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NF-κB通路在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中的作用

2021-01-14 解螺旋

NFκB通路活化參與CRPC的形成


2012年,Edwards等以臨床病人為研究對象,比較了相同病人在CRPC時期和非CRPC時期,NFκB通路的活化水平,並分析其與疾病復發和死亡的相關關係。結果表明NFκB通路活化參與CRPC的形成。

 

 


在CRPC腫瘤中,p65, IkBaser32/36和 MMP-9與腫瘤復發周期和生存時期有顯著的關係。p65,pIkBα和MMP表達量越高,疾病越容易復發。


參考文獻:Mccall P, Bennett L, Ahmad I, et al. NFκB signalling is upregulated in a subset of castrate-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and correlates with disease progression.[J].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2012, 107(9):1554-63.

 

抑制NFκB信號通路可逆轉CRPC對抗雄激素的耐藥性


雄激素受體剪切變異體與CRPC的發展相關,也與高親和力的抗雄激素的抗性相關。但是雄激素受體剪切變異體(ARVs)的表達調控機制還未被揭示。Robert 等2015年的研究對該機制進行了初步探索。


研究指出NF-κB信號通路活化增強前列腺癌細胞(PCs)ARVs表達,並且影響藥物抗性的產生。降低NF-κB信號通路活性可抑制ARVs表達並逆轉CRPC對抗雄激素的耐藥性。 


並且聯合使用抗雄激素和NF-κB通路靶向藥物顯著抑制CRPC小鼠腫瘤增長。以上實驗結果表明NF-κB信號通路活化導致的ARVs表達升高是前列腺癌細胞(PCs)發展為CRPC的重要機制。


(a)NF-κB信號通路活化增強前列腺癌細胞(PCs)ARVs表達


首先,作者在前列腺癌細胞中採用IKK2-EE和RelA兩種載體活化NF-κB信號通路(Figure 1a 和1d),通過qPCR和Western blot兩種手段檢測三種ARVs(AR-PL,Exon1和AR-V7)表達,發現NF-κB活化後,ARVs表達量顯著增加(Figure 1b 和1c)。


接下來,採用IKK2-KD載體進行回復實驗抑制NF-κB活化後,ARVs表達量顯著減低(Figure 1e 和1f)。此外作者還在PCs細胞中加入NF-κB抑制劑(BMS345541),也得到了類似的結論。



(b)降低NF-κB信號通路活性可抑制ARVs表達並逆轉CRPC對抗雄激素的耐藥性


接下來為了找尋NF-κB信號通路活性和ARVs表達引起耐藥性的關係,作者首先在PC細胞分別活化和抑制NF-κB活性後,加入抗雄激素藥物Bic後,檢測細胞增殖情況。發現NF-κB通路抑制可逆轉細胞的耐藥性。



同時發現加入NF-κB抑制劑(Bortezpmib)後,ARVs的mRNA和蛋白表達量降低。



(C)聯合使用抗雄激素和NF-κB通路靶向藥物顯著抑制CRPC小鼠腫瘤增長


最後作者通過皮下注射方式建立CRPC動物模型,並暴露抗雄激素和NF-κB抑制劑,結果顯示二者聯合暴露可顯著減低腫瘤體積和重量,並通路免疫組化方法確定了NF-κB通路活性和ARVs表達降低。

 


參考文獻:Jin R, Yamashita H, Yu X, et al. Inhibition of NF-kappa B signaling restores responsiveness of castrate-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ells to anti-androgen treatment by decreasing androgen receptor-variant expression[J]. Oncogene, 2014, 34(28):3700-10.


青蒿酯(AS)靶向NFκB信號通路逆轉CRPC對抗雄激素的耐藥性


青蒿酯(AS)具有抗細胞增殖,血管生成,細胞轉移的活性。它的作用機制包括抑制NF-κB通路活性,因此作者假設青蒿酯可能靶向NFκB信號通路逆轉CRPC對抗雄激素的耐藥性。


(a)   AS可逆轉CRPC對抗雄激素的耐藥性


作者分別將PC3,22RV1和LNCaP細胞單獨或聯合暴露於AS和抗雄激素Bic,發現與Bic單獨暴露相比,AS和抗雄激素Bic聯合暴露可顯著降低細胞增殖,細胞克隆形成能力,細胞侵襲轉移能力。



(b)AS通過抑制NFκB信號通路逆轉CRPC對抗雄激素的耐藥性


接下來,作者進一步探討NFκB信號通路是否參與AS對抗雄激素耐藥性的作用。結果表明,與Bic單獨作用相比,AS和Bic共同作用可抑制NFκB信號通路的活性,並且降低ARVs的表達。


