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幹部真正成為「第一推動力」

2020-11-25 央廣網

  30年來最強降雨,40年來最高潮位……7月20日,特大風雨潮襲向河北秦皇島。狂風暴雨中,成千上萬胸佩「共產黨員」標誌的領導幹部,日夜堅守一線,巡查堤壩、築壘固堤、轉移群眾……全市無一人因防災救災不力導致死亡或失蹤。

  「大災對領導幹部作風是最好的檢驗。」秦皇島市委書記孟祥偉說,「這次能做到『大雨無大災』,說明近年來我們不斷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好作風激發了新活力,領導幹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真正成為『第一推動力』。」

  工作日誌:幹部幹事創業的「成績單」

  「7月24日,撫寧鎮蘆峰口水庫險情告急。副鎮長楊陽帶領我們在水庫大壩上連夜巡查值守。暴雨間隙,兩天一夜沒合眼的楊陽和衣躺在地上倒頭就睡著了……」當天工作日誌中,撫寧鎮武裝部幹事張良記下這樣的場景。

  「1月15日,移交氣象觀測系統」「2月23日,對供熱系統全面調試」……市交通運輸局於春芳的工作日誌,再現了這位北戴河機場項目辦負責人的忙碌情形。

  如今,和張良、於春芳一樣,通過工作日誌記錄每天工作「實況」,寫下所思所得,是秦皇島全市科級以上領導幹部的必修課。

  「基層工作最考驗執行力,要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細落小落實。工作日誌通過定性定量,拿實績說話,督促領導幹部主動作為,敢於擔當。」孟祥偉說。領導幹部工作日誌制度自去年11月試行,今年年初在全市全面推行。

  工作日誌有統一格式,記錄八小時以內、八小時以外、合作者或服務對象、心得體會等方面的內容;採取一季一謀、一日一記、一月一結、分級閱批、隨機檢查、組織考核的方式,形成了「月考、季審、年評」考核機制。每次考核綜合評價獲前三名的單位和個人,年度考核時確定為優秀等次,幹部優先提拔重用;後三名則取消評優資格,對單位負責人和相關幹部約談;對排名末位的單位主要負責人誡勉談話,連續兩年排名末位的,對主要負責人進行組織調整。

  「工作日誌不是用筆寫出來的,是用手和腳寫出來的。幹啥做啥、時間要求、完成進度都清清楚楚,工作更主動更有條理了。」盧龍縣潘莊鎮黨委書記辛昌亮說,通過寫工作日誌,班子成員的辦事效率提高了。

  「過去,有的幹部精神萎靡不振,工作效率低下。現在,你乾沒幹、幹多少、幹咋樣,一目了然。」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王強介紹,今年上半年,通過對領導幹部工作日誌的審查和業績考核,全市免職處級幹部11人、科級幹部12人;勸誡談話處級幹部26人、科級幹部16人。

  「五到四從」工作法:把問題解決在一線

  站在北戴河新區洋河入海口,漁民李紹臣說起環境的變化特別興奮:「今年出海見到了十幾年不見的對蝦,在近海還看到了海獅和江豚呢。」

  河淨則海清。環境之變,源於秦皇島生態立市的理念,源於「五到四從」工作法帶來的幹部作風轉變。

  「心想到、腳走到、眼看到、手抓到、要求做到。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本職工作做起,從一點一滴的日常具體事情做起。」秦皇島市提出的「五到四從」工作法,如今已在黨員幹部中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河長制」就是這一工作法的生動實踐。秦皇島河流眾多,有17條河流匯入渤海,直接影響海洋生態。去年下半年以來,秦皇島建立健全市、縣、鄉、村四級「河長制」。市委書記、市長分別任戴河、洋河河長,全市設立市級河長34名,縣級河長113名,鄉村級河長1463名,每條河、每個河段、每米河道都有人管,都有責任人。

