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出臺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方案

2021-01-10 央廣網

央廣網海口4月28日消息(記者朱永 通訊員尹建軍)經海南省政府同意,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日前下發《關於印發海南省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深入清查地質災害現狀,全面監控已查明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探索推進專業監測試點,加強排查新增隱患點,提升專業監測及群測群防水平,加強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切實做好基層防災減災工作。

據介紹,2019年初全省地質災害隱患點206處,經市縣組織實施治理工程已消除隱患並按程序進行銷號的隱患點15處(瓊海10處、陵水2處、文昌3處),新增地質災害隱患點4處(澄邁2處、保亭2處),發現複合型地質災害隱患點1處(陵水1處)。2020年初,全省實有地質災害隱患點195處。地質災害類型,包括崩塌136處,滑坡31處,泥石流10處(含泥石流—滾石複合型1處),不穩定斜坡17處,地面塌陷1處。災害集中分布於海南島中南部降雨量較大的9個山地丘陵區市縣,瓊中41處、萬寧19處、五指山18處、三亞18處、保亭15處、瓊海13處、陵水13處、昌江13處、白沙9處,佔全省總數的81.5%,其餘市縣相對較少。

《通知》指出,據氣象部門預測,預計今年汛期影響海南省的熱帶氣旋(含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及以上強度的熱帶氣旋)為6-8個,較常年平均(7.8個)略少。汛期6月至8月島內各地降雨量接近常年,9月至10月較常年略偏多。受熱帶氣旋影響,可能出現階段性強降雨引發的暴雨洪澇災害。預測今年地質災害總體趨勢接近往年,局部地區可能加重,與2019年相比地質災害發生頻次和影響程度持平或偏多;類型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為主。

《通知》明確,今年度地質災害防治重點任務。一是重點防範期。海南省地質災害發生與降雨關係密切,特別是熱帶氣旋影響和強降雨時,屬地質災害高發期。預測2020年地質災害多發時段為5月上旬至10月下旬,重點防範期為熱帶氣旋影響期和強降雨期。

二是重點防範目標。重點防範區:包括瓊中、五指山、瓊海、保亭、萬寧、三亞、陵水、昌江、白沙9個市縣。重點防範地段:包括東線高速公路及東環高鐵萬寧興隆至陵水香水灣段,海榆中線瓊中、五指山境內路段;五指山市通什城區、水滿鄉新村,瓊中縣營根城區,瓊海市東太農場場部、定安縣嶺口鎮、昌江縣王下鄉;昌江縣石碌鐵礦區、金昌金礦區,樂東縣抱倫金礦區;東方市八所鎮魚鱗洲、儋州市龍門激浪等景區。重點防範泥石流、崩塌、滑坡、滾石。

三是重點防範隱患點。將4處影響因素複雜、威脅人口較多的地質災害隱患點作為重點防範對象(白沙縣南開鄉高峰村委會方紅村、昌江縣王下鄉牙勞4隊切坡崩塌、澄邁縣橋頭鎮玉包村委會玉包港崩塌、陵水縣蒙水嶺特大型泥石流)。未列入本方案的其他地質災害隱患點,各市縣應在本轄區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中予以明確。

