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作品No.35」鄭淮戈:關於解方程的感悟

2021-01-09 教育3點0踐行者

一、學習方法介紹

藍老師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方法很獨特,他讓我們第一步列等量關係式,他向我們介紹了兩種方法,一種是根據題目意思列相應的公式,例如「速度x時間=路程」,按照這個公式可以轉化成多個公式——「路程/速度=時間」、「路程/時間=速度」;另一種是根據關鍵詞轉換成相應的運算符號,如「多了」、「高了」用「+」號,「矮了」、「少了」用「-」號。第二步根據等量關係式轉化成「數」或「□」,如「商店運來450箱蘋果,賣了一些,還剩200箱,請問賣了多少箱蘋果?」根據題目可以列出「運來-賣出=剩下」的等量關係式,然後將它轉化成「450-□=200」,注意不能將「□」寫成「X」。第三步,寫出要設「X」的數量,如上述題目,設賣出「X」箱蘋果;第四部,開始列方程,列出「450-X=200」,藍老師說這道題目是減法方程,將它看成一個「瘦子」,需要「增肥」,這個「瘦子」缺「X」,所以兩邊同時加「X」,也就成了「450=200+X」,方程由減法方程變成加法方程,這個「瘦子」變成了「胖子」,現在它需要開始「減肥」了,它需要同時減去兩邊都有的「數」或「字母」,這個方程兩邊都有「數」,所以兩邊同時減去數值較小的數,就行了,得出「X=250」。

二、題目方法講解

下面我們來做一道題目:食堂200千克大米,每袋25千克,用去一些後還剩50千克,用去多少袋?先寫出等量關係式:「總共-用去=剩下」,不過我們發現這道題目是要求「剩下有幾袋」,求的是「袋」,而不是「千克」,所以要將「用去」變成「每袋數x袋數」,等量關係式就變成了「總共-每袋數x袋數=剩下」,還可以變嗎?我們將初始的等量關係式變一下,變成「剩下+用去=總共」,再變成「剩下+每袋數x袋數=總共」,我們還可以將初始等量關係式變一下,變成「總共-剩下=用去」,也就是「總共-剩下=每袋數x袋數」,我們看一下這條等量關係式,能否讓右邊只剩下「袋數」呢?當然可以。我們將「總共-剩下」看成一個整體,這就使之成為一個乘法等量關係式,想變乘法等量關係式,只能使用除法。我們既然要留「袋數」,就需除以「每袋數」,等量關係式就變成了「(總共-剩下)/每袋數=每袋數x袋數/每袋數」,也就是「(總共-剩下)/每袋數=袋數」,轉化成「數」和「□」,發現這就成了一道算式而不是方程,我們可以用類似的方法讓算式的右邊只剩下「每袋數」,我們就可以選擇一種方法來解方程,以「剩下+每袋數x袋數=總共」為例轉化成「50+25x□=200」,接著設「用去了X袋大米」,等式就變成了「50+25X=200」。下面我們來看下解題過程:

解法1:

剩下+每袋數x袋數=總共

50 + 25 x □ = 200

解:設用了X袋大米

50+ 25X =200

50+25X-50=200-50

25X=150

25X/25=150/25

X=6

答:用去了6袋大米。

解法2:

總共-每袋數x袋數=剩下

200 - 25 x □ =50

解:設用了X袋大米

200 - 25X =50

200-25X+25X=50+25X

200 =50+25X

200-50=50+25X-50

150 =25X

150/25=25X/25

6 =X

答:用去了6袋大米。

解法3:

總共-剩下=袋數x每袋數

200 – 50 =□ x 25

解:設用去了X袋大米

200-50=25X

150=25X

150/25=25X/25

6=X

答:用去了6袋大米。

解法4:

(總共-剩下)/每袋數=袋數

(200 - 50)/ 25 =□

(200 - 50)/ 25 =6(袋)

答:用去了6袋大米。

解法5:

