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文化中的「三陽開泰」

2021-01-13 阿細先基

彝族文化中的「三陽開泰」

齊蘇堂彝醫館:王敏、王舒怡

「三陽開泰」是中華民族過春節時家家戶戶貼春聯的橫批。這一橫批流傳了數千年,貼遍了長城內外,大江南北。但是「三陽開泰」開在何處?源頭在哪裡?這一問題,似乎沒有人認真考慮過,成為了千古之迷。

《易經》中的泰卦在六十四卦中排位第十一,泰卦與履卦之間有著承前啟後的關係。《周易·序卦》對此前後關係做了如下解釋:「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人以泰,泰者,通也。」講究禮儀,人人講禮,必然會出現國泰民安的局面。「天地交而萬物通」這是《易經》解釋的泰卦。

天地如何交?三陽開泰開在何處?《易經》裡沒有具體的解釋。彝族文化認為:天地交,三陽開泰與彝族十月太陽曆有關係。

天地交,泰。泰者,通也。這是《易經》的解釋。彝族十月太陽曆認為:上半年為陽,下半年為陰。天地交,實際上是交於冬至夏至,交於寒與暑,交於陰陽之間。天地交,最基本的兩個相交點是冬至夏至。冬至,太陽相交於南回歸線;夏至,太陽相交於北回歸線。冬至夏至決定了一寒一暑,一寒一暑決定著萬物的生死,決定著「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天地交,四個相交點是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春分秋分由太陽兩次相交於赤道所決定。兩分兩至,決定著萬物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地交,八個相交點是兩分兩至加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兩分兩至加四立這就是八節。表達八節,伏羲創立了八卦。《尸子》:「伏羲始畫八卦,別八節而化天下」。泰,是天地相交的某一個特殊點。這個點,是春分。春分是萬物的新芽露出地面。所以,才有「天地交而萬物通」的解釋。

彝族文化認為:冬至是陰極,陽氣萌芽於冬至,這裡演化出了「冬至一陽升」。夏至是陽極,陰氣萌芽於夏至,這裡演化出了「夏至一陰降」。冬至一陽,夏至六陽,那麼三陽的節令在哪裡呢?答:在春分。

春分,是日影長短兩極的平分點。春分,太陽相交於赤道。春分點,是晝夜(陰陽)的平分點。平分點是白天晚上時間長度平均兩分,陰陽之氣,日夜平分。

春分,位於冬至夏至之間,冬至一陽,夏至六陽,春分三陽。一陽萌芽於黃泉,陽氣由下而上,泰卦的三陽在下,上三陰下三陽是泰卦表達的,這裡演化出了流傳至今的「三陽開泰」。相會與相交意思相同。「二月會而萬物生」與「天地交而萬物通」意思相同。天地交會,二月相交於赤道,三陽開泰,北半球萬物生機勃勃,這是「三陽開泰」背後的天文意義。但要提醒一點的是:貼春聯橫批中的三陽開泰,把春分的三陽提前了一個月。請朋友們謹記:三陽開泰,開於春分,源頭來自太陽曆的一月。

策劃||阿細先基團隊

責任編輯||納吉茲莫

來源||投稿

點擊[原文閱讀]讓精彩繼續!

