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裁判觀點:當事人對合同條款理解有爭議如何確定該條款真實意思?

2021-01-09 湘湘帶你看社會

來源:「民事審判(ID:mssp_wjl)」

轉自:法務之家

特別提示:凡本號註明「來源」或「轉自」的作品均轉載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

▌裁判要旨:

當事人對合同條款的理解有爭議的,應當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語句、合同的有關條款、合同的目的、交易習慣以及誠實信用原則,確定該條款的真實意思。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事裁定書

(2018)最高法民再476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浙江麗水長徵醫院,住所地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七裡鄉七裡村。

法定代表人:蔣彩英。

委託訴訟代理人:陳華,該單位員工。

委託訴訟代理人:蔣崴,北京市合弘威宇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浙江欣捷建設有限公司,住所地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環城北路455號,實際經營地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公園路128號。

法定代表人:杜世培,該公司執行董事。

委託訴訟代理人:樓紅磊,浙江和義觀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託訴訟代理人:王國丞,浙江和義觀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浙江麗水長徵醫院(以下簡稱長徵醫院)因與被申請人浙江欣捷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欣捷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2017)浙民終589號民事裁定,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於2018年12月4日作出(2018)最高法民申2875號民事裁定,裁定提審本案。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長徵醫院再審請求:撤銷浙江省麗水市中級人民法院(2017)浙11民初478號民事裁定及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2017)浙民終589號民事裁定,指令一審法院審理本案。事實和理由:一、本案不違反一事不再理原則。一事不再理應同時具備前訴和後訴的當事人相同、訴訟標的相同、訴訟請求相同、相反或可替代三個條件。對比浙江省麗水市中級人民法院(2012)浙麗民初字第1號案件(以下簡稱前案)與本案,長徵醫院在本案中主張的事實理由及訴訟請求,與前案依據的事實理由和訴請並不同一,兩案不屬於同一案件。