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畜生交配六親不認,那麼流浪的雄獅長大後還認識母親嗎?一起來...

2020-11-23 騰訊網

獅子是非洲草原上的頂級掠食者,和其他肉食類猛獸有些區別的是,雄獅在成年後就會被驅趕出獅群,然後在非洲草原上遊蕩,或者成為流浪獅,或者成為另一個獅群的首領,那麼在獅子的世界裡,母子相遇時,還能彼此認出對方嗎?

流浪獅與壞男孩組合

非洲獅是一種群居的物種,所以在紀錄片中看到的一隻威武雄壯的雄獅領頭下,整個獅群都在太陽底下懶洋洋的打盹,還有幼崽嬉鬧,但整個獅群中只有一隻成年雄獅!因此當發現清一色雄獅組成的獅群時,我們就可以判斷這是一個流浪獅組合!

「壞男孩組合」

流浪獅是非洲大草原上的傳統,這是獅群中稱霸稱王的獅群容不得挑戰的象徵,因為獅群中的雄獅長大後,除了挑戰獅群中首領雄獅外,它們沒有第二條出路,所以獅群會在雄獅剛剛成年不久就會被逐出獅群!

當然這個殘酷的背景下,也是為了更好的優生優育,雄獅留在獅群裡,它的交配對象可能就會有它的家族中的成員,當然雄獅不會明白這點,只是殘酷的權利之爭剛好避免了這個陷阱!正常情況下這些流浪的雄獅會自生自滅,當然它們想方設法加入另一個獅群!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挑戰對方獅群的雄獅首領,擊敗了也就成為這個獅群的新的首領,而獅群中的所有母獅都將成為它的後宮,失敗了舔舔傷口,養好身體繼續下一次挑戰!在這裡有一點必須要強調下,流浪的雄獅可是個捕獵好手,要不然自個不就餓死了麼,但獅群中的首領雄獅一般卻不捕獵,它主要負責擊敗來挑戰的流浪獅,保護整個獅群的領地,不受其獅群侵犯!

但有時候,這些流浪的雄獅會結成聯盟,2006年,流浪獅的超級組合「壞男孩組合」的出現打破了這個平衡,當然並不是獅群內部雄獅去留問題,而是它們的團結橫掃了南非姆普馬蘭加省薩比森保護區,成為了多個獅群的首領,而這個首領卻不是一隻雄獅,而是它們壞男孩整個團體!

不過有趣的是由於這個組合內部紛爭不斷,2010年組合分裂,雙方分享薩比森保護區內的資源,但好景不長,幾個月後雙方交手,互有死傷,最終壞男孩組合首先被瓦解,被分離出去的保衛者聯盟上位成功!

不過保衛者聯盟也沒支撐多久,2018年4月,由於獅群的各種意外,內部主要成員相繼死亡,最終保衛者聯盟自我瓦解,崛起的新勢力代替了它們,薩比森保護區恢復了往日的秩序!

流浪獅和母親相遇還能互相認識嗎?

上文我們了解了非洲獅群中的殘酷爭鬥,這是動物們的生存之爭,沒有不全力以赴的,因為這關於生死、繁衍以及發展,「壞男孩組合」顯然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更多的雄獅出去之後都是碌碌無為,甚至一輩子都可能在流浪中度過!

在非洲廣袤的大草原上,雄獅脫離獅群後再回到獅群遭遇母親的概率是很低的,但並非不存在,百度貼吧神帖《在命運的逆風中前行-追尋查爾斯頓兄弟的足跡》中,就敘述了一個關於獅群成長的故事!

母獅和三隻待哺的幼崽

其中就有一個一隻母獅獨自帶大三隻獅子幼崽的故事,而且她還不是它們的母親,只能算是表親,一年多後雌性幼崽走失,兩隻雄性幼崽繼續成長,最後成年後母獅發情,但卻並沒有和這兄弟倆交配,而是選擇融入了另一個獅群!