  「聽匯報、看材料,不如到一線。」市委書記孟祥偉先後6次利用雙休日徒步踏查戴河,行程50多公裡。其他市級河長也用腳丈量分包河流,從河口到源頭,不落一米,不漏一個汙染點。

  「區級河長呂國新、鄉級河長董育松、村級河長王義軍……」一塊「河長公示牌」豎在大湯河邊,上面詳細標明各級河長的名字、監督電話。秦皇島在各條河流設置了河長公示牌,並在當地媒體公布了各級河長名單,接受社會監督。

  在責任細分的同時,各級河長都加入了由市級河長組建的「河長微信群」,哪裡發現問題,解決到什麼程度,及時發布,一目了然。在今年的抗洪救災中,「河長微信群」成了市委主要領導「指尖上的指揮部」,各級河長盯在一線,17條河流有驚無險。

  「四位一體」機制:失責必問,倒逼落實

  海港區先鋒路的市民,對宋玉蘭的身影已很熟悉。她是市數位化城管指揮中心的信息採集員,邊巡視邊報告,把路邊下水口垃圾堆積、窨井蓋出現破損等問題詳細記下,再將任務「菜單式分解」,協調相關單位解決。

  「菜單式分解、契約化管理、審計式驗收、公開化獎懲」,秦皇島市創新實施「四位一體」工作落實機制,把各項工作落實到具體崗位、具體責任人,明確完成時限、工作標準,實現管理有章法,驗收有標準,獎懲有依據。

  「目標任務:發展生命健康產業,建設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範區。完成時限:2016年12月底。責任科室:產業科、社會科……」在市發改委,一張張表格記錄著各項工作的分解落實及進展情況。

  與「四位一體」工作落實機制相適應,秦皇島市建立起督查、紀檢、組織、宣傳聯動督查機制。今年3月29日下午,督查組在青龍縣行政服務中心督查時發現窗口單位空崗17人。經核實,有8人請假,4人因公外出,5人未履行請假手續。涉事人員及相關各級負責領導中5人被調離工作崗位,3人黨內警告處分,8人被通報批評,1人行政警告處分。在北戴河牛頭崖鎮便民服務中心,一名工作人員因上班玩遊戲被給予黨內警告處分,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被誡勉談話。今年上半年,針對督查中發現的懶政怠政、破壞營商環境、損害群眾利益等問題,市督查組在當地媒體3次公開通報,組織調整110人、問責629人。

