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假設、MECE、框架、假設樹,它們是挖掘真相的邏輯工具!

2021-01-09 認知框架

邏輯思考,最終是為了追尋並發現真相。發現真相需要一定的邏輯思維,如果具體化一點來講,就是要掌握屬性-概念-內涵-定義-外延-判斷-假設-推理-論證;就是要掌握MECE 、框架、假設樹!這些基礎:屬性、概念直至MECE、框架、假設樹,它們是挖掘真相的思維工具!

外部世界的事實,才是最大的。

大腦裡的認知,都是主觀的。由著自己主觀的認知對事物的某方面的情況做出斷定,這就是判斷了,判斷是主觀的,只不過是自己大腦裡的主觀認知對事物的情況的斷定,這種斷定有真有假。

很多時候,做出判斷,它也只是一個主觀的判斷,不要把判斷直接當真了。任何一個判斷,只是一個主觀的判斷,都要拿事實或已知來對它進行質疑與證偽。

即使你的判斷再有創造性,再有洞察性,再有洞見,即使你非常喜歡自己做出的這個判斷,都不要直接把判斷當作事實來使用。

我們往往混淆了判斷與事實這之間的區分,把判斷當作事實。個人更傾向於把每個判斷都當作假設,因為以假設這樣的表述來代替判斷這種表述,自己心裡更明白,這個判斷只是假設,還不知真假,只是暫時認為它是真的,但究竟是否為真,還有待事實的證偽。

