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追魏晉 意寫性情——記書法家黃平學先生

2020-11-29 大順視點

時值三九,天寒地凍。對於黃平學先生來說,不管是「三九」還是「三伏」,都是他習字的好時機。在安康市城東的江南一品小區裡,我們見到了64歲的黃平學先生。他練習書法50年,可謂人書俱老,但依然博覽群書,臨池不輟。

黃平學字怡墨,號嶽鴻,齋名三松草堂, 1953年3月生,陝西紫陽縣人,陝西省書協會員。在安康市紫陽縣裴壩村,百畝茶園鬱鬱蔥蔥,旁有數十米高的古樹棲居著近百隻鷺鷥。黃平學的老家就在這裡。老家有三棵這樣的古樹,黃平學的齋名「三松草堂」就源於此。少年黃平學天姿聰慧,無奈家境貧寒,早早輟學。村裡有位老先生博學多聞,黃平學經常去請教,借閱藏書,並因此痴迷於書法。勞作之餘,泥地、石板、河灘都是他的「書案」,拾根樹枝就寫畫起來。有時走在路上,他心裡想的全是字帖,手在凌空比劃,還因此摔過跤、碰過頭。

黃平學因為勤勉好學,被招錄進入金融系統工作,但他仍然沒有放棄書法練習。他對蕭然散淡、空靈寧靜、溫潤通暢的魏晉風骨,始終醉心不已。他認為「二王」是書法的最高境界,每日心摹手追,沉浸其中,使他的書法開合有度、呼應自如,疏密勻稱,平和簡靜而又恬淡清純,空靈飄逸猶如野鶴仙遊,筆勢遒勁舒展,章法嚴謹多變,神採與形質兼容,富有剛柔相濟、中庸和諧之韻致。

「筆墨在紙上的運行,寫下的是書者自身。」黃平學認為,書法之道,應是書家之天賦、學養、情操、胸襟的完美結合。今年64歲的黃平學正值創作旺盛期,但他仍然不斷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每每獨處書齋,一壺茶、一卷書,心鶩八極,思接千載,以超然的心態固守著一種文化自覺。

「書法之道,也同做人之道。」黃平學說:「比如書法中的避讓與呼應,避讓是謙謙君子之風在書藝上的完美體現,呼應崇尚的是和諧境界。」50年練習書法,也是修身修心的過程。黃平學的謙遜、平和、淡泊,在書畫圈裡贏得尊重,而他對青少年書畫愛好者的關懷和培養,更是受到社會各界廣泛讚譽。

黃平學的作品曾獲國家文化部第七屆中國文化藝朮政府文華獎「最隹創作獎」、國際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和平萬歲金獎」、三峽發電光明杯書畫名家邀請展金獎等國內外大獎32次。作品曾在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菲律賓等國展出。個人傳記、品收錄進《一代書法大師》《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作品選》《中國書畫名家墨跡博覽》《中華書畫家》《中國書法名家作品集》等28部書法典集。部份作品被國家和省市博物館收藏,書法作品先後被《藝術與收藏》《中國文藝家》《藝術主流》《中國國際新聞》《中國金融》等50餘家報刊雜誌報導,出版有《黃平學書法集》、《黃平學書法作品精選》。2009年應邀赴韓國參加書畫展,並受到韓國副議長文喜相接見。(黃志順 劉 超)

