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講的「自然」,指一切要符合實際,我們的身體也是這樣的,我們要覺察自己身體的感覺,餓了要去吃飯,困了要去睡覺,累了就要好好休息。
如果我們用正確的意識去呼吸,我們身上的很多亞健康狀態就會得到改善。當我們調整自己的呼吸,把呼吸拉長,吐納的量增大時,就會增強循環功能。
所以,我們呼吸的時候,把大量的氣吸進來,慢慢地吸,憋住四秒鐘,然後再慢慢吐出去,就等於用我們的吸氣推動了我們的整個血液循環,滲透到每一個部位的神經去。
狗、雞、猴子等動物的呼吸很急促,所以它們的壽命很短,而烏龜每呼吸一次就會停頓一下,它就很長壽。
當然也不能慢到靜止的狀態。就像池塘裡的水,如果靜止不動就變成死水,時間長了會發臭。
我們要通過坐禪去調理我們的身體,儘可能地用身體的本能去感覺它、體察它。肚子餓了一定要吃飯,不要讓它繼續再餓下去,餓過勁了會使我們的身體超負荷。
想睡覺的時候就去休息一下,除非突然間有個緊急的事情,要我們加班熬夜,偶爾幾次還可以,經常這樣肯定不行。
前幾天有個朋友給我發了一條簡訊,說曾國藩如何看待一個人成不成才。
首先,看這個人早上幾點起床,如果說睡到上午十一二點還不起床,那這個人基本上做不了什麼事情;
其次,看他讀的什麼書,是不是聖賢書,聖賢書會不斷地把他推向正面。這就是生命的一個基本規律,天一亮就要起床,天黑了就要去休息。
為什麼我們很多事情做不成,那是因為你的東西不是人家所需要的。就像一些營銷人員,他們只是要把東西賣給別人,卻不顧及別人的需求心理。
比如一臺驗鈔機賣五千元,假如對方一個月的工資還沒這麼多,試想你是他的話會接受嗎?
而對一個消費水平很高的人,你跟他講五元、十元的東西他根本不屑一顧。這就告訴我們,你要找準對象,對症下藥,按需供給,這樣才能做好。
你如果總是做一些牛頭不對馬嘴的事情,那會很辛苦,最後很難做成。
這就是我們所講的「自然」,一切要符合實際。我們的身體也是這樣的,我們要覺察自己身體的感覺,餓了要去吃飯,困了要去睡覺,累了就要好好休息。
不然的話,拿健康去賺錢,最後賺了錢還不夠彌補健康的,那豈不是得不償失了。
點擊閱讀原文登陸佛學網 在線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