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演化之路艱辛,更新世就出現了畸形人

2021-01-19 科學大觀園雜誌

華盛頓大學人類學家艾瑞克·特林考斯從更新世人類化石中發現,當時人類存在有大量異常發育的現象,並在少部分現代人中也存在類似情況。


更新世人類發育異常的類型

從左到右:Tianyuan1號, Sunghir3號 和DolníVästonice15號股骨異常;

中間從上到下:Palomas23號下頜邊緣凸起,Rochereil3號腦腔隙,長的Sunghir1號鎖骨骨折,Malarnaud1號門齒發育不全

右邊從上到下:Shanidar1號骶管裂孔,Patud1號多細胞增殖,DolníVästonice16號顎裂

來源:艾瑞克·特林考斯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人類學家艾瑞克·特林考斯(Erik Trinkaus)發現,在更新世生活的人類中存在一種被他描述為「大量發育異常」的情況。在11月5日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文章中,他講述了自己對從中東和歐亞大陸一些地方發掘出的化石的研究,以及相關發現。


更新世距今大約260萬至11700年,跨越了整個末次冰期。之前的研究表明,現代人在這期間發展並走出了非洲。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特林考斯認為,人類在這期間同時經歷了各種各樣的身體結構上的變化。此次研究總共收集了66塊發現於不同地方的化石,其中大多數的化石都距今大約20萬年。他指出大部分的化石遺骸都來自於青年且代表了一些不同的人種。通過對這些化石的物理結構進行觀察,研究者發現這些化石中存在肱骨或腿骨彎曲、頭骨和下頜骨畸形等大量不尋常的畸形情況。如此大量的畸形數據引起了特林考斯的興趣,他將所有的數據整合起來,在所有研究對象中求取了一個平均值,並將這些結果與現代人的畸形情況進行了比較。



特林考斯在化石樣本中找到75個畸形的證據,同時還發現其中大約有三分之二的畸形現象同樣出現在了不到1%的現代人中。他還發現,這些畸形是由一些如血液障礙、腦積水這樣的小病導致的,但其中的原因很多還無法找到。對於數量這麼少的化石,他覺得畸形情況的出現次數實在是太高了。


特林考斯推測,近親繁殖很可能是畸形率這麼高的原因之一。現在普遍認為,當時的狩獵-採集群體是很小的,這增加了近親繁殖的可能性。



同時那些出現了畸形的個體在被埋葬時可能受到了特別的對待,加大了畸形個體的遺體同時能保存到現在進而被用於分析的機會。


◎編譯 |  潘翰 

◎審稿 |  alone

◎責編 |  張夢

◎來源 |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原文連結:

https://phys.org/news/2018-11-anthropologist-high-developmental-anomalies-pleistocene.html





投稿可發至編輯部

郵箱

dgy_science@163.com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點擊閱讀原文訂閱雜誌