相關焦點

  • 許介川書宋代歐陽修《醉翁亭記》書法作品欣賞
    歐陽修《醉翁亭記》一直是我喜歡的文章。從中學開始就常常誦讀,至今不知疲倦。其中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把自己的心靈沉浸到閒適、恬淡的情境裡,獲得了一種平衡、和諧的感受。這種感受滲透在《醉翁亭記》裡,使文章如田園一般,淡雅而自然,婉轉而流暢。
  • 學識淵博·意蘊悠遠—走進文化學者、著名書法家:陳一源
    在幾十年潛心探索中,博覽群書、手摹心追、臨池不輟,遍臨歷代各家碑帖,力追古法,集百家之長,悉心汲取傳統精華,為其所用。正是這些豐厚的文化積累了他詩書氣質,使其具備了豐富的學養,讓作品富有了儒雅的格調。以紮實的傳統技法為基礎,融入自己的情感、思想到書法創作中,體現出生動、灑脫,表情達意的特點。陳一源先生是把詩文才華融入到書法筆墨,筆有詩韻,墨有詩情;極具文人書法的文雅品質。
  • 聽之無名看之有味——書法家蔡家海藝術作品賞析
    聽之無名看之有味一一潮州人士書法家蔡家海是廣東潮州人,土生土長於"中國瓷都"潮州楓溪,在古城潮州濃厚的藝術文化積澱的薰陶下,他自小就喜愛書法。他不追求虛名,尋求銜頭,以實際功底看書法、學書法。蔡家海先生多才多藝,他的書法具有由知識之助所升華的人格、性情、氣質和內涵的藝術特點。他曾在中國科學院屬下的研究所工作,從事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工作,歷任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在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刊等國級、省級雜誌上發表技術論文十多篇,四項計算機軟體開發項目獲得省級和部級科技進步獎、並享受國家特殊津貼,人們稱他為"學者型書法家"。
  • 新書共讀|《情禮交融:喪服制度與魏晉南北朝社會》
    同時,由於喪禮又是儒家禮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儒家的仁義、性情、孝道等觀念密切相關,就使其成為一篇具有特殊意義的文獻,長期以來一直深受關注。這種關注,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尤為突出。通過《隋書·經籍志》,可以看到時人的著述之多,而在《通典》及《晉書》、《宋書》、《南齊書》、《魏書》的《禮志》中,關於喪禮的記載不僅數量眾多,而且討論熱烈,見解精闢。
  • 原來這些電腦字體都是他們寫的!
    時年八十多歲的舒同先生指定其弟子,山東書法家孫志皓先生書寫了方正舒體。幾年後,孫先生重新書寫了方正新舒體。 電腦字體 南宮體(南宮碑體)書法由清末書法家張裕釗所創,因張裕釗先生親自撰文並書寫的《重修南宮縣學記碑》而得名為「南宮體」,其書法早在清末、
  • 書魂永作鳥蟲遊——書法家謝雲先生行狀
    謝雲先生幼遵家教習字習詩,六歲從父開始臨習,始學顏、柳,繼學篆、隸,1980年後廣涉漢魏晉碑及印章鳥蟲篆等異體字,融篆、隸、行、草於一格。書法象形雋美,拙辣兼施,草篆尤多變化,以金文、鳥蟲篆獨具風神。劉海粟大師評謝雲書法:「奇而不奇,不奇而奇,放逸可觀。」
  • 88歲著名書法家,因不滿醜書當道,主動寫聲明退出書協
    1954年,李逸野先生傷愈轉業,參加了《開封日報》的工作。同時,他也愛上了書法著這個包含著上下幾千年文化的富有靈氣的藝術。自此他將書法界看作了他的新的戰場,開啟了他的新的徵程。 為了練好書法,他加入了中國書法家協會,出入之時,為了讓自己的書法更進一步,他常常與人交流心得,也得到了不少建議,這些都讓那時的他受益匪淺。
  • 書法家曾熙,五體皆精,六十歲後亦擅繪畫
    #書法家在清末民初魏碑盛行的書壇上,他雖然也以北碑為主,但避開了常人對碑學「金石氣」以及刀刻效果的偏執追求,以漢隸圓筆為本,下窮魏晉,溝通南帖北碑,融合方圓,得秀雅婉麗之美,饒有晉人疏朗秀逸的風度。在時人中獨樹一幟,評價頗高。李瑞清對當時各家書法多有非議,獨推崇曾熙之書:「曾農髯先生今之蔡中郎也。中郎為書學祖,農髯既通蔡書,復下採鐘王,以盡其變化。
  • 楊琳:魏晉名教自然論在《紅樓夢》中的投射與人生啟示
    1魏晉名教自然論的產生與發展與魏晉時期時代社會特點緊密相關。魏晉時期社會動蕩,政權更迭頻繁,亟需維護社會秩序的倫理規範。在此背景下,何晏與王弼提倡名教,希望以名分、名節和功名的方式,把符合封建倫理綱常,禮教道德的觀念、行為和節操在社會中樹立起來,在民眾皆慕其名、追隨其行,擇善從之的情況下,實現對社會的道德教化。
