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罵蝙蝠呼籲消滅蝙蝠嗎?說句良心話,真正該被罵的其實是人類

2020-09-07 曉小看世界

蝙蝠這個生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們生活在洞穴裡,膚色是黑色的,常常倒掛在牆壁上且長者一雙形態非常特殊的翅膀。而長相十分醜陋,倘若沒有翅膀的話像極了老鼠甚至比老鼠還要醜。而在經過這次全球性衛生事件後,人們對於蝙蝠這一物種必然是愈加恨之入骨了。


因為蝙蝠是一個攜帶很多病毒的物種,一個蝙蝠身上所攜帶的病毒可能有上百種,所以許多病毒都是通過蝙蝠傳染的。而這一生物對人類來說似乎沒有任何積極意義,所以很多人就對蝙蝠嗤之以鼻,去罵蝙蝠,甚至呼籲要消滅蝙蝠讓它們滅絕,但是真的是蝙蝠的錯嗎?


事實上,蝙蝠和人類一樣也是哺乳動物,且還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具備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而蝙蝠的免疫系統是要強於人類的,這也是為什麼它攜帶了如此多的病毒且不會因此有任何影響。但是這並不是它想要的,人類之所以被蝙蝠傳染了病毒無非就是與蝙蝠進行接觸了甚至是去吃蝙蝠。如果不去打擾它們,自然不會有這種問題。


而且,蝙蝠對於人類來說也並非沒有任何價值。大家都知道人類的雷達系統是很先進且用途廣泛的,而這一技術的發明正是從蝙蝠身上受到啟發的。因為蝙蝠就擁有這種回聲定位系統,科學家們發現後才根據這一原理研究出了雷達系統。


很顯然,被人類當做盤中餐肯定不是它們所希望的,所以那些因為吃蝙蝠感染疾病的人只能說是活該,去怪蝙蝠真的就有點過分了。且蝙蝠的長相如此醜陋,看起來如此噁心就是為了不讓別人接近,如此用心良苦人類卻還是不放過它們,真正該罵的其實是人類。


蝙蝠也有生存的權利,人類和蝙蝠各過個的生活,井水不犯河水不好嗎?

