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學學生團隊研製出新型無透鏡全息顯微鏡

2020-12-04 新華社

新華社南京11月10日電(記者陳席元)近日,在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上,南京理工大學電光學院學生團隊研製的「CyteLive」無透鏡細胞分析監測儀獲高教主賽道金獎。這種新一代無透鏡全息顯微鏡打破國外在該領域的壟斷,成本僅為同類產品的百分之一。

團隊負責人、博士研究生盧林芃介紹,傳統顯微鏡鏡頭受到「物鏡比例法則」的制約,大視場和高解析度不可兼得。「CyteLive」拋棄了傳統顯微鏡的光學鏡頭,只保留光源和傳感器,實現了小型化和輕量化,單手即可託起。

「它的體積僅有傳統顯微鏡的0.8%,可直接內置於培養箱裡觀察活細胞。」盧林芃說,由於去除了複雜的機械調焦裝置,新型顯微鏡要通過先進的計算成像算法,把樣本圖像「算」出來。也因為無需透鏡,這款顯微鏡的視場能夠達到傳統顯微鏡的200倍,單幅圖像可達1億像素,同時觀測10萬個血細胞。

「由於細胞是無色透明的,所以觀測細胞前研究人員通常需要先將細胞染色標記,但這對細胞是有損害的,甚至會殺死細胞,因此難以實現長時間連續觀測。」指導老師、電光學院左超教授表示,利用定量相位成像技術,新型顯微鏡可以在不對細胞進行任何染色標記的前提下,實現長達數天的連續觀測,並能準確還原細胞的三維影像。

這型顯微鏡體積小巧,卻身藏無透鏡相位恢復、像素超分辨等多項核心關鍵技術。項目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江蘇省重大基礎研究計劃、江蘇省重點研發計劃等科研支持,相關技術已發表高水平SCI論文30餘篇,獲國家發明專利37項、PCT國際專利11項。

據了解,目前,該型顯微鏡已經應用於江蘇省人民醫院、先聲藥業等機構。團隊也與蘇州飛時曼、江南永新等國內顯微鏡企業達成合作,實現商業化落地。(完)

