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個成語典故,居然另有深意,跟現在大家理解的很不一樣

2020-12-06 樂道也

季平子在家廟庭院裡使用天子祭祖廟的八佾之舞。孔子說:「這種事都忍心做得出來,還有什麼事他不忍心做呢!」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論語》八佾篇之一

【品悟】

這個季氏真是無法無天。

佾,讀作yì,指古代樂舞的行列。八佾是只有天子才有資格使用的舞蹈規格,舞者縱橫都是8人,即8行8列,就是64人的方陣,它是周代規格最高的祭祀舞蹈。起舞時,舞者手執羽毛,據古人考證是一種雪白的大羽毛,也不知是從什麼鳥身上拔下來的。古時舞蹈有文武之分,執羽而舞的八佾是一種「文舞」,如果「武舞」呢,就要執幹戚,就是手裡舉著盾牌和大斧頭。

八佾表演時,伴舞的音樂要用八音。所謂八音,指金、石、土、革、絲、木、匏、竹8類樂器。「金」是青銅打擊樂器,有鐃、鉦、句鑃、鐸、鈴、鍾等,整套的青銅編鐘最為珍貴。「石」是石制打擊樂器,如青石或玉石制的磐、鳴球等。「土」是陶製樂器,包括打擊樂器和吹奏樂器,如壎、缶、陶笛、陶鼓等。「革」是用皮革制的打擊樂器,主要有鼓,鼓是群音的首領,古人所謂「鼓琴瑟」,就是琴瑟開彈之前,先有鼓聲作為引導。「絲」是各種弦樂器,因為古時候的弦主是用絲,如琴、瑟、築、箜篌等,有時也會是用牛筋之類的動物皮筋作弦。「木」是打擊樂器,包括各種木鼓、敔[yǔ]、柷[zhù]等,用於宮廷雅樂的起始和終結,現在已經很少見到。「匏」用葫蘆類植物的果實製作,是古老的簧管樂器,主要有笙、竽。「竹」是竹製的吹奏樂器,如笛、簫、篪等。

即使貴為天子,八佾平時也不能隨便用,只能用在文王、周公廟裡,是一種隆重的祭祀禮儀。至於天子以下,諸侯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諸公(三公二王后)用六佾,諸侯用四佾,卿大夫是北面之臣,只能用琴瑟而已。

這位季氏是何許人呢?據考證,大概是昭公、定公時的季平子,即季孫意如(?-公元前505年),是春秋時魯國正卿。依照周禮,他只能用一個16人的小規模四佾方陣,甚至只能彈彈琴瑟,得瑟一下。而現在他卻膽大包天,「八佾舞於庭」,不但用八佾的天子禮樂,並且還用在自己的家廟裡,「庭」指他家廟的庭院。他組織了64人的舞蹈隊,在自己家廟的庭院中,用天子的作派奏樂舞蹈,這是極為嚴重的僭禮行為。

春秋後期,魯國掌權貴族史稱「三桓」,即季孫氏和孟孫氏、叔孫氏。他們的稱謂都有一個「孫」字,就是說他們都是魯桓公的子孫後代。魯桓公共有4個兒子,嫡長子姬同繼位為魯莊公,庶子有慶父、叔牙,還有嫡幼子季友,共3人,分別稱為仲孫(後改稱孟孫)、叔孫、季孫,故稱「三桓」。當時季孫氏在魯國已專權了好幾代,到季平子掌權時更是有持無恐,他曾把魯昭公逐出國境,另立昭公之弟為定公。季平子的這些僭越行為影響深遠,日後他的家臣陽虎作亂,不能不說是受此影響,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

大夫身份的季平子目無天子和國君,竟敢僭用天子祭祖廟的禮樂,這實在是禮壞樂崩,天下無道。所以孔子對他嚴辭痛斥:「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這種事他都忍心做得出來,還有什麼事他不忍心做呢!這裡的「忍」,指忍心、狠心。「是可忍,孰不可忍」這句話流傳很廣,對「忍」字也有不同解釋,很多人把它解讀為「容忍」,意為「這種事可以容忍,還有什麼是不可容忍的!」如果照此解釋,那麼孔子只是對季孫氏的行為和魯國國君的無能表示不滿。

但孔子說這句話的目的,並非僅僅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激憤之情,而是直指季孫氏等擅權貴族的內心,一針見血地揭示季氏非禮之舉的實質,是人心的不仁。這種事都忍心做得出來,可見其昧著良心,內心早已不仁不義了。這是孔子對季孫氏明目張胆地違背周禮的僭越行為,進行的嚴厲抨擊。

學論語記成語:

是可忍,孰不可忍

【本文為文化學者樂道也長篇系列原創作品《回到春秋讀論語》,八佾篇第一章《是可忍孰不可忍,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大家轉發。如需閱讀作者已發文章,請加關注】

