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開區開展2020年度地質災害應急避險演練

2020-12-05 瀟湘晨報

關注我們

1

1

12月3日上午,區自資中心與塘汛街道辦在塘汛文躍社區青崗梁子地災隱患點共同舉辦經開區2020年度地質災害應急避險演練。

本次演練緊緊圍繞「提升基層應急避險能力,築牢群眾防災減災防線」的主題,通過設置啟動地災應急響應、組織群眾避險轉移、安置受災群眾三個場景,全方位模擬轄區地災隱患點突發災情時的應急處置全過程。

通過本次演練,發現了應對突發地質災害時存在的薄弱環節,健全了避險救災協同磨合機制,提升了基層在應對突發性地質災害時的快速反應和科學處置能力,增強了群眾防災避險的意識。

來源:區自資中心

編輯:梁銳 張淑秀

審核:夏寧

【來源:綿陽經開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贛州經開區舉行2020年消防綜合應急演練
    客家新聞網訊 劉歡 李凌飛 記者趙芳報導:11月30日,在贛州國機智駿汽車有限公司,贛州經開區舉行2020年消防綜合應急演練,此次演練旨在切實增強該區應急隊伍處置突發災害事故能力,有效提升各部門各單位快速反應和協同作戰能力。
  • 山東地礦八〇一隊參加魯西地震應急協作區2020年應急綜合演練
    7月28日,山東省應急管理廳、山東省地震局、濟南市政府牽頭開展了魯西地震應急協作區2020年應急綜合演練。八〇一隊作為濟南市地質(地震)災害救援一隊參加了本次應急演練。隊長彭玉明,隊領導李建國出席並觀摩了此次活動。
  • 西安經開區開展低溫液氮洩漏事故應急救援演練
    為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應急意識,緊密結合安全生產月活動主題,鍛鍊和提高事故應急救援能力,檢驗危險化學品企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自救能力,引導企業正確樹立「消除事故隱患、築牢安全防線」的理念,6月30日,西安經開區會同市應急管理局在空氣產品(西安)氣體有限公司舉辦了2020
  • 演練︱如遇地質災害,我們該怎麼做?快來看看!
    演練︱如遇地質災害,我們該怎麼做?快來看看!>看現場地質災害應急救援演練>11月30日南川區2020年地質災害應急救援演練在區青少年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舉行
  • 嶽西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應急預案-嶽西縣包家鄉人民政府-嶽西...
    、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組織突發地質災害應急調查、險災情核查、監測與趨勢預測,為現場應急處置提供技術指導;及時向縣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險災情及發布應急防治與救災工作動態信息;組織開展預案演練、培訓及地質災害知識的宣傳普及等。
  • 寧波開展首次三級聯動防地震災害應急演練
    我們已集結多支救援隊伍攜帶專業監測設備到達災害現場。」今天,在海曙區高橋鎮寧波市君匯礦業有限公司的礦山場區,消防大隊、醫療隊、專家組等多支救援隊伍火速集結,奔赴滑坡瓦礫中進行「救援」工作。當天2020年浙江省寧波市防地震災害應急演練在此舉行,據悉,這是在我市內首次開展三級聯動防地震災害應急演練。
  • 廈門開展2015年度防颱風暨突發事件應急演練
    廈門開展2015年度防颱風暨突發事件應急演練     中國網6月8日訊(記者 葛蕾)來自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的消息,6月2日,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組織市安監局、防汛辦、廈門海事局、計生委、臺辦、武警、邊防支隊、消防支隊以及各區漁業安全主管部門等單位近300人在閩臺高崎避險中心開展應急演練。
  • 截至目前 我州實現地質災害零傷亡
    在州政府領導下,州地災指揮部隨即修訂印發了《涼山州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方案》,明確了重點防範時段、區域、主要防範措施等地質災害防治工作。6月,《涼山州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試行)》正式修訂印發。在健全的組織保障下,防災預案中明確的事項被一一落實。
  • 昆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昆明市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臨災應急:地質災害隱患體出現臨災狀態後,即進入臨災應急期,所採取的緊急防災避險行動稱為臨災應急。災害應急:地質災害發生後,即進入災害應急期,所採取的緊急搶險救災和防止災情進一步擴大的行動稱為災害應急。專業應急防治與應急搶險救災隊伍、鄉鎮(村莊、社區)應急救援志願者等救援組織,平時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應急防治與應急搶險救災演練,提高應急防治與應急搶險救災能力。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度假)園區管委會要儲備用於災民安置、醫療衛生、生活必需等必要的應急搶險救災專用物資,保證應急搶險救災物資供應。
  • 溫州市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
    共有8640 人次監測員承擔了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成功避讓地質災害8 起,避免人員傷亡155 人。應急防治體系更趨健全。《溫州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等規章制度進一步規範,開展地質災害應急演練26 次,出動應急處置小組1044 組,參與應急處置地質災害災險情557 起。建立了市級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報(警)系統,完善了市級地質災害應急指揮會商系統。綜合治理工作有序推進。
  • 巴中連續九年地質災害「零傷亡」
    面對嚴峻的地質災害防治形勢,我市各級各部門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領導防災減災指示批示精神和決策部署,創新機制,突出重點,壓實責任,嚴密防範,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實現了連續九年地質災害「零傷亡」。2020年,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重點突出,亮點紛呈,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形成「五縱五橫」防災格局,凝聚齊抓共管合力。
