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ay——上海交通大學文科準博士,碩士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熱愛思考,希望與大家多多交流。
來源:經管之家。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作者與來源。
學術論文的寫作主要包含了擬定提綱、寫作初稿、修改論文和論文定稿四大環節,這四個環節緊密相扣,貫穿於撰寫的全過程,在任何一個環節都需要自己思想的注入,並以學術化的語言凝練表達出來。
1
擬定提綱
提綱是全篇論文的框架結構,體現著作者的邏輯思路,通常可以從論文框架窺見一篇論文的質量,也可以看出作者的學術水平和功底。提綱在寫作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能夠起到一個思考抓手的作用,不至於在寫作過程中偏題太多。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提綱對於論文而言也是如此,相當於給房子建立一個可靠的地基。前期在提綱上花費的有效精力越多,一般而言,在後續的寫作過程中會更加通暢,因此,我們需要在認真閱讀文獻和邏輯思考的情況下,不斷修正研究思路以擬定最適切的框架。在擬定框架的過程中,依據大標題儘可能完整有序地構建論文的輪廓,包括主題可以分解成哪些大的論點,每個論文之間的邏輯順序安排,考慮各小節之間的聯繫和篇幅,每一個大的支撐論點包含哪些各個小論點,論證的方法和結論也是必要之題,推導的過程和結果,論證與分析的方法及展開都是分論點需要考慮的。提綱儘可能詳細,不要太過於籠統,可以在三級標題下備註每一段將涵蓋的主要內容,由宏觀到具體,根據論證需要來選擇縱貫式、並列式、遞進式的提綱方式。
2
初稿寫作
擬定好框架後,就需要開始著手動筆寫作了,初稿的寫作是最艱辛的過程,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是最大的,根據每一節的框架小主題,去找相應的資料,圍繞中心內容去閱讀與思考,不斷深化自己的思想認識,並將自己的思想用學術性的文字和話語表達出來,對資料進行系統地梳理與分析,也可以不斷地修正自己的預定的框架。在寫每一段的過程中,除了要與次級標題相契合,還需要安排好段落內的邏輯,確定句群之間的順序,使之具有內在的邏輯。在撰寫的過程中,要儘量地將自己所構思的恰當內容融合進去,以便日後修改,因為刪減總是比脫離當時思考的情景來添加內容要容易些。此外,論點、論據、論證等內容要合理安排,必要的注釋和外文詞句儘可能體現在論文初稿中,引用、標點符號、圖表要清楚且符合相應的規範。
3
修改論文
好的論文離不開修改,修改是對自身思想和表達凝練優化的過程,一方面,要對全文的論點及論據進行錘鍊和推敲,需要對語言的修辭上下功夫,也有專門的中外文著作來闡述學術寫作中的修辭學。修改論文也很耗費精力,需要逐字逐句地閱讀和思考,因而修改時間少則數天,多則一兩年。此外,在投稿之後,有的編輯也會繼續提出修改意見,因而修改的工作可能會持續到正式刊發的那一天。第一,修改論文的觀點,有些觀點與上一級的小標題不太相符,超出或者重合的情況,或者觀點本身有誤或者不確定,觀點陳舊或者主管性太強,為了能夠將科學呈現給大眾,就需要對這些觀點進行修訂甚至是刪除。第二,修改結構,結構是論文的生命線,一篇「健康」的論文除了要有精心錘鍊的內容,還需要有邏輯性的結構,明確地展現思路全貌,使論文的各個部分脈絡清晰,詳略得當,論證合理。第三,修改語言,儘可能地避免正確的廢話,用更加學術性的語言精練出來,從語言中彰顯論文的學理性,體現自己研究的深度,而不是浮在表面泛泛而談,避免信口開河和語法錯誤,用詞準確,經得起推敲,語出有依據,始終按照高學理標準要求自己。
4
論文投稿
投稿之前除了要把論文修改好以外,還應當做好輔助性的準備,減少盲目投稿帶來的時間成本耗費。首先,根據論文質量篩選期刊,不同的人寫出一篇完整的論文的質量是有差異的,自己要做好論文的定位,不同的質量對應的不同層次的期刊,如果自身不太能看得出論文應該投哪個層次的期刊,可以尋求導師或者學長學姐的幫助,請他們來鑑定,以便作為投普刊、北核、C擴、C刊、B刊、A刊或者頂級期刊的參考,比如,這篇論文從各個角度來看,只能是北核,那就儘量按照北核的區間期刊來投,這樣中稿的概率會更大些。其次,根據論文主題篩選可投期刊,不同的期刊設置的欄目是不一樣的,要讓自身論文符合所投期刊的欄目設置,往期的發文主題等,以便找到比較合適的期刊,避免因盲投不符合編輯的用稿要求而白白浪費時間。因此,在投稿之前要充分做好準備,儘可能精準投稿,提高用稿的概率。
5年,經管之家公眾號6500篇文章,
這裡是豐富而全面的經管知識庫+財經百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