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氣象局2日介紹,為保障此次國慶活動圓滿成功,北京市氣象局專門為慶祝活動氣象保障服務新建了6個風場觀測站,1部可以垂直觀測20米到800米低空風的低空雷射測風雷達,所有觀測數據實時傳輸回氣象服務指揮部。
全方位全天候加密觀測
考慮到風對空中梯隊、各種道具和電子設備等的影響,觀測也做到極為細膩的程度。
更大範圍的「守護圈」內,衛星、地面觀測站、周邊雷達加密組網,聯合打造全方位全天候加密觀測系統。3.6萬公裡之上,風雲四號氣象衛星5分鐘觀測數據投入應用;北京南郊觀象臺、河北邢臺、張家口三個氣象站早已啟動加密探空觀測;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共174個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開展逐3小時雲量、雲高人工加密地面觀測;京津冀晉8部天氣雷達開展組網6分鐘加密觀測。
早在3月份,氣象部門就組織專家分析1989年到2018年9月25日至10月5日的氣象風險,重點評估了降水/陰雨、大風、高溫直曬、雷電、低溫等幾類高影響天氣的風險值。
「本次慶祝活動內容豐富,裝備設施多,科技含量也高,對天氣敏感性更強,比如以前可能無所謂的小雨,現在也許就影響電子設備運行,過去6級風不算事兒,現在卻可能影響煙花表演等。」預報團隊的首席預報員張濤說。
氣象部門還完成了國慶活動氣象災害風險評估與管控、天氣風險對各行業各部門影響建議等決策材料,協助各指揮部做好高影響天氣風險應對及控制預案。
自活動籌備以來,氣象部門持續為閱兵、群遊和聯歡各方陣的日常訓練、設備設施的防風抗雨測試等提供逐12小時、逐3小時和逐小時的預報信息和現場服務。
針對天安門地區專項研發分析產品
穩定可靠的數值天氣預報產品、大數據分析等科技成果為預報團隊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氣象部門針對天安門地區專項研發了10米解析度地面風實況分析產品,和未來12小時雲量、雲高、能見度、垂直風等要素的模式支撐產品。
北京市氣象局「睿圖」數值預報模式3小時循環預報系統提供北京地區1公裡解析度實況分析產品,以及0-72小時3公裡解析度的10米風、氣溫、降水、形勢場等客觀要素預報產品。針對臨時大型構建物和煙花燃放需求,該模式可開展50米至200米高層的風向風速預報。
9月25日之後,天氣形勢漸漸明朗,出現降水的可能性被逐漸排除。但新的問題出現了:會不會出現高溫直曬?尤其考慮到現場觀禮群眾中可能有老人和孩子,這個問題就更需要精細和人性化的答案。
在北京市氣象探測中心(北京市觀象臺),地面與高空觀測科科長於永濤和同事們,從9月24日6時開始,開展百葉箱氣溫、室外曝曬下塑料椅面溫度、假髮溫度、柏油馬路溫度的5分鐘頻次對比觀測試驗。「這些都是為了讓服務更貼近體感溫度。」於永濤說,試驗數據全部自動傳輸給氣象服務指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