(c)AS和Bic聯合暴露可抑制CRPC小鼠腫瘤生長和遠端轉移


最後,通過體內實驗作者進一步證實AS逆轉CRPC對抗雄激素的耐藥性。AS和Bic聯合暴露時,腫瘤的體積顯著性減小,腫瘤轉移顯著性下降。


參考文獻:Nunes J J, Pandey S K, Yadav A, et al. Targeting NF-kappa B Signaling by Artesunate Restores Sensitivity of Castrate-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ells to Antiandrogens12:[J]. Neoplasia, 2017, 19(4):333.

相關焦點

  • 氧化亞銅納米粒 CONPs 通過 Wnt 信號通路削弱前列腺癌的幹細胞特性起到前列腺癌殺傷作用
    德孚醫藥出版社在國際納米醫學期刊發表了最新文章:氧化亞銅納米粒 CONPs 通過 Wnt 信號通路削弱前列腺癌的幹細胞特性起到前列腺癌殺傷作用
  • 汪朔教授:新型內分泌治療,助力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
    在此次大會上,前列腺癌領域公布多個三期臨床研究的最終結果,其中新型內分泌治療在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階段的治療獲益振奮人心。 研究概覽 1.
  • CAR T細胞療法:對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有效
    (LD)化療聯合使用,用於治療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劑量水平為1-3 x 10 7 / m 2。參加研究的患者的中位年齡為70.5歲(範圍為50-77)。研究中患者的血清PSA的中位數為26.0 ng / mL(四分位數範圍,13.4-132.3)。常見的轉移部位是淋巴瘤,在60%的患者中可見,其次是骨骼50%,膀胱20%。在入組患者中,60%曾接受切除術,80%曾接受骨盆放療,100%曾接受過雄激素受體信號抑制劑治療,40%曾接受多西他賽治療。
  • 前列腺癌去勢治療別再選擇「一刀切」,吃藥效果也一樣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見的惡性腫瘤,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結果顯示,2018年全球的新發病人數為127.6萬人,佔整個腫瘤發病率的7.1%。儘管前列腺癌屬於歐美國家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不及歐美,但是我國前列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卻遠遠高於美國。美國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達到了99%,我國卻僅有53.5%。
  • 前列腺癌新藥!羅氏PI3K/AKT通路抑制劑ipatasertib III期臨床:PTEN...
    2020年06月22日訊 /生物谷BIOON/ --羅氏(Roche)近日公布了PI3K/AKT通路抑制劑ipatasertib治療前列腺癌III期IPATential150研究的結果。該研究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在無症狀或輕度症狀、先前未接受治療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成年男性患者中開展。
  • 任善成團隊揭示前列腺癌轉移和免疫抑制的重要機制
    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治療是世界性難題,患者的生存時間非常有限(中位生存時間少於 2 年)。該研究從免疫治療面臨的臨床問題 出發,揭示了前列腺癌轉移相關長鏈非編碼 RNA lncAMPC 通過調控 LIF/LIFR信號通路,一方面促進前列腺癌發生遠處轉移,另一方面幫助其逃避免疫細胞殺傷,為提高臨床前列腺癌免疫治療效果提供了新的策略和依據。
  • 前列腺癌成男性第二位常見癌 滬發病率20年增10倍
    東方網通訊員陸漪1月2日報導:有關數據顯示,前列腺癌已成為全球範圍內男性中第二位最常見的癌症。近十年來,中國的前列腺癌發病率驟增,而大城市更成為「重災區」,上海20年間前列腺癌發病率增長10餘倍。為此,醫學專家呼籲大眾增加對日益攀升的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關注。
  • Wnt信號通路指導的抗癌治療
    為了讓單個CTC細胞RNA測序分析的作用最大化,同時也為了闡明前列腺癌耐藥的機制,Miyamoto等人將被研究者分為了兩組,即使用過恩扎魯胺藥物的患者和未使用恩扎魯胺藥物的患者,對他們的基因表達譜信息進行了回顧性分析。通過對細胞信號通路的分析發現,在恩扎魯胺藥物耐藥患者的CTC細胞中,非經典途徑Wnt信號通路的活性大為增強。
  • 前列腺癌精準治療!Lynparza(利普卓)治療同源重組修復(HRR)基因...
    該研究共入組了387例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男性患者,這些患者在其同源重組修復(HRR)基因中發生突變、並且其疾病在接受新的激素製劑(NHA,如阿比特龍[abiraterone]或恩雜魯胺[enzalutamide])治療後病情進展。
  • 中藥單體臭椿酮有新一代前列腺癌藥物開發前景
