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管理學思維,學者說:治眾如治寡很重要,不然得累死

2020-12-05 古文理解

治眾如治寡,是孫子兵法管理智慧的核心,要用孫子兵法,這是首先要理解的,不然即使成功,也會累死。千軍萬馬抓班子,千頭萬緒抓根本;千難萬險巧應對,千方白計穩大局。領導千軍萬馬,實際上與領導兒個人的道理是一樣的。「層層抓、抓頭頭」,就是說社會或機構都是金字塔型的,頂層小,底層大,上層統籌與下情上達,都離不開一層層的中問環節。每一層都把白己該做的事情做好了,那就白然會形成全國一盤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合力。集中力量辦大事,就會所向披靡、無往而不勝。

孫了曰:「凡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就是說,領導千軍萬馬與領導兒個人的道理一樣,都必須把組織編制搞好,否則的話,就沒有力量。又說:「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就是講,凡打仗一般都是用「正」兵迎敵,用「奇」兵取勝。因此,善於出奇制勝的將帥運用戰術就像天地一樣變幻莫測,就像江河一樣奔流不息。雖然作戰的形式不過是「奇」「正」二字,但「奇」「正」的變化卻是無窮無盡的。「奇」「正」的變化就像圓環一樣,無頭無尾,誰能窮盡得了它呢? 孫了說:「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鶩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擴弩,節如發機。」這裡強調,善於指揮作戰的人,他所造成的形勢是險峻的,進行攻擊的節奏是極為短促的。險峻的形勢就像拉滿了的弓弩,短促的節奏就像扣動弓弩的扳機一樣迅速。

「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即。所以,善於調動敵人的指揮者,示敵以假象,敵人肯定上當。給敵人一點小恩小惠,敵人一定會去拿。用小恩小惠調動敵人,用大部隊等著消滅敵人。「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初之山者,勢也。"。因此,善於作戰的人,首先要造成於己有利的態勢,而不過多苛求部下的責任,所以能夠選擇恰當的人,把握住有利於己的態勢。也就是說,善於指揮作戰的人所造成的於己有利的態勢,就好比從800丈高的高山頂上把木頭、石塊推下山溝一樣。這就是戰則必勝的「勢」啊!

歷史上很多領導人不明白「治眾如治寡」的道理,眉毛胡了一把抓,管得太具體、太細,事必躬親,勞神費心、禪精竭慮,結果卻不盡人意。諸葛亮之所以英年早逝,怕也與這方面的局限有關。他用心太過、操勞過度,連白己死後五丈原如何退兵,誰做他的繼承人、誰做繼承人的繼承人,以及魏延要造反該怎麼處置,都想到了。他一生不僅把白己該想的想到了,而目_把部下該想的,敵人該想的,全都思慮周到了……真所謂「人生不滿白常懷千歲憂」。有人認為這是諸葛亮的英明之處,但也恰恰在這裡暴露了他缺乏團隊精神,用人面太窄、後繼乏人的問題。

馬傻是一個好的參謀,但絕不是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三軍統帥。劉備臨終前對諸葛亮說:「馬傻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但他不以為然,仍委以重任,致使街亭慘敗,不得不退軍漢中,揮淚將馬傻斬首。也可以說,諸葛亮北伐屢受挫折是其「以攻為守」的錯誤決策造成的。蜀地狹小,面對強魏,連年徵戰,勞民傷財,致使蜀漢走上了一條不歸路。正如《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末尾撰史者評諸葛亮曰:「可謂識治之良才,管(仲)、蕭(何)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軟!」未能集思廣益,當是其人生的一大敗筆。清代從雍正七年(1729皇帝開始設立軍機處,軍機大臣3到7人不等,直接受皇帝領導,協助皇帝處理日常軍政要務。這不僅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精兵簡政,事實上也有集體領導,集思廣益,最大限度避免決策失誤的功效。軍機處的設立,較好地體現了「治眾如治寡」的領導藝術。

主要參考:周世範.《孫子兵法》的戰術行動準則與實戰操作方法發表於商洛學院學報.