  • 袍子們都愛的魏晉風,究竟有何魅力?
    就拿大家比較喜歡的晉襦來說,也就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大家知道這個朝代的服飾,主要的特點是什麼嗎?不知道也沒關係,今天,就和大家來科普一下,魏晉南北朝女子服飾特點吧!
  • 趙孟寫《陋室銘》,橫折鉤屬於一種獨有的形式,讓我們大跌眼鏡
    在此之後我想和大家一起學習元朝著名的書法家鮮于樞的《進學解》,這是一幅典型的行草書作品,充分反映了鮮于樞本人紮實的行草書功底,他學習唐朝的懷素,並且上溯魏晉,在元朝時期基本上可以算是排名第一的草書大家,連趙孟也公開承認自己比不上這一位摯友,這其中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鮮于樞本人是非常有特點的一位北方書家,他的性格大氣磅礴,所以特別適合書寫行草書,更因為他向懷素學習的非常徹底,因此他所寫的行草書頗具唐人法度
  • 儒雅蘊籍·神韻兼備—走進著名書法家孫維法
    孫維法先生是當代著名的書法家,是集學問、學術、學養於一身,對文字音韻、意蘊、線條、形、音、義等方面所呈現的特徵有著天生的感悟力。尤其是他從古意中脫化出一種超邁而又沉實的氣息,並將其融匯於心中而流露於筆端,進而形成了有別於前人、超然於當下的書法特點。幾十年來,孫維法先生勤勉不懈於書藝之中,埋頭於碑帖經典,集百家之長,汲取傳統精華,培養自己的審美理念,培育了自身的儒雅氣質和人文情懷。
  • 書壇名家|中原書風領軍人物 周俊傑
    《中原書風領軍人物 · 周俊傑》由中國魅力雜誌社2020年7月出版發行,新書匯集周俊傑先生近幾十年來書法創作精品,諸多美術館珍藏作品,此書開本大度16開,52頁,全彩精品銅版啞紙印刷,設計印刷精美,可謂研究周先生及當代書法的重要資料。道友們值得學習與珍藏!
  • 範曾說寫字匠不是書法家,是自視過高,還是確實如此?
    範曾有一次在一個欄目中講《中國書法之美》,講到最後,激情滂湃的說了下面一段話,落腳點卻打倒一大片書法家:我想一個書法家如果沒有國學的基本常識,他不夠書法家;如果沒有對詩詞的基本的訓練,他不夠書法家。範曾先生的話意思很明了,沒有文化的書法家不是書法家,是寫字匠!範曾先生說這個話,一般人不敢否定,一來你沒有人寫得好,二來你沒有人文化高,範先生的文化功底,在節目中大家有目共睹,背誦古文滔滔不絕,詩詞佳句張口即來。不服不行。不免疑慮,文化是不是決定書法的家唯一標準?沒有文化的人一定成不了書法家嗎?
  • 男子在金華一景區買字畫 書法家卻名不符實
    前兩天,江蘇市民曹先生帶著家人到金華東陽橫店遊玩,他沒想到,在景區還會有字畫賣。曹先生花了300元購買了一幅書法作品,「是現場書寫,真假沒有問題,主要是他們宣稱的書法家誇大其詞」。曹先生撥打了88900000投訴,對此提出了質疑。
  • 老莊思想對魏晉文學的影響
    脫胎於老莊思想的魏晉玄學主要有幾個大主題:崇有與貴無、名教與自然、言意之辯、形神之辯、名理之辯,其中對文學產生直接影響的就是崇尚自然派、言不盡意派、得意忘言派。那老莊思想對於文學的具體影響是什麼呢?我想首先老莊思想直接導致了玄言詩的出現。其二是推動了詩歌中的隱逸主題的出現。
  • 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記河大教授、博導、詩人、書法家佟培基
    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記河南大學教授、博導、詩人、書法家佟培基先生張廷可河南大學建校105周年時,學校開展「感動河大」人物評選活動,最後確定了23位「感動河大」人物,這是河大歷史上第一次設立此項,我的老師佟培基添列其中,我深為老師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所感動
  • 古韻新顏藏拙美 著名書法家「韓大篆」《韓天雍大篆》叢書十冊
    韓天雍,著名書法家、篆刻家、金石學家、書法教育家。  拙美古文字 解惑釋道書  當下寫大篆人很多,如何臨帖,怎樣臨帖,怎麼創作,韓天雍教授的新作《韓天雍大篆》將為書法愛好者解惑釋道,帶來書藝學習的超強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