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生態海洋中心圓滿完成地震地質災害應急演練
為配合市應急局做好地震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按照市資規局工作部署,市生態海洋中心會同市測繪遙感技術研究院、浙江省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大隊等單位,從10月14日至12月2日,派出地質災害應急工作小組,先後參與了劇本臺詞編寫、場地選取、視頻錄製、現場演練等工作。
-
經開區開展2020年度地質災害應急避險演練
關注我們1112月3日上午,區自資中心與塘汛街道辦在塘汛文躍社區青崗梁子地災隱患點共同舉辦經開區2020年度地質災害應急避險演練。本次演練緊緊圍繞「提升基層應急避險能力,築牢群眾防災減災防線」的主題,通過設置啟動地災應急響應、組織群眾避險轉移、安置受災群眾三個場景,全方位模擬轄區地災隱患點突發災情時的應急處置全過程。
-
無人機搭載生命探測儀 黑科技亮相長沙嶽麓區地質災害救援演練
今日上午,一場驚心動魄的山體滑坡地質災害救援演練在長沙市嶽麓區天頂街道青山新村上演。現場,無人機搭載生命探測儀等搜索黑科技驚豔亮相,為未來複雜地形及惡劣環境搜索生命目標提供無限可能。 圖為無人機搭載生命探測儀出動搜救失蹤居民。
-
寧波開展首次三級聯動防地震災害應急演練
我們已集結多支救援隊伍攜帶專業監測設備到達災害現場。」今天,在海曙區高橋鎮寧波市君匯礦業有限公司的礦山場區,消防大隊、醫療隊、專家組等多支救援隊伍火速集結,奔赴滑坡瓦礫中進行「救援」工作。當天2020年浙江省寧波市防地震災害應急演練在此舉行,據悉,這是在我市內首次開展三級聯動防地震災害應急演練。
-
巴中連續九年地質災害「零傷亡」
面對嚴峻的地質災害防治形勢,我市各級各部門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領導防災減災指示批示精神和決策部署,創新機制,突出重點,壓實責任,嚴密防範,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實現了連續九年地質災害「零傷亡」。2020年,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重點突出,亮點紛呈,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形成「五縱五橫」防災格局,凝聚齊抓共管合力。
-
今年地質災害損失60年來最重 國土系統痛定思痛
2010年的地質災害形勢非常嚴峻,僅四川一個省,地質災害發生的數量就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一倍;即使是非地質災害易發區的秦嶺地區,地質災害數量也超過前30年的總和。從全國來看,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是60年來最為嚴重的一年。如何把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點?這是國土系統的工作人員心理不斷盤桓的問題。
-
截至目前 我州實現地質災害零傷亡
——州地災指揮部辦公室制定了《涼山州2020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培訓活動實施方案》,並結合疫情防控需要,於5月底邀請省地質環境專家庫專家及相關高校教授通過遠程視頻對相關單位代表進行了指導培訓。汛期以來,全州所有隱患點、重點監控區域均完成了2次以上宣傳培訓和避險演練,累計開展宣傳培訓6477場次、參訓人數達30.32萬人。
-
青島地質院持續開展地質災害預報預警及風險排查工作
接到預報信息後,山東省地礦局青島地質工程勘察院緊急調集技術人員,持續開展地質災害預報預警工作及風險排查工作。 圖4 7月23日發布青島市24小時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報(黃色預警) 7月22日-23日,青島地質院有序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開展全市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巡查工作,3名專家及6名技術人員組成3個巡查工作小組,分別趕赴城陽區、市南區和嶗山區開展地質災害巡查工作。
-
深化「公益電影 」 電影放映員成為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員
本網訊(記者袁舒婕)11月2日晚,在四川省宜賓市南溪區大觀鎮八角社區,一場公益電影映前放映的地質災害防治宣傳片《掌握防災技能,維護自身安全》受到當地群眾的歡迎。 「通過壩壩電影放映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片,通俗易懂、形象生動、容易了解,比上課或者手機上看更加直觀。」
-
近五年,四川20萬人搬出地質災害危險區域
王龍高是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戶,和王龍高一樣,「十三五」期間,四川已有54946戶近20萬人告別了存在地質災害隱患的老屋,搬進小區住進新房。四川地域面積廣,地形地貌多樣,地質條件複雜,加之頻繁地震活動及「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蘆山地震、「8.8」九寨溝地震等強震持久影響,造成大量山體震裂鬆動,不僅次生地質災害頻發,也為後期滑坡、泥石流災害提供了豐富的鬆散物源。
