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 | 腳步丈量倫敦老城,有故事的西敏寺值得一睹真容
可惜大笨鐘正在維修,無法一睹真容。不過,在無數影像紀錄中,大家對它應該早就熟悉至極了吧。議會大廈可以購票參觀,經歷過許多歷史事件的宮殿有著豐富的內容,建築本身也值得流連大半天。我們已經決定參觀西敏寺,此行就放棄了議會大廈。
-
一睹水星「真容」!水星年內最後一次大距將於「雙十一」上演
新華社天津11月9日電(記者周潤健)天文專家介紹,水星年內最後一次大距,也是最後一次西大距將在11月11日上演,觀測條件不錯。屆時,在天氣晴好的條件下,我國感興趣的公眾在日出前的東方低空,藉助雙筒望遠鏡可一睹平日裡難得一見的水星「真容」。
-
走近水運儀象臺 一睹「世界時鐘之祖」真容
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來到這裡,一睹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鐘——水運儀象臺的真容。水運儀象臺是北宋時期由蘇頌領導創製的一座集計時報時、天文觀測和星象顯示三項功能於一體的大型天文鐘,是北宋科技發展高峰的重要標誌。作為蘇頌故鄉的廈門市同安區,近年來加大了傳承和弘揚蘇頌文化的力度,不僅興建了同安蘇頌公園,按照1:1比例建造水運儀象臺,還連續舉辦了多屆「蘇頌國際文化節」「蘇頌國際鐘錶文化節」以及蘇頌學術研討會等一系列活動。水運儀象臺與公園周邊的景色相映成趣(無人機拍攝)。新華網 劉默涵 攝孩子們在蘇頌公園內玩耍。
-
成都拍到第一張黑喉歌鴝照片 鳥友競相一睹真容
這一消息昨日網上炸開,引得眾鳥友紛紛前往一睹真容。 川大天使林內 愛鳥者拍到稀奇鳥兒 發現地位於四川大學的一片小樹林裡,因為常年是鳥的樂園,它的名字在鳥友中如雷貫耳天使林。 專家透露 成都能為遷徙候鳥提供生境 鳥類專家透露,四川大學校園內已經留下了160種鳥類的靚影,僅天使林就帶來了106種,「這裡出現過1個四川省新紀錄和20個成都市新紀錄」。
-
「蛟龍」號首次從海底取回布放科學儀器
中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1月10日在西南印度洋龍旂熱液區下潛,取回了8天前在一熱液噴口布放的自容式高溫溫度計和硫化物生長儀。這是「蛟龍」號首次從海底取回此前布放的科學儀器,體現了其定點精細作業的巨大優勢。海底有特殊的溫度、壓力和酸鹼環境,特別是海底熱液區的高溫熱液噴口溫度高達約300℃,其環境和生態系統更為特殊。
-
雅浦海溝動物世界探秘:「蛟龍」號5000米深海大型動物見聞
「蛟龍」號今年在馬裡亞納海溝和雅浦海溝進行的潛次中,海參是引人注目的主角,這在於海參對深海環境有著極強的適應性。 深海裡的這些海參,都有一個透明的凝膠狀身體。專家指出,在食物匱乏的深海世界,這樣的身體無須為了長身體而消耗過多能量,這是適應深海生存的一種表現。
-
把「中國植物」的故事講給世界聽
把「中國植物」的故事講給世界聽 李成才的紀錄片讓人們驚嘆:孕育了華夏民族的草木也在滋養世界 草木緣情 李成才早年的紀錄片多是將世界的故事講給中國聽,如《大國崛起》《華爾街》和《貨幣》,展示金融、歷史等領域的世界故事。這次他選擇根植中國,「把我們自己可能都不太清楚的故事給講清楚」。 或許我們用味蕾品味過「她們」的果實,用鋤頭改善過「她們」的生活,用鐮刀收割過「她們」的生命。
-
拐棗——我來廣德十八年了,久聞它的大名,卻一直未睹真容
我來廣德十八年了,久聞它的大名,卻一直未睹真容。今日去菜市場買菜,碰巧有一老太太的面前擺一竹籃,竹籃裡就是這一把把奇形怪狀的拐棗。詢其價,兩元一把,於是買了一把。然後問怎麼吃。老太太很奇怪地看著我,我以為她會不耐煩地說:「用嘴吃知道不?」但她沒有,而是很敬業地告訴我:「泡酒吃」。我很失望地道:「我不泡酒,能直接吃嗎?」老太太說能啊,然後就要摘下一顆示範。我道:「知道了。」
-
講一個「鯨落」的故事給你聽 大鵬新區成立「鯨落」深港澳海洋清潔...
