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聊汽車知識#
近期問題盤點:
汽車更換機油後動力下降油耗升高,發動機聲音發悶,原因是否為「冬季機油」的影響?所謂數九隆冬是一年中最冷的階段,現階段是「三九四九冰上走」周期,寒冷的天氣讓人不得不裹上厚厚的棉服甚至披風;汽車似乎也需要進行特殊的養護,於是則有一些ID留言諮詢是否需要更換所謂的「冬季機油」。
可以說機油並不區分冬季用或夏季用的概念,因為合格的機油一定是具備抗低溫和耐高溫的雙重屬性;也就是說夏季加注的機油可以在冬季使用,反之也是沒有問題的,但前提是更換機油的用地車與準備去的地方沒有過大的溫差,原因在於不同區域銷售的機油會存在一定差異。
01機油參數解讀
Engine oil釋義為發動機使用的潤滑油,簡稱為機油,也可以理解為機器的潤滑油;多義詞怎樣解讀都不為錯,包括變速箱油也是機油的一種,英文翻譯可以是Transmission oil,自動變速箱油的ATF實際為Automated transmission fluid(oil),兩個單詞可以互換,區別為書面用語和通俗稱呼而已。
機油的參數需要分為兩個部分來解析,比如【0W-30】,0W的組合指機油低溫粘度標準,「-」沒有特別釋義,30則指高溫粘度標準,如何選擇呢?
W_winter釋義為冬季,用於標註機油當然指低溫粘度或者結凍的溫度(冰點),與數字組合後代表不同的冰點標準。計算方式為【數字+(﹣35)=冰點】,各級機油標準如下。
0W冰點﹣35℃(攝氏度)5W冰點﹣30℃10W冰點﹣25℃這是最簡單的正負加減法,相信能點擊打開這篇小文的讀者都會計算;冰點溫度是需要自行調整的,比如今年在海南用車的話,那麼20W的機油都可以滿足冬季不結凍,這些地方就沒有實際意義上的冬天。而如果次年準備在黑龍江用車的話,那麼0W也就是夠用的標準而已,所以這項參數要根據氣溫來調節。
重點是有冬季長途自駕規劃的汽車用戶要注意調整,當然主要指南方準備往北方開的車輛,如果使用的20W的機油則會在零下十五度結凍,過了南北交界線就有可能結凍了,目標是北方則需要提前更換0/5W的機油哦。
【30高溫粘度】也只是舉例,標準有20/30/40/50,這項參數的標準參考應當是汽車的「隨車說明書」,每臺商品車都會有!假設建議標準為30則不應用20/40,降低到20等於增強了機油的高溫流動性能;依靠噴射(飛濺)潤滑的部分,會因為噴射後的機油快速過量地流走,剩下的機油被碾壓後無法形成質量足夠高的油膜,發動機的磨損是會加大的哦。
反之如換用40粘度的機油,飛濺潤滑部分則會形成過量的油膜,從而阻礙活塞氣門凸輪軸等結構的運轉,說白了就是增加了運行阻力。
結果必然是動力明顯變差,聲音也會發悶——實際損耗的是發動機的扭矩,扭矩×轉速÷9594×1.36=馬力,扭矩的下降等於馬力與車速的同步下降;那麼想要提升車速就要拉升轉速,因為扭矩和轉是相乘的關係,是此低彼高才能得出相同馬力的關係。
而轉速升高則等於噴油頻率的增長,四衝程機為曲軸轉兩圈噴油做功一次(轉速指曲軸每分鐘轉動的次數);自然吸氣發動機在平均4000轉以內為轉速越高噴油量越大,渦輪增壓機在相同範圍內為標準排量空燃比噴油,所以自然吸氣發動機用高粘度機油則油耗會更高。
這就是機油粘度與性能和油耗的關係,由於內燃機熱機後的運行溫度基本不變,機油粘度就得按照標準溫度需要的粘度標準去使用。而這一標準一定是製造發動機的工程師們計算得出的結果最精準,任何以經驗為前提建議升高或降低的說法都是扯淡。
那麼換機油後的動力明顯下降,原因是不是單純因為機油高溫粘度的升高呢?其實也不會這麼簡單,如果動力差太多的話,問題可能在於加注量的錯誤。
02正確加注量與測試方式
測試機油加注量是否合理需要等待到冷車之後,因為加注機油時是冷車狀態,機油有熱脹冷縮的特點;所以只有等待冷車後通過機油尺檢測出的結果才會精準,而標準量應當在機油尺的「三道刻度線·中間偏上」的位置。
這三條線的最上端為加注量的極限,最末端指加注量過低的底線;中間線理論上是最佳標準,但略高2mm左右也沒有問題。
重點:加注量如果接近頂端的話,動力會非常明顯地變差,油耗也是會明顯升高的。因為貯存機油的曲軸箱容積是有限的,加注量過多液面位置當然會更高;目前的發動機曲軸不通過攪動機油實現潤滑,因為曲軸轉動輸出的是扭矩,攪動機油的過程是損耗扭矩,結果是扭矩降低要通過提升轉速均衡馬力,油耗能不高嗎?
而加注量過多會讓曲軸不得不攪動機油,這就是問題所在了;機油尺從中線到上下端的長度相同,代表的機油量為總量的12.5%左右,用量4L的機油到頂端則等於多加注了500毫升,想一想動力會受多大的影響吧。
問題:機油過量加注不僅會造成動力下降,同時會造成曲軸箱內壓力異常;因為運行中的內燃機溫度很高,高溫會蒸發部分機油而出現機油蒸汽。在異常高壓的狀態下機油蒸汽竄入曲軸箱出現燒機油的問題,雖然不屬於故障但也會增加積碳會造成尾氣超標。
所以加注量是不宜過多的,當然也不宜太少;如檢測出加注量過多的話,用針筒配合軟管從加注口或者機油尺的管道中抽出機油即可——正常標準則不用擔心冬季或者夏季溫度對機油性能的影響。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授權發布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