(一)前案中,從欣捷公司與長徵醫院分別提出的訴訟請求、事實理由及該案審理過程中雙方提交的證據、庭審筆錄反映的訴辯意見來看,均未涉及到工程質量問題,雙方並沒有就工程質量提出主張。(二)前案調解協議第一條內容所依據的事實沒有涵蓋本案起訴依據的事實。前案中雙方調解時達成的調解協議雖約定「長徵醫院不再對已完工程質量提出任何異議,已完工程日後如需維修、整改等均由長徵醫院負責,與欣捷公司無關」,但該調解協議中所指的工程質量問題不能涵蓋案涉工程的地基基礎和主體結構質量安全問題,而本案訴請主張的是前案中未涉及的地基基礎和結構安全這一重大質量問題。1.該調解僅針對調解時已經發現的一般工程質量問題,不包括重大質量問題,畢竟前案調解時尚未發現工程的地基基礎和主體結構不合格,長徵醫院尚不知案涉工程存在工程樁基需要返工重做。相關重大質量問題是前案結案後經質監部門監督才發現,並經專業鑑定機構鑑定和專家論證後才確認。2.如果明知工程地基基礎不合格、主體結構存在質量安全問題,長徵醫院在前案中不可能同意支付尚欠的工程款。3.如果工程的地基基礎不合格或結構安全沒有保證,則完全有可能拆除重建,並非簡單的維修、整改能解決。施工方對地基基礎及主體結構工程質量,最低保修期限為設計文件規定的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4.2016年4月5日,欣捷公司在《關於縉建督2016(2)號文件回復函》中指出:「針對門診樓、醫技樓、病房樓樁基工程中甲方及相關檢測單位出具的質量問題報告,我方將對報告中涉及的6根不合格樁基進行整改處理,使該6根樁基達到合格標準」。另外,在該函件中,欣捷公司堅持認為「在各單體檢驗批抽驗的數量不足的情況下來認定醫技樓、病房樓、門診樓三個單體工程樁均為不合格……該判定結論不成立」等。以上復函內容可以說明:首先,前案調解書中確定的「已完工程的維修、整改」內容不包括樁基,否則欣捷公司不會改變調解書中的約定而承諾由施工方進行整改;其次,欣捷公司直至2016年4月仍認為工程樁基是合格的,這也可以證明在前案調解時,雙方都認為案涉工程不存在重大質量問題。二、一事不再理是指當事人提起訴訟後不能提起另外一個訴訟,主要是為了解決就同一案件產生相互衝突的多份有效裁判的問題,本案與前案審理並不存在衝突,故不屬於一事不再理的情形。三、原審裁定認定本案的起訴須雙方就工程質量維修和賠償問題達成新的合意等,不符合本案實際。(一)(2016)1號縉雲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以下簡稱縉雲縣住建局)專題會議紀要是與會各方形成共識後達成的,會議明確了對本工程存在的重大質量問題的處理意見,該會議上形成的共識也應當認為是新發生的事實。(二)前案訴訟中尚未發現工程重大質量問題,新發現的工程重大質量問題屬於新的事實,政府主管部門形成的會議紀要和工程質量處理意見也是新的事實,本案不應以雙方當事人重新就民事賠償達成一致為案件受理的必要條件。(三)本案二審期間,長徵醫院申請證人陳某、李某、蔣某出庭作證,可證明前案民事調解書所涉工程質量為「小修小補」,不包括重大工程質量問題。上述證人證言亦非孤證,對照欣捷公司在《關於縉建督2016(2)號文件回復函》中也認可6根樁基不合格,同意進行整改處理等事實,證據之間能夠相互印證。結合政府部門的會議紀要、專業鑑定單位的鑑定結論和專家論證意見,足以證實長徵醫院的事實主張。綜上,請求依法撤銷原審裁定,支持長徵醫院的訴訟請求。

