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院士含金量差幾何?

2020-11-24 財新

   落選中科院院士的施一公,為何能夠當選美國院士

  財新記者 崔箏

    美國當地時間2013年4月30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增選院士名單,曾折戟於中科院院士增選的施一公,獲得了這項代表美國科學界最高榮譽的稱號。加上此前他還剛剛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外籍院士,現在他已經成為美國雙料院士。

  兩年前,當時已經獲得國際科學界廣泛認可的施一公在中科院院士增選中落敗,當時與他同時落選的好友饒毅撰寫4000字長文抨擊院士選舉不公、對海外留學歸國人員排擠。饒毅甚至宣布,再不參選中科院院士。

責任編輯:於達維 | 版面編輯:張蘭太

相關焦點

  • 沈志勳的美國院士含金量有多高? 僅次於諾貝爾獎
    全美溫州博士協會最年長博士林多樑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史丹福大學物理系教授沈志勳  溫州網訊 美國國家科學院近日公布2015年新增院士名單,畢業於溫州二中、現任美國史丹福大學物理系教授的沈志勳赫然在列。但你是否知道,美國院士與中國院士有什麼不同?美國院士怎麼選出來的?到底有多少「含金量」?
  • 科學VS工程院院士,誰含金量高?高福中科院院士,鍾南山工程院士
    在我國的高等教育學歷和學位方面,最高學歷為博士,與世界接軌,在學術榮譽上,應該是院士最高了,因為院士稱號是終身的,能評上院士說明在各自的領域裡面都有很強的實力,對於科技方面有重大和突出的貢獻,大家在評價大學的時候,都是以這所高校有多少院士作為一個衡量標準,那麼中科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中科院院士VS美國科學院院士,哪個含金量高?
    最近,我國一些科研領域人才在國內落選院士,卻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頗受大家爭議,從近些年來看,落選中科院院士,而被挖走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的不止顏寧一人,連大家熟知的袁隆平,曾經就三次落選中科院院士,卻早已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了。
  • 中國科學院好於中國工程院,中科院院士含金量高於中國工程院?
    兩院的院士稱號是我國學術界的最高榮譽。「中國科學院院士」數量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基本一致,均800人左右,且兩年增選一次,增選人數也均在60人左右。中國科學院是我國自然科學領域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技界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
  • 北洋數學講堂丨田剛院士暢談歐拉公式與計數幾何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副校長田剛教授親切和藹,一句話就拉近了與天津大學師生的距離。10月13日氣溫驟降、秋雨淅瀝,而第八會議室內卻人頭攢動、一座難求。來自天津大學數學學院、精儀學院、智算學部、求是學部等多個院系百餘名師生慕名而來,聆聽田剛院士暢談歐拉公式與計數幾何。
  • 菲爾茲獎和諾貝爾獎含金量 - CSDN
    個人覺得菲爾茲獎,沃爾夫獎,阿貝爾獎,克拉福德獎這些含金量非常高的數學獎,拿一個就算可以功成名就了。B站目前有的看(講的是Perelman拒絕齡菲爾茲獎的故事)Gromov是現代辛幾何鼻祖,辛幾何目前是數學熱門淘寶地,隨著辛幾何新思想,新數學工具的開發,辛幾何重要性會越來越高。
  • 中科院:為施一公高興 中美院士評選無必然關聯
    兩年前,施一公曾因未能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而引發關注。此次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引發網友疑問:「為何在我國落選院士,卻入選美國科學院院士?」為此,中國科學院有關負責人今日也接受記者採訪。 該負責人表示,中國科學院和美國科學院是兩個獨立的學術組織,其院士增選分別按照各自的程序和標準進行,兩者是相互獨立的,沒有必然的關聯,中國有許多被國際公認的傑出科學家,也不是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 同時,中科院表示對支志明、盧煜明和施一公三位中國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感到高興。
  • 王小凡和董欣年:中美院士伉儷竟是武大同學
    編者按:11月28日,武漢大學生物化學專業1978級校友王小凡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為美國院士
    一方面,美國國家科學院中的四百多名外籍院士中,有兩百多位都是諾貝爾獎得主,李愛珍能夠成為美國外籍院士,確實是所有科研工作者的榮譽,這讓她抱著一種感恩的心情。當然,對於李愛珍當選美國外籍院士和落選中科院院士的事情,有好些人不免疑惑重重。莫非當選美國外籍院士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不然的話,怎麼會有這麼奇怪的事情發生呢!三、美國外籍院士毫無疑問,美國是世界上科技最發達的國家,也是全球人才最集中的國家。
