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和李鴻章的軍隊,由文人管理,遵循「下級忠於上級」的原則

2021-01-10 小海精彩娛樂

曾國藩和李鴻章的軍隊,由文人管理,遵循「下級忠於上級」的原則!荒謬的是,1907年升任軍機大臣,反而成了他失勢的信號。因為這一調動讓他再也無法直接指揮自己剩下的那些鎮。第二年,皇太后的死讓他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政治同盟。在這場爭奪北方軍事指揮權的最高級別行政鬥爭中,滿族親貴們似乎獲得了勝利。然而,他們的勝利不過泡影而已。首先,滿洲人效仿普魯士進行的貴族化進程,只會加劇漢人的種族憂慮與種族仇恨。親王們用德國軍服代替儒家長袍,希望藉此復興其軍事貴族的身份。但到頭來,這只會讓他們失去漢人臣民的文化忠誠,讓朝廷蒙上了重滿輕漢的汙點。

其次,鐵良和隨後的蔭昌都沒有認識到袁世凱的權力基礎與之前的李鴻章或張之洞略有不同。他們之間有相似之處。和李鴻章一樣,袁世凱也無法自外於朝廷另成格局,而得依賴自己在朝中的同盟,來保護他在地方上的軍事專擅局面。.不過,和之前那批督撫不同,袁世凱帶頭訓練、培養了一群全新而純粹的軍事精英。數年來,他的北洋武備學堂培養了數百名軍官。這些人認為自己的職業身份,全都來源於袁世凱。曾國藩和李鴻章的軍隊由文人管理,遵循「下級忠於上級」的原則,每位軍官都隸屬其直接上級。

而袁世凱的軍隊成員,卻並未被灌輸忠於朋友和上級的儒家傳統觀念,而是提倡他們絕對忠誠於最高統. 例如,袁世凱被任命為軍機大臣後,他的軍務就由其門生兼友人——依然掌控兵部軍諮處的馮國璋看顧。帥——袁世凱。.作為職業軍人,他們在常規官僚機構中也擁有技術上的獨立性。另一方面,曾國藩的幕友則希望最終能獲得文職官位,因此對現存制度和僱主都同樣忠誠。後來,袁世凱的很多軍官都承擔了民國政府中的職務。.他們並不會把自己的軍事生涯當作獲得文職官位的墊腳石。接受過軍校的一番培養,他們都認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就是從軍,因此忠於推翻舊政治體制的號召。

長遠看來,這種職業獨立性讓袁世凱的軍官們不如忠誠堅貞的儒家官員可靠。但袁世凱進入軍機處的隨後幾年裡,他卻可以繼續倚賴之前的心腹。辛亥革命爆發之際,徐世昌之類在北方擔任某些戰略軍事職位的官員,便能在袁世凱的調動下,迅速行動起來。◎財政困難袁世凱並沒有壟斷國家的軍權,也有新軍受訓和駐紮在中國其他地方。領導這些新軍的多為20世紀早期的地方巡撫。各地曾一度屬於中央政府的軍事與財政權,已經越來越多地落入他們手中。皇太后雄心勃勃地開展改革,地方財政自治卻阻礙了朝廷對此的支付能力。

儘管中央政府在1900至1910年間的開支翻了一倍,稅收卻依然相對吃緊。朝廷主要有四大收入來源:每年一億零兩百萬兩土地稅,三千三百萬兩關稅,四千五百萬兩鹽業壟斷收益和釐金(如兩千一百萬兩鴉片釐金)。儘管土地稅僅佔北京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五,但因為政府稅收系1924年,蔣介石管理國民黨著名軍校——黃埔軍校期間,也採取了這種策略。袁世凱的北洋軍官中,有五位當上中華民國總統,一位當上總理。還有很多成了著名軍閥。統無能,下層士紳的包稅行為極為普遍,所以這一比例很難再有提高。而關稅和鹽業壟斷收益之類的其他收入,則大多都被用來償還過去二十年龐大的戰爭賠款了。釐金是可能存在的內地收入之一。曾國藩和李鴻章的軍隊,由文人管理,遵循「下級忠於上級」的原則!

