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外機內藏一窩幼鳥,10多位「鳥媽媽」爭相餵養,專家卻這麼說…

2021-01-07 紅星新聞

4月9日,成都書院西街一間辦公室內,老舊的空調外機剛被拆除拿進來,空調內的微弱叫聲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同事們細細觀察後發現,空調外機裡竟然搭起一個鳥窩,4隻眼睛還沒睜開的小鳥嗷嗷待哺。

沾上「人氣」的小鳥沒能再等到「鳥媽媽」。辦公室裡的十多個同事成為它們的「鳥媽媽」。他們專門製作了鳥窩,特地買來嬰兒米粉餵養4隻幼鳥,小鳥們享受「超規格」待遇。

公司拆空調 發現外機內被小鳥安了家

到了吃午飯時間,在書院西街一個辦公樓工作的梁女士首先憂心的是4個「外來客」的飲食——4隻嗷嗷待哺的小鳥時不時張大嘴巴,發出微弱的叫聲。

4隻小鳥是在4月9日到來的。公司辦公室工作人員將幾個老舊的空調外機拆除,其中一個空調外機剛剛放回辦公室,準備下一步處理,突然聽到機身內部有一些小響動。

「當時我們才注意到,空調外機裡有一個鳥窩,裡面有4隻小鳥。」梁女士回憶,因為事前不知情,已經把空調外機移入辦公室內,諮詢了專業人士後獲知,沾上「人氣」的小鳥極有可能被鳥媽媽遺棄。

梁女士告訴記者,層層疊疊的鳥窩裡,4隻小鳥眼睛都還沒有睜開,身上沒有一根毛,它們應該剛孵化不久。

擔心鳥媽媽回家看不見小鳥著急,同事們臨時拼出一個大盒子將鳥窩裝進去,再次放回外面,可是等了很久,也不見鳥媽媽飛回來。害怕鳥兒們被冷死或餓死,梁女士將小鳥連著鳥窩又接進來,辦公室的十多位同事,成為了它們的「鳥媽媽」。

專制小鳥屋 買來小米、嬰兒米粉小心餵養

十多個「鳥媽媽」們首先找來一個紙箱作為鳥兒的鳥窩,然後諮詢專業人士後,特地買來小米,用溫水泡過後,用吸管飼喂。「張嘴,張嘴。」梁女士雙手小心翼翼地捧起小鳥餵養。

「除了小米,還有同事給它們買了嬰兒米粉,但都是糊狀,不敢給它們吃,怕弄在身上會著涼。」同事吳女士說,為了讓鳥兒們活得久,還有同事鄒女士專門捐出一個壽碗,碗身的幾個壽字,代表著深深的祝福。

9日,成都商報記者諮詢了成都市觀鳥協會會長沈尤,根據視頻和圖片,沈尤初步判斷4隻鳥兒是麻雀,孵化應該沒幾天。「人要想把這麼小的鳥餵活,可能性微乎其微。」沈尤解釋,幼鳥餵養不僅有溫度要求,還需要精細的過程。

成都商報記者了解到,對於絕大多數鳥類來說,鳥巢不是它們的「家」,它們所建築的巢僅僅是它們產卵和育雛的臨時「住宅」。鳥類把卵產於巢中,可使卵集中在一處而不致滾散,並同時接受親鳥的體溫孵化。另外,位於巢中的卵或雛鳥,在親鳥的保護下可避免天敵的傷害。而挪動鳥窩對鳥類繁殖有不良影響,親鳥甚至會棄巢而去。如果那時候巢內有幼雛,就容易夭折了。

沈尤說,如果以後市民發現幼鳥,最好的方式就是放手。「不去動不去管,順其自然,如果動它,反而會好心辦壞事。」

「我們也諮詢了專家,都說很難養活,但還是想儘量試試,養一天算一天。」梁女士透露。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顏雪 實習生 張迪琪