  • 2020年國家科技3大獎受理結果公布,鍾南山院士團隊入選!
    作為年度最重要的一個獎項之一,由於其含金量高而備受關注。2020年公布的自然科學獎共計333項,技術發明獎333項,科技進步獎項目共計1135項。各大高校在此次評比中表現搶眼,45所大學受理項目數超過5項。小編對各大高校最終的項目受理情況進行了統計,排名結果如下:從這份受理結果來看,清華大學依舊排名國內高校的榜首。
  • 楊振寧改中籍真相,中國院士待遇到底幾何?
    原標題:楊振寧改中籍真相,中國院士待遇到底幾何?但事實是,楊振寧和姚期智本身就是中科院的外籍院士,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第十三條規定,外籍院士在取得中國國籍後,可直接轉為院士或資深院士,並享有同等義務、權利及有關待遇。因此,楊振寧與姚期智之所以能加入中科院,是因為兩位取得了中國國籍,因此從外籍院士直接轉為院士,符合相關規定。 那外籍院士與院士在職責和待遇上有什麼區別呢?
  • 「新舊」總統各自出招,中美關係變局幾何?
    沈逸指出,川普政府這樣做主要還是在給下屆政府「挖坑埋雷」,以此規範和約束拜登未來處理中美關係,不過這種規範和約束更多的還是著眼於國內政治鬥爭的需要,為了在2022年國會選舉和2024年總統換屆選舉中挫敗民主党進行鋪墊。從中美關係角度而言,沈逸認為,眼下川普這種在外界看來十分莫名的舉動,更像是一場「困獸猶鬥」的表演。
  • 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的區別以及級別待遇
    院士是某些國家所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一般為終身榮譽。在中國,院士通常是指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那麼院士是什麼級別幹部的待遇呢?1院士的級別待遇院士沒有行政級別,只是享受的工作待遇(包括醫療保健、乘車等)相當於副部級。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資深院士稱號。
  • 超800名兩院院士推薦評審,含金量十足
    ▼今年獲獎者更多元化,極具「含金量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人體現出極高的「含金量」。50名獲獎人中的48人擁有教授或同級職稱,38人有海外一流高校、研究機構學習或工作的經歷。「科學探索獎」的評審「英雄不問出處」,50名獲獎人中既有國家級獎項的獲得者,也有多人此前沒有獲得過其他知名獎項。
  • 方差、標準差、正態分布、超幾何分布、卡方檢驗、t檢驗基礎概念
    統計中的方差(樣本方差)是每個樣本值與全體樣本值的平均數之差的平方值的平均數。在許多實際問題中,研究方差即偏離程度有著重要意義。方差是衡量源數據和期望值相差的度量值.標準差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 ,中文環境中又常稱均方差,是離均差平方的算術平均數的平方根,用σ表示。標準差是方差的算術平方根。標準差能反映一個數據集的離散程度。
  • 從天一中學到中科大博導,杜江峰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未出國也優秀
    杜江峰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不過,他的這些頭銜與其他人有些不同,因為他是中國本土培養出來的科學家。而這位科學家有著什麼樣的經歷?杜江峰從小就立下了遠大的理想,那就是成為一名響噹噹的科學家,成為祖國最需要的人。
  • 丘成桐山大演講——幾何分析與應用
    8月3日,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獲得者、美國哈弗大學教授丘成桐院士訪問山東大學。  中國科學院院士、山東大學副校長張運代表山東大學對丘成桐院士一行的來訪表示熱烈的歡迎,並稱讚丘成桐院士是當代數學巨人。
  • 中美航天技術僅相差了10年?院士回應:真實差距你可能不信
    中國厚積薄發了幾十年,我們也成為了一個航天大國,和美國的差距一直都存在,但總有人在謠傳中美航天技術僅僅相差10年,對於這個問題院士終於表態:真實差距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不過我們需要考慮一個問題,在中國研髮長徵九號的時候,美國可並沒有停下來來等我們,這10年時間足夠美國研發出更強大的火箭了,所以院士的表態可不是助長他人士氣
  • 國內含金量比較高的五大金融證書,CFA跌落「神壇」,排第二
    國內含金量比較高的五大金融證書,CFA跌落「神壇」,排第二大家好,最近一直都在說,國內含金量比較高的五大金融證書,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以前很多人說,CFA資格證書是「百萬年薪」的代名詞,難度很大。
  • 貿易佳音頻傳市場卻意外反應冷淡 中美一階段協議對市場影響幾何?
    北京時間周五晚間,中美官員均表示,雙方已達成一階段貿易協議。該貿易協議將包括美國降低部分中國關稅,並暫停定於本周日生效的額外關稅。中國方面則同意增購美國農產品。美國總統川普稍早發推稱,作為美中貿易協議的一部分,美國不會對中國加徵新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