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蔚冰
11月2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和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共同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運行與政策國際論壇2020」在廣州舉行。
聯合國人居署高級經濟學家馬爾科卡·米亞向媒體記者分享了他對全球經濟增長格局、趨勢及城市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思考。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比較了近三年全球經濟增長趨勢,預計2020年世界經濟增長率為-4.4%,2021年則反彈至5.2%,其中,中國2020年經濟增長率為1.9%。馬爾科卡·米亞比較了2000年以來世界各地勞動力生產率增長趨勢,發現亞洲地區勞動增長率快速增長,特別是2008年以後超過世界其他區域。馬爾科卡·米亞表示,城市和地區對經濟增長至關重要,具體影響因素包括城市化,城市中非正式經濟、不平等和住房市場,人與貨物的自由流動,人力資本等。
在論及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國與宏觀經濟政策的全球行動時,馬爾科卡·米亞建議,短期內,通過維持社會安全網絡、財政政策等措施維持城市經濟平穩運作,通過保障供應能源及水、處理垃圾的能力為社會提供必要的服務;長期而言,堅持貿易開放,強化區域性和全球性價值鏈穩定性,提高城市競爭力,城市要培育出生產型、產業高效的一致的社會環境,良好的城市化運營將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他認為,即便近期存在一些負面影響,但長期來看,區域和全球在價值鏈方面的協作與分工依然是主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