相關焦點

  • 成語典故:手不釋卷 談笑自若
    今天講的成語是手不釋卷,談笑自若。手不釋卷這句成語是說手中不肯放下書籍。形容勤奮好學或讀書入迷。三國時期,東吳有位十分善於領兵作戰的人,名叫呂蒙。這個呂蒙家境貧困,十幾歲就從軍打仗,而且十分勇敢,屢立戰功。
  • 成語「牛溲馬勃」到底是啥意思,其實和一個歷史典故有關,長見識
    中國漢語博大精深,語言是我們思想交流的工具,而成語是我們離不開的精彩詞句。無論是學生還是成人,我們說話時成語出口成章,成語已經印在了我們的大腦中。儘管我們對常用的成語很熟悉,但它背後的故事卻鮮為人知,很多成語的出處不甚了解,當然就有經常用錯成語的尷尬情況。
  • 這些成語都和南京有關?源於南京的成語有100多個
    詩仙李白的一首《長幹行》讓「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兩個成語得以流傳千年,也讓中華門外的長幹裡聞名於世。如今,這裡豎著一男一女兩個孩童的雕像。每每形容起幼年相識、感情純潔的男女,人們便會立刻想到長幹裡。得意忘形、鳳毛麟角、一往情深……你知道嗎,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都源於南京。最近,一則微博引起很多南京人的注意,微博中,除了列出40多個與南京有關的成語,還詳細介紹了它們背後的典故。
  • 中國古人發明5萬個成語,為何近現代很少發明新成語了?有3個原因
    文 | 歷史九點半成語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是漢語獨有的表達方式,博大精深。它一般由4個字組成,每一個成語的背後,大都有一個故事或典故,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千百年來影響深遠。據統計,中國約有5萬個成語,其中96%是四字成語。早在先秦時期,成語的應用就已十分普遍,而成語的發明也是在這一時期不斷壯大的。此後兩千年來,成語在不斷豐富,但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隨著漢語用詞的完善,新成語的發明也越來越少了。
  • 四個被誤會千年的成語,原意無關風月,如今意思卻羞於啟齒!
    按照現代人的理解,一定會把這個成語理解的令人難以啟齒。其實這個成語描述的意思是:過去的一切都轉瞬即逝,形容的是不切實際的幻想落了空。這個成語的典故是來自五代蜀人所著的《才調集》中。原句是:倚柱尋思倍惆悵,一場春夢不分明。之後還出現在了宋代詩人趙令持的《侯鯖錄》中,其中的意思主要說的就是過去的美好轉瞬即逝,如今回想起來竟覺得有些不真實。
  • 情深深雨濛濛:佩姨如此偏愛依萍,而不是心萍,原來另有深意!
    今小編又刷了一遍《情深深雨濛濛》,發現佩姨如此偏愛依萍,而不是心萍,原來另有深意!首先這與兩個女兒的性格有關。心萍善解人意,通過她文佩就像是照鏡子一樣,看到了自己,但是人們一般不會喜歡另外一個自己,要知道文佩結婚前是有喜歡的人的,但是就是因為自己所謂的「通情達理」才不行嫁給了陸振華:相反依萍呢,她嫉惡如仇,敢愛敢恨,文佩知道自己身上缺少了依萍身上的這股要強與狠勁。
  • 螞蟻莊園成語洛陽紙貴典故原型是 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
    螞蟻莊園成語洛陽紙貴典故原型是 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時間:2020-12-29 12:44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螞蟻莊園成語洛陽紙貴典故原型是 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 成語洛陽紙貴用來形容文章廣受歡迎,這個典故的原型是什麼?
  • 這些稀奇古怪的成語,英文說法你一定不知道
    說起成語,大家都很熟悉,基本都是來自於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故事,已經形成了固定格式。你把成語說出來,大家都能知道它的出處和典故,並且還覺得你引經據典,有文化有內涵。蛤蟆夜哭的故事是說有一天艾子出海,無意間聽見了鼉(tuó,也就是揚子鱷)跟蛤蟆的一場對話——鼉說:「昨天龍王下了一道命令,水族中凡是有尾巴的都要斬首。我尾巴那麼老長,哭也就哭了,可你又哭個什麼勁?」蛤蟆說:「我現在是沒有尾巴,但也架不住龍王要追究我當蝌蚪時的事啊?」故事到這兒就戛然而止了,也算是意味深長。
  • 此人的機智造就了史上最有趣的成語典故——雞鳴狗盜
    臨近年底,小區裡又有人家裡遭小偷光顧了,所以首先小沫在這裡提醒大家在這個時間段多個心眼,注意防火防盜!今天小沫來給大家講解一個跟偷盜有關的成語典故——雞鳴狗盜,這個成語的意思呢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形容一個人做事偷偷摸摸。
  • 蘇軾「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嬋娟一詞有豐富的典故來源
    據傳是戰國時期大詩人屈原的一個女學生,跟宋玉是同學,她對老師非常崇拜,時刻關心著老師的生活起居。嬋娟不但聰明伶俐,冰清玉潔,並且具有一身正氣,老師屈原非常賞識這個女學生。屈原是楚國人,為了拯救自己的祖國不被秦始皇所滅,他四處遊說,說服其它幾個國家聯合起來共同抵抗強大的秦國。