欣捷公司辯稱:一、本案與前案構成重複訴訟,原審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據法律規定,判斷構成重複起訴的標準是當事人相同、訴訟標的相同、訴訟請求相同或者後訴的訴訟請求實質上否定前訴裁判結果。(一)本案中長徵醫院所主張的事實理由為工程質量存在問題,訴訟請求為承擔工程質量責任、賠償損失。而本案的事實及訴訟請求均已在前案中予以解決,並在前案調解書中以「被告不再對已完工程質量提出任何異議,已完工程日後如需維修、整改等均由被告負責,與原告無關」了結。本案中的當事人一致,訴訟標的、訴訟請求均已在前案中進行了審理、解決,符合法律規定的重複訴訟的條件。(二)即使如長徵醫院所主張的,在調解生效後才發現新的重大質量問題,長徵醫院也已就該事實及相關訴訟請求向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2014)浙民申字第121號民事裁定,確認長徵醫院提交的證據無法認定案涉工程存在重大質量問題。(三)即使案涉工程存在重大工程質量問題,長徵醫院也已經對該事實權利行使了法律上的處分權。因此,即使存在重大質量問題,也是由於長徵醫院的疏忽大意造成損失,後果應當由其承擔。(四)本案如果進入實體審理,本案的訴訟請求實質上否定了前案的裁判結果。前案對案涉工程的工程質量、維修、整改、工程款數額等爭議焦點進行了審理,且工程質量問題及維修、整改義務的分配是前案調解結果的前提和基礎,如果推翻,前案生效的裁判結果也將全部無效。二、長徵醫院以調解生效後新發現的事實向法院提起訴訟不能成立。(一)依法本案的起訴須是基於新發生的事實。(二)本案長徵醫院的訴訟依據不屬於新的事實。1.長徵醫院所主張的事實是在前案調解書生效之前就已經存在的事實,在時間上不構成新的事實。2.即使工程存在嚴重質量問題,長徵醫院也應當在前案中主張,而長徵醫院在前案中放棄了這部分的訴訟主張,在法律上已經行使了處分權,因此也不構成新的事實。3.即使原案中未涉及該部分事實,也不構成法律上新的事實。(三)長徵醫院與欣捷公司未就工程質量問題達成新的合意。1.長徵醫院在一審訴訟中從未提及雙方形成新的合意。2.長徵醫院所提供的縉雲縣住建局主持協調過程中產生的會議紀要不能證明雙方之間就工程質量問題達成新的合意。(四)本案應當通過審判監督程序解決。三、長徵醫院主張的嚴重質量問題實際上並不存在,即使存在工程質量問題也非欣捷公司的責任和過錯。(一)案涉工程為在建工程的爛尾樓工程,即使存在質量問題,也可以在後續施工中予以維修、整改,相關維修、整改的責任在前案調解書中已經予以明確,應當由長徵醫院負責。(二)長徵醫院訴稱的重大質量問題並不存在。1.鑑定報告系長徵醫院單方委託鑑定,其真實性、合法性無法認定,不能作為證明工程質量的證據。2.鑑定報告結論與長徵醫院在施工之前委託核工業金華工程勘察設計院出具的地勘報告存在明顯矛盾之處。3.長徵醫院提交的所有會議紀要均系縉雲縣住建局違法製作,對民事主體之間的民事權利沒有約束力。4.欣捷公司嚴格依據長徵醫院提供的地勘報告、設計圖紙,按照規範要求施工,施工過程接受長徵醫院、監理單位、設計院、質量監督站的監督,欣捷公司沒有過錯,即使有質量問題也可能是地質勘探,設計,甚至長期無人保養等原因造成,與欣捷公司無關。(三)長徵醫院嚴重擴大工程質量問題,其訴稱工程推倒重建沒有依據,與縉雲縣住建局協調會的意見也不一致。1.長徵醫院訴稱工程需要推倒重建的依據是金華市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於2014年1月20日出具的《關於麗水長徵醫院工程質量問題的函》,該函件並非該設計院的最終意見,設計院於2014年1月25日向長徵醫院出具正式函件——《關於要求收回「關於麗水長徵醫院工程質量問題的函」的函》。2.根據縉雲縣住建局專題會議紀要(2016)1號文件精神,現存的質量問題可以通過整改的方式進行。3.案涉工程停工已達8年之久,期間一直處於無人管理的廢棄狀態,裸露的鋼筋、混泥土、磚塊風化腐蝕嚴重。即使存在工程質量問題也是長徵醫院自身責任,與欣捷公司無關。四、長徵醫院提起訴訟的根本目的是拖延執行,屬於惡意訴訟,損害公共利益和欣捷公司的利益。綜上,請求維持本案一、二審裁定。

