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學英語的方式太魔性了,為何這其中還有幾分你的影子?

2020-12-05 行者講歷史官方

英語,這門外語,隨著英國的殖民腳步,開始遍布到了世界各地。之後,因為他的影響力和推廣程度,讓英語直到如今也一直都是人們學習的對象。對於中國的孩子來說,學英語很多時候都是小學就已經開始的事情了。這對於小孩子來說,大概真的猶如看天書一樣的難書,但直到現在我們還是在繼續學習英語。

但其實,你如果真的追根究底,想要知道,中國人究竟是多會才有了思想,開始學習英語,那我一定會告訴你,最早學習英語的人,就是晚清那個時代的人。晚清,因為列強的蠻橫進入,使得國門打開,無數的志士青年,為了富強救國,出國留學,或者在本地學習西方文化。這一切,都繞不開一個問題,那就是學習國外的語言,英語。可以說,在那個時代開始,中國就已經有人在學習英語了,而他們學習英語的方法可以說直到如今還有人在傳承。

這一切的方法,我們還是要看一下清朝人的筆記,然後你就可以明白清朝人究竟是如何來學習的。一個發行在鹹豐年間的《英語註解》一書中,可謂是非常詳細的向我們介紹了清朝人學習英語的方式。和我們學習漢字需要拼音一樣,清朝人學習英語,也使用了這一方法,加入了所謂的註解。

他們的內容是這樣的,比如說是英語的「Spring」,在漢語發音的註解下,它的讀音是「司不令」。你是不是覺得這個方法有些眼熟?其實,很簡單,因為如今的我們也有人在使用這種用漢語標註的發音啊!記不住這些英文單詞,拼不了音標怎麼辦,那就進行漢語標註吧!一直都以為這種方法是如今的人們偷懶想出來的,還真的沒有想到,早在清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這種方法。這真的是讓人大吃一驚了!

而且,在這本有關於英語註解的書中,他不僅僅是做了漢語的發音標註,更是還有一些翻譯的詞彙。不過呢?這個翻譯的工作,做的就非常簡單粗暴了,比如我們如今可以明白的「Young gentleman」,這個詞彙大家應該還是比較眼熟的吧!可你知道清朝的註解書中是如何翻譯的嗎?他們只有簡單的兩個字「少爺」。可以說,這樣的解釋對於這個詞來說,過於簡單了,這樣的解釋也一樣會在交流中造成非常大的誤解,但不得不說,這大概就是清朝的英語水平了。

不過,清朝也不是人人都這樣。留過學的自然是可以講一口流利的英語,而在沒有留學就在自己的國家裡學習的人,也是有佼佼者的,那就是溥儀。溥儀的老師可是正經的洋人,讓溥儀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英式英語,即便是後來在庭審現場,溥儀用英語交流也絲毫不會有困惑。所以說啊,這英語的學習還是要看平時的口語交流呢!否則只守著書本學也是不可以的。