相關焦點

  • 啥是假設呢?在邏輯論證或邏輯推理的全局思考中去探討假設!
    能區分有意識的假設與無意識的假設?不懂得假設在邏輯思維框架裡是什麼運作的?不懂得什麼是備擇假設:可替代性假設,典型的表現就是一根筋的思維。不懂得假設如如應用於身邊的生活與工作(產品、商業、運營)?不懂得調整背後的假設,而只是在已有的認知中打轉?啥是假設性推理呢?啥是假設性論證呢?MECE、框架、假設,這三者關係如何?
  • 論會計目標與會計假設的邏輯關係
    【摘要】該文認為,FASB在其構建的會計概念框架中不再提及會計基本假設, IASC只提及從屬於會計目標的基本假定,而忽略會計基本假設的現象。這主要因為,在以目標為研究起點的理論構建模式下,人們難以理順會計目標與會計假設之間的邏輯關係。
  • 一個結論要論證它,不妨採取MECE的框架+假設,你會運用它們嗎?
    面對未來想要的結果,你要論證它,採取一定的假證去論證它,如何大膽地做出假設,如何有序地組織假設,組織假設為何採取框架,一句話。面對未來想要的結果,如何採取分類的框架及假設去對未來的結果進行充分的論證。小明學習好!這是結論。結論先行,為什麼結論要先行呢。假設是要支持」結論「的,假設是因,結論是果。先有結果,我們就可以在結果的引導下去尋覓一系列支持結果的原因,讓原因來推理出果。
  • 假設檢驗的邏輯
    假設檢驗首先需要設定一套假設體系,其遵循的基本邏輯是,要讓舉證反駁的成本最小化。在此舉一個例子。設想人們在一個巨大的房間裡活動後,發現身上有些瘙癢,於是有人認為:房間裡有跳蚤。若要對這一觀點進行證據檢驗,則存在如下兩種假設體系設定方式:  方式一:原假設為「房間裡有跳蚤」,而對立假設為「房間裡沒有跳蚤」。如果要用證據反駁原假設,那麼你可能要把房間的每一個微小角落都仔細搜尋一遍。
  • 數據分析的三大框架:底層技術、分析建模、工具選擇
    在搭建知識大廈之前,先需要建立知識的框架,然後才能高效的填充知識。所以今天我們先建立框架。數據分析的三大框架數據科學的框架分為三部分:底層技術框架/數據分析框架/工具選擇框架,接下來依次給大家介紹:1.
  • MECE法則,讓你變成邏輯大佬!
    你好,我是星辰,今天我來分享一下邏輯結構思考力中,一個非常重要的MECE法則,善於解決問題的人,都是這個法則的高手。在寫文章中,要特別會提取信息,總結歸納信息,或者把一個抽象的選題,進行分解,我們都需要運用mece法則,相信對於大家拆解問題,解決問題很有幫助。
  • 不直接從框架、假設樹、MECE入手,迂迴到屬性、概念、定義、內涵
    不直接從框架、假設樹、MECE入手,框架、假設樹、MECE其實就是直接面對「邏輯的應用了」,而要了解啥是「框架、假設樹、MECE」,要迂迴到屬性、概念、定義、內涵、外延、劃分,以迂為直,看似繞了一條很長的彎路「屬性、本質屬性、概念、定義、內涵、外延、劃分」,其實對於這條彎路來說,卻直達「框架、
  • 框架把外延劃分子類,組織子類下的假設,形成假設樹,然後剪枝!
    MECE有啥用呢,比如一個結論,你尋找解決這個結論的原因,這些原因要採取一個框架來組織,而這個框架呢,其實是一個分類框架。這個分類框架要符合MECE,這些原因被分類框架組織成一棵有序的原因之樹,結論-符合MECE的分類框架-各個原因-原因之樹!MECE的意思就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什麼理解相互獨立呢?
  • 護理科研實務|學會假設檢驗,讓你遠離渣男
    編者按假設檢驗,就是事先對總體參數或總體分布形式作出一個假設,然後利用樣本信息來判斷原假設是否合理,即判斷樣本信息與原假設是否有顯著差異,從而決定是否接受或否定原假設。簡單來說:假設檢驗採用的邏輯推理方法是反證法。
  • 統計學中的假設檢驗
    作者 | CDA數據分析師假設(hypothesis),又稱統計假設,是對總體參數的具體數值所作的陳述。假設檢驗(hypothesis test) 是先對總體參數提出某種假設,然後利用樣本信息判斷假設是否成立的過程。
  • 數據分析必備統計學(二):假設檢驗
    講完概率分布,再來講講統計學的最後一個知識點——假設檢驗。假設檢驗是數理統計學中根據一定假設條件由樣本推斷總體的一種方法。事先對總體參數或分布形式作出某種假設,然後利用樣本信息來判斷原假設是否成立,採用邏輯上的反證法,依據統計上的小概率原理。為了更好的解釋,這裡舉個例子。
  • 王也揚:歷史事實不可以假設,但歷史研究可以假設
    [摘要]說到專業的歷史研究需要運用假設方法,有的歷史資料是被地層埋掉了,有的則沉浸在了浩如煙海的塵埃中,還有的乾脆在世界上消失乾淨了。要想探尋歷史真相,只有用科學的方法加以分析和考證。你看,這種思維裡面,不就包括了歷史假設嗎?我們平時想事,少不了「如果……那麼……」的思維模式。至於專業的歷史研究,特別是歷史理論研究,缺席了假設思考、假設方法,則是很難展開深入論述的。說到專業的歷史研究需要運用假設方法,還有另外一個層面的問題,即歷史是逝去了的存在,許許多多的事實,在時空中已經湮沒,人們看不見它們了。
  • 構建界定問題的思維框架,成為解決問題的專家
    在介紹界定問題的框架思維之前,我們再來理解下框架的問題,因為框架本身是對系統的一種簡化呈現。思維過程其實在某個或某些特定的」目的」指導下,試圖解決某個或某些」問題」。圍繞這些問題,藉助於某些」概念」,搜集和處理相關的」信息」,基於某些」依據」,經過一些列的邏輯」推理」,得出你的」結論」。
  • 課題申報:如何撰寫研究假設
    在課題申報書的申報論證環節,需要申報者撰寫研究假設。什麼是研究假設?它的基本特徵是什麼?為什麼要撰寫研究假設?假設的內容是怎麼形成的?研究假設表達方式是怎樣的?在此,筆者和老師們交流一下學習與實踐體會。供批判。筆者最初想寫得簡單一些,但在行文中,發現有些問題要交待。於是寫得有些冗長了。讀者可以直接閱讀標題一、二、五。
  • 筱陽說27|用MECE法則解構你的思維
    所以我要分享怎麼用mece法則來梳理清楚第一、第二,第三之間的邏輯關係,也就是你的邏輯思維。所謂的mece法則,就是Mutually Exclusive(no overlaps)Collectively Exhaustive(no gaps )這四個單詞的首字母,他們的縮寫。這是麥肯錫諮詢顧問芭芭拉明託在金字塔原理當中提出的一個思考工具,意思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 量子力學和陽明心學的啟示——破除思維假設的藩籬就是開悟
    最近讀了幾本關於量子力學的普及讀物,雖然沒有看懂書中各種數學公式和數理邏輯,但是明白了一個道理:量子力學的確立經濟學研究社會經濟現象,為了測量和量化的需要,古典經濟學家首先給定了一系列假設,如假設經濟主體即人是理性的經濟人;假設人不僅是理性的,而且是無條件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假設市場上信息是對稱和充分的;假定經濟運行的空間是平滑而無差別的。這些假設,一方面為經濟學可以量化,成為可以運用數學計算的科學提供了條件,也避免了計算過程中過於複雜。但同時,這些假定也必然給經濟學帶來一定程度上偏離真相的風險。
  • 統計學的重要工具—假設檢驗
    當然除了這段姻緣,這杯奶茶還成就了Fisher的假設檢驗的理論。Fisher 在其《試驗設計》一書中寫道,他試圖駁斥這樣的假設:Bristol的選擇是隨機的。這就是零假設。Fisher設計了一種可以反駁零假設的方法。他準備 8 杯茶,4 杯先倒茶,4 杯先倒奶。打亂順序後讓Bristol每次品嘗一杯,然後說出奶和茶倒入的順序。
  • 構建邏輯樹,幫你科學解決邏輯問題
    邏輯樹有三種類型,分別是:問題樹、假設樹、是否樹。這三種邏輯樹結構類似,但是有不同的使用前提,合理的使用它們,對於我們分析問題和制定解決方案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三種邏輯樹(議題樹、假設樹、是否樹)1. 議題樹當對問題不了解 ,或者需要對問題進行全面的分解以確保不遺漏任何一個方面時,可以使用議題樹。即:在解決問題的初始階段使用議題樹。
  • 實驗勞動經濟學對人性假設的再認識
    ,強調實驗方法作為分析工具對勞動經濟學的滲透和融合。由於勞動經濟學的傳統研究對象是勞動力市場,重點關注的是勞動者本身,馮·諾依曼和摩根斯坦期望式的效用函數,必須從關於個體決策行為的假設中推導出來,但勞動經濟學中的個人行為決策基本上還是一個黑箱,傳統勞動經濟學理論主要建立在勞動力同質和完全理性假設基礎上。
  • 道氏理論的三個基本假設
    根據雷亞的看法,道氏理論建立在三個基本假設之上,它們必須被「 毫無保留地」接受。假設1       人為操縱( manipulation)是指指數每天的波動可能受到人為的操縱,次級折返走勢(secondary reaction)也可能受到這方面有限的影響,但主要趨勢(prima-ry trend) 絕對不會受到人為的操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