(總共-剩下)/袋數=每袋數

(200 - 50) / □ =25

解:設用去了X袋大米

(200-50)/X=25

150 / X = 25

150/X x X =25x X

150 =25X

150/25=25X/25

6 =X

答:用去了6袋大米。

三、作業本展示

四、課堂筆記展示

溫州市實小2016級7班 鄭淮戈

指導老師:藍作坤

相關焦點

  • 「學生作品No.41」黃楨城:一道加減方程多種解法
    上次著重介紹了怎樣列方程,這次,讓我們再次進入數學的世界,來學習怎樣更好的解方程,怎樣解好加減法方程。例題:2x-3=x+3首先,先觀察一下這道方程,它的(天平的)左邊是一個「瘦子」(減法方程),而右邊卻是一個「胖子」(加法方程),到底是先當成加法方程(抵消)還是先當成減法方程(增補,缺啥補啥)呢?讓我們來試驗一下。
  • 天生一對,硬核微分方程與深度學習的「聯姻」之路
    近日,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開展了第一次論壇,其以「人工智慧的數理基礎」這一重大研究方向為主題,從數學、統計和計算等角度討論了智能系統應該怎樣融合數學系統。在論壇中,北京大學董彬副教授、林偉研究院和張志華教授等研究者從基礎出發介紹了「數學」眼中的機器學習是什麼樣的。
  • 小學五年級解方程的方法及練習題
    方程是小學五年級重點學習的內容,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解方程的方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解方程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根據等式的基本性質進行解方程;另一種是根據加減乘除各部分的關係解方程。本文重點介紹第二種解方程的方法。
  • 周雪官大師核雕「龍鳳呈祥」作品圖片欣賞,寓意生生不息
    核雕「龍鳳呈祥」核雕「龍鳳呈祥」核雕「龍鳳呈祥」核雕「龍鳳呈祥」核雕「龍鳳呈祥」每天更新最新核雕作品,想看更多橄欖核雕作品,別忘了點擊關注我們。
  • 常微分方程|第四章 高階微分方程--常數變易法
    ❝之前討論了齊次線性微分方程的通解結構,下面我們來討論非齊次微分方程的通解結構。❞考慮n階非齊次線性微分方程:我們知道齊次微分方程:就為其特殊形式,所以兩者之間解的性質與結構有很密切的聯繫。「性質2」:(1)的任意兩個解之差為(2)的解。
  • 一元二次方程的「極簡」解法比求根公式更簡單?
    幾天前,曉方發了一個連結給我,好像是比較權威的機構,聲稱有人可能發現了一元二次方程更簡單的「極簡」解法,比求根公式更簡單。將右邊拆開得, 所以-B=R+S 且 C=RS 時,等式成立, 現在到了有趣的地方,xxx指出,這個時候 R 和 S 的和是-B,所以二次方程兩個根的平均值就是-B/2。「所以我們要求根,就是在找-B/2±z,其中的 z 是單個未知量。」(當然如果 z 是零,則 R=S=-B/2)。
  • 寫一個用迭代法解方程的Java程序
    歡迎點擊「算法與編程之美」關注我們!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算法與編程之美",歡迎關注,及時了解更多此系列文章。 迭代法具有循環的計算方法,方法簡單,適宜解大型稀疏矩陣方程組,在用計算機計算時只需存儲A的非零元素(或可按一定公式形成係數,這樣A就不需要存儲)。
  • 「暗星·物理學」演義
    」坍縮真的會形成「暗星」1964年,美國相對論專家「惠勒」重新研究了「奧本海默」的「暗星」形成理論,並且用美國核試驗基地的大型計算機做了恆星在萬有引力作用下坍縮的模擬計算,確認了「中子星」坍縮真的會形成「暗星」,「惠勒」的工作終於引起了科學界的重視,對「暗星」的探索重新啟動,「惠勒」還給這種「暗星」起了個專用的名字叫「黑洞」,於是黑洞這個詞逐漸傳播開來
  • 若關於x的分式方程(x-a)/(x-1)-3/x=1無解,則a的值是()
    題目若關於x的分式方程(x-a)/(x-1)-3/x=1無解,則a的值是______。普通學生思路:(1)先確定使分式方程中各分式的最簡公分母為零的x的值;(2)分別代入去分母后的整式方程,即可求出分式方程中待求字母的值。(同時,還要注意選定使去分母后整式方程無解的字母的值。)
  • 「神經常微分方程」提出者之一:如何利用深度微分方程模型處理連續...
    多倫多大學助理教授、向量學院聯合創始人、NeruIPS 2018 最佳論文獎得主,將帶著對微分方程和連續時間的最新思考出現在 WAIC 開發者日。提到 David Duvenaud 你或許有些陌生,但最近大熱的「神經常微分方程」想必你一定聽說過。
  • 彈性碰撞的方程帶來的疑問及解答