    劉明耀教授課題組  動物實驗顯示,臭椿酮不僅能抑制小鼠皮下腫瘤生長,在動物模型中,同樣高效地抑制了MDV3100(恩雜魯胺)治療無效的前列腺癌的生長及轉移,延長生存期,並緩解部分併發症。  前列腺癌是中老年高發惡性腫瘤,發病率在全球所有惡性腫瘤中位居第二,致死率位居第六。在我國,隨著生活水平和節奏的改變,近年來前列腺癌的發病率以每年約10%的速度增加。
  • 為什麼大多數前列腺癌首選內分泌治療,而不是化療?
    前列腺癌是泌尿系惡性腫瘤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癌症,目前的發病率也是越來越高。一些朋友家裡都會有老人,檢查出來前列腺癌之後機會非常的擔心害怕,並且會網上自己查一些相關信息或者問醫生。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都會有一些疑問,比如很多人問我:」很多癌症都可以用化療,為前列腺癌用化療的效果好不好「。今天就這個問題和大家討論一下。什麼是內分泌治療?前列腺癌能不能用化療?
  • Science:SOX2促進前列腺癌產生治療抵抗性機制
    為了更加深入探究這種治療抵抗性產生的機制,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斯隆凱特琳癌症紀念中心的Charles L. Sawyers及其團隊利用體外和體內人前列腺癌模型證實這些腫瘤能夠通過在表型上由AR依賴性導管腔上皮細胞轉化為不依賴於AR的基底樣細胞,對抗雄激素藥物恩雜魯胺(enzalutamide)產生耐藥性。
  • 圖說 | NF-κB信號通路
    NF-κB信號通路,包括受體和受體近端信號銜接分子,IκB激酶複合物,IκB蛋白和NF-κB二聚體。
  • 全國首例細胞免疫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臨床研究在浦東取得成功
    由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腫瘤科主任丁罡教授領銜團隊所承擔的「Sipuleucel-T在中國無症狀或輕微症狀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的臨床研究」課題,昨天實現了零的突破,該院順利完成了全國第一例細胞免疫治療研究
  • 全國首例細胞免疫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臨床研究,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
    圖說:全國首例細胞免疫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臨床研究實現了零的突破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近日,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腫瘤科主任丁罡教授領銜團隊所承擔的「Sipuleucel-T在中國無症狀或輕微症狀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的臨床研究」課題實現了零的突破,順利完成了全國第一例細胞免疫治療研究,至如今患者沒有不適反應,出院隨訪。
  • 研究揭示前列腺癌對抗雄激素治療產生耐藥的機制
    研究揭示前列腺癌對抗雄激素治療產生耐藥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17 17:30:03 美國斯隆·凱特琳紀念癌症中心Charles L.
  • 全國首例細胞免疫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臨床研究,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取得成功
    圖說:全國首例細胞免疫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臨床研究實現了零的突破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近日,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腫瘤科主任丁罡教授領銜團隊所承擔的「Sipuleucel-T在中國無症狀或輕微症狀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的臨床研究」課題實現了零的突破,順利完成了全國第一例細胞免疫治療研究,至如今患者沒有不適反應,出院隨訪。
  • 【科技日報】脂肪細胞膜蛋白:治療前列腺癌新靶點
    該研究發現為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療提供了新靶點,針對該靶點研發出的新藥物,有望進一步降低前列腺癌症的發展以及侵襲轉移。  高膽固醇為何促發前列腺癌  通常,前列腺癌發展較為緩慢而易於治療。去勢治療是治療前列腺癌的標準治療方式之一,專家介紹說,去勢治療目的是降低或阻斷激素對腫瘤的作用,抑制腫瘤的生長。
  • 歐盟發布審查意見:限制拜耳前列腺癌藥Xofigo治療範疇
    (前列腺癌轉移至骨骼)的患者。前列腺癌是男性中第二大最常見惡性腫瘤,也是男性中癌症死亡的第5大病因。骨骼是體內轉移性癌症影響的最常見部位,前列腺癌的骨轉移尤其普遍。轉移性前列腺癌中有約90%的患者發生骨轉移。骨轉移能夠導致增加骨骼事件的發生頻率,並已被證明是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發病和致死的主要病因,而這是當前前列腺癌治療的重點和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