攝影記者 王紅強 編輯 敬玲燕

相關焦點

  • 攝影師捕捉鳥媽媽餵養幼鳥瞬間
    這隻幼鳥正準備吃下一頓美餐,看來這條毛毛蟲的時日不多了。這些照片顯示了幼鳥的聰明可愛和它們與人類幼兒的驚人相似,以及鳥媽媽養育子女的艱辛。通過這些很有意思的照片可以了解到一些幼年鳴禽的生活,以及它們與媽媽的親密關係。雖然它們是小鳥,但是這些幼鳥跟人類幼兒有很多驚人的相似之處。它們整天無所事事、不停的鳴叫、焦急地等待媽媽把吃的東西帶回來。而鳥媽媽為了養活這一大家子,天天忙得團團轉。
  • 空調外機小鳥築巢 專家提醒:順其自然(圖)
    ,鳥媽媽非常警惕地把小鳥藏在翅膀下面。圖/記者陳韻驕   紅網長沙5月10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王詩穎 實習記者 王微)5月9日,長沙市民龍女士和肖女士分别致電瀟湘晨報,這兩戶人家各有一位從天上飛來的小鄰居:龍女士家空調外機上多了一個鳥巢,小鳥在這裡孵出寶寶;肖女士家進來一隻剛學會飛的小鳥不走,鳥媽媽一直在屋外守候著。  小天使給兩家人帶來歡樂,也帶來了煩惱:該怎麼照顧它們呢?
  • 麻雀夫妻空調內築巢 住戶怕鳥受傷用風扇抗高溫
    習慣了在小鳥鳴唱聲中醒來的汪銘感覺有些失落——半個月前有對麻雀夫妻在他家的空調機內築巢孵蛋,現在幼鳥們翅膀長硬了,便和爸爸媽媽飛離了這個臨時的家。汪銘說,怕空調的噪音和熱氣影響可愛的「鄰居」,他寧願買風扇來抵禦暑熱。
  • 市民小區內撿到斑鳩幼鳥 專家建議餵養幾天後放生
    昨晨,家住漢口的董女士在小區內遛狗時撿到一隻不知名的野生雛鳥,卻不知該如何處理。武漢動物園專家表示,該雛鳥應為山斑鳩幼鳥,屬「三有」保護動物,建議其餵養幾天後放生。昨日7時20分,家住武漢市江岸區百步亭花園幸福時代小區的董女士在小區內遛狗時,突然發現路上有一隻灰色的雛鳥(如圖)。
  • 沒良心的母黑鸛,啄傷體弱的幼鳥,還把它丟窩外,讓蒼鷺叼走
    然而,看起來這麼膽小怕事、溫文爾雅的黑鸛,卻幹出十分兇殘的事情來,當食物緊缺時,它們會把體弱的幼鳥啄傷,丟在窩外面在黑鸛媽媽的精心餵養下,幼鳥們在巢內吃了睡睡了吃,已經快2個月了,4隻幼鳥長得很快,發育還算好,只有一隻相對與兄弟姐妹來說弱小一些。大家知道,黑鸛食量大而且食性單一,它們只對各種各樣的小魚感興趣,比如黃辣丁、白條、鰾鰍、泥鰍、條鰍等等。只有在食物短缺的情況下,黑鸛偶爾才會捕食一些昆蟲、青蛙、林蛙等。
  • 鳥媽媽餵幼鳥的時候,為何總會漏掉幾隻?
    對於人類來說,人類的一胎基本上只生一個孩子,不過也有生雙胞胎的情況。不管是獨生兒女還是雙胞胎,人類都會精心照顧自己的孩子。不過,對動物們來說就不是這樣了,比方說企鵝。因為絕大部分的鳥類一胎都會產下多枚鳥蛋,而這些鳥蛋從孵化到哺育成熟,並不是都能幸運長大。實際上,很多鳥蛋還沒破殼而出時,就會被一些早孵化出來的幼鳥擠出鳥巢,直接終止了它們自己的生命。就算這些鳥蛋被孵化出來,但也會被鳥媽媽棄養。在很多紀錄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一幕:鳥媽媽在餵養時經常會漏掉幾隻幼鳥。這是鳥媽媽故意的呢?還是鳥媽媽糊塗了?
  • 從雛鳥到成鳥,幼鳥的成長階段有哪些?收下這份幼鳥飼養手冊