四是其他重點防範目標。包括山區溝谷地帶從事生產建設的工礦企業、水利電力、公路交通工程等施工場地及駐點,農村房前屋後高陡邊坡,水系流域溝谷溝口,山區公路邊坡等。

相關焦點

  •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湖南省2017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  為科學防治地質災害,最大限度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湖南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等法規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各級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和工作機制,完善以行政主要負責人負總責的地質災害防治責任體系,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納入市、縣、鄉政府分管負責人及主管部門負責人任職談話、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按照"市州領導包縣、縣市領導包鄉、鄉鎮幹部包村、村級幹部包組、群測群防員包點、黨員骨幹包戶、部門各負其責"的要求,層層籤訂責任狀,壓實防災責任。
  •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湖南省2018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湖南省2018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5月23日  (此件主動公開)湖南省2018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的總體要求
  • 溫泉鎮2020年地質災害防災方案-應急預案-嶽西縣溫泉鎮人民政府...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安徽省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安慶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結合1:5萬地質災害調查成果與去年汛後地質災害調查實際情況,針對我鎮地質環境基本特徵、地質災害隱患點現狀及發展趨勢,按分級分部門管理原則制定本方案。
  • 溫州市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
    出臺了《溫州市地質災害防治重點工作分工方案》,建立健全了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和管理機構,並將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工作延伸到國土所,落實了相關職能部門的防治職責。永嘉、瑞安、蒼南、泰順4 縣(市)榮獲全國地質災害防治高標準「十有縣」稱號,建成「五到位」國土所99 個。調查評價工作紮實有效。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3701 宗。
  • 常州推出7項措施防治地質災害 所有隱患點群測群防全覆蓋
    常報全媒體訊 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近日《常州市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印發 ,該方案結合我市地質災害現狀和防治形勢制定,將紮實推進我市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該方案同時梳理制定了常州市2020年地質災害隱患點明細表。
  • 渠縣局紮實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地質災害防治是一項生命工程,關係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在2020年渠縣「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整治活動中,渠縣自然資源局收到地質災害類群眾訴求8件,主要是反映屋前房後及渠江兩岸發生地質災害等有關問題。渠縣自然資源局高度重視,及時組織專業地勘單位現場踏勘,進行逐一核實。
  • 山西確定2020年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
    1月16日上午,山西省自然資源廳牽頭組織省住建、交通、水利、應急、氣象、地震等有關部門,舉行山西省2020年度地質災害趨勢預測會商會。根據山西地質災害的分布特點和發育特徵,經專家預測會商,確定晉西黃土高原崩塌、滑坡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等4個地區為2020年崩塌、滑坡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
  • 雄安新區2020年地質災害隱患點群測群防實現全覆蓋
    雄安新區對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作出部署地質災害隱患點群測群防實現全覆蓋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吳安寧)日前,河北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黨政辦公室印發《河北雄安新區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簡稱《方案》),對2020年雄安新區地質災害防治作出部署,實現地質災害隱患點群測群防全覆蓋
  • 我省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建議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我國綜合防災減災思想、理念與戰略的重大創新,為我們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省更是將地質災害防治上升到「生命工程」的空前高度,僅2015年,省委、省政府領導關於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批示就多達115件。
  • 截至目前 我州實現地質災害零傷亡
    夯實機制 提前防範地災風險今年涼山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始於4月19日。當日,涼山州政府組織召開了2020年全州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對全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了動員部署。在州政府領導下,州地災指揮部隨即修訂印發了《涼山州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方案》,明確了重點防範時段、區域、主要防範措施等地質災害防治工作。6月,《涼山州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試行)》正式修訂印發。在健全的組織保障下,防災預案中明確的事項被一一落實。
  •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規範
    本標準規定了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工作的技術規則。本標準適用於重慶市因人身財產和環境保護、城鎮規劃及工程建設等需要而進行的滑坡、危巖崩塌、泥石流、塌岸等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不適用於其它工程勘察。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工作的技術規則。
  • 2號颱風「鸚鵡」來臨,地質災害防治如何做?省自然資源廳有這一套「組合拳」
    這也是《廣東省地質災害防治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落地見效,結出的豐碩果實。今年實施1000戶以上受危險山體威脅的村居避險搬遷去年底,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地質災害防治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下稱方案),提出到2022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在冊的威脅100人以上的482處大型和特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點和6.5
  • 地質災害防治刻不容緩 監測儀器儀表大顯身手
    中國領土廣闊,地質較為複雜,一旦遇到暴雨等惡劣天氣,有些省份會經常發生地質災害。垮塌、滑坡、泥石流等每一場兇猛的災害都來得地裂山崩,因此,對地質災害進行防治,已經刻不容緩。地質災害防治刻不容緩「地質災害」作為一個專門術語用於概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和地面沉降等逐步為政府、社會和學術界所接受。我國是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其中尤以地質災害為最。
  • 2020年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會議召開
    4月16日,2020年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會議總結2019年地質調查工作,部署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  會議指出,2019年,地質工作在支撐國家能源資源安全保障、國家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保障、脫貧攻堅與地質災害防治、國家重大戰略和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海洋強國建設、自然資源綜合管理、地質科技創新與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轉型升級成效明顯,有力支撐服務了國家能源資源安全保障、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自然資源管理中心工作。
  • 關於印發天水市水汙染防治2020年度工作方案的通知
    天政辦發〔2020〕31號各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市屬及駐市有關單位:現將《天水市水汙染防治2020年度工作方案》印發你們,請認真抓好組織實施。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2020年3月5日天水市水汙染防治2020年度工作方案為抓好全市水汙染防治工作,有效改善水環境質量,根據《天水市水汙染防治工作方案(2015—2050
  • 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新技術!空天地一體化應對地災防治難題
    我國是世界上地質災害最嚴重、受威脅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地質災害具有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特徵複雜等特點。為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建立高效科學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提高全社會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的要求,我國正在按照研究原理、發現隱患、監測隱患、發布預警「四步」工作方案,針對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全面提升地質災害的風險調查、重點隱患排查、綜合監測以及風險早期識別和預報預警等能力。
  • 加強水工環地質工作 -- 訪湖南省地勘局地質環境處處長盛玉環
    國土資源部出臺了「全國礦山復綠行動方案」,提出通過實施礦山復綠行動,使自然保護區、人口聚居區、景觀區和大江大河、重要交通幹線「三區兩線」周邊範圍內突出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得到整治,礦山生態環境得到改善。湖南省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意見」,提出「十二五」期間要實現「1358」目標,即全面完成100個縣市區l∶5萬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完成300處以上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工程治理,開展500處以上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地質勘查,實施地質災害危險區8000戶居民的搬遷避讓,有序開展全省重點城鎮水文、工程、環境地質綜合評價和重要礦區地質環境調查,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預警,做到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平臺建設到縣
  • 魯南院主編完成中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行業協會團體標準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影 通訊員 賈德旺 濟寧報導  近日,省魯南地質工程勘察院主編完成的《巖溶地面塌陷防治工程勘查規範(試行)》(T/CAGHP076-2020)由中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行業協會發布實施
  • 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與試採入選2019年度地質調查十大進展
    記者從16日召開的2020年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會議上獲悉,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與試採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等入選2019年度地質調查十大進展,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創新型多功能天然氣水合物鑽採船(大洋鑽探船)初步設計完成等入選2019年度地質科技十大進展。
  • 2020年度省級地質調查院、地質環境監測總站評優結果公示
    2020年度省級地質調查院、地質環境監測總站評優結果公示 為加快推進地質事業轉型升級,更好地支撐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自然資源中心工作,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評選了2020年度優秀省級地質調查院和地質環境監測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