相關焦點

  • 魔性!洗腦!Japanglish日式英語到底有多毒,連外交部都整懵了!
    由此可見...日本人的英語口語不好,真是出了名啊! 這不,12月19日,日式英語又在外交部新聞發布會上賣了一次萌。一位日本記者用英語提問: 「熊貓香香今天在上野動物園公開亮相,對此有何評論?」那個香香,我以為你說……」 可能不少旅客都能感同身受,到日本,難免會出現與當地人指手劃腳溝通的情況,講英文對方未必聽得明,而日本人講起英語來,也要花一點心思才能參透。
  • 德齡公主英語演講驚豔網友,清朝人原來這麼學英語的?
    雖然我的祖國多災多難千瘡百孔,但是無論我走到天涯海角,我都將注視著你,祝福著你,我的親人我的祖國,每時每刻······」看到這裡,你或許會想,德齡當時通曉英語,是因為她出身貴族,在國外長大,有著良好的語言環境。然而其實,百年前的清朝人學英語就很拼啦!
  • 清朝人咋學英語的?曾國藩兒子發明一「土辦法」,網友:太前衛了
    有不少人在上小學、剛接觸到英語時,會使用漢字標出英語單詞的發音,用這種方式學習英語,雖然可能發音不是非常標準,但確實是個辦法,而這個方法卻不是20世紀末才出現。
  • 清朝人如何學習英語?自創中文英標,沒有漢字翻譯不了的語言
    吃虧吃多了,清朝自然也就長記性了,於是朝廷開設了英語培訓班,開始外交人員學習英語。作為一門新的語言,剛學起來的時候自然不容易,那麼當時的清朝人,到底是用什麼方法學習的英語呢?有網友找出了當時清朝英語課本教材的圖片,我發現清朝人用的方法,和現在很多的初高中生方法是一樣的。想要學好英語,最重要的就是學好音標。
  •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150多年前中國人這樣學英語
    一些近代史研究專家則表示,漢字注音學英語的現象在近代非常普遍。  漢字標註讀音 清朝人學英語「自揣摩之」  七八年前,成都市民堯先生從重慶的舊書市場淘回一堆舊書,其中一本沒有封面的繁體字書籍引發了他的興趣。「繁體字下面還有英語字母。」 堯先生告訴記者,這本書共有四五十頁,從左往右翻,開始的幾頁裡面有「鹹豐十年」(1860年)的字樣。
  • 覺得自己英語學得簡直太糟糕?那是你還沒試過這幾種方式!
    簡的來說就是即使我們學了英語,但是也是限於課堂上的聽講、練習以及考試,而能夠面對面的使用英語與別人對話那是很少的,甚至和外國人來一次真正英語談話更是沒有機會了!想必這是大多數人的感覺。並且因為本身的不自信,也無法大膽的走出大聲用英語交流這一步。
  • 90後物理老師這魔性實驗太魔性了
    再擰緊,溫度升高,白霧又消失了,這是霧化、汽化原理。 在桌上倒一些鹽,堆成堆,再輕輕把空杯放在上面,可以使空杯在鹽的支持力下傾斜立住,這是支持力。 近日,網名為" @曼辰物理阿連"的一位瀋陽物理老師用他具有魔性的物理實驗視頻登上了多家視頻平臺的熱門榜單。
  • 清朝英語教材:漢字標讀音 奇怪發音為晚清「普通話」
    一些近代史研究專家則表示,漢字注音學英語的現象在近代非常普遍。漢字標註讀音 清朝人學英語「自揣摩之」七八年前,成都市民堯先生從重慶的舊書市場淘回一堆舊書,其中一本沒有封面的繁體字書籍引發了他的興趣。「繁體字下面還有英語字母。」 堯先生告訴記者,這本書共有四五十頁,從左往右翻,開始的幾頁裡面有「鹹豐十年」(1860年)的字樣。
  • 會英語的人學日語超容易?看看這個老外怎麼說!
    小編經常聽到很多人問我:英語和日語哪個難呀?會說英語對學日語有幫助嗎?小編想說這兩門語言差距還是蠻大的,但若說幫助的話其實還是有的哦!最近日本有位很紅的外籍「落語」(「落語」是日本的一種傳統曲藝形式,類似於我們的單口相聲)演員,叫做「桂三輝」,是個加拿大人。他的作品主要以描寫日語與英語的差異,以及學日語的過程中遇到的趣事為主。他說到:作為一個母語為英語的人,學習日語單詞簡直有先天優勢。
  • 清朝人怎麼學英語?曾國藩兒子發明一種「土辦法」,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國人學習英語的方法變得多元起來,各種英語培訓機構林立,他們用各種科學高效的方法告訴國人如何快速掌握英語,而還在用那種老方法學英語的國人已經不多了。但這種老方法又是誰第一個開始用的呢?自然要從英語剛開始傳播到國內的近代時期說起,近代以來,西方列強用炮火轟開了清朝閉關鎖國的國門。與此同時,英語也在這一時期成了世界最重要的語言之一。
  • 龜兒子,英語才30幾分,你是不是英國人?
    結果到目的地的時候杯具發生了……老爸把我忘記了,直接從後邊把腿邁下來,然後把我直接掃了下來…家裡的老婆太兇了,天天鬧著要離婚。今天被她拖著往民政局的路上碰到了前女友,正尷尬丟臉無地自容時,老婆突然嘭的一聲換了戲路哭了起來:求求你,不要離開我,中的那五百萬我一分都不要,家務活我都幹,你想包幾個二奶都行!我都驚呆了,這又是什麼新套路?
  • 零基礎英語歌曲教程,這麼魔性的《狐狸叫》你想學麼?