本文由大海由小河川開始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李鴻章睡懶覺,惹怒曾國藩立下規矩,李鴻章從此嚴格自我約束
    曾國藩有一段非常經典的名言:「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翻譯一下就是:很多人之所以會一輩子庸庸碌碌,都是失敗在做事過於有惰性;很多才華橫溢的人,之所以會一事無成,大多失敗在心性過於傲慢,所以說,在曾國藩眼裡,人的品格中,最要不得的兩個惡習便是「惰」和「傲」。
  • 囚徒困局,李鴻章的牢籠
    李鴻章有錢確實是出名的,在合肥老家廣廈千間,良田萬頃,比起他老師曾國藩的只有老家的一棟老房子,確實要相形見絀。但是要說明的是,李鴻章的貪汙放在當時的歷史情境下是可以理解的,晚晴官場到了李鴻章時代,貪汙已經成了官員和朝廷之間達成的默契,只要動公款必定截留作私用,要做官必定要上下打點,比如外放的官員進京,每個衙門,王公貴族都要孝敬,孝敬的數量都有成例。
  • 曾國藩主張勤儉,李鴻章存巨額財產給後代揮霍!誰的後代更有出息
    因為李文安和曾國藩有同年之誼,所以李鴻章順理成章地得到了在曾國藩門下學習的機會,他經常可以得到曾國藩的指導。而曾國藩也認為,李鴻章是一個可以扭轉時局的大才。
  • 李鴻章不消滅太平天國,近代中國將重返中世紀!僅此一點值得稱頌
    愛才惜才的曾國藩把李鴻章招致門下,悉心培養,使得李鴻章的學識得到突飛猛進的進步。尤其是經常聽老師講述國家面臨外有列強欺辱,內有官吏的殘酷剝削和壓迫,遲早會引起巨大的動亂,讓李鴻章進一步加深了憂國憂民的心裡。只是當時的李鴻章覺得只有積累豐厚的知識,才能真正走向報國之途。
  • 曾國藩率湘軍平定太平天國後遭慈禧猜忌,只因做此事,得已善終
    而李鴻章可以用8個字來形容:老成持重,處事圓滑。作為曾國藩的學生,李鴻章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曾國藩回家訓練湘軍的時候,李鴻章就積極響應他的號召,回老家拉起了一支淮軍隊伍,以此來幫助曾國藩。後來,他也揚名於對抗太平軍之戰中。話說,公元1864年,太平軍兵近威逼上海之時,告急文書如紙片般飛向曾國藩。
  • 解密「逃跑將軍」葉志超,瘋狂奔跑五百裡,只是為李鴻章保存實力
    淮軍是1862年由李鴻章組織編成的軍隊,主要招收兵員的是以安徽為主的江淮人,葉志超身為安徽人,在不能參加科舉的情況下,只能依靠參加建立軍功以求出人頭地,所以參加淮軍成為葉志超的選擇。淮軍是中國第一支初步具有近代化形式的軍隊,淮軍採用湘軍的營制,但是在1863年進行了改革。淮軍請了西方列強的教官充當教習,用西方的操練方法練軍,採用洋槍作為部隊武器,還建立相應的炮隊。
  • 李鴻章: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李鴻章背的最沉重的「鍋」是甲午戰爭議和之後的《馬關條約》,也因此兩國民間更流傳開一種說法:李鴻章挨了一槍,給大清省一億兩白銀。李鴻章籤訂條約前的談判,日方開出了極其苛刻的停戰條件:由日軍佔領大沽、天津、山海關;津榆鐵路交給日本管理;停戰期日軍軍費由清政府承擔;清政府賠償日本三億兩白銀,等等。
  • 名列「清末三先生」 曾國藩將他與李鴻章相提並論
    他一生著述豐富,名臣曾國藩曾誇他「李少荃(即李鴻章)是拼命做官,俞蔭甫是拼命著書」。拿李鴻章來做對比,可見曾氏對他的讚賞。  他與晚清溫州的幾位大儒名臣關係密切:與孫衣言「三度同年」且職業經歷相仿;兩度來溫拜訪孫鏘鳴,雨夜把酒品海鮮。據說在孫鏘鳴70歲過生日時,是他給寫了「天下翰林皆下輩,朝中將相兩門生」句。其中「將相兩門生」指的是晚清重臣李鴻章和沈葆楨,孫鏘鳴是這兩人的房師。
  • 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的基本遵循
    原標題: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的基本遵循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管理規定》),這是中央制定的第一個規範和加強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的黨內法規。
  • 清朝為何同意由外國人代管中國海關?中國人靠不住
    1853年,在太平天國起義和福建小刀會起義的影響下,上海爆發了小刀會起義。起義軍佔領了寶山、南匯、川沙、青浦等縣城,一度克服了太倉。清朝江海關(上海海關)的官員見勢不妙,逃到了租界。江海關就停止了運轉。可是,由於外國商船還在港口等待著,英國、法國、美國3國領事商量了一下,由3國各派1人,組成稅務司,代替清朝政府管理江海關。