相關焦點

  • 「三星堆」與彝族文化
    [摘要]「三星堆」是寶貴的人類文化遺產。經過專家學者研究以後感到奇怪的是這些造型奇特的三星堆文化與中原文化格格不入,而與同屬一域的彝族文化牽強可言。目前「三星堆」族屬仍是一個謎,就近年有關專家學者對三星堆文明與彝族古文化探討基礎上說說淺識。
  • 劉乾坤:涼山彝族的文化傳承
    涼山彝族千百年來在這片富有古老文化、神奇傳說、迷人的自然景觀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傳承和保留著中國彝族最古樸、最濃鬱、最獨特的文化傳統,創造了具有涼山自然封閉形態的包括天文、星相、曆法在內的獨特而優秀的民族文化。故而涼山彝族作為中國彝族中有鮮明地域文化特徵的彝族重要支系而倍受國內外的著名。
  • 五彩涼山 | 彝族文化的瑰寶——涼山彝族漆器
    大約有一千七百餘年需要經過四十三個流程才能製作出一件精美的漆器主要以黑色為底紅黃點綴呈現出古樸典雅之風從日月星辰高山流水等紋飾圖案到生活中的餐具沙場上的鎧甲等匯聚了彝人的生活積累和智慧結晶歷經千百年漆器不僅是彝人生活必須品還成了人們爭相收藏的藝術品彝族漆器發展至今大約有一千七百餘年,顏色以黑、紅、黃三色為主,紋飾圖案以日月星辰、山水海河、花鳥蟲魚、生產生活場面
  • 乾隆皇帝御筆繪《三陽開泰圖》,順祝諸位三陽開泰
    三陽開泰」出自《易經》,認為冬至是「一陽生」,十二月是「二陽長」,正月則是「三陽開泰」。「三陽」表示陽氣逐步超越陰氣,冬去春來,萬物復甦。「開泰」則表示吉祥亨通,有好運即將降臨之意。人體的陽氣升發也有類似的漸變過程,稱其為人體健康的「三陽開泰」,即動則昇陽、善能昇陽、喜能昇陽。
  • 涼山西昌四合鄉彝族瑪牧經典文化傳習班正式開班
    民歌合唱團在演出排練中四合鄉副鄉長劉阿比指出,開設瑪牧經典文化傳習班,是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上提出的「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
  • 神話故事與彝族文化激情碰撞 《索瑪花開》盡情綻放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郭邱磊)7月27日晚八點,大型彝族音樂舞蹈詩《索瑪花開》在貴州飯店國際會議中心上演。  伴隨鐘聲響起,演員們身穿絢麗多彩的少數民族服裝出現在舞臺上,拉開了演出序幕。演出《索瑪花開》分為「祭花神」、「耕耘烏蒙」、「和諧家園」、「索瑪泣血」、「杜鵑花開」五個章節。通過婚喪嫁娶、遊戲娛樂、情歌對唱、火把節、迎客、敬酒等多個角度展現彝族民俗民風。
  • 三陽開泰,太極之喜;五福臨門,太極之福!
    「慧眼追遠」,在辭舊迎新之際,祝福拳友們:一帆風順、二龍騰飛、三陽開泰、四季平安、 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來財、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亨通、千事吉祥、萬事如意!合家歡樂!說到上面的這些祝福大家都是耳熟目詳的,但是我們又是否知道,這些裡面的祝福都是中國古老的文化有關,都是來自古老的《易經》寶典,它與太極同生一道,同源同根,同理同脈。「三陽開泰」出自《易經》,一陽生,二陽長,三陽開泰。
  • 部分專家稱彝族文化是解讀三星堆文明的密碼
    三星堆考古文物的發現,給國內外文物考古研究人員帶來了極大的疑惑:三星堆文化源起何方?其神秘器具有何作用?繁盛王朝為何消失中斷?這些問題一直以來都無法解釋。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存在著許多神秘的文字和符號,這些文字、符號到底在述說著一個什麼故事?它們能否幫助我們解讀三星堆之謎?
  • 《西遊記》,何謂三陽開泰
    三陽開泰」出自《易經》,認為冬至是「一陽生」,十二月是「二陽長」,正月則是「三陽開泰」。冬至一陽生,對應《易經》中的復卦。臨卦中的初爻和第二爻都是陽爻,既有兩個陽了。此時陽氣逐漸在壯大,正氣在長。正月,對應的是『泰』卦,其中有三個陽爻,也叫「三陽幵泰」。「三陽」表示陽氣逐步超越陰氣。冬去春來,萬物復甦。
  • 國家博物館裡過羊年 「三陽開泰」寓意深遠(圖)
    最契合羊年的主題展無疑是首都博物館推出的《博物館裡過大年:大美吉羊》新春生肖特展,展示了羊是如何從人們生活中的食物來源變為中國文化中祥瑞之物的發展歷程。通過這些展示品還能發現羊在藝術創作中流行的主題「三陽開泰」,如清同治時期的粉彩三陽開泰碗,碗外繪有山石、梅花和三隻羊,以此寓意陰消陽長,冬去春來。
  • 沉默的圖騰——彝族植物崇拜文化研究之馬纓
    人們對馬纓的印象似乎只停留在夏初綴染漫山的鮮豔中,它為滿眼翠綠的大地憑添了一筆色彩,除此之外別無他用。但是,在彝族密岔人心目中,它是高貴純潔的,特別是白馬纓是作為祖先的軀幹而存在,其寄託了對逝者的追思,所以這同樣也應屬於原始植物圖騰崇拜的一部分。
