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這種幹細胞才是骨骼生長的動力源泉

2021-01-08 健康一線視頻網

長骨在人的身高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擁有一雙大長腿估計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傳統的研究認為,骨生長依賴於有限數量的祖細胞逐漸消耗。這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等到祖細胞完全被消耗,長骨也就停止生長,人的身高也就達到了極限。

如今,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在《Nature》雜誌上發表論文表示,小鼠骨骼的生長原理與血液、皮膚和其他組織一樣。如果這一發現同樣適用於人類,那麼有生長障礙的的兒童或迎來新的治療希望。

兒童骨骼的生長依賴於位於身體中所有長骨末端附近的生長板(physes)。這些板塊包括軟骨細胞,形成支持新的骨組織的一種支架,這些支架本身是由叫做軟骨祖細胞的類似幹細胞的祖細胞產生的。要使長骨正常生長,軟骨細胞必須在整個生長過程中不斷生成。

由軟骨製成的骨的出生後生長板位於骨的末端和其軸之間(軟骨顯示為藍色,骨化組織為棕色,靜息區含有幹細胞為紅色)

顛覆傳統認知

卡羅林斯卡的研究人員在研究小鼠軟骨細胞的形成時發現,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祖細胞產生了小的'克隆'細胞。這個符合傳統的研究觀點,即在胚胎發育期間形成有限數量的祖細胞,然後消耗用於骨生長直至它們用完並停止生長。卡羅林斯卡生理學和藥理學系的講師Andrei Chagin說:「在小鼠出生後,細胞動力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形成了大而穩定的克隆,這些克隆被證明是軟骨祖細胞獲得再生能力的結果。」

這種祖細胞行為是不斷產生新細胞的組織的典型表現,像是皮膚、血液和腸道組織細胞都有這種能力。研究顯示祖細胞位於非常特定的微環境中,即幹細胞生態位,在這樣的微環境中產生必需的細胞(例如皮膚和血細胞),也使祖細胞能夠自我更新。如果生態位被破壞或功能失調,祖細胞就會耗盡,組織就會受損。

靜息區幹細胞來自哪裡?

胚胎骨的生長與生後骨的生長一樣,都是由軟骨細胞的增殖、肥厚分化和軟骨細胞的骨替代所驅動的。這個過程的結果是骨軸的兩端都有軟骨。研究人員通過標記胚胎軟骨細胞,發現了其中一些發育成靜息區幹細胞。這些實驗還表明,在出生之前,增殖和肥大軟骨細胞具有多克隆來源,它們而不是源自單個自我更新的幹細胞。這一觀察意味著,胚胎和出生後的骨骼的生長組織方式驚人地不同。

mtorc1通路的激活促進生長板中細胞的對稱分裂

那麼來自胚胎軟骨細胞的細胞如何獲得幹細胞特徵?研究都表明,細胞自我更新潛力的表現與出骨骼末端的骨化中心(骨組織形成區域)的產生有關。研究小組研究了哺乳動物雷帕黴素複合物1 (mTORC1)通路的靶點,據報導該通路調控幹細胞功能。研究人員發現,mTORC1信號在軟骨細胞的特異性被激活時,幹細胞分裂會從不對稱分裂轉變為對稱分裂,並因此導致靜息區中幹細胞數量增加。這些觀察證明了mTORC1信號在調節靜息區幹細胞自我更新潛能方面的作用。

「如果事實證明人類也有這種生長機制,它可能帶來對生長障礙兒童使用的眾多治療方法進行重新評估。」 Chagin博士說,「這種機制也可以解釋一些以前令人費解的現象,例如再某些基因突變患者身上看到的無限增長。」

參考資料:

1)New mechanism of bone growth discovered

2)A newly discovered stem cell that keeps bones growing

相關焦點

  • p53通過調控OPG影響間充質幹細胞成骨分化以及腫瘤相關骨骼的重塑
    該研究首次揭示了p53通過調控osteoprotegerin(OPG)影響間充質幹細胞成骨分化以及骨密度的新機制,提出了間充質幹細胞參與腫瘤相關骨骼重塑的嶄新調控方式。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存在於多種組織內的成體幹細胞。
  • TED演講 | 再生醫學讓骨骼重新生長
    這層骨膜通常來說和在它下面的骨骼是緊密相連的,而且裡面含有幹細胞,這些幹細胞在胚胎發育時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當你不慎骨折的時候,它們會被激活以修復骨骼。我們主要看到的是大量的骨骼,在這張圖中,你們可以看到腿中間的部位,也就是骨髓,還可以看到原來的骨骼,以及原來的骨骼結束的位置,在左邊的就是新生的骨骼,就是在生物反應腔生長的,事實上你還可以讓它生長得更大。
  • 陳根:研究開發再生骨骼新材料,磁性納米粒子幫助骨骼快速生長
    一般來說,一塊這樣的再生材料被植入骨傷口後,來自身體鄰近骨組織的細胞逐漸遷移到其中這些細胞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繁殖,而支架同時溶解。最後,剩下的只是新長出的骨頭,在植入物的形狀和位置上。而在該研究團隊的研究中,開發的新材料含有磁性納米粒子,分散在一種稱為絲素的生物相容性絲源蛋白的三維基質中。
  • Nature Plants | 細胞極性生長的調控新機制
    Nature Plants | 細胞極性生長的調控新機制責編 | 逸雲細胞極性是真核細胞的一個基本屬性細胞極性生長是細胞極性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植物中細胞的極性生長有的是單向的,例如花粉管和根毛的頂端生長,有的只限制在植物某個特定部位,例如擬南芥葉的毛狀體或葉表皮的扁平細胞。
  • Nature:癌症幹細胞抗輻射研究
    專題:Nature報導史丹福大學幹細胞生物學和再生醫學研究所,放射腫瘤治療研究中心,兒科幹細胞移植分部,霍華休斯醫學研究所生物工程系等處的研究人員找出了癌症幹細胞中活性氧簇水平與抗輻射性的內在關聯,相關成果公布在最新一期的Nature上。
  • Nature:再生學之肝臟保衛戰 - 幹細胞&iPS專區 - 生物谷
    許多研究都集中於不同類型的細胞如何補充損傷後的肝臟和膽管的能力,但卻不太清楚肝細胞自然死亡時如何自我更新。肝細胞穩定更新確保了肝臟保持適當的質量,並對健康至關重要。Wang等人為闡述這一問題,發現了小鼠健康肝臟中一群被低估的自我更新細胞群。肝細胞本身可能就在穩態中扮演這種「幹細胞」角色,不過它們需要定位在肝臟的一個專門區域。
  • Nature:小鼠前列腺幹細胞的標記被找到
    這表明存在前列腺幹細胞。研究人員曾用不同細胞表面標記來識別前列腺幹細胞的候選目標,但它們對前列腺幹細胞都沒有特異性。現在,Leong等人報告說,他們識別出細胞因子受體CD117(也叫c-kit或幹細胞因子受體)為一種罕見的小鼠前列腺幹細胞群的一個標記。利用這個標記,並結合其他方法,他們分離出了在移植到活小鼠體內後能生成一個可以發揮功能的前列腺的單個細胞。
  • Nature:有性別的器官 - 幹細胞&iPS專區 - 生物谷
    他們使用的遺傳學工具,使他們能夠打開或者關閉這些細胞中的某些基因。這允許他們改造這些幹細胞變得更「雌性化」或者更「雄性化」。然後他們試圖擴增這些細胞。他們發現,「雌性化」的細胞能更好地增殖。這種增強的能力似乎允許雌蠅繁殖期間腸道的增長。先前的研究已經表明,交配後,雌蠅腸道尺寸重新調整,和改變代謝來維持再生產。在目前的研究中,研究小組發現,「雌性化」的腸道幹細胞的影響是可逆的。
  • Nature:揭示癌細胞「腐化」鄰近的健康細胞,促進癌症生長
    2019年9月2日訊/生物谷BIOON/---一項新的研究揭示緊鄰腫瘤周圍的健康細胞變得更像幹細胞,從而支持癌症生長。這一發現是利用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IlariaMalanchi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新技術取得的。
  • Nature:挑戰常規!揭示心臟幹細胞療法竟與幹細胞的再生能力無關
    2019年12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幹細胞療法可幫助心臟從心臟病發作中恢復過來,但是這種恢復並不是出於20年前提出的作為當前正在開展的臨床試驗基礎的生物學原因。它指出心臟幹細胞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幫助受損的心臟,而不是像最初提出的那樣通過替換受損的或死亡的心臟細胞來實現。
