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體納米粒子界面研究獲得新進展

2020-12-05 科學網

 

粘彈性是材料的重要力學性質之一,儲能模量直接反映材料彈性性質,損耗模量反映材料粘性性質。人體軟組織和天然抗震凝膠材料通常同時具有高的儲能模量和損耗模量。因此,製備這類材料一直是具有挑戰性的課題。

由於天然高分子(如多肽和蛋白)的凝膠化結構粘彈性模量通常比較低,目前,製備該類材料多見於通過合成特定結構的高分子或者採用高分子-無機複合的方法。膠體粒子凝膠的粘彈性研究則常見於一些具有弱的粘彈性模量的乳狀、漿料體系。常見的膠體粒子凝膠通常為微米尺度的二氧化矽、氧化鋁等微球的聚集組裝體,由於微球表面的穩定劑尺寸較微球尺度可以忽略不計,通常研究凝膠化作用只考慮穩定劑間靜電力,常用的理論模型多以硬球模型為基礎的修正模型。然而,由於純粒子組裝體生成的凝膠多為弱相互作用體系,粘彈性通常較低。

無機膠體納米粒子由於高的表面能而具有複雜的表面態結構,穩定劑分子與無機核尺度相差不大。因此,無機膠體納米粒子的可控組裝、生物效應、催化效率等不僅取決於無機納米粒子的結構或晶型,也通常與穩定劑的構型構象、穩定劑和無機核的配位結構等表面態性質相關。

溫州醫科大學、中國科學院溫州生物材料與工程研究所(籌)周雲龍研究員與密西根大學Kotov 教授團隊合作,通過調控溶液介電常數、製備了一系列包括生物分子為穩定劑的無機納米粒子凝膠,並研究了穀胱甘肽等分子配位的無機納米粒子的粘彈性特徵,建立了膠體納米粒子宏觀粘彈性、穩定劑分子與無機核的配位模型和理論模型。

研究發現,利用穀胱甘肽分子的「柔性」與 「硬度」的無機核的在相似尺度上的弱相互作用力協同作用,穀胱甘肽配位的碲化鎘納米粒子的優異粘彈係數最高可達1.83 MPa,較目前文獻報導的生物高分子凝膠優異粘彈係數高出100-1000倍,接近於商業化的粘彈性高分子基抗震凝膠。結合核磁共振分析和理論計算發現,該膠體納米粒子凝膠體系的粘彈性受穩定劑與無機核的配位結構調控。隨著納米粒子尺寸增大,穀胱甘肽分子在無機核晶稜和頂點處的三點配位結構比例逐漸降低,位於晶面的單點配位結構比例增高,穀胱甘肽納米粒子凝膠粘彈性隨之降低。

相關研究成果以「Unusual multiscale mechanics of biomimetic nanoparticle hydrogels」為題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2018,9:181)。(論文連結)該項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的資助(21573162,21773172)。(來源:科學網)