相關焦點

  • 人類消滅蝙蝠會造成毀滅性後果?科學家早給出答案,那樣做不可行
    蝙蝠身上攜帶著多種病毒,有人將蝙蝠當做了野味吃進了肚子,蝙蝠攜帶的病毒在人體發生異變,便引發了這不明原因的肺炎。在事態嚴重後,很多無辜「躺槍」的人開始罵吃野味的人,更甚者竟有人開始罵那些野生動物,想著如果在非典後把它們消滅掉了,會不會就不會出現新型冠狀肺炎了。消滅掉野生動物,人類就不會病了嗎?
  • 罵臺胞「吃蝙蝠」的臺灣主播「啞」了?
    罵武漢臺胞「回去吃蝙蝠」「真是貝戈戈(賤)」的臺灣女主播,因為罵人「四不一沒有」——不講事實、不論是非、不顧操守、不守人道、沒有下線,讓臺灣一些人聽起來很爽,追捧她為「戰神」。她也沾沾自喜於「霸氣」「護臺灣「的政治正確,反正這件戰袍得來不太費功夫,只要坐上新聞主播臺狂罵就行,三不五時換換口味,用英文罵,用閩南話罵,罵完當權者不爽的疫情中逛街的小老百姓「是傻嗎」?再罵下臺高官馬英九「閉嘴」!罵大陸、罵世衛更是每日一罵,罵罵人就把自己的知名度炒上了天。
  • 蝙蝠可以消滅嗎?科學家早已給出了答案
    蝙蝠大部分沒有毒,也輕易不會咬人,可是它身體攜帶的病毒卻是數量驚人的,而且許多是「超級病毒」,人類被感染後甚至會引發一場災難,比如說此次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就是蝙蝠引起的,說蝙蝠是「毒王」都不過分。蝙蝠身上攜帶各類病毒的數量,甚至高達100多種,其中包括「臭名昭著」的亨德拉病毒,尼巴病毒,伊波拉病毒等。亨德拉病毒可以導致感染者腎衰竭,呼吸困難直至死亡。
  • 為什麼不能把蝙蝠全部消滅?
    蝙蝠看著古靈精怪,噁心,在很多人眼中往往是邪惡的化身,魔王、吸血鬼……真實的蝙蝠卻是,極為有益的動物,為全球自然生態以及經濟默默提供服務。然而最近,蝙蝠充斥著諸多負面報導,它是疫情的來源,有聲音甚至說,要將它全部消滅,還全球一份太平。在這種情況下,就有必要重新認識下蝙蝠了。
  • 蝙蝠被稱為移動「病毒庫」,帶有多種致命病毒,那該滅絕蝙蝠嗎
    所以蝙蝠被稱為移動的病毒庫是當之無愧,一點也沒叫錯,甚至可以說近50年最臭名昭著的疫情的宿主都是蝙蝠。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既然蝙蝠身上攜帶有如此之多的病毒,為什麼蝙蝠自己沒出問題,但對人類的威脅性卻如此之大呢?首先我們要知道。蝙蝠身上為什麼會攜帶如此之多的致命病毒,大概有4個原因。
  • 新冠病毒和澳洲山火,蝙蝠都扮演著邪惡的角色,人類能消滅它們嗎
    同時,專家組在研究病毒的傳染路徑時發現它很可能和2003年的SARS病毒一樣都來自蝙蝠,然後通過中間寄主傳播到人類身上。在新冠病毒天然寄主是蝙蝠的信息出現之後,網絡上出現了大量關於蝙蝠的信息,可見通過這次疫情蝙蝠再次成為了人類關注的重點。很多網友表示,既然蝙蝠身上攜帶著大量病毒,而且存在著傳播給人類的危險,為什麼不將它們趕盡殺絕呢?
  • 上海的蝙蝠是菊頭蝠嗎?要對蝙蝠「趕盡殺絕」嗎?
    僅僅在正月初十這天裡,閔行區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就出動了六次,起因是野保人員接到報案,上門驅趕居民在家庭周邊見到的越冬蝙蝠。因為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蝙蝠似乎被冠上了惡名。上海的蝙蝠是菊頭蝠嗎?發現蝙蝠就要消滅嗎?見到蝙蝠該怎麼辦?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上海市自然保護地專家委員會委員王放進行了一番科普。
  • 被孤立的「蝙蝠」,為什麼不直接把蝙蝠全部消滅?
    人類馴化犬只幫助自己看家護院,後來更是成為寵物的一種,全然忘了它們身上流淌著狼的血液;飼養蜜蜂採集花蜜、傳播花粉,全然不顧蜂群可發動致命攻擊;冒著生命危險養殖包括眼鏡王蛇在內的各種毒蟲,只因蛇毒價值連城。受到急功近利思想的影響,只要價值呈現在面前,人類就會死心塌地追逐。而蝙蝠對這個世界的價值並沒有完完全全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因此大多數人對它們心懷恐懼,哪怕未曾謀面。
  • 最新官宣新型冠狀病毒又與蝙蝠有關?蝙蝠究竟有何魔力?
    人類總以為自己是哺乳動物中最高級的,其實蝙蝠才是。它是哺乳動物裡唯一會飛的。事實也證明,哺乳動物能上天真是件了不起的事兒。人跑步時新陳代謝率提高,體溫也會比日常高些。而蝙蝠的飛行特性更是導致了超高的新陳代謝率,體溫也因此特別突出,日常體溫高達40℃。這就相當於打開了人類的高燒模式。
  • 蝙蝠會傳染新型冠狀病毒?請不要冤枉蝙蝠!