  • 三陽開泰:何為「三陽」?何為「開泰」?
    過年的時候給親朋好友發祝福的信息,我們往往都會用到這麼一段話,就是:一帆風順,二龍騰飛,三陽開泰,四季平安,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來財,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亨通,千事吉祥,萬事如意。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段祝福語中的一個,即「三陽開泰」,那麼,什麼是「三陽開泰」呢?何為「三陽」?何為「開泰」?關於「三陽」,一般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解釋是「三種『陽』」,第二種解釋則是「得到『陽』的三種方法」。
  • 走近彝族 認識彝俗
    (三)文化藝術彝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了源遠流長、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各地彝族流傳許多記載本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彝文手抄本,已發現的有上千種之多,現已陸續翻譯、整理出版,內容涉及哲學、史學、文學、宗教學等方面。還有一些彝文鑄銅、碑刻及豐富多彩的民間口頭文學。在醫藥學方面,彝文著作中也保存了豐富的資料。
  • 彝族北鬥星月曆法譯註
    ,開展彝族文化調查(當時我任中村鄉人民政府副鄉長),鄉裡安排我負責陪同搞好接待工作,在調查過程中,我將流傳在祿豐、武定、元謀三縣結合部彝族民間口傳心授,廣泛應用,傳承至今的彝族曆法的推算方法向劉教授作了詳細的匯報。
  • 彝族的創世史詩––梅葛
    流傳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大姚﹑鹽豐等縣。梅葛,是彝族民間歌舞和民間口頭文學的總稱,其內容包羅萬象,幾乎反映了彝族人民歷史文化、生產生活的全貌,被視為彝家的「根譜」、彝族的「百科全書」、長篇敘事史詩。
  • 彝族-天書的傳說
    過去是奉以祖先崇拜為主的多神崇拜,該族的巫師叫畢摩,因為他們在保存和傳播宗教及民族文化方面曾發揮重要作用,因而被神化了。該族的神話傳說中,提到遠古時天地有過三次大的變化:第一次因天上有六個月亮,七個太陽,天官派畢摩下凡,用馬桑枝與鐵莖草掃除了宇宙的孽障。第二次是風暴肆虐,也是畢摩下凡拯救了人間。
  • 彝族人與綿羊難以割捨的情緣
    ,特別是綿羊,性情溫和,深受彝族人喜愛,與彝族人有著難以割捨的情緣。彝族禮儀中,紅白喜事只宰殺綿羊,招待客人除宰殺牛外,也以宰殺綿羊作為最高禮節。禮數上,4隻綿羊和一頭牛的級別是一樣大小。羊毛可以製作成披氈、羊毛毯等各式毛紡織品,穿在身上保暖又美觀,而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毛紡織及擀制技藝」還入選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何須淺碧輕紅色---彝族銀飾之美
    彝族有著 4000 年的悠久歷史,在全國分布較廣,主要以雲、貴、川三省區為主,與多民族混居,四川涼山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彝族很早就有使用白銀的習慣,也是最早從事銀器鑄造的民族之一。歷史上,彝族銀匠在銀飾製作過程不斷地推陳出新以適應時代的審美需求,但始終保留了彝族銀飾固有的民族特色。
  • 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彝族的起源是什麼?有這樣三大祖先!
    羌人在甘肅南部繁衍生息,創造了眾多的史前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蜚聲海內外的甘肅馬家窯文化。不過從公元前四世紀開始,古羌人一部進行了大規模的南遷,這部分南遷的古羌人,被叫做氐人。氐人一路南下,從川西到滇北,再到桂南。他們不但帶去了自己的文化和勞動成果,也帶去了火葬的習俗。
  • 天空同時出現三個「太陽」,學者:此乃「三陽開泰」
    天空同時出現三個「太陽」,學者:此乃「三陽開泰」。在12月29號早上的時候,原本晴朗的天空卻出現了三個「太陽」,那天的陽光格外的刺眼,有很多人目睹到了這一幕,並拍攝下來發到網絡上引起了熱議,連三歲小孩都知道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太陽,不可能在一個天空中同時出現三個太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