相關焦點

  • 美國學者:川普在玩孫子兵法,還是什麼都沒發生?
    美國學者布萊恩·喬恩德夫(Brian C. Joondeph),發表在《美國思想者》上,題目是《川普在玩孫子兵法,還是什麼都沒發生?》。作者認為,一輩子身經百戰的川普,可能在玩一種不同的遊戲,而這種遊戲對於甚至是他的支持者們來說,都有點看不懂。
  • 《孫子兵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百科寶庫
    我國古代軍事思想,特別是《孫子兵法》,不但在本國佔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軍事思想史上也有重要的影響。明代茅元儀說:「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後孫子者,不遺孫子。」有一位日本學者吉備真備第一個把《孫子兵法》帶回去講授,從那時起的日本皇室貴族以及各界人士都非常重視《孫子兵法》的學習和研究。並且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日本人稱《孫子兵法》為兵學盛典世界第一的兵書,把孫武推崇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 《孫子兵法》與足球,管理哲學的相通,學者:「勢」哲學最契合
    《孫子兵法》是我國一部軍事著作,其戰術思想對足球產業發展大有作用。「文化興,則民族興,文化強,則民族強」。要廣泛地讀名著,悟其原理。古人常說「以史為鑑」,其實這關鍵在於「悟」,《孫子兵法》雖短,但是其戰略哲學,十分值得研究。
  • 《孫子兵法》影響中醫發展,學者總結:三個方面具有借鑑意義
    兵法與醫學同作為「中心學」,一個用兵於兩軍對戰,一個用藥於正邪交爭,在理論思想形成與發展就會形成交匯和影響。醫學典籍中會引用兵法的例子來說明藥理,以將軍帳中運籌以及其剛猛果斷,比喻肝的藏血主疏洩性條達。學者總結了三個方面,用兵法思想解讀中醫,對於制定診療策略,提高診治效果具有一定意義。
  • 孫子兵法:十句讓人深思的句子
    《孫子兵法》作為兵法之首,出現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其文包含著太多太多思想之精髓,可以慢慢被吾輩所挖掘。窮寇勿迫對於處於困境中的敵人不要步步緊逼。把敵方逼得過於急,敵方感覺沒有退路,反而會激其拼死一搏。戰爭中挫傷敵人的士氣與動搖敵將的意志比直接殺掉更有效果,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將帥沒有鬥志,所帶領的士兵如同螞蟻。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用兵善出奇的,其變化莫測變化無窮,就像江河之水滔滔不絕。用兵打仗要想到敵方想不到的,永遠不安常規作戰。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
  • 《孫子兵法》家喻戶曉,可是你知道它的歷史嗎?
    公元前512年左右,Sun Tzu的《吳王魯》的勝利使他寫出了《孫子兵法》。《孫子兵法》是戰國後期流傳最廣的軍事著作之一,是趙、齊、秦、楚、漢、魏、閻七國爭奪華東大片肥沃土地的持續戰爭時期。[來源:維基百科+]譯者Lionel Giles寫道:「我發現很難搜集到Sun Tzu文本的歷史。
  • 2013海峽兩岸企業主管孫子兵法研習營在蘇舉行
    中國臺灣網9月18日蘇州消息 《孫子兵法》是吳中大地的文化瑰寶,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9月16日,2013海峽兩岸(蘇州)企業主管孫子兵法研習營在蘇州吳中區舉行。海峽兩岸近百位研究孫子兵法的專家學者、企業家齊聚在這部「兵學聖典」的誕生地--穹窿山下孫武書院,共同探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兩岸經貿文化這篇大文章。  研習營上,精彩演講不斷。
  • 伍霜駟:孫子兵法演繹揮桿 正確握杆為何最重要
    搜狐體育訊 既然編輯將文章冠以「用孫子兵法學打高爾夫」,那就不妨繼續演練孫子兵法。其實,中國有三項東西屬於「老虎屁股摸不得」。它們是: 易經,孫子兵法,中醫。它們被認為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是「維持中華民族數千年文明傳承和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法寶」。
  • 《孫子兵法》與現代企業經營之道
    從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歷史,並被經濟列強奉為「兵法聖典」「商業天條」的《孫子兵法》中,可以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示。   《孫子兵法》可以說是一把研究制勝之道的鑰匙,誰先拿起它,誰就有可能先打開通向成功的大門,正是它給一些成功的經營者指出了許多制勝之道。僅從下面一些兵法要訣中,就可以使我們領悟到古代戰爭規律和現代經營方式之間的微妙的聯繫。
  • 孫子兵法全球行:貴在變通的美國休斯敦唐人街(圖)