    但是,在解方程的時候出問題了!碰了等於沒碰?而這種情況恰好是碰撞之後的那組解!也就是說,「例1」的方程不幸的是,在解方程組的過程中,課本的例題即「例2」,兩式相除使得碰撞前情形消失,而「例1」卻在兩式相除時使得碰撞後的情形消失了。經驗教訓求解方程(組)的時候,我們做的是恆等變換。在遇到除法的時候,一定要考慮除數為零的情況。
  • 這樣解一元一次方程,永遠不會出錯
    而學習新知識的模式基本都是:遇到新問題,怎樣把它化歸為已知的、已經會的問題去解決,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轉化思想的作用。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有利於學生的終身學習。今天上課的第一個環節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總結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要判斷所給的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就必須要滿足三點:第一點、只含有一個未知數,第二點、未知數的次數都是一,第三點、方程左右兩邊都是整式。
  • 【訃告】參演「假面騎士555」等作品的演員泉政行去世
    【訃告】參演「假面騎士555」等作品的演員泉政行去世 2015-08-04 15:23
  • MATLAB建模實例——微分方程
    ❝歡迎關注「工科男的Maltab學習日誌」,採用Mardown文本編輯器編寫文章,全新排版升級,內容、代碼更簡潔,同時開通了視頻號,「工科男的日常」歡迎大家關注。 ——工科男❞1 微分方程的解析解求微分方程(組)的解析解命令:dsolve(『方程1』,『方程2』,…『方程n』,『初始條件',『自變量』)
  • 35 所高校獲批開設「人工智慧」本科專業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近日,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關於公布 2018 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經申報、公示、審核等程序,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專業設置與教學指導委員會評議結果,並徵求有關部門意見,確定新增審批專業名單。根據通知,全國共有 35 所高校獲首批「人工智慧」新專業建設資格。
  • TAAF2020結果發表,「鬼滅之刃」「天氣之子」獲作品賞!
    TAAF2020結果發表,「鬼滅之刃」「天氣之子」獲作品賞!Anime Award Festival 2020(TAAF2020)」發表了關於「年度最佳動畫」的作品賞、個人賞和動畫粉絲賞。
  • 初中數學「二次函數」最全知識點匯總!
    今天,給大家整理的是初中數學「二次函數」最全知識點匯總,全文共分為8個部分:知識點總結、學習口訣、易錯分析巧、選解析式、動態最值專題、解題技巧、變式13解、題型歸類,基本囊括了初中數學「二次函數」全部的考點、重難點,強烈推薦家長轉給孩子!
  • 數學88分,學生覺得解方程很難,老師:換了一種方式來講簡單些
    數學88分,學生覺得解方程很難,老師:換了一種方式來講簡單些各位朋友好,對於五年級數學中的解方程,鄉村學生怎麼學也學不會。等式的兩個性質倒是背的很熟練,可是就是不會運用,怎麼讓學生會做題呢?我就想到了一個方法,避開了等式的兩個性質,利用和差關係以及積商的關係來求。
  • 86歲還在錄網課:MIT教授Gilbert Strang最新「線性代數」課程上線
    去年,清華將「線性代數」課本改成英文教材引發熱議,用的就是 Gilbert Strang 寫的《Introduction to Linear Algebra》。在 B 站上,Strang 老爺子的「線性代數 MIT 18.06」課程也達到了 60 多萬的播放量(只是其中一個資源的統計數據),可以說是 B 站最火的英文《線性代數》課程。
  • 關於2021,張穎、李開復、胡潤、梁建章等人的35個「非標準答案」
    讓這些「最聰明的頭腦」給出一些「非標準答案」,解答年輕人的困惑。 01 不平凡的2020 Q1:非同尋常的2020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和認知,對你來說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大學生必須讀研究生才能找到好工作,而是讓研究生考試兼具了協助企業選拔優秀學生的功能。可以為大學期間刻苦努力的年輕人提供再一次的機會。 Q6:如何判斷一家公司和一個老闆是否靠譜、值得追隨? 彭韜:「始於夢想,成於文化」。判定一家公司或老闆是否值得追隨,我認為理想主義、公司價值觀和使命感都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