2017年3月9日,長徵醫院向浙江省麗水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一、欣捷公司返還支付的工程款2085萬元;二、欣捷公司賠償工程重置損失(包括重置拆除平整、重置差價等)暫估為174551582.2元,最終按鑑定結果確定;三、欣捷公司賠償利息損失1119萬元(暫計至2017年3月3日,此後按每日萬分之二點一計至判決確定的履行期限止);四、欣捷公司賠償已產生的鑑定費用損失778625元;五、欣捷公司承擔本案所有鑑定費用;六、欣捷公司承擔全部訴訟費用。

一審法院查明:長徵醫院與欣捷公司就本案爭議事項已於2013年6月14日達成調解協議,確定「長徵醫院不再對已完工程質量提出任何異議,已完工程日後如需維修、整改等均由長徵醫院負責,與欣捷公司無關……雙方在涉案項目合同項下再無其他任何爭議」。上述協議經該院(2012)浙麗民初字第1號民事調解書確認,並已生效。長徵醫院不服(2012)浙麗民初字第1號民事調解書,先後向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向浙江省麗水市人民檢察院申請監督。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於2014年7月10日駁回長徵醫院的再審申請,浙江省麗水市人民檢察院於2017年2月13日決定不支持長徵醫院的監督申請。另,該院依職權向縉雲縣住建局了解雙方有無在其牽頭下進行民事賠償問題重新協商事宜。縉雲縣住建局表示,「一、按照2014年8月22日《關於浙江麗水長徵醫院項目工程質量問題專題協調會會議紀要》〔2014〕21號要求,明確工程質量問題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據國家有關法律規定負責調查處理,合同糾紛可通過司法途徑解決。二、目前,我局對質量問題進行了調查取證,質量問題已基本查明,但就質量問題整改方案建設方與施工方暫未達成一致意見,還未涉及解決民事賠償問題。三、為妥善解決問題,2017年2月,我局在建設方和施工方都有意願的前提下,幫助牽頭雙方就本項目收購事項進行協商,經多次進行協商溝通後,雙方暫未達成共識。」

一審法院經審查認為:首先,就本案爭議事項,該院已依法作出(2012)浙麗民初字第1號民事調解書,並已生效。其次,即使本案已完工程確實存在重大質量問題,該質量問題在前案審理結束之前就已經存在,並非(2012)浙麗民初字第1號民事調解書發生法律效力後發生的新的事實。再次,本案中,長徵醫院就本案已完工程質量向本院提交的證據,基本是在縉雲縣住建局主持協調過程中產生的。而經向縉雲縣住建局了解,長徵醫院、欣捷公司雙方在縉雲縣住建局主持協調過程中並未涉及民事賠償問題,現有證據並不足以證明雙方就本案已完工程質量的處理問題在民事方面達成過新的合意。現長徵醫院就同一法律關係,相同的事實理由再次向法院提起訴訟,違反了「一事不再理」的訴訟原則,依法應予以駁回。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五項、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零八條第三款、第二百四十七條、第二百四十八條之規定。裁定:駁回長徵醫院的起訴。