左側兩兄弟,右側為養母獅子

對於獅群來說母獅的接納比較容易,而此時兩雄獅兄弟早已去流浪,不過它們偶爾還是會回來看看養育它們成長的「母親」,甚至會跟她的幼崽玩耍,這似乎有些超出大家的想像,但在《追尋查爾斯頓兄弟的足跡》一文中,這個情節描寫的淋漓盡致!

不過像貓科動物的鼻子靈敏程度超乎想像,它們對於自幼生長起來的母親的氣味那是再熟悉不過,即使視覺上上沒有認出,那麼靠近後的氣味必定是認識的!不過有在《追尋查爾斯頓兄弟的足跡》文中稱有拍攝到兩兄弟有和養它們的母獅交配,不過又被別的證據所否定,至少在文中看來這個可能性是極低的,為什麼不能排除?畢竟沒有人時時刻刻跟著它們不是嗎?

兩兄弟中的老大和「外甥」玩耍

這篇《追尋查爾斯頓兄弟的足跡》描述的是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內兩個獅群成長與繁衍的故事,文筆相當不錯,不過篇幅超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膜拜下!

相關焦點

  • 都說畜生交配六親不認,那麼流浪的雄獅長大後還認識母親嗎?
    獅子是非洲草原上的頂級掠食者,和其他肉食類猛獸有些區別的是,雄獅在成年後就會被驅趕出獅群,然後在非洲草原上遊蕩,或者成為流浪獅,或者成為另一個獅群的首領,那麼在獅子的世界裡,母子相遇時,還能彼此認出對方嗎?
  • 動物交配六親不認,那流浪雄獅長大以後,還認識自己的母親嗎?
    它們長大以後從外面流浪幾年,有一天無意中遇見了自己的母親,他還會認出自己的母親嗎? 我們先說雄性獅子為何會流浪? 在這個單身男人幫中,還包括那麼年邁的老者,它們體力已經大不如從前,如果不是男人幫團體,這些雄獅估計能被餓死。 不過這個男人幫只是暫時的結合,其中年輕的一代和有著雄心壯志的中年雄獅,它們會不斷地挑戰各個獅群中的獅王,如果成功它們就會取代獅王的位置,走上人生巔峰,如果失敗就會繼續流浪。
  • 流浪的雄獅長大後還認識母親嗎?
    因此很多幼年的雄獅就開始了流浪的旅程。 被迫流浪 當獅群出去流浪的時候,幼年的獅子們是在家裡留守的,因此可能會遇到草原上其它的不是動物。因此為了逃命,很多的小獅子可能就和獅群走散了,走上了被迫流浪的道路。
  • 被獅群驅逐的流浪雄獅,長大後還認知自己的母親嗎?
    在族群中,照顧獅子幼崽並不是幼崽的母親的專屬職責,而是整個獅群中所有成年雌獅的共同職責。在獅子幼崽出生之後,小雌獅和小雄獅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的,母獅在照顧它們時沒有任何的偏袒。在6個月之後,小獅子的「好日子」到頭了。因為,母獅大都會在6個月左右時給小獅子斷奶。在斷奶後,小獅子還沒有自己捕獵的能力,所以它們吃的肉都是母獅狩獵帶回來的。
  • 流浪雄獅長大後還認識母親嗎?
    家裡養過貓、兔子這些小動物的朋友,相信都知道是很難從它們的外形來區分性別,有一種「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感覺。但是雄獅與雌獅的外形差異卻非常大,一眼就能夠看得出差別,如雄獅有鬃毛,而雌獅沒有。 流浪雄獅長大後還認識母親嗎?
  • 流浪雄獅長大後,如果再遇到自己的母親,還能認得出來嗎?
