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九月中、下旬,有幸參加了江蘇中茂霖峰生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彩女士組織中國林科院、雲南林科院、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等單位的學者和專家對四川和西藏的高山櫟林進行的考察,感慨頗多,湊成七言絕句十三首,現予發表,以饗讀者。
本期所刊為七絕·川藏行之一 —— 高山櫟
七絕·川藏行之一 —— 高山櫟①
作者:黎雲昆
不畏寒冬與暑天,披金執甲②上山巔③。
風折雪沒④全不計,只要春留人世間。
注釋:
①高山櫟:高山櫟是殼鬥科櫟屬高山櫟組植物,常綠,高可達30米,胸徑可達3米,可以形成高大茂密的森林。也有一些高山櫟較為低矮,呈灌木狀。高山櫟材質堅硬,是優良的用材樹種。分布於青藏高原東部等地,可生長於海拔4300米以上的高原(圖1-4)。分布區氣候溫良至寒冷,一般年平均氣溫小於10℃,最熱月平均氣溫不超過20℃,而且海拔越高,氣溫越低,年降水量700-900毫米,冬季多霜雪,生長季短,具有耐寒的適應能力。高山櫟林是我國特有的硬葉林種。部分高山櫟林是原生的,還有一部分是由於原生的雲杉和冷杉被採伐以後,生境受到了破壞而形成的次生高山櫟林。高山林地處世界著名的長江、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源頭,對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具有巨大的作用。
圖1-3 丹巴黨嶺高山櫟林
圖4 道孚縣森工局甲斯孔林場
②披金執甲:高山櫟是硬葉,具有發育很好的機械組織,葉片堅硬,且多有帶刺,可以防止牲畜啃咬和踩踏。葉面有蠟質物覆蓋,表面光亮,可以避免高原陽光照射時發生強烈的灼熱和水分的蒸發。葉片氣孔深陷,乾旱高溫時,其葉面的葉氣孔會自行關閉,以防止過多蒸騰。葉子含水率較低,可以免受高寒地帶的凍害(圖5、6)。高山櫟有發達的根系,可以從地下深處汲取水分和礦物質。
圖5 波密松宗鎮
圖6 林芝南伊溝
③山巔:指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④風折雪沒[mò]:高山櫟林中,倒臥的高山櫟巨木隨處可見(圖7、8)。也構成了一大森林景觀。
圖7 丹巴黨嶺高山櫟林
圖8 道孚縣森工局甲斯孔林場
參考資料:
高山櫟是殼鬥科櫟屬高山櫟組植物,常綠。包括:
1 黃背櫟(Quercus pannosa Hand. -Mzt.);
2 長苞高山櫟(Quercus fimbriata Huang);
3 帽鬥櫟(Quercus guyavaefolia Levl.);
4 高山櫟(Quercus semicarpifolia Smith);
5 川滇高山櫟(Quercus aquifolioides Rehd. et Wils.);
6 長穗高山櫟(Quercus longispica A. Camus);
7 灰背櫟(Quercus senescens Hand. -Mzt.);
8 矮高山櫟(Quercus monimotricha Hand. -Mzt.);
9 光葉高山櫟(Quercus rehderiana Hand. -Mzt.);
10 刺葉櫟(Quercus Spinoza David);
11 川西櫟(Quercus Gilliana Rehd. et Wils.);
(說明:以上樹種資料來源:鄭萬鈞 中國樹木志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 1998)
12 錐連櫟 (Quercus franchetti),是一種耐乾旱的硬葉常綠樹,能在乾熱瘠薄的河谷地帶生長發育,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和雲南北部的金沙江及其主要支流峽谷兩側的中山下下部河谷陡坡地段上;
13 烏岡櫟 (Quercus phillyraeoides),主要分布在川西,滇北、藏東南一帶,海拔2600-4000米高山河谷的兩側。
(說明:以上兩樹種資料來源:《中國森林》編輯委員會 中國森林第三卷闊葉林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