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文化中的「三陽開泰」
齊蘇堂彝醫館:王敏、王舒怡
「三陽開泰」是中華民族過春節時家家戶戶貼春聯的橫批。這一橫批流傳了數千年,貼遍了長城內外,大江南北。但是「三陽開泰」開在何處?源頭在哪裡?這一問題,似乎沒有人認真考慮過,成為了千古之迷。
《易經》中的泰卦在六十四卦中排位第十一,泰卦與履卦之間有著承前啟後的關係。《周易·序卦》對此前後關係做了如下解釋:「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人以泰,泰者,通也。」講究禮儀,人人講禮,必然會出現國泰民安的局面。「天地交而萬物通」這是《易經》解釋的泰卦。
天地如何交?三陽開泰開在何處?《易經》裡沒有具體的解釋。彝族文化認為:天地交,三陽開泰與彝族十月太陽曆有關係。
天地交,泰。泰者,通也。這是《易經》的解釋。彝族十月太陽曆認為:上半年為陽,下半年為陰。天地交,實際上是交於冬至夏至,交於寒與暑,交於陰陽之間。天地交,最基本的兩個相交點是冬至夏至。冬至,太陽相交於南回歸線;夏至,太陽相交於北回歸線。冬至夏至決定了一寒一暑,一寒一暑決定著萬物的生死,決定著「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天地交,四個相交點是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春分秋分由太陽兩次相交於赤道所決定。兩分兩至,決定著萬物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地交,八個相交點是兩分兩至加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兩分兩至加四立這就是八節。表達八節,伏羲創立了八卦。《尸子》:「伏羲始畫八卦,別八節而化天下」。泰,是天地相交的某一個特殊點。這個點,是春分。春分是萬物的新芽露出地面。所以,才有「天地交而萬物通」的解釋。
彝族文化認為:冬至是陰極,陽氣萌芽於冬至,這裡演化出了「冬至一陽升」。夏至是陽極,陰氣萌芽於夏至,這裡演化出了「夏至一陰降」。冬至一陽,夏至六陽,那麼三陽的節令在哪裡呢?答:在春分。
春分,是日影長短兩極的平分點。春分,太陽相交於赤道。春分點,是晝夜(陰陽)的平分點。平分點是白天晚上時間長度平均兩分,陰陽之氣,日夜平分。
春分,位於冬至夏至之間,冬至一陽,夏至六陽,春分三陽。一陽萌芽於黃泉,陽氣由下而上,泰卦的三陽在下,上三陰下三陽是泰卦表達的,這裡演化出了流傳至今的「三陽開泰」。相會與相交意思相同。「二月會而萬物生」與「天地交而萬物通」意思相同。天地交會,二月相交於赤道,三陽開泰,北半球萬物生機勃勃,這是「三陽開泰」背後的天文意義。但要提醒一點的是:貼春聯橫批中的三陽開泰,把春分的三陽提前了一個月。請朋友們謹記:三陽開泰,開於春分,源頭來自太陽曆的一月。
策劃||阿細先基團隊
責任編輯||納吉茲莫
來源||投稿
點擊[原文閱讀]讓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