    雄獅的成長過程異常艱辛,即有被獅群驅逐的無奈,也有獨自適應環境的困苦,更有挑戰權威的悲壯,只有很少一部分雄獅能夠從流浪狀態躍升轉變為獅群的首領,之後還會不時面對著其它雄獅的挑戰。那麼,當流浪的雄獅長大後如果再遇到自己的母親,它還會認得出來嗎?
  • 流浪雄獅多年以後,還能認出自己的母親嗎?
    或許誰都沒想到,在視頻中威風凜凜的雄獅,命運卻如此悲慘,而本文探討的問題就是,雄獅離開獅群多年後,再見到母親時,能否認得出來?雄性幼獅為什麼會被趕出族群?通常母獅一胎幼崽的數量在2~5隻,在生下幼崽後,母獅會有長達半年左右的哺乳期,這些嗷嗷待哺的幼崽,根本不知道,這半年才是它們人生中最安逸幸福的時間。
  • 流浪不是雄獅的專利,在某些情況下,雌獅也會選擇流浪生活
    因為大多數流浪的都是雄獅,所以給了人們一種錯覺,在獅子裡面,似乎流浪是雄獅的專利,但是你知道嗎?在某些情況下,雌獅也會主動選擇流浪生活,而且出現這些情況的概率還不小。雄獅為什麼要流浪?雄獅的流浪,似乎是剛出生就註定了的,但我們也需要知道的是,不一定所有的雄獅都需要經歷流浪這個階段,如果足夠幸運,它們能夠在同一個獅群過完大半生。可能很多人會不解,獅王不會趕它們走嗎?如果雄獅不離開的話,不會出現近親繁殖現象嗎?這就要從獅子的生活方式說起了。
  • 雄獅如何能分辨出自己的孩子?
    從人類的角度看,在dna技術還沒有得到應用之前,人類分辨自己的孩子,主要是從後代的長相、性格特徵以及出生的時間等方面進行判斷,當然準確率也不高。自從可以應用dna基因測序之後,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基因匹配。那麼,作為大型的野生動物,比如雄獅,它們是如何分辨自己的孩子呢?
  • 動物獨立生活若干年後,還會認出自己的母親嗎?
    在野生條件下,獨居的動物幼崽在成年之後會離開自己的母親,獨自闖蕩世界。然而我們知道,野生動物四處遊蕩,不僅尋找獵物,還會尋找自己的配偶。那它們在離開母親若干年後遇到再次遇到母親,它們能認出來嗎?它們應該怎麼避免近親繁殖呢? 動物能認出母親嗎?
  • 雄獅爭奪王位的時候,雌獅為什麼不幫忙?
    然而除非它們的幼仔還很小,否則雌獅沒有義務也不會這麼做。男人應該靠自己,雄獅也是一樣。受一些紀錄片的影響,很多人覺得雌獅很無情,眼睜睜看著丈夫被趕走,幼仔被入侵者殺死,然後還與入侵者交配。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大自然中地主雄獅的王位是父子相繼的嗎,就像木法沙傳給辛巴?
    雖然獅群中是雄獅說了算,但它們終究只是過客,統治兩三年就會被更為年輕、強壯的新聯盟趕走。可以說,獅群是一個母系、父權的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的母系氏族可能就與獅群有些相似。兒子終究要離群《獅子王》中的辛巴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註定要繼承木法沙成為榮耀王國的王。現實中的小雄獅可沒那麼幸運,王子註定要奮鬥一生,安逸的生活只屬於公主。
  • 動物之間有親情嗎?成年的獅子離家後,還能認出母親嗎?