相關焦點

  • 我國學者發現 早期現代人連續演化的更新世中期人類頭骨化石
    距今30-13萬年的中更新世晚期是東亞古人類演化的重要時間段。直立人消失與古老型智人繁盛、演化多樣性與不同古人類成員出現以及古老型人類向早期現代人演化等一系列重要事件都發生在這一時期。由於以往發現的中更新世晚期人類化石大多破碎、或年代存在不確定因素,古人類學界對這一時期東亞古人類演化的許多問題一直存在爭議。
  • 近親繁殖或致早期人類畸形
    並未參與此項研究的義大利比薩大學人類學家Vincenzo Formicola說,「名單上報告的很多病例對我來說都是未知的,我想,對很多從事這一領域研究的人而言也是如此。」  來自更新世(約公元前250萬年到公元前9700年)的許多人類化石都有不同尋常的特徵。
  • 近親繁殖或致早期人類畸形—新聞—科學網
    並未參與此項研究的義大利比薩大學人類學家Vincenzo Formicola說,「名單上報告的很多病例對我來說都是未知的,我想,對很多從事這一領域研究的人而言也是如此。」 來自更新世(約公元前250萬年到公元前9700年)的許多人類化石都有不同尋常的特徵。
  • 科學網—近親繁殖或致早期人類畸形
    並未參與此項研究的義大利比薩大學人類學家Vincenzo Formicola說,「名單上報告的很多病例對我來說都是未知的,我想,對很多從事這一領域研究的人而言也是如此。」 來自更新世(約公元前250萬年到公元前9700年)的許多人類化石都有不同尋常的特徵。
  • 第四紀早期:更新世
    人類也在這一時期出現。更新世的生物群(Biota) 都非常接近現代的形態——許多「屬」一級的生物,甚至包括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昆蟲、軟體動物、鳥類、哺乳動物和其他生存到今天的生物,已經在此時出現。地質年代名稱,更新世亦稱洪積世,英國地質學家萊伊爾1839年創用,1846年福布斯又把更新世稱為冰川世。
  • 10萬年前早期人類近親交配普遍 以致頭骨畸形
    罕見的基因突變:現代人類出現這種現象是由於近親交配導致後代基因突變  【搜狐科學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最新一項研究顯示,生活在10萬年前中國北部的早期人類頭骨化石表明當時的人類祖先普遍存在近親交配現象。
  • 人類演化研究成果再次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成果解讀:長期以來,古人類學界對在中國境內發現的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過渡階段古人類成員的演化地位一直存在爭議。爭論的焦點是:他們是由本地的古人類連續進化而來?還是外來人群的成功入侵者?以及在現代人出現與演化過程中的作用。河南靈井遺址發現的兩件古人類頭骨化石——許昌人,為探討這一階段中國古人類的演化模式提供了重要信息。
  • 羅布泊地區晚更新世末期人類活動的新證據
    但羅布泊地區以往的人類活動研究主要集中在青銅時期(小河-古墓溝)和漢晉時期(古樓蘭),早期人類活動證據主要來自地表採集石器的形態學研究,缺乏年代學證據。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秦小光研究員等人在羅布泊地區開展了大規模綜合科學考察。
  • 地球環境所運用10Be暴露測年揭示東南極中-晚更新世冰川演化歷史
    釐清該機制的前提則是理解東南極的冰川演化歷史。近十多年來快速發展的宇宙成因核素10Be暴露測年技術,極大地推動了東南極冰川演化歷史研究,特別是中更新世之前的冰川演化歷史:上新世至中更新世,南極冰蓋經歷了逐漸變薄的過程。
  • 地球已進入人類世 人類的責任更大了
    這些情況標誌著人類活動已經對地球造成了重大影響,甚至可能改變地球的演化發向。但是,也有一些人並不同意這種地質年代劃分。儘管如此,AWG工作組還是按計劃要在2021年前向國際地層委員會提交一份關於新地質年代的正式提案,這也意味著過去一直議而不決的以人類世劃分地球自然歷史的一個重要時代將塵埃落定。
  • 我國學者發現「寶貴」頭骨化石 解密東亞古人類演化發展過程
    5月3日記者從我市的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獲悉,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劉武、吳秀傑、裴樹文和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蔡演軍等對華龍洞中更新世人類化石的研究論文,為深入探討東亞古人類演化提供了新的證據。   更新世人類化石研究意義重大   為何要研究更新世人類化石?
  • 大荔顱骨:人類演化過程中形態鑲嵌的例證
    ▲大荔顱骨前面觀大荔顱骨是我國發現的保存比較完好的中更新世人類顱骨,在我國的人類化石中佔據著承先啟後的位置,特別寶貴的是它保存了幾乎完整的比大多數更新世中期標本在形態上更接近現代人的面部骨骼。目前有關的測年技術還不夠成熟,所獲得的年齡數據的可靠性還有待提高,但是綜合考慮各方面的資料,特別是所有年代數據都落在一個不太長的區間中,似乎可以認為,大荔顱骨很可能是與直立人的晚期成員,以及歐洲的「海德堡人」和非洲「羅德西亞人」大體上同時代的在東亞的一個代表,或處於東亞的早更新世或中更新世早期的直立人向智人過渡的階段,與晚期直立人共存。
  • 先驅人首次「走進」人類演化圖譜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4月1日電 (記者張夢然)根據一項對百萬年前古蛋白序列進行的發育分析,科學家首次將先驅人置於古人類的演化圖譜中,暗示該物種類似現代人類的面部特徵,是來自人屬祖先的深層根源。
  • 人類遠祖起源河南澠池!盤點早期人類起源和演化研究重成果
    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的發現,動搖了「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論斷,同時也把類人猿出現的時間向前推了1000萬年。    預期這項研究將取得以下成果:(1)獲得一批珍貴的古猿和人類化石標本,為闡明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起源與演化過程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同時澄清許多目前有爭議的有關人類起源與演化的重大理論問題;(2)發表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系列專著,它包括古人類化石缺環的研究、早期舊石器文化的研究、人類近親古猿化石和靈長類化石研究、與人類起源有關的陸相地層學、古脊椎動物學、古植物學、微體古生物學、古環境地理學、
  • 我國學者發現直立人兒童化石 有助解讀人類演化
    我國學者發現直立人兒童化石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趙凌霞研究員等與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報導了在河南欒川孫家洞出土的中更新世直立人化石,尤其重要的是發現了直立人兒童化石,為解讀東亞地區古人類演化提供了寶貴證據,成果發表於近期《人類學學報》(第37卷第2期)。
  • 藏汙納垢還不斷生長的身體部位,卻保護著人類走過了演化之路
    正常情況下,人類指甲月平均生長3.5毫米,也就是年平均生長4.2釐米,而且指甲的生長伴隨人一生,從我們還是個胎兒時就開始了。胎兒長到5個月左右,當手腳發育完成後,手腳的指尖就會長出堅硬的保護殼,到他們出生,小小的保護層基本上已經長成了完整的指甲。如果把時間線從一個人擴展到到整個人類演化上,那指甲的出現大約可以追溯到5800萬年到5500萬年前。
  • 科普貼:地球已進入人類世 人類世意味著地球怎麼樣了?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熱門推薦>正文科普貼:地球已進入人類世 人類世意味著地球怎麼樣了? 2019-05-29 10:06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地球已進入人類世   眾所周知,我們常用世紀、年代、年、月等等描述記錄人類時間,而地球年齡有46億年,地質演化時間極為漫長
  • 人類演化的一些思考.
    每天大量的娛樂信息、商家廣告、狗仔八卦,快餐文化讓人變得焦躁,甚至開始迷失自我。長期以往......我今天來談談人類演化的兩面性。02人類在很長很長的一段時期裡面,一直處在食物鏈中間層的位置。這個時間有多久呢?大概在六百到兩百萬年前吧。
  • 地球進入「人類世」
    科學家近日投票決定,地球已進入新地質時代——「人類世」,並指出20世紀中葉是「人類世」的起點。人類活動已經對地球造成了重大影響,甚至可能改變地球的演化發向。
  • 人類演化「關鍵拼圖」現身青藏高原
    轉機出現在2016年——研究團隊在白石崖溶洞考察時發現了石製品。這成為科學證明白石崖溶洞中有史前人類生活痕跡的直接證據。同年,團隊制定了完善的化石研究方案。臺灣大學教授沈川洲對化石外的碳酸鹽包裹體進行了鈾系測年。結果顯示,該化石形成於至少16萬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