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燦 發布時間:
作者:潘燦 發布時間:
中小學辦學體制改革如何破局,如何構建新的政府、社會與學校的關係,擴大學校與社會的辦學自主權?
「只有政府轉變了職能,簡政放權,真正落實學校的自主權,才能出現高水平的教育成果。」原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在發言中說:「十八屆三中全會後,國家進一步要求『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完善學校內治理結構,鼓勵社會力量辦學』為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推動公辦教育體制改革,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有助於激發教育活力,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教育需求。」
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體制室主任王烽表示,教育體制改革基本的思路和方向就是管、辦、評分離。21世紀教育最深刻的變化,是教育權利的轉換,由原來的從國家、社會的角度塑造人,轉變成學習者自主選擇學習材料、自主學習、自我塑造。
3月25日,在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系列國際論壇上(數學課程北方場),來自加拿大最大的數學教育培訓機構Spirit of Math教育集團創始人兼CEO Kim Langen,進行了主題分享。
Kim 提到,過去北美的課堂模式比較傳統,大多是採取學生聽講、做練習和老師講解的方式。這種傳統課堂模式的主要特點是「記憶」和「強化訓練」。但是,現在的教學逐漸轉變成了構造性教學,開始不再只關注技能培養和題目答案,還關注如何啟發並挖掘兒童的創造性。
她認為,在數學課程的設計方面,教師應當在學生快樂學習和能力訓練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非常重要,且應加強對學生的觀察和評估,針對不同能力的學生,設置不同類型和不同難度的課程。
此外,Kim 表示,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將不同水平的學生放置同一個班級,會出現擁有比較高能力的學生被降低水平的情況。經過7年的跟蹤調查,會發現有潛質的學生水平下降非常巨大。因此Kim表示,現在已是課程改革的重要時期,不要針對所有的學生實施同樣的課程,要進行分層次教學。
校寶的創始人鄭傑甫分析上門O2O產品刷單的現象本質時表示,獨立教師的優劣無法識別,通過類似淘寶的評價體系去給老師做評級,是偽命題,因為教育行業交易頻度非常低,省錢與否不重要,但如果老師不好了,肯定會影響續保率。
他認為,O2O,特別是老師倒貼上門類的O2O,不可持續。因為好老師是稀缺的,但需求大於供應。一個老師上課在北京一個半小時單程,往返三個小時,等車四個小時,每個這樣的老師都將承擔極高的通訊成本,如果平臺沒錢了,則會死掉一大片。同時,他也認為C2C師生直接交易不可持續。因為成交交易頻度是太低,導致評價體系無法建立,受眾依舊區分不出哪個老師優秀,其次是因為在平臺內,老師信息完全透明,好老師願意「曬好」,壞老師是不願意被暴露的。因此,受眾無法判斷。其次,C2C缺乏教研能力。鄭傑甫說,老師如果直接從師範學校畢業去C2C平臺基本上不可能完成獨立的教課,而C2C教研能力對於藝術類的要求更低,老師更加難做教研,難進步。此外,缺乏品牌背書,這也是由於缺乏有效的評價體系和角度頻度。
彩翼兒童美術CEO管翠華,曾經一個月創造破千萬收入的故事。她認為,機構要做到這一點一定要有三個因素,即機構要有一定的規模,然後有有效的管理,最後一點是制定出一個有效的招生。
彩翼兒童美術的採取的是定崗加薪。這兩個詞是目前在用的一種員工管理模式。他們給每個崗位定了一個業務期望值,比如如果一個月是20萬的業績任務,如果員工他超額完成了,完成了25萬,那公司應該把5萬的9成都要給到員工。這樣會大大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如果說做大了規模,最重要的就是分享利益了,就是跟員工共同分享了。管翠華表示,可能在有些公司,股份是不錯的獎勵機制,但對於彩翼而言薪資也是很好的機制,所以他們用了定崗加薪的辦法。
最近教育行業最火的一個新聞是猿輔導的《一小時收入18842元,在線輔導教師收入超網紅?》。從百度指數看,搜索量大增,甚至一舉超越了他們自己公司的另一款做了兩年半、並曾經投入了不少廣告費推廣的產品。
從這個結果看,這個公關事件無疑是成功的。這個事件成功,很多人認為是用老師對比網紅,這確實是第一個引爆點,但其實非常不足夠。我認為這個事件成功的最關鍵推動力是第二篇文章,裡邊援引了南京市教育局負責人關於公立教師不能課外輔導的話。猿題庫應該是刻意製造了這個話題爭議,引發了無數媒體乃至央視的討論,這才應該是這次公關事件的引爆點。
對於企業而言,公關可以錦上添花。但是,公關並不能決定一個企業的成功。比如以猿題庫這個案例來看,我們不妨過一陣子再通過百度指數看一下數據變動情況,大致就可以判斷出這個事件策劃的長效效果是怎麼樣的了。但是覺得這個長期效果的就不是公關了,而是產品和運營所決定的了。
同時,公關並不可能真的無中生有,它必須得有產品或業務作為載體。以猿題庫這個公關事件來看,它不可能在平臺伊始或老師極度匱乏的時候做如此包裝和宣傳,而是需要業務運轉到一定階段後進行策劃的。
對於企業而言,公關也可以雪中送炭。但是,公關並不能決定一個企業的成功。就像我以前所說過的,我認為對於一個企業真正的危機而言,公關是起不了什麼作用的。輿論中所看到的所謂的危機公關,那基本都不叫危機,基本都是企業老闆沒頭腦變得不高興,然後公關人員為了讓老闆從不高興變成高興的屁事。
對於企業而言,公關還可以作孽添亂。所以,公關有可能讓一個企業走向失敗。比如昨天爆出的那封拉勾網的道歉信。我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是還想用道歉信炒作一下自己嗎?但是用一封沒有誠信,推卸責任給員工的輕描淡寫的信去談一件違法行為,純屬自作聰明,自作孽不可活的典型。當然,拉勾並不一定會因此真的敗了,但一定會用無數倍的代價來彌補這次的後果。
公關,確實這些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無論是工具還是手段,甚至公關和廣告的邊界也變得越來越模糊了。但是,公關的本質我認為並沒有發生變化,依然還是「公關是對目標受眾對企業的認知進行溝通和管理的工具」。從這個點來看,其實公關並不只是公關人的工作,企業品牌的每一個接觸點都會產生「公關」行為,包括那句著名的「好產品會說話」也印證了這一點。
1、本文是
芥末堆網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