    成年雄獅會被逐出獅群,過一段時間後再回來,它還能認出母親嗎?筆者:龍葵草獅子作為野生動物的一員,它與其他野生動物有一種與眾不同的習性。雖然獅子是一種群居動物,但是成年的雄獅需要通過離開獅群,獨自鍛鍊自己的生存能力。然而人類社會截然不同,孩子在生成過程中一般都會得到父母的關愛。我們人類對於自己的親人,自打懂事開始,就已經難以忘記了。
  • 雄獅長大後會不會認不出生母,當了這個獅群的獅王近親繁殖?
    一般情況下,成年雄獅在獅群中當獅王的平均時長是2年左右,如果雄獅的父親是因為在搏鬥中輸給了新一任獅王。那麼,幼年雄獅還很可能會被新獅王直接殺害,而不只是被逐出獅群那麼簡單。 雄獅的一生可謂歷經挫折,很多時候想要自保還得和其他雄獅聯合起來,這也是為什麼有的獅群會有兩個、甚至更多獅王
  • 野外發現兩隻雄獅正在交配,畫面十分惹眼,走進一看太好笑了
    更加讓人感到驚奇的是這種動物的交配過程可以長達五天,這個市場實在是太讓人瞠目結舌了,在這五天的時間裡,他們會進行200次以上的交配次數。但是每一次的時長都很短。可是慢慢地往跟前靠近,兩隻雄獅好像又不是在交配。難道它們只是在演練?該不會還是未成年的小獅子吧……,現在的小孩都這麼壞?懂得好像還不少呢!攝影師:兩隻寶貝,媽媽叫你們回家吃飯呢!獅子一臉懵逼的看著攝影師:你竟然敢偷看我們?
  • 一頭雄獅的江湖:從呱呱墜地到百獸之王,需經歷三個階段
    說到獅群,裡面領頭的就是雄獅,它主要負責守護獅群,通常不參與捕獵,在獅群裡面有著絕對的權力,但是你知道一隻強大的「獅王」,是如何煉成的嗎?,因為雄獅真正輝煌的一生十分短暫,它可沒有耐心等待老獅王的孩子長大離開後,才開始與發情的雌獅交配。
  • 雄獅能認出自己的孩子嗎?如何辨認?會不會誤殺?
    每一代獅王執掌獅群通常只有兩三年的時候,它們必須儘快生下自己的後代,才能護著後代長大,它們沒時間浪費在當「後爹」上,所以前窩的後代必須要殺死。殺幼要想起作用,有個重要前提,就是雄獅咬死的一定得是別人的後代,如果雄獅咬死了自己的後代,就等於之前的養育白白浪費了,即使立即與雌獅交配,也是得不償失。那麼,雄獅如何認出幼仔是不是自己的呢?
  • 傳奇雄獅聯盟壞男孩(又譯黑手黨)
    ,它們曾經在90年代中期威震四方,但是到了2000年時,五頭雄獅只剩下兩頭了,而且它們在獅群中留下的後代也很少,只有兩隻小獅子,一隻雄性,一隻雌性,而且糟糕的是小雄獅在兩歲左右時還失蹤了,這對重視後代的獅群來說打擊是很打的,巧合的是不久馬卡魯流浪至此。
  • 獅王組合的每頭雄獅都有交配權嗎?如何分配的?
    如果獅群中正值壯年的獅王突然死了,暫時沒有新的雄獅成為新獅王,那這個獅群裡就可能被好幾頭沒成年的兄弟雄獅保護。但是,他們很快就被會新的獅王取代,然後被集體趕出獅群,而那些曾經被它們守護的雌性母獅、包括自己的獅子媽媽和姐妹,都不會那麼有任何實際行動來阻止這一切發生,而它們有可能會聯合起來成為另一個獅群的獅王。
  • 非洲雄獅為什麼會苛責甚至咬死小獅子?
    非洲獅可能是貓科動物中唯一群居的動物了,在非洲大草原上一個獅群一般是由十隻左右的雌獅和1-2頭雄獅組成。雌獅會一直待在獅群中從一而終,但是雄獅就沒有這個「資格」了,要想一直待在一個獅群中就要面對其他雄獅的挑戰。一般一個雄獅能在獅王的位置上待五年左右,之後就會被年輕體狀的流浪雄獅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