  「失責必問,倒逼落實,『四位一體』機制切實促進了幹部作風轉變。」市委督查室主任王會民說。

相關焦點

  • 陰陽——宇宙的第一推動力
    萬般無奈之下,牛頓只好把這第一推動力歸結為萬能的上帝,這樣就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問題了。牛頓心目中的上帝推動萬物運行這就是著名的宇宙第一推動力的問題。第一推動力的問題與靈魂三問一樣,都關係到宇宙的起源,是各個宗教都在致力於解答的根本問題。對於這第一推動力問題,易經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陰陽消長、陰陽互變。前面的文章我們介紹了陰陽的基本概念,本文我們來重點了解陰陽彼此之間的關係,以及陰陽消長、陰陽互變如何推動了萬物的變化和運動。
  • 從佛學來看牛頓的「上帝第一推動力」
    因為按照牛頓第一定律,物體如果沒有外力的作用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人們就會問:那世界最開始是怎麼動起來的?因此,牛頓晚年研究神學和基督教,認為是上帝給了世界「第一推動」。他是這樣說的: 「一切物體開始運動必有第一推動力,那就是造物主。這個美麗無比的太陽、行星和彗星的體系只能借一個萬能的、靈智的、具有權威的存在體——上帝的計劃而存在。」這就是「第一推動」的由來。
  • 若在外太空航行,是否只需要第一推動力,就可以無限航行?
    若在外太空航行,是否只需要第一推動力,就可以無限航行?我們都知道宇宙和地球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環境系統在地球上受到引力空氣阻力,甚至是多重事物的影響,我們在地球的一舉一動始終會受到一個穩定的力。為此有人提出了這個疑問,假如我們在外太空旅行,若是給宇宙飛船一個第一推動力,是否我們就能無限的航行下去?這個問題似乎按照我們對宇宙的基本認知是成立的,但是仔細一琢磨又發現其中怪怪的,因為現在科學家為了研究在宇宙間飛行的動力,可是耗盡的心思從最開始的核動力到後來的太陽能,那可是花了不少的心血。
  • 為什麼說上帝是第一推動力?
    拋開哲學思辨的探討,決定論真正受到嚴肅的科學挑戰是上世紀量子論的發展。量子理論的誕生不僅在科學上是一次開天闢地的大事,在哲學上也不同凡響:一方面,過去哲學中休眠的觀念又有了生命活力,例如客觀實在性。另一方面,量子理論很難理解,似乎突破了人類哲思的極限。實際上,連不少物理學家也直言不懂量子論的深刻內涵,雖然受過訓練的物理學工作者可以運用它,但難以直觀地想像。
  • 什麼是「第一推動力」?什麼是「形上學」?
    我之前經常看到什麼「上帝是宇宙的第一推動力」,《聖經》上也說「起初神創造天地」,「神」是推動宇宙運轉的力量。但對什麼是「第一推動力」一直在恍惚之中。今天路上聽亞里斯多德的《形上學》,才知道原來是的他提出來的。
  • 百篇中國人的相對論原理,常樸子:是誰給了宇宙的第一推動力?
    常樸子:是誰給了宇宙的第一推動力?在我們宇宙經過的周圍,由於是星系的引力拽動,宇宙中臨近於星系的單子會形成相互碰撞並結合成場粒子,場粒子有三種,一種是重場,由一個大O單子和三個小O單子構成,形成有四個引力粒子融合下的引力點。
  • 量子力學還在困惑,中國智慧發現世界第一推動力
    感知力是事物間唯一的推動力,事物因為被感知而運動,這個命題是物理學的空白。物理學認為一切物質都在運動之中,它們為什麼要運動?物理學家啞口無言,牛頓只得說是上帝之手在推動它們運動,殊不知,正是我們在推動一切事物運動,我們的感知在推動其運動,感知力是世界第一推動力。
  • 牛頓為什麼要研究「第一推動力」?這個問題至今還困擾著科學界
    牛頓為什麼要研究第一推動力? 這些為我們熟知的學者,都不同程度上把原本蒙昧學科和科學進行了一次切分。比如,第谷和克卜勒就把佔星術和天文學做了一次切分,從他們開始現代天文學才開始發展起來。
  • 胡楊新聲|提升幹部的「第一能力」
    政治能力是幹部的「第一能力」,也是衡量幹部能否挑重擔的「第一標準」。履行兵團職責使命,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必須進一步提升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政治能力,在辨別是非上有定力,在把握大局上有底氣,在駕馭複雜局面上有本領,既站得高、看得遠,又挑重擔、善創新,積極主動解決問題。
  • 「一二九」運動學生領袖有多少成為中共高級幹部
    因此,五四運動的學生領袖,日後大都成為學術的帶頭人,而「一二·九」運動的學生領袖,大都成為中共的高級幹部。鳳凰衛視10月28日《騰飛中國》,以下為文字實錄:何亮亮:1935年12月9日,在北京和全國範圍內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的學生愛國運動,史稱「一二·九」運動,規模與五四運動比肩,關於它的真正組織者是誰,一直有爭論出現,直到1995年參與領到運動的谷景生的一篇回憶錄,才揭示了真實的情形。