長徵醫院不服一審裁定,向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請求:依法撤銷原審裁定,指令浙江省麗水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本案,判決欣捷公司賠償因重大工程質量問題造成的損失,並承擔本案的檢測費、鑑定費及訴訟費用。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查明的事實與一審一致。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是長徵醫院的起訴是否違反一事不再理原則。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第二百四十七條規定,當事人就已經提起訴訟的事項在訴訟過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後再次起訴,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構成重複起訴:(一)後訴與前訴的當事人相同;(二)後訴與前訴的訴訟標的相同;(三)後訴與前訴的訴訟請求相同,或者後訴的訴訟請求實質上否定前訴裁判結果。當事人重複起訴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本案雙方當事人系工程款糾紛,在前案審理中達成調解協議,協議內容涵蓋工程款、工程維修、整改等事項,並約定雙方就案涉工程再無其他任何爭議,浙江省麗水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作出(2012)浙麗民初字第1號民事調解書予以確認。長徵醫院現又提出上述調解協議僅針對工程的一些小修小補,並未涵蓋重大工程質量問題,但其未能提供充分有效的證據加以證明,該院不予採信。關於雙方在案涉民事調解書生效後就案涉工程質量問題是否達成新的合意問題。長徵醫院雖提出雙方在縉雲縣住建局主持下認可了工程質量問題,達成了由欣捷公司維修的合意,但未能提供證據證明,欣捷公司對此亦不予認可。欣捷公司在《關於縉建督2016(2)號文件回復函》中表示將對報告涉及的6根不合格樁基進行整改處理達到合格標準,並對後果承擔相應責任,系向縉雲縣住建局作出的承諾,並非雙方間就長徵醫院主張的工程質量問題重新達成的新的合意。對此,縉雲縣住建局出具的書面函也可證明,雙方並未在該局牽頭下就民事賠償問題重新達成共識。在此情形下,長徵醫院再以工程質量問題為由重新提起訴訟,違反一事不再理原則。一審駁回長徵醫院的起訴,並無不當。綜上,長徵醫院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一審裁定認定的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七十一條之規定。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是本案起訴是否屬於重複起訴,而核心問題是雙方當事人在前案調解協議中達成的有關長徵醫院不再對已完工程質量提出異議,是否包括長徵醫院本案起訴中所述的重大工程質量問題。欣捷公司認為,這裡的已完工程質量應包括了所有工程質量,也即包括了重大工程質量;長徵醫院則認為此處的工程質量僅指一般工程質量,並不包括重大工程質量。上述爭議涉及對前案調解協議第一條「長徵醫院不再對已完工程質量提出任何異議,已完工程日後如需維修、整改等均由長徵醫院負責,與欣捷公司無關」的約定如何理解的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對合同條款的理解有爭議的,應當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語句、合同的有關條款、合同的目的、交易習慣以及誠實信用原則,確定該條款的真實意思。據此,首先,從爭議條文的語句表述看,雖該條約定的前半句表述為「長徵醫院不再對已完工程質量提出任何異議」,但該句的落腳點在於後半句的表述,即「已完工程日後如需維修、整改等均由長徵醫院負責」,而根據該後半句的表述,需要維修、整改的工程通常應指的是一般工程質量,對於重大工程質量僅靠維修、整改並不能實質解決問題。其次,調解協議的第二條約定欣捷公司就案涉工程款項依法享有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第三條約定長徵醫院向欣捷公司支付工程款1780萬元。在案涉工程存在重大質量問題的情形下,正常而言,長徵醫院不會同意其還要向欣捷公司支付工程款,並同意由欣捷公司對案涉工程價款享有優先受償權。由此可見,上述調解協議第一條中的已完工程質量不應包括重大質量問題。再次,結合前案中雙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中均未提及工程質量問題,庭審中法庭亦未就此專門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調查、辯論的情形,上述條文中的已完工程質量不包括重大工程質量,更為合理。據此,由於前案調解協議中雙方當事人達成的有關長徵醫院不再對已完工程質量提出異議,系針對一般工程質量,因此,長徵醫院在本案中以案涉工程存在重大工程質量問題為由提起訴訟,請求欣捷公司返還已付工程款以及賠償損失,與前案的訴訟標的並不相同,本案的訴訟請求未在實質上否定前訴調解結果。至於案涉工程是否實際存在重大工程質量問題,以及欣捷公司應否賠償長徵醫院主張的損失等,應當屬於實體審理認定的問題。原審裁定以長徵醫院未能提交有效證據證明上述調解協議未涵蓋重大工程質量問題,以及以長徵醫院與欣捷公司未就案涉工程質量達成新的合意為由,認定本案屬於重複訴訟,系適用法律不當,本院予以糾正。

綜上,長徵醫院的再審請求符合法律規定,本院予以支持;原審裁定認定本案系重複起訴,並駁回長徵醫院的起訴,適用法律不當,應予以糾正。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裁定如下:

一、撤銷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2017)浙民終589號民事裁定及浙江省麗水市中級人民法院(2017)浙11民初478號民事裁定;