    在自然界,如果說春天代表生命,那夏天就代表成長。洋洋的夏日,給萬物帶來了生長的陽光和溫度。三四月份產卵的鳥兒,過了2個月的孵化期,小鳥們在五六月都爭相破殼而出了。野外的鳥媽媽們到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刻:她們必須每天不停地尋找食物來哺育後代。
  • 幼鳥從幼鳥到成年的成長階段是什麼?帶著這本養小鳥的指南
    麻雀是什麼階段的鳥?有兩個基本概念普及:孵化期和嵌套期。孵化期:孵化期簡單地理解為母鳥「孵蛋」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唯一的影響因素是溫度,這是鳥類胚胎發育的首要條件。築巢期:雛鳥破殼後,在他們能自己覓食之前的段時間,除了溫度和食物,築巢期是母鳥最忙的時候。這個階段稱為「留巢幼鳥」,也稱為「晚成雛」。
  • 雛鳥落難人收留 鳥父鳥母天天來守候
    小小的鳥籠內,蹲著一隻嗷嗷待哺的小白頭翁;  籠外,白頭翁媽媽叼來一條青蟲,隔著籠子鐵絲,一口一口地餵養著孩子。  10米開外的對面樓上,白頭翁爸爸正嚴陣以待地站在空調架上,守候著母子倆的安全。  日子一天天過去,籠中的小白頭翁,已從當初的拇指頭大,長到了如小雞般大小,展翅高飛的日子已不遙遠……這一切,是一戶人家一周的心血。
  • 雛鳥落難被人收留 鳥父鳥母每天入戶餵食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訊  小小的鳥籠內,蹲著一隻嗷嗷待哺的小白頭翁;  籠外,白頭翁媽媽叼來一條青蟲,隔著籠子鐵絲,一口一口地餵養著孩子。  10米開外的對面樓上,白頭翁爸爸正嚴陣以待地站在空調架上,守候著母子倆的安全。
  • 鳥餵食時為何總挑相同幾隻?鳥媽媽養育之道,其中蘊含大智慧
    在全世界範圍內,鳥的種類其實是非常多的,且每一種鳥類都有自己的養育子女的辦法。比方說,杜鵑讓別家的鳥媽媽來撫養自家的小鳥,因為杜鵑本身比其它鳥類要大,所以它的幼鳥也更強壯,在搶食時也更加有優勢。那麼問題來了,難道鳥媽媽分不清自己的孩子嗎?
  • 為啥這種鳥,窩裡窩外都很乾淨?偶然用攝像機錄下了一切
    作者:吳一千目錄鳥糞,人人都煩嗎鳥糞利用好,是塊寶美洲知更鳥,窩裡窩外都很乾淨美洲知更鳥,窩裡窩外都很乾淨?鳥兒留給人們的印象一般是亂排便,有時甚至會落到路人身上,十分噁心。但有一種鳥屬於例外,有人在院子裡發現了美洲知更鳥的鳥窩,他並沒有將窩拆除,而是在旁邊放了個攝像機,靜悄悄地拍下來鳥兒從孵化到從窩中飛走的一系列珍貴影像,但回看錄像時,他發現,這種鳥的窩周圍和窩裡,都十分乾淨,沒有一點鳥糞,這是怎麼回事?
  • 為啥這種鳥,窩裡窩外都很乾淨?有人用攝像機錄下了一切
    作者:吳一千目錄鳥糞,人人都煩嗎鳥糞利用好,是塊寶美洲知更鳥,窩裡窩外都很乾淨美洲知更鳥,窩裡窩外都很乾淨?鳥兒留給人們的印象一般是亂排便,有時甚至會落到路人身上,十分噁心。但有一種鳥屬於例外,有人在院子裡發現了美洲知更鳥的鳥窩,他並沒有將窩拆除,而是在旁邊放了個攝像機,靜悄悄地拍下來鳥兒從孵化到從窩中飛走的一系列珍貴影像,但回看錄像時,他發現,這種鳥的窩周圍和窩裡,都十分乾淨,沒有一點鳥糞,這是怎麼回事?
  • 比人類還險惡的鳥,在別人巢裡卵產,幼鳥剛出殼就殺死全部小夥伴
