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方法介紹
藍老師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方法很獨特,他讓我們第一步列等量關係式,他向我們介紹了兩種方法,一種是根據題目意思列相應的公式,例如「速度x時間=路程」,按照這個公式可以轉化成多個公式——「路程/速度=時間」、「路程/時間=速度」;另一種是根據關鍵詞轉換成相應的運算符號,如「多了」、「高了」用「+」號,「矮了」、「少了」用「-」號。第二步根據等量關係式轉化成「數」或「□」,如「商店運來450箱蘋果,賣了一些,還剩200箱,請問賣了多少箱蘋果?」根據題目可以列出「運來-賣出=剩下」的等量關係式,然後將它轉化成「450-□=200」,注意不能將「□」寫成「X」。第三步,寫出要設「X」的數量,如上述題目,設賣出「X」箱蘋果;第四部,開始列方程,列出「450-X=200」,藍老師說這道題目是減法方程,將它看成一個「瘦子」,需要「增肥」,這個「瘦子」缺「X」,所以兩邊同時加「X」,也就成了「450=200+X」,方程由減法方程變成加法方程,這個「瘦子」變成了「胖子」,現在它需要開始「減肥」了,它需要同時減去兩邊都有的「數」或「字母」,這個方程兩邊都有「數」,所以兩邊同時減去數值較小的數,就行了,得出「X=250」。
二、題目方法講解
下面我們來做一道題目:食堂200千克大米,每袋25千克,用去一些後還剩50千克,用去多少袋?先寫出等量關係式:「總共-用去=剩下」,不過我們發現這道題目是要求「剩下有幾袋」,求的是「袋」,而不是「千克」,所以要將「用去」變成「每袋數x袋數」,等量關係式就變成了「總共-每袋數x袋數=剩下」,還可以變嗎?我們將初始的等量關係式變一下,變成「剩下+用去=總共」,再變成「剩下+每袋數x袋數=總共」,我們還可以將初始等量關係式變一下,變成「總共-剩下=用去」,也就是「總共-剩下=每袋數x袋數」,我們看一下這條等量關係式,能否讓右邊只剩下「袋數」呢?當然可以。我們將「總共-剩下」看成一個整體,這就使之成為一個乘法等量關係式,想變乘法等量關係式,只能使用除法。我們既然要留「袋數」,就需除以「每袋數」,等量關係式就變成了「(總共-剩下)/每袋數=每袋數x袋數/每袋數」,也就是「(總共-剩下)/每袋數=袋數」,轉化成「數」和「□」,發現這就成了一道算式而不是方程,我們可以用類似的方法讓算式的右邊只剩下「每袋數」,我們就可以選擇一種方法來解方程,以「剩下+每袋數x袋數=總共」為例轉化成「50+25x□=200」,接著設「用去了X袋大米」,等式就變成了「50+25X=200」。下面我們來看下解題過程:
解法1:
剩下+每袋數x袋數=總共
50 + 25 x □ = 200
解:設用了X袋大米
50+ 25X =200
50+25X-50=200-50
25X=150
25X/25=150/25
X=6
答:用去了6袋大米。
解法2:
總共-每袋數x袋數=剩下
200 - 25 x □ =50
解:設用了X袋大米
200 - 25X =50
200-25X+25X=50+25X
200 =50+25X
200-50=50+25X-50
150 =25X
150/25=25X/25
6 =X
答:用去了6袋大米。
解法3:
總共-剩下=袋數x每袋數
200 – 50 =□ x 25
解:設用去了X袋大米
200-50=25X
150=25X
150/25=25X/25
6=X
答:用去了6袋大米。
解法4:
(總共-剩下)/每袋數=袋數
(200 - 50)/ 25 =□
(200 - 50)/ 25 =6(袋)
答:用去了6袋大米。
解法5:
(總共-剩下)/袋數=每袋數
(200 - 50) / □ =25
解:設用去了X袋大米
(200-50)/X=25
150 / X = 25
150/X x X =25x X
150 =25X
150/25=25X/25
6 =X
答:用去了6袋大米。
三、作業本展示
四、課堂筆記展示
溫州市實小2016級7班 鄭淮戈
指導老師:藍作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