    2020-03-09 18:12:58 來源: 野鶴說風景 舉報   你對蝙蝠有所了解嗎
  • 蝙蝠被稱為「移動的病毒庫」,可以讓蝙蝠滅絕嗎?
    當然有些物種的個體數量龐大,繁殖能力也很強,簡單的消滅一些個體無法讓一個物種滅絕。在食物鏈越上級的物種越容易受到人類的活動影響,例如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華南虎被當作害蟲,全國範圍內數千隻的華南虎,不出幾年的時間,華南虎質量銳減,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華南虎已經野外滅絕了。但是蝙蝠的個體數量更類似於老鼠和蟑螂等,並不是那麼容易滅絕的。
  • 蝙蝠和清流
    同理類推,看到蝙蝠夜裡飛得又快又不撞牆,就相信蝙蝠的屎大有營養。  於是蝙蝠的大便,便變成中藥的「夜明砂」,給眼睛不好的人大服特服,希望能從別人的排洩裡,大開眼界,愈我光明。  中國人的眼力真可憐!中國人把那麼多的希望寄托在蝙蝠身上,竟不知蝙蝠的視覺,本是一塌糊塗的。蝙蝠可以蒙住眼睛,仍舊照飛不誤,蝙蝠是靠雷達式的耳朵和皮膚感覺飛行的。這種情形,洋鬼子看得仔細得多。
  • 如果人類消滅了蝙蝠,會發生什麼?病毒傳播更狂,生態穩定被破壞
    同時有些人好奇,既然蝙蝠身上攜帶著幾百種對人類有害的病毒,為什麼人類不對蝙蝠趕盡殺絕呢?也依然有人在問,吃野生動物的現象之前就已經出現了,為什麼等到現在才出現問題呢?實際上這兩個問題毫無關聯,但因為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而聯繫在一起,從而繼續引發公眾的思考,為什麼不把蝙蝠趕盡殺絕呢?如果你有看過蝙蝠真實面貌的照片,就會被其猙獰的樣子嚇到。
  • 蝙蝠身上攜帶上千種病毒,蝙蝠的3處特點
    蝙蝠的身上攜帶有大量的病毒,有研究資料指出,在蝙蝠的身上存在著上千種病毒,其中就包括這次流行的冠狀病毒和之前的SRSA病毒等。而蝙蝠身上之所以會攜帶如此多的的病毒,大概也是野生動物能夠在惡劣的自然界中生存的原因,可能是在惡劣環境中為適應生存進化而來的。
  • 澳維州發布公共健康預警 呼籲民眾避免觸摸蝙蝠
    澳維州發布公共健康預警 呼籲民眾避免觸摸蝙蝠 2018-05-11不到1%的澳洲蝙蝠攜帶狂犬病病毒,被蝙蝠咬傷或抓傷的人應該立即用肥皂清洗傷口,並立刻尋求救治。資料圖:蝙蝠。 趙春亮/攝  文章摘編如下:  上個月,一隻攜帶狂犬病病毒的蝙蝠咬了一位澳大利亞男子。此事也促使有關部門發布公共健康預警。  據悉,該男子於4月被咬,他當時是想幫助這隻受傷的蝙蝠。
  • 蝙蝠是這一次的罪魁禍首嗎?
    廣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原院長吳毅:可能是某些野生動物棲息在蝙蝠相近的生活環境,被感染並攜帶了冠狀病毒,繼而產生了變異,在經過人類非法販賣、食用野生動物的行為,給蝙蝠冠狀病毒創造了傳播的機會。蝙蝠本身是對人類有益的動物,正常情況下即使他們攜帶有病毒也不會傳染給人類。蝙蝠成了這場疫病的焦點。
  • 蝙蝠帶有大量病毒,把它們全部消滅了,會有什麼後果?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出現的原因,雖然官方還未有定論,但多數民眾將原因歸結於有人食用了野生蝙蝠。從武漢封城起至今,網絡上針對蝙蝠以及野生蝙蝠食用者的聲討與謾罵從未停止,不少人大聲呼應應該徹底殺滅蝙蝠,勿讓蝙蝠繼續禍害人類,不僅是此次新冠病毒,17年前的SARS病毒也與此病毒有關。
  • 一隻蝙蝠的心裡話!
    人類,你們該知足了。看看你們馴養的雞鴨牛羊等動物,已讓你們享用了數不盡的福澤。偏偏還是有人吃膩了,就想找些新鮮刺激的。我們不招惹人類,想不到,有的人竟要將我們趕盡殺絕?其實,想吃我們的天敵不在少數,蛇、浣熊、蜥蜴、果子狸、各種猛禽 ……準確說,也包括人類。
  • 既然蝙蝠攜帶那麼多病毒 為啥不直接消滅掉?
    來源:科學闢謠平臺 從新冠疫情爆出與蝙蝠有所關聯開始,這種會飛的哺乳動物就幾次三番被拱上熱搜,隨即成為眾矢之的。隨著越來越多的相關信息被人們所了解,尤其是蝙蝠作為「病毒儲存庫」的特質,讓大眾對它們從恐懼到厭惡,甚至有人提出:既然它們的存在具有如此大的威脅性,為什麼不能直接把這種動物消滅掉?
  • 還記得那個吃蝙蝠的旅遊博主汪夢雲嗎?她又被翻出來了
    還記得旅遊節目中喜歡吃蝙蝠還說有營養的主持人嗎,她又被罵了 2020年世界遭受了很多自然災害,還有一場關係到全人類的疫情,疫情在中國快速蔓延所以也被其他國家的人所針對,但是我們沒有抱怨,而是在災難面前力挽狂瀾,守住武漢的最後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