    鳥是自然界神奇的動物,靠肌肉的力量就能在空中自由翱翔。在還沒有飛機的年代,所有人都幻想著能像鳥兒一樣在天空飛翔,即使在滿天是飛機的今天,依然有無數人想擁有一雙可騰空而起的翅膀。很多人喜歡觀鳥,背著各種望遠鏡、單眼相機,跑到野外去蹲點一整天,就是為了觀察各種鳥兒的美態和生活習慣。
  • 無辜的小鳥 羽翼未長連窩被端 現身鳥市待價而沽
    見圍觀者越來越多,賣鳥的小夥子笑了。據他介紹,這鳥叫黃騰,從樹上掏下來才10多天。目前鳥還很小,需要花時間和精力餵養,4隻共30元。如果餵養得好,稍微長大一點的黃騰能賣到100多元一隻。「棕背伯勞,50元一隻!」另一名小夥子叫賣著,小鳥被裝在盒子裡的鳥窩裡,光滑的身體還沒長毛。小夥子稱,鳥跑到他家築巢,近日風急雨大鳥巢掉落在地,他不得已才拿到鳥市上來賣。說完,小夥子切了塊肉送到小鳥嘴裡。
  • 市民撿到7隻夜鷺幼鳥送動物園 結果好心辦壞事
    因為,這麼小的幼鳥需要母親的餵養,人工餵的飼料,無法替代『母鳥』的胃液,不能滿足幼鳥的生長需求」,11日,鎮江世業洲開心動物園負責人王金龍告訴記者,面對丹陽好心市民送至動物園的7隻夜鷺幼鳥,動物園方也有點束手無策,「其中有一隻幼鳥,已經快不行了」。
  • 磴口一居民撿到剛出窩幼鳥,養大發現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近日,磴口縣森林公安局民警回訪了愛心群眾張鼎,發現經過張鼎一個多月的精心餵養,小紅隼終於快「長大成人」了,並且具備了初步飛翔的能力。民警及時出警,發現是一隻剛出窩不久的幼鳥,這麼小的幼鳥一般很難餵養成活。報案人張鼎告訴民警他會餵養小鳥,願意無償餵養這隻小鳥,等到小鳥長大會飛時再交給民警放飛。 民警通過進一步了解得知,張鼎在磴口縣城經營著一個觀賞魚鳥店,他確實擁有飼養小鳥的技術和條件,這才放心地將幼鳥交給他餵養。
  • 雌杜鵑鳥借窩繁殖,只因遇到妻妾成群又不顧家的「渣男」
    孵化期的鳥媽媽們由於母性泛濫,很少會對自己巢穴中的蛋產生戒備心,會一視同仁,這樣它們就成了免費的代孵保姆。而杜鵑鳥的孵化期短,破殼早。當杜鵑鳥的幼鳥破殼以後就會本能地將窩裡其它還未破殼的鳥蛋驅趕到窩外。經過專業人士研究表示,杜鵑鳥之所以要這樣利用別的鳥來代孵自己的後代,完全是由於雄杜鵑鳥太渣了!杜鵑鳥為何選擇寄生的方式?
  • 小小燕子窩孵出大怪鳥 原是杜鵑產蛋鳩佔鵲巢
    杜鵑幼鳥個頭很大,把燕子窩佔得滿滿的。(市民王先生供圖)   「燕子窩裡怎麼孵出這麼大一隻鳥?」萊西市民王先生的朋友家近日發生一件怪事,房簷下燕子窩裡孵出一隻黑褐色的怪鳥,個頭比成年燕子大一倍。回想起半月前曾有一隻大鳥空降燕窩,這個「巨嬰」很可能是那隻鳥在燕窩裡產卵,後來被燕子孵化出來的,還擠掉了窩裡的小燕子,獨享燕子父母餵食。據專家介紹,這隻大鳥名叫杜鵑,最臭名昭著的行為就是「巢寄生」。
  • 小小燕子窩孵出大怪鳥原是杜鵑產蛋鳩佔鵲巢(圖)
    市民王先生供圖  「燕子窩裡怎麼孵出這麼大一隻鳥?」萊西市民王先生的朋友家近日發生一件怪事,房簷下燕子窩裡孵出一隻黑褐色的怪鳥,個頭比成年燕子大一倍。回想起半月前曾有一隻大鳥空降燕窩,這個「巨嬰」很可能是那隻鳥在燕窩裡產卵,後來被燕子孵化出來的,還擠掉了窩裡的小燕子,獨享燕子父母餵食。據專家介紹,這隻大鳥名叫杜鵑,最臭名昭著的行為就是「巢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