  • ...阿貓阿狗居然都是成語?杭州語文老師:成語還有這些「坑」要繞開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本周,新浪微博@央視新聞發了個視頻,並迅速上了熱搜,因為大家看完都驚到了:「喝西北風」居然是成語?!來源:央視新聞這段視頻來自央視大型勵志節目「挑戰不可能」。在最新一期節目中,當被問到「喝西北風」是不是成語,北大畢業的主持人撒貝寧十分有信心:「『喝西北風』要是成語,我把手卡吃掉!」
  • 《武帝紀》中的7個成語典故,你了解幾個呢?
    其實今人常用的成語,有的來源於神話傳說,有的來源於歷史典故,要麼約定俗成,要麼有教育意義。來看《三國志》中的典故吧,這次是《武帝紀》,主角是曹操,字孟德。這是曹操擔任濟南相時期,職場風氣不太好,有很明顯的官商勾結現象,所以「髒汙狼藉」這個詞也被用來形容貪汙受賄,名聲敗壞。這是「聲名狼藉」與「貪汙受賄」的合成版本。曹操面對這種現象也沒有手軟,他管轄的濟南郡一共就十幾個縣,他足足罷免了8個縣令,下級官員涉及的就更多了。
  • 乾貨:用幾十個例子,教你把成語譯成「如花似玉」的英文表達!
    其一、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比如分門別類、躡手躡腳、名副其實、人才濟濟其二、不完全一致,含有比喻、借代、指代等用法,但不含有複雜典故,容易理解。如果成語自身結構與承擔的句子結構不一致,往往需要在直譯意譯方面多做考慮。3. 作者為何使用成語?其一、作者就像使用普通詞彙一樣使用成語。
  • 36個行測常考成語典故,你知道幾個?
    公務員聯考行測常識和言語理解經常會考到一些成語典故,今天江蘇公務員考試網整理了36個常考的成語典故供大家複習。趕緊積累起來吧~   1.班荊道故   【釋義】班:鋪開。   成語出處:《晉書·王珣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此當有大手筆事。』」   8.筆下生花   【釋義】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寫作的詩文極佳。
  • 大名成語典故——自弱於人
    大名成語典故——自弱於人 2020-05-11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進口車「最不成功」的4次改名,英菲尼迪很無奈,斯巴魯另有深意
    小夥伴們還記不記得麥當勞把名字改成「金拱門」事呢?網友們也是在炒成一片。實際上,汽車改名字在汽車行業內也是屢見不鮮的事,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一看汽車品牌入華改名最不成功大的不成功的4個案例。英菲尼迪捷豹捷豹的LOGO是一隻豹子,而它的原名也叫「美洲豹」,之所以改成捷豹,是因為捷豹的母公司不喜歡「美洲豹」這個名字,就使用了「捷報」的諧音捷豹作為新名字,雖然是有了另一層的隱喻,但是不如原先的名字「
  • 成語典故:紅拂綠綺
    紅拂女 網絡圖「紅拂綠綺」這一成語中的「紅拂」「綠綺」都有一段美麗動人的故事。「紅拂」是一位女子的名字。隋唐的時候,有一位淪落風塵但卻出淤泥而不染的奇女子,本姓張,原名張出塵(一說張初塵)。他生活清貧,臨邛令王吉對他說:「長卿(司馬相如字),你長期離鄉在外,求官任職,不太順心,可以來我這裡看看。」於是司馬相如在臨邛都亭住下。王吉天天拜訪相如,相如託病不見,王吉更顯恭敬。臨邛富人卓王孫得知「(縣)令有貴客」,便設宴請客結交,司馬相如故意稱病不能前往。王吉親自去接他,司馬相如只得前去赴宴。卓王孫有位離了婚的女兒,名文後,又名文君。
  • 俗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大家都誤解了老祖宗的意思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最早來自佛經《佛說十善業道經》,裡面有說「人生為己,天經地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俗語在古代就已經被廣泛流傳了,一直延續到現在。在現代大多數人將這句話理解為「人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否則就遭到上天的懲罰」。在影視劇或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聽到這句話。
  • 了解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從這十個成語典故開始
    人類最早的故事往往是從神話傳說開始的,中國也不例外。神話故事是民間文學的一種,是遠古時代人民的集體口頭創作的。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豐富多彩,集中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鬥爭精神。下面十個成語典故都與神話故事有關,代表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的高峰。
  • 有多少人知道刎頸之交的典故?舉手示意一下
    刎頸之交是一個成語,許多人都知道其意思是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但許多人並不知道其出處。這個成語的創造人是大名鼎鼎的太史公司馬遷,出處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由此可見,典故的主人翁是廉頗與藺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