    孫子兵法全球行:貴在變通的美國休斯敦唐人街(圖) 隨著華人的數量和居住位置幾經變化 ,唐人街一切都在悄悄地改變著,印證了《孫子兵法·九變篇》所說的「故將通於九變之地利者,知用兵矣」。  上世紀90年代,休斯敦唐人街開始從舊中國城轉移到新商業區。
  • 《孫子兵法》十句名言,堪稱世界三大兵書之首
    作為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孫子兵法》內容博大,思想精邃,邏輯縝密,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 唐朝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日本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說「《孫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靈,我們必須頂禮膜拜,認真背誦,靈活運用,公司才能發達」,如今,美國凡教授戰略學、軍事學課程的大學,特別是軍事院校,均將《孫子兵法》作為必讀教材和必修課。美國國防大學甚至還將《孫子兵法》列為將官主修戰略學的第一課,位於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之前。
  • 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黑暗中的《孫子兵法》、沒有展出的名畫……
    亞醜鉞威嚴精緻的亞醜鉞,因兩面一個亞字一個醜字而得名。展於2樓7號廳。頌簋傳世青銅器中的珍品,該器器型莊重,鑄造精良,是西周晚期典型青銅器,最為重要的是,器物內底和器蓋有152字對銘,是研究西周社會歷史重要的文字資料。展於2樓7號廳。
  • 傳統文化走出去 美國人讀懂<孫子兵法>了嗎
    我不是研究軍事的,也不是研究孫子兵法的專家,但是對中華文化的經典卻有著濃厚的興趣和長時間的學習,也略略有些心得和體會。因為現在研究孫子兵法非常熱門,國內熱,國外也熱,美國更熱,所以就以《孫子兵法》為例來談談對於經典的解讀方法和體會,以期拋磚引玉。  《孫子兵法》是一部什麼書?是一部兵書。有什麼作用?指導戰爭。誰讀懂了孫子兵法?中國人。
  • 《孫子兵法》:懂「勢」,才能成「事」!
    說到「勢」,大家可能比較陌生,很多人也不知道他的意思,更不知道他背後的所指。其實,「勢」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勢,是一種力量,更是一個方向。在《孫子兵法》裡有這麼一句話:孫子曰:「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
  • 不僅有三十六計,還會孫子兵法
    》、《福五鼠之戰國風雲》和《福五鼠之風雲再起》,這幾部作品都是結合了中國的文化著作,當時讓無數小觀眾覺得受益匪淺,無論是三十六計還是孫子兵法,都是課餘討論的最佳話題。從三十六計到孫子兵法,動畫與傳統文化的碰撞在那戰國時代,沒有置身於事外。只有衝鋒陷陣,帶兵徵伐殺戮的存在。
  • 壹粉借《孫子兵法》就事論「勢」
    近日,壹粉以《孫子兵法》論濱州發展之「勢」。通過從謀勢、蓄勢、任勢、造勢、乘勢等方面進行了闡釋,藉助古人思想,論濱州發展之勢,為濱州發展提出自己的見解。「因利制權」之謀勢《孫子兵法》重在謀勢,在開篇的《計篇》中便提到:「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 孫子兵法全球行:從中葡航海家看東西方兵家文化
    此間學者坦言,葡萄牙海上稱霸,四處遠徵,擁有大量殖民地,獲得了巨大的財富,當時的財力舉世無雙。但自各殖民地相繼獨立後,這方面優勢已日漸消失。公元1999年12月20日,葡萄牙將最後一個殖民地——澳門交還中國,結束442年的統治。  而當亨利王子駕著幾艘小型帆船在海上探險時,「海上巨人」鄭和早在10年前就出動百餘艘「體勢巍然,巨無與敵」的巨輪航行在海洋上。
  • 孫子兵法詳解,利用好自身的優勢,在戰役就能以少勝多
    《孫子兵法》這本書中的計謀,一直被我們歷史上很多戰役所使用,這本書主要講訴的就是,不管你在開戰前還是開戰中,都要很好的分析當下的局勢。且要有一個好的將領統領好自己手下的士兵,還要能計算出自己對這場戰役的勝利和把握。
  • 《孫子兵法》:討好你的人,綿羊外表下,可能潛伏著豺狼野心!
    「兵者,詭道也」,《孫子兵法》告訴我們,凡是懂兵法的人,都知道最厲害的就是詭詐、不按常理出牌的人。狼那麼狡猾聰明,如果披上了綿羊的外表,那麼在你看來,它是羊還是狼呢?披著羊皮的狼「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這是《孫子兵法》十三篇中的第一篇《計篇》,講的是「在別人沒有防備
  • 《孫子兵法》,商戰實踐,好風憑藉力,助你上青雲
    讓我們先來看一看孫子是怎麼說的。孫子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在商業活動中,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誠信經營屬於「以正合」的範疇,做到這一點不需要足智多謀。但做到「以奇勝」就很難了。如何出奇制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