二、指令浙江省麗水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本案進行審理。

審 判 長 張愛珍

審 判 員 王展飛

審 判 員 汪 軍

二〇一九年一月三十日

書 記 員 陳新雨

【來源:天津二中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對合同條款理解有歧義 應如何適用法律
    後三方於2007年5月17日又籤訂一份協議,約定:我公司與B公司同意用另5套房屋抵償所欠剩餘鋼材款,房屋差價款在籤訂協議後5日內由三方各自出齊,該協議應共同遵守,一方違約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應承擔違約責任,按三方原協議繼續執行。後三方均未按此協議補齊房屋差價款,房屋亦未交付。請問,第二份協議沒有履行,三方應如何承擔違約責任?
  • 對合同條款發生誤解怎麼辦?對合同條款是否有解釋原則?
    若是在平常格式條款發生爭議,法律是有規定解釋原則的,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採用非格式條款。
  • 從器官移植談確認保險合同條款爭議的基本原則
    [爭議]:     雙方當事人關於本案的爭議焦點十分明確,即對重大疾病條款器官移植中心臟移植的理解,應否確定為存在爭議,也即心臟瓣膜置換能否理解為心臟移植。一種意見認為:李俊所做手術,是心臟二尖瓣置換,不是「心臟移植」手術,與保險合同約定重大疾病之一器官移植不相符,對器官移植的理解也不存在爭議,是李俊追求單方利益而故意製造的「爭議」。
  • 以案釋法 | 當事人雙方對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理解出現歧義,法院應...
    基本案情近日,河間市人民法院審結一起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原、被告雙方對保險條款中免責條款理解出現歧義,法院根據「不利解釋原則」判決被告保險公司賠償了保險金,原、被告雙方均未上訴,並且已按判決履行了給付保險金義務。李某於2018年10月12日駕駛電動自行車與王某駕駛的小轎車發生交通事故,李某受傷經搶救無效後死亡。
  • 合同中的單方無條件解約條款具有法律效力嗎?
    對於這種合同條款,學界一直存在爭議,主要的觀點有以下三種:1.人民法院認為:蘇州偉源公司認為允許當事人無條件解除合同不合法也不合理。本院觀點如下:意思自治是商事活動的基礎,也是我國合同法的基本原則。涉案《購銷合同》約定中航天旭公司享有無條件解除合同的權利,該合同條款是在雙方當事人充分協商的基礎上簽訂的,是當事人意思自治、契約自由的充分體現,且沒有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沒有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理應得到尊重和遵守。
  • 「最高院裁判文書」合同中約定的「籤字蓋章」解釋為選擇關係,更...
    【裁判要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條款的理解有爭議的,應當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詞句、合同的有關條款、合同的目的、交易習慣以及誠實信用原則,確定該條款的真實意思。將合同中約定的「籤字蓋章」解釋為選擇關係,更符合合同目的、交易習慣和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並能平衡當事人之間利益,從而維護民事交易的穩定性。
  • 框架性合同爭議的仲裁協議效力擴張規則研究
    仲裁在近些年來有相當快速的發展,尤其在商業活動中,仲裁被認為是一國訴訟程序制度外,花費相對較小、時間相對快速、私密性強的一種程序。在仲裁程序中,經當事人間的合意才可將糾紛交由仲裁進行裁決,是各國法及國際條約的通行規則。該規則下,仲裁協議一方面僅對協議當事人具有約束力,另一方面,仲裁庭應就協議約定的爭議事項行使仲裁權,未約定爭議事項不得進行仲裁。
  • 疫情過後,涉外合同「不可抗力」條款應該怎麼寫?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CISG)該公約是關於國際貿易統一規則方面最重要的國際法律文件,在締約國之間具有法律效力。根據聯合國官網的數據,截至2020年6月21日,該公約一共有包括中、美、法、德、日在內的93個締約國。
  • 微市中·法課堂:承包地被徵用,補償標準如何定?合同約定or村集體...
    微市中·法課堂:承包地被徵用,補償標準如何定?合同約定or村集體決議?本案系原、被告在履行林地承包合同過程中產生的爭議,屬於人民法院民事案件的受理範圍。關於合同中補償「10-400元」標準是指的總計金額還是按多種樹木的棵數計算,綜合本案上下文意思、合同訂立的目的、雙方利益平衡等因素考量,應認定為是固定樹木棵數。被告主張的經民主議定程序確認補償標準系其單方決定,對作為合同相對方的原告並無法律約定力。
  • 關於合同糾紛案例10個裁判規則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合同糾紛是指因合同的生效、解釋、履行、變更、終止等行為而引起的合同當事人的所有爭議,主要表現在爭議主體對於導致合同法律關係產生、變更與消滅的法律事實以及法律關係的內容存在不同觀點與看法。本期將推送10例有關合同糾紛的重要裁判規則,供大家參考。
  • 楊代雄:民法典第142條中意思表示解釋的邊界