  • 如果時空是量子化的,宇宙本身或許根本就不需要第一推動力!
    這樣的時空,宇宙本身或許根本就不需要去獲取額外能量作為第一推動力來創生。這個理論本身就是一句話:「感謝一無所有」。
  • 那麼第一推動力來自哪裡?
    那麼,誰是第一推動力!
  • 5G成為邊緣計算的較強推動力
    5G成為邊緣計算的最強推動力5G基礎架構是邊緣計算最具說服力的驅動力之一。5G電信提供商發現,除了傳統的數據和語音連接之外,他們還可以構建生態系統以託管獨特的本地應用。通過將伺服器置於基站旁邊,蜂窩流量提供商可以向第三方主機應用開放其網絡,從而改善帶寬和延遲。
  • 黨員幹部如何做到對黨忠誠
    黨員幹部應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在改革發展穩定中,衝鋒陷陣、忘我奉獻,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贏得人民群眾的肯定和擁護;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提升政治站位、提高工作能力,傾聽群眾呼聲、虛心接受群眾監督,持之以恆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增進與群眾的感情,增強服務人民的意識,真正把對黨忠誠落到實處。 三是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增強政治責任自覺。
  • 福建:讓紀檢監察幹部接受監督成為自覺
    福建省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打鐵必須自身硬,把抓自身建設作為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的重要組織保障來抓,堅持嚴格教育、嚴格監督、嚴格管理,嚴防「燈下黑」,著力建設政治過硬、本領高強、履職有力的紀檢幹部隊伍。  省紀委為紀檢監察幹部量身定製培訓計劃,有針對性地邀請專家授課。過去一年,共舉辦業務培訓班11期,培訓幹部1297人次,並通過援藏援疆、駐村蹲點、跟班學習等形式,加強實踐鍛鍊,提升廣大紀檢監察幹部的本領。專門出臺意見,在省紀委機關推行全員接訪和新進人員到信訪室跟班鍛鍊制度,推動機關幹部接地氣、受鍛鍊。
  • 第一推動力來自哪裡?
    那麼,誰是第一推動力!難道真是上帝?上帝說有光,便有了光,上帝隨便摸出一個虛無的點,說開始。從此就有了「宇宙大爆炸」奇點開始,一種膨脹到現在,直到永遠......短暫的瞬間,漫長的永遠。永恆並非像人們所認為的那樣是在我們生前死後一直存在的一條無限長的直線。
  • 年輕幹部要學好三門必修課
    新時代賦予了年輕幹部幹事創業的機遇和挑戰,年輕幹部要珍惜大好機會,用實際行動去努力奮鬥,牢記使命,勇擔重任,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進程中,披荊斬棘,一往無前,在基層一線實踐中,不斷自覺磨練自己,鍛造真本事,練就真本領,真正成為新時代發展的「中流砥柱」。
  • 基層幹部優勢「混凝土」
    作為基層幹部,需要面多樣複雜的環境,不放多學學「混凝土」的優秀品質。基層幹部應多多錘鍊工作本領,學學混凝土「和易性」。面對越來越高的發展任務、越來越新的工作要求,一些基層幹部或因經驗老化「不會幹」,或因專業欠缺「干著急」,或因面對新事物「跟不上」,有時會「愁眉苦臉」,幹工作「力不從心」。
  • 「宇宙第一推動力」在中華文化中的表達方式:乾36-坤24=12
    這也正是牛頓思考過的「宇宙第一推動力」。趣味物理《易緯·乾鑿度》認為「有形生於無形」,提出「易有太極」之前還有四個階段——「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以未見氣時為太易,氣之初為太初,形之始為太始,質之始為太素。氣、形、質混然一體而未分離的狀態,稱之為混沌。
  • 沈華偉:關於科學的科學—科普的源動力和推動力
    論壇上,來自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沈華偉研究員,做了題目為《關於科學的科學:科普的源動力和推動力》的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指出,與技術推廣不同,科學普及缺少源動力和推動力,並從如何提高科普的源動力和推動力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見解。以下為九州連線整理的部分內容:沈華偉:博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社會媒體處理專委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