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本是充滿童趣、享受快樂校園生活的年齡,然而,前郭縣第三小學遲宇澤同學卻不幸患上再生障礙性貧血。兩年的時間,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靠間斷性的輸血小板來維持生命。最近,遲宇澤和爸爸骨髓配型成功,馬上就能進行骨髓移植了,可50多萬元的手術費讓孩子的父母一籌莫展。
「孩子有些害怕自己一個人在無菌倉的日子,領他來提前熟悉一下,給他打氣加油!」12月9日,遲宇澤的爸爸遲大巍說,他和妻子盧翠翠帶孩子來到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房外,希望他能更堅強,闖過難關。「加油兒子,爸爸媽媽永遠是你避風的港灣,我們會一直陪你,孩子!」遲大巍緊握兒子的雙手不停地鼓勵他。
遲大巍與妻子盧翠翠家住前郭縣白依拉嘎鄉紅光農場。兩人是高中同學,大學畢業後結婚,2007年,他們的兒子遲宇澤出生。盧翠翠說,這些年,她在一所私立學校任教,丈夫做著小買賣,自從兒子出生,她們一家雖然沒有大富大貴,可生活過得很幸福溫馨。
2017年12月,當時,遲宇澤還在前郭縣第三小學讀書。上體育課跑步,遲宇澤總是跟不上,臉色蒼白。盧翠翠立即帶兒子天津血液病研究所檢查,確診孩子患上再生障礙性貧血。「得知這一消息,我們不敢接受,可看到懵懂無知的孩子,我們兩口子相互鼓勵,給孩子更多的溫暖和愛。」盧翠翠說,當時大夫就建議她們進行骨髓移植,但移植風險太大,後來,夫妻倆選擇了保守治療。兩年的時間,從天津到北京,從北京到石家莊,再加上各地的偏方,孩子吃了無數的藥物,補了不知道多少次血和血小板,遭受了數不清的罪。「我兒子很堅強,每次做骨穿的時候,總是安慰我說『沒事兒,媽媽,我一點兒也不疼……』我每次都笑著鼓勵兒子,可是轉過身,我卻淚如雨下。」盧翠翠說著,聲音哽咽起來,眼淚噼裡啪啦往下掉。
一雙大眼睛,黑寶石般的眸子,雙眼撲閃著光,12歲的小男孩,沒說話就讓人感覺到他的聰明和睿智。本該上學的他不能去學校,只能在醫院病房裡,挽起袖口,咬著牙,看著護士阿姨把輸液針頭扎入自己的胳膊……「孩子才12歲,已經休學兩年了,每次看到孩子看別人家小孩上學時羨慕的目光,我的心都如同刀割。」盧翠翠說,她多麼希望兒子能早點恢復健康,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上學讀書。
盧翠翠說,這兩年來,她和丈夫以及全家人一直積極配合治療,但兒子的病情卻越來越重。醫生說,對於遲宇澤的治療,只有骨髓移植這一條路。隨後,夫婦倆與孩子進行了配型,慶幸的是遲大巍與兒子骨髓配型成功,過幾天就可以進倉治療了。
「我兒子患病這兩年多,他爸放棄自己的小本生意,全程照顧兒子生活起居以及看病,家裡全靠我一人掙工資維持。」盧翠翠說,這幾年給孩子治病,她們已經花了50多萬,到長春看病前,夫妻倆把家中房子已變賣,一個星期光檢查費用就花了10多萬元。「孩子骨髓移植手術費用得需要50多萬元,我們親戚朋友該借的都已經借了,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只好向社會求助。」盧翠翠告訴記者,孩子爸爸已經在輕鬆籌平臺上發起了籌集醫藥費的活動,目標50萬元,現在已經籌集29萬多。
「雖然治療之路異常艱辛,讓我身心俱疲,但是我不會放棄,大家的恩情,我們一家人銘記於心,不管結果如何,以後我跟我的家人必定會用自己的愛心回報這個社會!」盧翠翠說,目前孩子檢查各項情況良好,就等著籌到藥費進倉移植。
可憐天下父母心,
如果,您心疼這個可愛堅強的12歲少年,
如果,您願意伸出援手幫幫他們,
可以與盧翠翠取得聯繫,
電話號碼(微信):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