    有疑問的是,此時究竟存在一個解釋還是數個解釋。當事人對於合同是否成立有爭議的,需要通過解釋合同書中的條款並結合相關情事確定各方的意思表示內容,據此判斷是否就合同必備要素達成合意。此種情形中顯然存在數個解釋。當事人對於合同是否成立雖無爭議,但一方當事人主張其意思與表示不一致的,也應區分各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分別予以解釋。
  • 【高法速遞】承包地被徵用,補償標準如何定?合同約定or村集體決議?
    原告認為,應當根據合同約定「10-400」元,按照增加的樹木的棵樹及品種進行補償。被告辯稱,合同中的「10-400元」指的是一次性補償的金額,村委會根據兩委會研究決定,將補償款按2000元/畝分配給原告,該方案經黨員和村民戶代表表決通過並上報經街道辦事處批准,侯某應執行該分配決定。對地上附著物如何分配的問題,應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自治範疇,不屬於民事案件的受理範圍,為此應駁回侯某的訴求請求。
  • 朋友借錢,要寫欠條,定條款嗎?《民法典》告訴你答案
    格式條款《民法典》完善了有關「格式條款」的合同訂立制度。具體內容如下:關于格式條款的概念和義務:《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條規定,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複使用而預先擬定,並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採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並採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對方注意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等與對方有重大利害關係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
  • 面對疫情的停飛潮,航司可否依據不可抗力條款變更或者解除飛機協議?
    02  英美法下的「不可抗力」條款要件  一般而言,英美合同法秉持合同雙方「締約自由」的原則,並沒有通過法條或者判例的形式,明確規定商業合同適用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主張。因此,在合同嚴格履行的原則下,法院基本會尊重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
  • 雷濤律師深度解讀:《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釋二》之第三條、第四條
    損失大小無法確定,一方當事人請求參照合同約定的質量標準、建設工期、工程價款支付時間等內容確定損失大小的,人民法院可以結合雙方過錯程度、過錯與損失之間的因果關係等因素作出裁判。
  • 《勞動合同法》「重要條款」梳理
    首先是《勞動合同法》第十條,關於勞動合同、勞動關係兩者的規定,如何理解勞動合同、勞動關係對於理解勞動合同至關重要。因此要注意這一條規定的「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與第十條「勞動關係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的問題。
  • 民法典合同編的立法建議
    普通法上著名的口頭證據規則(Parol Evidence Rule)即對於契約的內容應通過書面契約來確定,除此之外的證據(如口頭約定等)應被排除;應禁止當事人提交其他外在的證據,尤其是口頭證據,來質疑書面合同的效力或者涵義。   但在筆者看來,以上幾點理由似乎不能成立。
  • 民法典學習筆記(合同編——第一分編:通則·上)
    06 格式條款第496條第二款規定:採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並採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對方注意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等與對方有重大利害關係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
  • 涉外合同如何確定準據法之簡述 ——以中國法和域外法及司法實踐為...
    至於如何確定「最密切聯繫地」,如上所述,由於1987年解答和2007年規定已經分別失效,目前尚未有法律、司法解釋明確規定。我們認為可參考南京會議紀要的規定。至於如何確定和理解「履行義務最能體現該合同特徵」,目前同樣尚未有法律、司法解釋的明確規定。我們認為同樣可參考南京會議紀要的規定。
  • 合同關係效力的認定
    關於合同成立的條件,合同法並沒有規定,實踐中,一般仍沿用經濟合同法第九條的規定(當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意思一致,經濟合同就成立)為參考依據。合同主要條款(指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約定所必須具備的條款)是否具備,只涉及合同是否成立,合同是否成立只涉及合同當事人利益,而不關涉國家及社會公共利益,故不能因為合同主要條款不具備而認定合同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