    今天小雅要來教的這首歌有點魔性。嗯哼,就是這首《The Fox》。說起這首歌,據說是2013年挪威的一對喜劇兄弟二人組Ylvis兄弟為了自己的電視脫口秀節目所準備的一首開場曲。據說他們在創作這首曲子的時候,一心就是為了打敗Lady Gaga。
  • 像美國人學英語一樣學英語?還是像中國人學漢語一樣學英語?
    大家大概都是這樣學語文的,有的人語文考試成績好,有的人不好,但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漢語都沒有問題,這或許不是語文課的功勞,但是那些語文成績好的人寫出的句子和文章確實更具文採一些。三、如何按照學漢語的模式去學英語?如果按照學漢語的方式去學習英語,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 老外學中文被折磨慘了:這絕B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魔性視頻)
    原標題:老外學中文被折磨慘了:這絕B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魔性視頻) 牆內牆外,都被英語折磨的要死要活。 在被英語搞出神經病,想要放棄之前,不要忘了還有一群人,他們遠渡重洋來到神秘的東方國度,每天接受中文的神級吊打,卻從不輕言放棄。
  • 沒有拼音和音標,清朝人是咋學英語的?看完讓你笑出腹肌
    今天的英語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考試以外也有很多重要的作用,現在世界的聯繫變得緊密了,英語始終是通用的。但是,實際上已經前進了一百多年,清末的時候,我們國家裡有人開始學英語,理由是鴉片戰爭之後,國境必須打開,和外國通商,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地進行貿易和對外貿易這樣的交流和交涉是不可缺少的,不懂英語的話,我不知道他們是否在欺騙我們,我出生於古代,會說英語,不久就成了英語專業,當時沒有拼音和音標,清朝人是怎麼學英語的?
  • 鍾南山院士的「瘋狂英語」太棒了!他們都說英語。你喜歡英語嗎
    對英語來說,說話使人「愛」和「恨」。學英語有用嗎?讓我們看看除了那些正在學英語的學生之外,生活中還有誰會說英語和使用英語。學狂飆英語的人要用,聽他們的「狂飆英語」就是「牛!。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廣州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全程用英語交流。他估計新的冠狀病毒疫情將在2月份達到高峰,可能在4月份之前結束。他說:「目前人們對新型冠狀病毒有很多未知,我們不知道病毒為何有大的傳染性,這是最大的問題」,有網友留言:鍾院士一路講英語嗎?A: 是的,超級牛!一個80多歲的老人,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讓那些一個字也不會說的年輕人臉紅!
  • 為何清朝的海關由外國人把持,李鴻章說出了理由,讓人感到慚愧
    眾所周知,海關是一個進出口事務最重要的部門,不管是進口還好,出口還好,都是需要經過海關檢驗方可進行的,然而在我國清朝末期,中國的海關竟然是外國人負責的,且海關部門的人清一色的都是英國人,而英國人也是把持著我們清朝海關半個世紀那麼久。
  • 遠古瑪雅人修的古老的金字塔裡,為何有很多清朝人的遺骸
    聞訊趕來的考古人員惋惜不已,在對這座金字塔進行遺蹟挖掘時,他們竟然意外發現,在這座金字塔下面,有11具包裹著布料的屍體,另有五副棺木中,躺著5具身穿藍綠色夾克衫的屍體。 從衣著和打扮上看,這些葬在金字塔底的屍體,絕非4000年前的古人。後來,經考古人員反覆甄別研究後確定,他們居然是19世紀末清朝時期的華人。
  • 英語難學?你張開嘴學英語了沒?堅持+把學過的英語用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中國人性格太內斂了,不善於去人前表現自己,這一點也反映在了我們學語言的過程當中。經常在課堂上跟我的學生們說,其實英語是最好拿分的。為什麼?有一個從初一下冊開始逆襲英語的同學在微信上跟我交流,他是這樣說的:老師其實講的好與不好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還是自己下來要學要背,你說那些單詞,老師講的再好,你下來不記也是不會的,在你做閱讀的時候,你不認識單詞就是一頭霧水了,讀不懂英語閱讀,是根本不可能蒙對答案的。
  • 你問我愛你有幾分——我只愛你三分,還有七分愛自己
    我愛你有幾分。這讓身為普通人的我很是好奇:愛,到底要有多深才能偕手走進婚姻的殿堂?傳奇的人生有傳奇的愛情,那平凡的人生該有怎麼樣的愛情?每個相愛的人都心存疑問:對方愛自己有幾分?每個相愛的人都擔心:對方能愛自己多久?我的觀點是:愛就好好愛,不愛請走開!