相關焦點

  • DNA—納米粒子自組裝膠體可帶來智能材料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PFL)和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合作開發出一種技術,用DNA鏈給納米粒子塗上一層塗層,能控制並引導兩種不同膠體的自動組裝。這種膠體粒子可用於製造新奇的自組裝材料,如智能遞藥補丁、隨光變色的新奇塗料等。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 中國化學會第十七屆膠體與界面化學學術會議
    由中國化學主辦, 中國化學會膠體與界面化學專業委員會與江南大學共同承辦的「 中國化學會第十七屆全國膠體與界面化學學術會議本次會議圍繞(1)膠體與界面的基礎問題;(2)兩親分子聚集體;(3)微納材料;(4)軟物質;(5)兩親分子與大分子的相互作用;(6)表面活性劑及其日用化學品工業應用;(7)食品和生物膠體; (8)應用膠體與界面化學; (9) 新理論、現象和實驗技術;(10) 工業領域的膠體與界面化學等多個研究領域開展交流討論.
  • 力學所納米結構陶瓷塗層界面粘結性能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在納米結構陶瓷塗層與合金基底的界面粘結性能、納米結構塗層的導熱性能和彈性性能等研究上取得了新進展而納米結構塗層作為一種新型的結構材料,由於微結構(晶粒)從傳統的微米尺度減小到百納米甚至幾十納米,比界面積急劇增大,展現出很多不同於傳統塗層及塊體材料的力學性能,如模量增加、導熱性降低等,那麼它與基底間的界面結合強度怎樣呢?對這一問題的理解不僅對指導實際應用,而且對發展微納尺度力學都具有重要意義。
  • 南京土壤所在生物碳膠體遷移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周東美課題組通過紫外超聲分離得到生物碳膠體懸液,研究了生物碳膠體粒子在飽和石英砂填充柱中的遷移規律,發現生物碳膠體的遷移能力與物料來源、熱解溫度、顆粒大小等因素有關:(1)親水性較大的松針生物碳膠體粒子的遷移能力大於小麥生物碳;(2)低溫熱解的生物碳膠體粒子的移動性較高溫熱解的生物碳更大;(3)納米粒子生物碳的移動性大於微米粒子。
  • 長春應化所二維等離激元納米結構研究取得新進展
    二維金屬等離激元納米結構以其獨特的平面限域結構和表面等離激元共振耦合效應,已成為納米電子學、能源催化和傳感檢測等領域的研究熱點。然而,由於缺乏對等離子體-電子耦合效應的深入認識以及電極界面和材料的精確構築方法,二維金屬等離激元納米結構的設計和應用一直面臨著重大挑戰。
  • 新基建,新材料的新機遇——氣相二氧化矽在新能源膠體電池行業的應用
    在氣相法白炭黑出現之前,人們在研究膠體電池的過程中,使用的是「矽溶膠」,由於其比表面積小導致凝膠作用弱,並且雜質含量高,經過多次充放電後,電解質出現明顯的水花分層現象,大大降低了電池的性能和使用的水化分層現場。因此,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膠體電池的研究工作一直處於「徘徊不前」的停滯狀態,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 進展|膠體微器件的設計取得進展
    膠體溶液由介觀尺寸(1納米-10微米)的粒子懸浮在流體溶劑之中所構成。由於膠體粒子和微流通道在尺寸上的天然匹配,以及膠體合成與微納流技術的快速發展,近年來膠體粒子經常被用來製作微流器件,在微流環境中執行特定任務。膠體微器件不僅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而且由於其工作於非平衡且熱漲顯著的環境中,也為研究非平衡統計物理提供了理想的模型系統。
  • ...膠體與界面化學,溶液化學,納米生物功能材料合成與性質。。
    出生年月: 所在院校: 東華大學       所在院系: 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 職稱: 副教授       招生專業: 應用化學 研究領域
  • 膠體與界面化學的奠基人傅鷹教授
    1953年,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就在這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之際,著名膠體與界面化學家傅鷹教授,為了發展我國的科學事業,以滿腔熱忱,科學地論證了在我國發展膠體科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學校和教育部的支持下,傅老師在北京大學化學系主持建立了我國第一個膠體化學教研室,親任室主任,培養膠化研究生。
  • 二元膠體結構組裝研究獲進展
    近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外國青年學者研究基金項目的資助下,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教授Yellen與美國杜克大學合作,在二元膠體結構的組裝領域取得新進展。
  • 研究發現黃金納米粒子可防腫瘤擴散
    【俄塔社開羅1月4日電】埃及科學家在利用黃金治療癌症方面取得了進展。穆斯塔法·賽義德博士在開羅專門召開的國家科研中心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試驗表明,利用黃金納米粒子可有效防止惡性腫瘤擴散。
  • 肽基組裝界面親疏水性調控研究取得進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學研究所膠體、界面與化學熱力學院重點實驗室李峻柏課題組對二肽分子組裝機理、短肽摺疊、結構和功能調控進行了長期系統化研究。研究發現,精準調控組裝途徑能實現二肽組裝體從凝膠轉變成有序的單晶結構,為生理條件下培養肽基和蛋白晶體創建了新方法。
  • 納米限域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包信和研究員帶領的「界面和納米催化」研究組(502組)在自行研製的一套與固體核磁共振儀耦合的動態催化反應系統中,採用雷射誘導超極化129Xe技術,首次在模擬催化反應條件下直接觀察到了甲醇分子在孔徑為0.8nm的CHA分子篩孔道擴散和脫水過程,並精確獲得了分子擴散和反應的動力學參數。
  • 中國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 | 第三十五分會:膠體與界面化學
    中國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 | 第三十五分會:膠體與界面化學 2020-12-22 14: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納米粒子的直徑比較小,自由表面相對較大,因此膠體穩定性較強
    另外,一些納米高分子載有抗癌與抗生物質,可以憑藉動脈用藥的方式注入體內,就能夠完成對某些特定器官的專門治療。一些納米球載有藥物,可通過將其製成乳液完成腸內外註冊,也可實現皮層以下部位的注射。納米粒子的直徑比較小,自由表面相對較大,因此膠體穩定性較強,吸附性能較高,而且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吸附平衡。所以,這種粒子能夠實現對生物物質進行吸附方面的分離功能。對納米顆粒可以將其壓薄進而形成過濾器,因為實施的是納米孔徑過濾,所以在醫學上可以作為血清的消毒之用。
  • 納米孔晶體材料傳質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葉茂研究員、劉中民院士團隊在納米孔晶體材料傳質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研究發現表面活性劑分子包覆的銀膠體納米顆粒具有更強穩定性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納米材料與器件技術研究部的科研人員在探究液相雷射熔蝕(LAL)製備的Ag膠體納米顆粒穩定性演變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該研究採用LAL技術,製備出粒徑超小的表面未包覆和包覆Ag膠體納米顆粒;通過紫外可見光吸收、電勢等,分別對該Ag膠體納米顆粒的分散穩定性、結構穩定性及化學穩定性的演變進行探究,發現表面包覆可增加Ag膠體納米顆粒的穩定性,表面未包覆Ag膠體納米顆粒的穩定性易受外部環境影響。由於小尺寸效應和表面效應,納米顆粒在膠體溶液中表現出一種熱力學亞穩特性。
  • 展示基於膠體量子點納米材料製作微型光譜儀的新方法
    電子工程系博士生導師鮑捷在《自然》發表論文展示基於膠體量子點納米材料製作微型光譜儀的新方法清華新聞網7月7日電 7月2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生導師鮑捷在《自然》雜誌發表論文《基於膠體量子點納米材料的光譜儀》(A Colloidal Quantum Dot Spectrometer
  • 納米材料是膠體嗎_納米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
    納米材料是膠體嗎_納米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31 10:13:41   納米材料是膠體嗎   納米材料直徑一般是1
  • 貴州大學在納米纖維基導熱複合材料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柔性、輕質、熱絕緣的高導熱複合材料成為了輔助器件快速散熱並解決熱積累問題的關鍵,同時也是現階段備受關注的研究熱點。然而,往往因為填料之間過高的界面熱阻成為了提高複合材料有效導熱性能的難點。獲得的CNF/H-SiCNW-MoS2在22.5vol%的填料添加量下導熱係數達到19.74W/mK。此外,H-SiCNW-MoS2相互之間的界面熱阻相比於 SiCNW降低1個數量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