  • 曾國藩: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塔列朗是法國著名的政壇變色龍、不倒翁,和拿破崙同時代。朋友推崇他的理由是,他總是能精確判斷局勢變化,得保富貴以終。我說,比起塔列朗來,我更推崇曾國藩。因為塔列朗的生活,一切以富貴壽考為目的,太過單調。而曾國藩,不僅富貴,並且文學修養也很高,在導引世道人心上,也有很大成就。曾國藩體驗到的世界,比塔列朗要豐富得多。
  • 曾國藩:為人處世的高情商,關鍵在這2個原則,別等40歲後才知道
    曾國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被譽為「千古第一完人」,雖是文人卻能統帥湘軍,屢力戰功,身為漢人,卻能十年七遷,連躍十級,一生混跡官場,還能善始善終。俗話說,官場就是人場,充滿了爾虞我詐,曾國藩就在這波譎雲詭的人情場上,總結出來這一句話:說話要軟著說,事情要硬著做,看完讓人醍醐灌頂。
  • 企業管理系列源文件之四-營銷中心運營計劃管理體系實用PPT
    1、建立統一的計劃和控制系統,戰略能夠順利落地。2、能有上下認同的工作目標和衡量此目標的KPI指標,同時每個員工有計劃、有目標地圍繞部門目標,自行開展改進性工作,提高工作績效。3、客觀的對員工工作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估。大家有成就感……一、運營計劃是什麼運營計劃是什麼?
  • 1896年李鴻章訪問美國:萬人空巷看稀奇,穿黃馬褂隨地吐痰遭罰款
    封建擁躉 忠君不移李鴻章出生於一個略有薄產,專注耕讀的家庭,18歲便中秀才,24歲中進士入了翰林,後跟隨大清名臣曾國藩學習操練,仕途一帆風順,也給家族帶去了莫大的榮耀光輝。這樣的李鴻章始終成長在封建思想的洗禮中,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封建王朝和體制的擁躉。
  • 曾國藩:體孔孟思想,用禹墨精神,操儒學辦實事
    [摘要]流沙河曾感慨曾國藩:「這傢伙,體孔孟思想,用禹墨精神,操儒學辦實事,玩《莊子》以寄閒情,由封建文化培養見識,從傳統道德汲取力量,也許厲害就厲害在這裡吧!」他「匡救時弊」,整肅政風,學習西方文化,使得晚清出現了「同治中興」;曾一生致力結交、網羅、培育、推薦和使用人才,他的幕府是歷史上規模和作用最大的人才庫,幾乎聚集了當時社會的人才精華。他一生推薦過的下屬有千人之多,官至總督巡撫者就有四十多人。他們既有李鴻章、左宗棠、郭嵩燾、彭玉麟、李瀚章這樣的政要高官,也有像俞樾、李善蘭、華蘅芳、徐壽等一流的學者和科學家。
  • 曾國藩:面臨再大事,只要做到一點,必將百戰百勝,所向披靡!
    諸葛亮用這樣的話來教育兒子,就是希望他能真正靜下心來,領悟修身養性和研究學問的道理。靜氣,是我們中華民族千年來領悟的智慧和經驗。靜,是一種修養,一種氣質,是一種人生境界,想成大事者必須有靜氣。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李鴻章曾向曾國藩舉薦三位優秀的人才。
  • 曾國藩:耐煩之人每臨大事有靜氣
    1、耐煩之人必成大器 淮軍創建之初,李鴻章推薦的三個人才,前來拜見曾國藩。 仔細觀察完後,曾國藩對如何使用這三人,已經有了成算。 他對李鴻章說:「你推薦的這三個人當中,只有一個人才堪大用。」 李鴻章忙問:「老師是如何得知的?」 曾國藩捻著鬍鬚,微微一笑說:「做大事,最重要的是耐煩。這三人當中,只有一人耐得煩,必成大器。」
  • 曾國藩「烏龜」戰法,結硬寨打呆杖,「笨功夫」不高明但卻很有效
    在曾國藩治下的湘軍行軍是很慢的,一天最多走4個小時,時間一到就停下來紮營、挖溝。簡而言之,行軍一結束,不管士卒累不累,必須環繞營地挖出2道深溝,再沿著這個深溝築起2道高牆,而關於溝和牆的寬度、深度或者厚度都有明確要求,比如外溝寬2米、深3米,內溝是其一半標準,而高牆仿造城牆,2米多高、2米多厚,內牆同樣是其一半標準。
  • 歷史上卓然的曾國藩,是一個怎麼樣的人?這一生經歷了什麼?
    在1860年春季的一天,著名的太平天國天王李秀成和陳玉成決定自己帶著士兵,用聲東擊西的策略來攻打久攻不下的清兵大營,為手下的將領增強信心,來一場難得得機會,讓洪秀全也看到自己的表現,為自己以後鋪平道路。
  • 軍隊文職是什麼意思?軍隊文職和其他的文職一樣嗎?
    【導讀】華圖寧夏軍隊文職考試網同步網絡發布:軍隊文職是什麼意思?軍隊文職和其他的文職一樣嗎?,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寧夏軍隊文職考試招考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軍隊文職微信公眾號(nxhtjr),寧夏軍隊文職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 /6027571。寧夏軍隊文職備考QQ群:585178032。   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是和其他文職崗位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