年在美國會引發大約4萬人死亡,大部分的死亡病例都源於癌症對化療的耐受以及隨後的惡性轉移;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機制能夠促進原發性腫瘤發生轉移呢?這是癌症生物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為攜帶轉移性腫瘤的患者往往擁有最高的死亡率。
  • 乳腺癌發現新靶點,與25%死亡相關的三陰性患者添生機
    科學家發現新靶點,乳腺癌擴散、轉移有望得到遏制。冷泉港實驗室(GSHL)科學家們近期發現了一種 RNA 調控基因片段,可能與乳腺癌的擴散相關。研究人員在動物實驗中敲掉了這一靶向 RNA,減少了腫瘤的轉移性生長。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 Nature 子刊上。
  • iScience:靶向生物鐘基因有助於預防乳腺癌
    2020年2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希望之城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潛在地預防或減緩侵襲性乳腺癌發展的新方法:靶向患者的「內部時鐘」。晝夜節律通常被認為是是疾病發作的潛在「催化劑」或「剎車」,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例如,研究表明,經常夜班的婦女由於內部時鐘的紊亂,增加了她們患乳腺癌的風險。如今,David K.
  • 晚期乳腺癌患者,未來之路如何走?|內分泌治療|陽性乳腺癌|HER2|...
    ◎ 晚期乳腺癌抗HER2合理分層管理近年來,新藥的蓬勃發展我們有目共睹,尤其在HER2陽性乳腺癌治療上,一個個抗HER2新藥層出不窮。以HER2為靶點的藥物根據作用機制不同,我們可以應用的藥物有: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拉帕替尼、吡咯替尼、奈拉替尼、T-DM1、DS-8201、圖卡替尼。當面對一個晚期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藥物這麼多究竟該怎麼選?目前國內外指南對於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一線治療均推薦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聯合化療的雙靶方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乳腺內科嚴穎教授提出一個理念:分層管理。
  • 利用AI「發現」新藥 為研發提速
    例如,Atomwise通過深度學習算法與彈性超級計算平臺預測潛在藥物,藉此加快了小兒癌症的分子發現過程,藉此縮短可行療法的發現與開發周期。另外,MELLODY項目則是一套基於區塊鏈的解決方案,旨在開發出一套機器學習平臺,能夠從藥物發現流程中生成的數千種專用數據集開展學習。此項目一旦得到全面開發,研究人員將能夠更輕鬆地確定哪些小分子對未來的研究最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