相關焦點

  • 這個學生團隊造出新型無透鏡全息顯微鏡
    近日,在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上,南京理工大學電光學院學生團隊研製的「CyteLive」無透鏡細胞分析監測儀獲高教主賽道金獎。這種新一代無透鏡全息顯微鏡打破國外在該領域的壟斷,成本僅為同類產品的百分之一。
  • 新一代無透鏡全息顯微鏡,將使中國製造在全世界再放異彩
    而本文要講的便是關於製造創新應用的,在本次比賽中,有一支獲金獎的隊伍中,研製出了一款新型無透鏡全息顯微鏡「CyteLive」,這種中國人自己的新一代顯微鏡打破國外在該領域的壟斷,成本僅為同類產品的百分之一,而他們來自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的學生團隊。
  • 南理工學生團隊打破國外壟斷 新一代無透鏡全息顯微鏡面市
    中國江蘇網訊 觀察細胞通常需要染色標記,無法同時實現大視場、高分辨觀測,加之體積龐大、成本高昂,是當今顯微鏡存在的三大痛點。在第五屆「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獲金獎的隊伍中,一支來自南京理工大學的學生團隊研製出的新一代無透鏡全息顯微鏡,突破了上述痛點,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
  • 南京理工大學學子創造出中國人自己的新一代顯微鏡
    在第五屆「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獲金獎的隊伍中,一支來自我校電光學院的學生團隊研製出的新一代無透鏡全息顯微鏡,將這一願景變為現實。 團隊合影 1新一代無透鏡全息顯微鏡
  • 指尖上的三維螢光顯微鏡無透鏡超薄超輕
    打開APP 指尖上的三維螢光顯微鏡無透鏡超薄超輕 鄧佳佳 發表於 2018-03-20 10:52:25 近日,美國萊斯大學的工程師們開發出一款無透鏡、寬視場、超薄的螢光顯微鏡「FlatScope」。
  • 我國成功研製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
    新華社南京12月26日電(記者劉巍巍、董瑞豐)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26日在蘇州高新區通過驗收,標誌著我國已經成功研製出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
  • 顛覆性技術製備材料 超級顯微鏡打破壟斷
    南理工研製的全球首臺非幹涉多模態定量相位顯微鏡。   今年是南京創新名城建設的第四個年頭。1月4日召開的2021年創新名城建設推進大會,發布了創新名城建設十項重大創新成果。
  • 生物物理所研製出分子尺度解析度幹涉定位顯微鏡
    9月9日,Nature Methods 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徐濤研究組與科學研究平臺正高級工程師紀偉研發團隊合作的研究論文,題為Molecular resolution imaging by repetitive optical selective exposure,為超高分辨光學顯微鏡家族再添新成員,使顯微鏡解析度進一步被突破
  • 盤點2017年國內外那些光學及電子顯微鏡最新研究成果
    日前,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超分辨成像團隊研製成功雙光子激發雷射掃描實時立體顯微鏡,首次把基於雙目視覺的立體顯微方法和高解析度雙光子激發雷射掃描螢光顯微技術結合在一起,實現了對三維螢光樣品的高速立體成像。
  • 八年磨一劍 北大研製出國內較快掃描隧道顯微鏡
    但自從發明出顯微鏡以後,顯微鏡把一個全新的世界展現在人類的視野裡,人們第一次看到了微觀世界,這對於科學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隨著顯微鏡的發展越來越深入,人們對顯微鏡的劃分也有了許多種類,按著類型劃分的話,顯微鏡可以分為生物顯微鏡、金相顯微鏡、體視顯微鏡(解剖鏡)、偏光顯微鏡、相差顯微鏡、螢光顯微鏡、工具測量顯微鏡等。
  • 中國成功研製新型顯微鏡記錄自由行動中哺乳動物神經活動
    新華社北京5月31日電(記者魏夢佳)北京大學5月31日在京宣布,該校多個研究單位聯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組成跨學科團隊,歷經三年多的協同奮戰,近期成功研製出新一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這是我國科學家首次在自由行動中的哺乳動物的學習和記憶發生過程中記錄其神經活動。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團隊研發出新型光學顯微鏡
    據新華社電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埃裡克·貝齊格的團隊23日宣布,研發出一種新型光學顯微鏡,能以近乎實時的速度對活體細胞的活動進行超高精度三維成像
  • 美科學家研發出新型聚焦離子束顯微鏡
    由於儀器本身的限制,顯微鏡偶爾也會「騙人」。比如,電鏡就無法很好的觀察不能導電的材料,並且它的高能量還會損傷一些樣品。為了努力從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的世界中獲取更多的真相,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的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套採用鋰離子源的低能聚焦離子束顯微鏡。   儘管新型顯微鏡的解析度不如掃描電鏡或氦離子顯微鏡(HIM),但它可以更清楚的觀察非導電材料,並能更清楚的觀察樣品表面的化學成分。
  • 我國學者研製出可觀測原子圖像的「防震」顯微鏡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陸輕鈾研究員團隊使用新技術,在國際上首次研製出混合磁體極端條件下的原子解析度掃描隧道顯微鏡,可在強震動環境中獲取高質量的原子解析度圖像。強磁場是探索科學前沿的一種極端實驗條件,在發現新現象、催生新技術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913年以來在高溫超導、量子材料、生命科學等領域屢有重大發現,已有19項相關成果獲得諾貝爾獎。
  • 福州學生顯微鏡_深圳市愛科學教育創新有限公司
    福州學生顯微鏡,深圳市愛科學教育創新有限公司,公司擁有完整、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福州學生顯微鏡, 關於微生物燃料電池的電極材料,logan課題組的碳纖維刷電極,類似logan的碳刷,南京地區(或附近)哪家工廠可以加工,有誰做微生物燃料電池的可以交流一下。南京哪裡可以做冷凍乾燥?
  • 英國研製出最強光學顯微鏡
  • 科幻照進現實|神奇風扇吹出全息圖像,3D全息廣告機時代已經來臨
    這個外表看似只是個普普通通的風扇,實際上卻大有"心機"——轉動的同時可以投射出3D立體影像。這個黑科技早在2017年就已經刷爆了全世界的朋友圈,一度在國外視頻網站上達到上千萬的播放量。其實這個黑科技不是什麼"風扇",而是3D全息炫屏。由南京東南大學的一個學生團隊發明出來的。
  • 南京理工大學付夢印校長在2016年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榮譽的背後,是一大批以王澤山院士為代表的學術大師幾十年如一日的潛心研究、求實創新,這是南京理工大學的幸運,同樣,也是同學們的幸運。南理工的大,在於擁有一批能夠服務國家戰略、促進社會進步的扛鼎大作。建校六十多年,學校「強大國防、繁榮祖國」的情懷始終不曾改變。
  • 大連理工大學自主研製出1級精度標準齒輪
    大連理工大學自主研製出1級精度標準齒輪 2017-05-19 15:30:00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