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 0月1 5日文章】題:教育改革的賈伯斯模式(作者新聞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魯珀特·默多克)
如今,每個人都支持教育改革。問題在於,何種方式最佳。我支持賈伯斯模式。
1984年,史蒂夫·賈伯斯通過一則超級碗廣告推出了m ac電腦。這則廣告僅播放了一次,時長僅1分鐘。在這則廣告中,一名女運動員被某極權主義政府頭戴鋼盔的警察所追捕。
高潮是,這名女子縱身躍向一面大屏幕,而屏幕上,「老大哥」正在發表演講。就在他宣布「我們一定會獲勝」時,她揮舞著手中的錘子砸碎了屏幕。
如果你問我,我們在教育中需要做些什麼,我會建議你看看這則廣告。
重定教育遊戲規則
在最頂層,在我們的公立學校培養的畢業生中,擁有勝任世界上那些最佳職位的技能的人越來越少。在最底層,每年有超過100萬美國人從中學退學。在中間層次,有太多美國孩子在學校中年復一年地虛度光陰,學校從來不激勵他們發揮自己的潛能。
這不公平,不具可持續性,也不符合美國精神。而且,這種現象因我們擁有改變它的技術而尤為惱人。
如果你閱讀《紐約時報》的頭版,他們會告訴你,就學生的表現而言,技術帶給人們的希望尚未完全實現。我的回答是,當然沒有。
僅僅給為工業時代設計的學校配置計算機不會帶來任何改變。只有運用重寫遊戲規則的技術才能實現變化。
我們的孩子在史蒂夫·賈伯斯的世界中長大。他們迫切希望學習、而且很快就能接受新技術。在課堂外,他們視技術為理所當然 就他們的讀物而言,就他們聽音樂和購物的方式而言。
但一回到課堂,就好像時光倒流了一般。自上而下、不因材施教的方式令那些能夠完成更難功課的人感到失望。也讓那些需要額外幫助才能趕上的人落得越來越遠。
類似地,教師的才能也得不到施展。一些教師善於授課,另一些善於個別輔導。在合適的體制中,他們能夠像一支足球隊一樣協同努力,而在現存體制中,他們被視為可以互換的螺絲釘。
我強調的重點不是關於蘋果公司的,而是關於我們在想像力方面的巨大失敗。在這一點上,教育行業要承擔很大一部分責任。它仍在向這種瀕於失敗的現狀輸送其陳舊不堪的產品。它面對劣等的特許學校將就了事。它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就是,投入更多金錢。
30年前,教育部發布報告指出,如果某個不友好的國家將這種劣等教育體制強加給我們,「我們很可能會視之為戰爭行為」。此後30年,花在每個K-12教育階段(美國的免費教育階段)學生頭上的資金翻了一番 但學生的學習成績依然沒有起色。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