  •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湖南省2017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要嚴格落實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後複查制度,對轄區內各類地質災害特別是重點防範區域、重點防範礦區、旅遊景區、交通幹線和中小學校等人口密集區,以及切坡和溝口建房區域、在建重要工程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不定期的排查和巡迴檢查,有條件的地區應開展專業監測。要健全完善以鄉鎮(街道)、村(社區)黨員幹部和骨幹群眾為主體的群測群防網絡,配備簡易實用的監測報警工具。
  •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湖南省2018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二)科學開展監測預警。各級要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切實加強地質災害動態監測和預警預報工作。要嚴格落實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後複查制度,對轄區內各類地質災害特別是重點防範區域、重點防範礦區、旅遊景區、交通幹線和中小學校等人口密集區、切坡和溝口建房區域以及在建重要工程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不定期的排查和巡迴檢查,有條件的地區應開展專業監測。
  • 溫泉鎮2020年地質災害防災方案-應急預案-嶽西縣溫泉鎮人民政府...
    >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規定,將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地質災害災情、險情,在規定時限內如實報告鎮政府和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以《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為指導,充分認識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網格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建立健全地質災害網格化管理平臺,科學劃分網格,明確四類管理人員的網格管理職責,做好網格化管理工作的全面推進。
  • 近五年,四川20萬人搬出地質災害危險區域
    巴塘縣地巫地鄉災避險搬遷村民新居德昌縣金沙傈僳族鄉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集中安置點巴中市平昌縣二郎廟村避險搬遷集中安置點蒲江縣西來鎮銅鼓村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集中安置點鎣華鎮竹溪村4組楊家山地災搬遷安置點群眾新居面對嚴峻的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十三五」期間,省自然資源廳堅持以保護社會公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根本
  • 市生態海洋中心圓滿完成地震地質災害應急演練
    為配合市應急局做好地震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按照市資規局工作部署,市生態海洋中心會同市測繪遙感技術研究院、浙江省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大隊等單位,從10月14日至12月2日,派出地質災害應急工作小組,先後參與了劇本臺詞編寫、場地選取、視頻錄製、現場演練等工作。
  • 青島地質院持續開展地質災害預報預警及風險排查工作
    接到預報信息後,山東省地礦局青島地質工程勘察院緊急調集技術人員,持續開展地質災害預報預警工作及風險排查工作。,另一方面與青島市氣象臺、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進行橫向會商,綜合地質環境條件、氣象條件、系統綜合研判結果、地環總站意見、氣象臺意見等多方情況,就青島市地質災害風險等級提出合理化建議,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青島市應急管理局、青島市氣象局根據該院的研判結果,於7月22日19時、7月23日19日發布了青島市地質災害黃色預警,並及時通過電視臺、簡訊等渠道向公眾發布。
  • 睢寧公路站開展公路汛期災害雙盲實戰應急演練
    睢寧公路站開展公路汛期災害雙盲實戰應急演練 2020-06-19 2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東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等4個...
    >  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新修訂的《廣東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廣東省地震應急預案》《廣東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廣東省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等4個專項應急預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組織開展地質災害災情和救援信息上報,以及地質災害輿情應對工作;組織指導災區開展生產自救和災後恢復重建等工作;協調、指導、監督各成員單位、各地級以上市和縣(市、區)政府及其應急救援指揮機構開展地質災害應急救援工作;研究決定全省地質災害防禦和應急救援的其他重大事項。
  • 我省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建議
    大量城鎮、村落和基礎建設工程分布在高山峽谷區,受地質災害威脅嚴重。1999年起,我省配合國家相關部門開展了縣域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已累計開展縣域地質災害調查800餘次,初步摸清了我省地質災害發育分布狀況。十八大以後,全國又組織開展了縣域1:50000地質災害詳細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