-
長江流域暴雨地質災害,重慶上演高科技搶險演習
實習生 蔣紀源 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重慶市萬州區長江流域,因強降雨和局地陣性大風氣象災害導致山洪暴發、河水陡漲,並引發地質災害和水上船舶運輸事故,爆破堰塞湖、直升機救援、深水域打撈……一場應急處置和救援行動正在進行。
-
我省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建議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我國綜合防災減災思想、理念與戰略的重大創新,為我們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省更是將地質災害防治上升到「生命工程」的空前高度,僅2015年,省委、省政府領導關於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批示就多達115件。
-
《面對》——地質災害科教紀錄片
《面對》——地質災害科教紀錄片 2020-07-13 16: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溫州市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
共有8640 人次監測員承擔了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成功避讓地質災害8 起,避免人員傷亡155 人。應急防治體系更趨健全。《溫州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等規章制度進一步規範,開展地質災害應急演練26 次,出動應急處置小組1044 組,參與應急處置地質災害災險情557 起。建立了市級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報(警)系統,完善了市級地質災害應急指揮會商系統。綜合治理工作有序推進。
-
睢寧公路站開展公路汛期災害雙盲實戰應急演練
睢寧公路站開展公路汛期災害雙盲實戰應急演練 2020-06-19 2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桃城地質災害工程設計資質代辦代辦大概需要多久
桃城地質災害工程設計資質代辦代辦大概需要多久地質災害資質代辦,實現了地質災害隱患點全覆蓋;建立了覆蓋省、市、縣三級應急管理機構和應急技術指導機構,18個省(區、市)構建了專業隊伍包縣、包鄉技術服務的防災機制;建立高標準「十有縣」1404個,每年開展數萬次培訓和應急演練、參加人員400萬以上,顯著增強了基層群眾識災避災、防災減災的意識和能力。
-
實踐探索:地質災害防範 因地制宜 於基層見真功-中國氣象局政府...
華南入汛偏早、南方強降雨頻繁、部分地區地質災害風險較大……這個汛期,地質災害防範形勢不容樂觀。5月12日,自然資源部和中國氣象局印發通知,共同部署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工作。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為由氣象因素引發的衍生、次生災害,地質災害的有效防範尤需拉緊部門合作之手。
-
摸底「地質災害博物館」
在波密縣易貢鄉加拉村附近,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陳寧生 近日,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以下簡稱「山地所」)一批科研人員在易貢藏布流域等區域開展扎木弄溝地質災害鏈誘發下遊河道滑坡泥石流災害調查與危險性評價的調查。
-
地質災害監測員發滑坡預警 一張裂縫照片救了全村人
陳光明(中)和村民吃盒飯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陳俊)恩施市屯堡鄉馬者村山體滑坡前,地質災害監測員陳光明巡查時他及時發出預警,成為這次滑坡災害的「吹哨人」。58歲的陳光明是恩施市屯堡鄉馬者村沙子壩組組長。今年4月,汛期來臨,村裡組織地質災害應急培訓和演練,陳光明再次幹起「老行當」——地質災害監測員。「每逢下雨,我都要到處看一看。」昨日,陳光明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他負責監測的範圍,轉一圈大約需要2個小時。
-
昆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昆明市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當發出某個區域有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預警預報後,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度假)園區管委會要依照群測群防責任制的規定,立即將有關信息通知到地質災害危險點的防災責任人、監測人員和該區域內的群眾;各單位和當地群眾要對照地質災害「防災明白卡」的要求,做好防災各項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