  • Nature:幹細胞關鍵蛋白Nanog作用新解
    University of Edinburgh生命科學學院,幹細胞研究院,劍橋大學威爾卡姆幹細胞研究信託中心(Wellcome Trust Centre for Stem Cell Research)等處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長期以來被認為是維持胚胎幹細胞多潛能(pluripotency)和促進分化的必要因子:Nanog蛋白實際上也許並沒有這麼重要,這一幹細胞調控因子的作用轉變給幹細胞研究領域提出了新的觀點
  • Nature:重大突破!首次製造出人單倍體胚胎幹細胞!
    這項研究中描述的這種單倍體胚胎幹細胞是首個已知的能夠通過細胞分裂產生攜帶親本細胞基因組單拷貝的人子細胞。人類細胞被認為是雙倍體的,這是因為它們遺傳兩套染色體,總共46條染色體,其中23條來自母親,23條來自父親。唯一的例外就是生殖細胞(卵子和精子),它們是單倍體細胞,含有一套染色體,即23條染色體。這些單倍體細胞不能通過分裂產生更多的卵子和精子。
  • Nature:因存在混亂 應停止使用術語間充質幹細胞
    正如Robey及其同事們在這篇評論文章中敘述的那樣,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生物學家Arnold Caplan於1991年使用了MSC術語來描述從骨髓基質中分離出的幹細胞,這些幹細胞能夠產生骨骼和軟骨。他們寫道,從那時起,研究人員就已從許多其他組織中分離出間充質幹細胞(MSC),並在體外將它們分化為腎細胞、肝細胞、心臟細胞和神經細胞。
  • 細胞鬆弛素D可以促進幹細胞向骨骼細胞分化
    2015年11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醫學研究者們發現一種新的手段可以將幹細胞移植入骨骼細胞中進而促進骨骼的再生,他們為此感到十分驚訝,因為原本他們希望這部分幹細胞往脂肪細胞的方向分化通過對幹細胞加以細胞鬆弛素D的刺激,他們發現這些幹細胞能夠分化為成骨細胞,之後,將細胞鬆弛素D向小鼠骨髓組織間隙注射能夠引起骨骼的再生。這一研究發表在最近一期的《Journal Stem Cell》雜誌上。
  • Nature:新型單細胞分析技術揭示幹細胞中的複雜突變
    研究者James Collins表示,在單一細胞之間幹細胞群體會包含許多差異,而這在幹細胞工程學領域開發預測性的方法卻會帶來一點問題,如今研究者發現,他們此前考慮過的細胞間的問題性差異或許實際上對於精確控制幹細胞會有一定的益處。
  • 《Nature》皮膚新生-幹細胞功不可沒
    它的基底層有幹細胞,通過幹細胞產生新的幹細胞,表皮不斷更新,形成表皮的上層屏障。最終,形成屏障的細胞從表面脫落,被新細胞取代。與所有細胞一樣,幹細胞中也有肌動球蛋白細胞骨架,這是一種可收縮的蛋白質絲網絡,並表達轉錄因子YAP、TAZ和MAL。
  • 幹細胞分化方向可隨成長環境改變
    幹細胞是尚未分化成熟的細胞,除胚胎幹細胞外,多數幹細胞常常「命中注定」只能成長為某一種特定的細胞。但刊登在19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只要改變成長環境,來自胸腺的幹細胞也可以「轉行」變為毛囊細胞。這對於研究器官組織再生具有重要意義。  據英國愛丁堡大學發布的公告,該校研究人員和瑞士同行進行的這項研究成功改變了實驗鼠胸腺幹細胞的「命運」。胸腺是存在於人和許多動物胸部的一個器官,它是免疫細胞T細胞的生成地,在免疫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南加州大學臨床研究員將利用幹細胞重建骨骼和抗癌
    The Broad臨床研究獎學金於2015年創立,目的讓加利福尼亞州認證的臨床科學家能夠參與並加速幹細胞相關方法以治療損傷和疾病的研究,並且這些獎學金可能會連續續期二年。兒童最常見的實體瘤——神經母細胞瘤南加州大學醫學中心的外科醫生Abigail Zamora將研究造成神經母細胞瘤的癌症幹細胞。對於高危轉移性神經母細胞瘤患兒,存活率低於50%。薩莫拉希望通過了解推動癌症幹細胞進化的分子信號並幹擾這些信號來改善預後。
  • Nature:幹細胞形成近乎完整皮膚結構,長出毛髮
    體外培養首先,研究人員採用骨形態發生蛋白4(BMP4)和轉錄因子 TGF-β 的抑制劑來處理細胞,促進皮膚表皮層生長。接著,他們又添加了生長因子 FGF2 和骨形態發生蛋白(BMP)抑制劑,誘導真皮層形成。脂肪細胞層也在此階段形成。細胞以球狀發育,稱作體外類器官。
  • 梳理牙齒間充質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
    過去研究人員知道牙齒中心柔軟的「牙髓」中含有一個小間充質幹細胞群,這類幹細胞可以發育成為骨髓、骨骼和軟骨。但卻沒有人能夠確定這些幹細胞來自何處。 Klein說,激活牙齒中幹細胞分裂和自我更新的一些microRNA分子也在腸道中發揮類似作用,因為在腸道中,細胞很快地生長和死亡,位於腸道表面的細胞群體大約每隔5天就更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