-- 講一個「鯨落」的故事給你聽 大鵬新區成立
-
"蛟龍"號5年試驗性應用航次收官 我國進入世界深潛俱樂部
國家海洋局「向陽紅09」船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23日順利抵達國家深海基地碼頭,為期5年的「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隨之圓滿收官。成熟的「蛟龍」號作業模式、成套的安全保障制度體系及一批新成長起來的專業的潛航員與技術保障隊伍,推動著中國載人深潛事業的快速發展,標誌著我國的載人深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
全球僅存的一棵樹就在我國,還有守衛守護,遊客爭先一睹真容
而且每年都會有大批的遊客來中國旅遊,很多外國遊客來中國,只為一睹這棵樹的真容。因此,國家相關人員為確保普陀鵝耳櫪的健康成長。為保證普陀鵝耳櫪基因的活力,我國科學家和太空人把它送入了太空。我們都知道植物的繁殖過程是非常緩慢的,它不像動物一樣能在全世界範圍內繁殖。植株通過雌花和雄花之間的授粉繁殖,從而形成全新的植物種子。種子落到地面時,如果遇到合適的生長環境,該植物的種子就變成了幼苗。
-
蛟龍下水與世界潛水器全紀錄(組圖)
一、何為潛水器? 目前,海洋能源資源已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主流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海油總公司副總工程師曾恆一介紹,海洋能源開發要瞄準四大戰略領域:第一是海洋石油的深水領域。全球海洋石油資源量44%在深水。第二個領域是LNG(液化天然氣)領域。進入21世紀,世界油氣12項重大發現中有8項在海洋,其中7項是天然氣。
-
「蛟龍」號有多牛? 大深度作業11次深潛超6500米
新華社「向陽紅09」船6月13日電 題:「蛟龍」號有多牛?6大能力在試驗性應用中呈現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13日在西太平洋雅浦海溝完成中國大洋38航次最後一潛,這也是「蛟龍」號自2013年開展試驗性應用航次以來的第101潛和「收官之潛」。
-
從海底升起:鐵達尼號百年真容-鐵達尼號,海底,百年真容,海底...
現在,我們能清楚地看見鐵達尼號的船首了;有一個敞開的黑洞,那裡原本是前煙囪;一個飛出去的艙蓋落在船體以北100米處的爛泥中。圖片細節豐富,有一幀裡甚至能看到一隻白色的螃蟹正抓著欄杆。在這裡,只要動一動滑鼠,就能看到鐵達尼號沉船的全貌——每一根繫船樁、每一個吊艇架、每一座鍋爐。曾經幾乎無法辨認的混亂圖景變成了沉船現場的高清圖片,各種明晰的輪廓從黑暗中顯露出來。
-
我們終於一睹黑洞真容 愛因斯坦,你又對了
北京時間10日晚9時許,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多地天文學家同步公布首張黑洞真容。這一由200多名科研人員歷時10餘年、從四大洲8個觀測點「捕獲」的視覺證據,有望證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在極端條件下仍然成立。首次「看到」黑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說對了百餘年來,人類探尋黑洞奧秘的腳步從未停歇。
-
「蛟龍」號長江試水 即將遠航
」號載人潛水器在江蘇省江陰市蘇南國際碼頭進行長江試水演練,為出航做準備。據介紹,6月25日,「向陽紅09」船將搭載「蛟龍」號正式起航,前往西北太平洋執行2014-2015年「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試驗性應用航次。
-
聽星巴克講咖啡的故事
10名河南商報的幸運粉絲相聚星巴克,在濃濃的咖啡香味裡,聽星巴克的River老師講咖啡的故事。 180毫升水與10克咖啡粉 是最完美搭配 製作一杯好的咖啡有四個要素:適量的咖啡粉、咖啡的研磨程度、水的品質和咖啡粉的新鮮程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咖啡粉與水的比例。 180毫升水與10克咖啡粉是最完美的搭配,當然,你可以按著自己的口味來。
-
借技術人員「體檢」蛟龍號探秘「蛟龍」號載人艙
技術人員對「蛟龍」號進行全面通電檢查。「推力器通電前進、下潛、上浮、後退……注意艉下推力器轉速……液壓源啟動、加載……」在潛水器操作維護間,「蛟龍」號潛航員唐嘉陵的對講機裡傳來了潛航員傅文韜的聲音。為了確保「蛟龍」號功能和性能良好,7月6日,技術人員開艙對「蛟龍」號進行全面通電「體檢」,調試了LED燈、雲臺、高清攝像機等主要設備,並對艙內聲學系統和水面水聲通信系統進行了通電檢查。
-
「蛟龍」號探尋海底世界發現多種新生物
採集到的竹節珊瑚、海蛇尾等樣品海底拍攝的海綿中國網9月9日訊 據國家海洋局網站消息,當地時間9月6日、7日,「蛟龍」號在西北太平洋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富鈷結殼勘探合同區採薇海山區,連續進行了兩次下潛,拍攝到多種高清海底生物和富鈷結殼視像資料,採集了大量海底生物樣品。
-
-來聽長頸鹿姐姐講故事
《海底小縱隊》是英國Silvergate公司出品的著名科普故事系列,每天聽長頸鹿姐姐講一個海洋小故事,就能收穫一個海洋小知識~一起來聽粵語故事學習吧 故事導讀 上一期我們說到達西西在檢查活動室,有一個桌球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